第九十八章 水泊梁山

韓信佔領桑中後,立馬命令士卒修補城牆,安撫百姓。

桑中縣打下來了,接下來攻佔恆山郡輕而易舉。

“林沖、魯智深、高懷德三位將軍,勞煩你們率軍佔領恆山郡剩下的幾座城池。”韓信吩咐道,“本將將與高長恭、趙雲將軍匯合,一同前往靈壽支援趙軍。”

“三位將軍佔領恆山全郡後回稟薊城,隨後率軍前往靈壽支援我等。”韓信接着開口。

“末將領命!”

林沖、魯智深、高懷德三將當即行軍禮,領了韓信的軍令離去。

“平南將軍,那我李自成....”李自成眼球一轉,緩緩開口道。

“李將軍,本將有一個天大的功勞送給你。”韓信微微一笑,開口道。

“平南將軍請講!”李自成大喜,連忙開口詢問。

“中山國靈壽城旁有一小城,名曰伉縣,伉縣城內守軍不過兩千,但伉縣卻與靈壽互爲犄角,地勢高,趙軍從正面攻不上去,而我軍從後方進攻,十拿九穩。”韓信開口,“還請順君率六千本部人馬攻佔伉縣,那麼一來順君可是算立了大功啊!”

“末將多謝平南將軍了!”李自成大喜,連忙出賬,率領本部六千兵馬出發,直走伉縣。

韓信“噗嗤”一笑,喃喃自語道:“伉縣地勢險要,趙軍大將伍雲召率兵一萬都沒攻的下來,就憑你一個小小的流寇?呵呵....”

李自成的六千大順軍戰力不如燕軍本部,紀律鬆散且聽從李自成的號令,這六千人基本是已經廢了,留之無用,棄之可惜。

因此還不如調到伉縣作戰,一是消耗中山國士卒的體力,令其疲憊不堪;二是給趙國一個交代,看,我們可是派了六千人去進攻伉縣了呢,可別總催我們。

至於這六千人能不能活着回來....呵呵....

最關鍵的一點是,伉縣內不僅僅只有兩千人,伉縣可足足有五千人!

林沖、魯智深、高懷德兵分三路,每人負責三座城池,恆山郡沒了抵抗之兵,速度快到無比。

燕王衍三月十七日,燕軍徹底攻佔恆山郡,姬衍也得到了韓信的回信,當即頒發了新的旨意。

“任命姬職爲恆山郡守,爵恆山君。”姬衍先是把姬職安排了過去,“施行軍政分離,令高長恭爲少將,任平南將軍兼恆山郡尉,兵一萬守恆山。”

姬衍還是不太相信姬職的統御能力,恆山的地勢對於燕國來說是十分的重要。恆山插入中山國內,地勢險峻,易守難攻。進可通過靈壽進攻趙國,退可據守真定謀求後路。

魏國、韓國兩國想要進攻燕國,走恆山是一條道路,另一條則是繞路齊魯,側面進攻。

而趙國只有通過代郡入侵燕國了。

所以說,恆山對於燕國十分重要。

若不是燕國沒有第三名統御超過95的大將,姬衍早就想把韓信、樂毅之中的一個調到恆山郡去了。

“韓信升任安北將軍,林沖、魯智深、高懷德三將勝任殿將,分別擔任虎威將軍、抗奴將軍、奮威將軍。”姬衍冊封三軍,卻沒有冊封趙雲,“趙雲將軍賞金百兩。”

隨後姬衍又將立功將領封了夫爵,便興致勃勃地展開地圖。

“令主父偃出使趙國,向趙國索要好處!”姬衍微微一笑,靈壽乃是中山首都,自然異常難攻,趙國想要我燕國幫助,必須拿出酬勞,否則.......鬼會幫他。

......

魯國樑山,聚義廳內。

“諸位兄弟,黃巢老兄曾爲齊國大將如今入了我梁山,我朱標真是欣喜啊。”大座上,朱標欣喜萬分,不由開口道。

是的你沒看錯,朱標坐在梁山第一把交椅上。

底下依次坐着數十人,朱棣站出來開口道:“黃巢兄弟剛剛從齊國監獄中逃出,我們還是殺些豬羊給黃巢兄弟補補身子吧。”

“各位兄弟擡舉我黃巢了。”黃巢滿身是傷,但聽到朱棣的話,還是忍不住開了口。

黃巢趁着齊國內亂逃了出來,得知魯國樑山有一股強賊後二話不說便投了,梁山如今小嘍囉一萬,將領數十名,也算是叱吒魯國一方了。

但朱標、朱棣兩兄弟野心勃勃,每次下山打劫僅僅用幾千名嘍囉,因此魯王至今不知其境內出了這麼一夥巨寇。

但幾千名流寇也值得魯國重視,這不,魯國將梁山底下的梁山縣的縣令調往他處,令宋江爲縣令,主持周邊各縣的士卒,令其剿滅梁山賊寇。

沒錯,宋江爲剿滅梁山總指揮。

梁山上,按照座次,依次排名爲朱標、朱棣、黃巢、于謙、李巖、史進、張獻忠、項充、李滾、孟康、尤俊達、周明全、杜遷、宋萬、朱貴等。

于謙乃是朱家家將,隨朱標、朱棣兩兄弟一同入了梁山,張獻忠本爲蜀國(四川)巨寇,被蜀將周亞夫剿滅,一路逃竄至此,成了梁山泊的一員。

而史進、項充、李滾等人都是慕名而來,投奔梁山的良家或強盜。

周明全此人乃是齊國勇士,雖然在歷史上沒有名氣,但武力堪稱當世一流。

而在歷史上屬於李自成的謀士的李巖卻出現在梁山上,成了梁山唯一一個謀士。

再說宋江,宋江接任梁山縣令兼防盜指揮使後,東拼西湊了五千人馬後,帶着李逵、雷橫、朱仝等將奔殺梁山,卻被挫敗。

梁山的名聲一下子就被傳了出去,魯王也終於得知了境內有了這麼一夥巨寇。

魯王遣曹劌爲將,發兵三萬,意圖剿滅梁山。

意想不到的是,曹劌中計損兵折將,只能率領殘部圍困梁山。至此以後,梁山之名天下皆知。

魯王大怒,但國中無兵,只能向盟友國燕國、齊國、宋國求援。

姬衍沉思一會兒,決定待中山之戰結束後支援魯國。

齊國內亂正值巔峰之時,田氏與呂源勢均力敵,呂源可不敢這個時候分兵。

宋國趙匡胤剛剛篡位成功,宋國內部想要撥亂反正的大臣不少,趙匡胤也無力支援魯國。

魯國無奈,只能自己守住梁山不讓其下山了。

第八十八章 立後(一)第三百七十一章 秦將王翦第三百九十三章 兵臨咸陽(三)第二百六十七章 剛正不阿(一)第四百三十九章 唐軍敗,世民逃第八十二章 一夫當關(求首訂√)第七十一章 慶功宴第三百二十章 以一敵六第三百三十三章 科舉出四海皆驚第三百七十五章 秦上將軍王翦第二百五十一章 遼東驚變(二)第七十三章 代郡之戰(二)第一百零九章 長驅直入第四百一十八章 項羽戰存孝(下)第四十七章 鮮卑與山戎第一百八十七章 蘇秦回薊第三百三十一章 歷城縣叔寶殞命第二百二十七章 肅慎會議第三百三十四章 八方英才聚薊城第二百六十四章 伐金(六)第二百一十二章 肅慎高層的決定第九十七章 恆山之戰(六)第三百四十五章 出征關外第三百四十四章 招降第一百九十五章 直言進諫第四百三十九章 唐軍敗,世民逃第二百三十二章 王允巧施美人計第三百五十五章 聲東擊西第四百五十一章 最後的鐵衛第二百六十七章 剛正不阿(一)第三百六十四章 請君入甕第一百七十九章 連失兩將第二十五章 系統更新第二百五十一章 遼東驚變(二)第三百六十九章 回天乏術第一百四十九章 中原大戰(五)第十章 魏忠賢第七章 郭隗第一百九十七章 鹹魚翻身第一百零八章 吳漢守勒縣第一百六十四章 邯鄲異變第三百三十六章 風雨欲來第三百一十六章 楚國老將黃漢升第四百三十四章 唐楚之戰(一)第三十三章 代燕漁陽之戰(八)第四百四十二章 大破季布第二百九十六章 晉陽城外第二百三十三章 董平造逆(一)第四百二十二章 退守紀南第二百一十四章 成吉思汗第一百二十七章 糾結的李績第五十一章 齊國鉅變第二百七十二章 草原格局第一百四十章 主動出擊第一百八十一章 南線決戰(一)第二十七章 代燕漁陽之戰(二)第一百一十七章 作死的葛從周第四十章 首殺君王第十八章 改革(一)第三百六十八章 烏合之衆第二百零七章 人中呂布第四百二十六章 虞姬的心思第二章 奸相第三百七十四章 楚國參戰第三百四十三章 唐燕同盟第四十章 首殺君王第一百一十九章 死不投降第四百一十四章 南方諸侯會盟第四百四十七章 猶豫第三百三十章 狼顧之相屬魏延第六章 漁陽君第三百二十八章 八百里三晉歸燕第三百二十九章 劍指四方皆俯首第二百六十八章 剛正不阿(二)第四百四十八章 抉擇第二百六十一章 伐金(四)第四百五十九章 擊潰第二百八十六章 新鄭之役第三十七章 代王澈第三百八十九章 三戰三敗第五十八章 抽獎第二百八十八章 滅韓第三百一十一章 龍且戰姜鬆第二百八十章 邯鄲之戰(四)第三百九十四章 趙佗與蒙恬第一百一十九章 死不投降第二百九十六章 晉陽城外第二百三十三章 董平造逆(一)第四百二十八章 霸王別姬第二百零五章 遼東戰役(四)第三十九章 六部尚書第三百二十九章 劍指四方皆俯首第一百四十一章 朝會第三百九十章 聖公陳勝第一百五十五章 趙國之盾(一)第二百一十一章 趙國老將第一百四十七章 中原大戰(三)第三百七十三章 衛青戰王賁第四百四十五章 十面埋伏第二百一十二章 肅慎高層的決定
第八十八章 立後(一)第三百七十一章 秦將王翦第三百九十三章 兵臨咸陽(三)第二百六十七章 剛正不阿(一)第四百三十九章 唐軍敗,世民逃第八十二章 一夫當關(求首訂√)第七十一章 慶功宴第三百二十章 以一敵六第三百三十三章 科舉出四海皆驚第三百七十五章 秦上將軍王翦第二百五十一章 遼東驚變(二)第七十三章 代郡之戰(二)第一百零九章 長驅直入第四百一十八章 項羽戰存孝(下)第四十七章 鮮卑與山戎第一百八十七章 蘇秦回薊第三百三十一章 歷城縣叔寶殞命第二百二十七章 肅慎會議第三百三十四章 八方英才聚薊城第二百六十四章 伐金(六)第二百一十二章 肅慎高層的決定第九十七章 恆山之戰(六)第三百四十五章 出征關外第三百四十四章 招降第一百九十五章 直言進諫第四百三十九章 唐軍敗,世民逃第二百三十二章 王允巧施美人計第三百五十五章 聲東擊西第四百五十一章 最後的鐵衛第二百六十七章 剛正不阿(一)第三百六十四章 請君入甕第一百七十九章 連失兩將第二十五章 系統更新第二百五十一章 遼東驚變(二)第三百六十九章 回天乏術第一百四十九章 中原大戰(五)第十章 魏忠賢第七章 郭隗第一百九十七章 鹹魚翻身第一百零八章 吳漢守勒縣第一百六十四章 邯鄲異變第三百三十六章 風雨欲來第三百一十六章 楚國老將黃漢升第四百三十四章 唐楚之戰(一)第三十三章 代燕漁陽之戰(八)第四百四十二章 大破季布第二百九十六章 晉陽城外第二百三十三章 董平造逆(一)第四百二十二章 退守紀南第二百一十四章 成吉思汗第一百二十七章 糾結的李績第五十一章 齊國鉅變第二百七十二章 草原格局第一百四十章 主動出擊第一百八十一章 南線決戰(一)第二十七章 代燕漁陽之戰(二)第一百一十七章 作死的葛從周第四十章 首殺君王第十八章 改革(一)第三百六十八章 烏合之衆第二百零七章 人中呂布第四百二十六章 虞姬的心思第二章 奸相第三百七十四章 楚國參戰第三百四十三章 唐燕同盟第四十章 首殺君王第一百一十九章 死不投降第四百一十四章 南方諸侯會盟第四百四十七章 猶豫第三百三十章 狼顧之相屬魏延第六章 漁陽君第三百二十八章 八百里三晉歸燕第三百二十九章 劍指四方皆俯首第二百六十八章 剛正不阿(二)第四百四十八章 抉擇第二百六十一章 伐金(四)第四百五十九章 擊潰第二百八十六章 新鄭之役第三十七章 代王澈第三百八十九章 三戰三敗第五十八章 抽獎第二百八十八章 滅韓第三百一十一章 龍且戰姜鬆第二百八十章 邯鄲之戰(四)第三百九十四章 趙佗與蒙恬第一百一十九章 死不投降第二百九十六章 晉陽城外第二百三十三章 董平造逆(一)第四百二十八章 霸王別姬第二百零五章 遼東戰役(四)第三十九章 六部尚書第三百二十九章 劍指四方皆俯首第一百四十一章 朝會第三百九十章 聖公陳勝第一百五十五章 趙國之盾(一)第二百一十一章 趙國老將第一百四十七章 中原大戰(三)第三百七十三章 衛青戰王賁第四百四十五章 十面埋伏第二百一十二章 肅慎高層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