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唐德宗削藩惹兵變

唐德宗削藩惹兵變

唐代宗死後,兒子李適繼位,被稱爲唐德宗。唐德宗很想當個聖明皇帝,他看到地方節度使勢力擴大的危害性,一心想削藩,結果引發兵變,適得其反,使得中央集權更加弱化。

兩唐書記載,李適是唐代宗的長子。他二十歲那年,被任命爲天下兵馬大元帥,率軍與叛軍作戰,最終平定安史之亂,因功被立爲皇太子。李適三十八歲時,繼承帝位,被稱爲唐德宗。

唐德宗的母親沈氏,在安史之亂中失蹤,唐代宗苦找十年未果。唐德宗繼位以後,思母心切,下發詔書,在全國廣泛尋找。不久,喜訊傳來,說沈氏找到了。唐德宗欣喜若狂,可經人辯認,卻是假冒的。

大臣們都很氣憤,要求懲治假冒者。唐德宗嘆口氣說:“只要能找到母親,朕甘願受一百次欺騙”,下令將假冒者放了。後來冒名者越來越多,但均不治罪。唐德宗終其一生,也沒有找到母親,但他的孝心,受到人們的廣泛讚揚。

唐德宗即位兩天之後,就詔令天下,實行勤儉治國,各地不得再向朝廷進貢珍奇異寶和地方特產,不得以金銀裝飾器具,不得奢華浪費。唐德宗令朝廷帶頭,裁減宮女樂工數百人,宮中養的珍禽異獸全部放掉,甚至連外國進獻的三十二頭會跳舞的珍貴大象,也被放歸山林。這些措施,顯示了新君登基以後的新氣象。

唐德宗對違反詔令的官員毫不客氣,嚴加處罰。他派使臣給各個節度使頒賜旌節。有的使臣接受了節度使送給的禮物,唐德宗大怒,將其杖責,處以流刑。別的使臣聽說以後,都嚇得偷偷把禮物扔到山谷裡,空手回京。

唐德宗爲了發展經濟,廢除租庸調製,改爲“兩稅法”。“兩稅法”由過去以人丁納稅爲主,改爲以土地納稅爲主;由實物納稅改爲現金繳稅。“兩稅法”是中國賦稅制度史上的重大改革,適應了社會發展需要,促進了經濟發展。

唐德宗很想有一番作爲,他在經濟有了一定發展之後,便想削弱節度使的權勢,加強中央集權。當時,節度使不僅勢力強大,而且還企圖搞世襲化。在唐代宗時期,降將田承嗣死了,他在臨死之前,直接把節度使的職位傳給了侄子田悅,朝廷無可奈何。唐德宗繼位以後,降將李寶臣又死了,其子李惟嶽要求繼承父親的職位,唐德宗堅決予以拒絕。於是,李惟嶽聯合田悅,又聯絡了另外兩個節度使,四鎮起兵,反叛朝廷,史稱“四鎮之亂”。

唐德宗命李希烈、朱滔等五個節度使,率軍平叛。不久,唐軍取得重大勝利,四鎮被滅掉三個,只剩下田悅了。這個時候,唐德宗被勝利衝昏了頭腦,他想借機削弱節度使的權力。本來他用這五個節度使,去打那四個節度使,就有讓他們鷸蚌相爭的意思,如今又要趁機削藩,結果引起節度使們的強烈不滿。在田悅的挑唆下,李希烈、朱滔也反了。

李希烈反了以後,帶兵圍攻河南襄城。唐德宗令涇原節度使姚令言率兵救援。不料,涇原兵路過長安的時候,藉口伙食差、犒賞少,發生譁變,在長安城中殺人放火。

唐德宗聞知兵變,急召禁軍將領護駕。可是,不知道是什麼原因,他平時信任的禁軍將領一個也沒有來,倒是宦官竇文場、霍仙鳴緊跟左右,他們召集了一百多名宦官,保護着皇帝,拼死衝出城去,逃到了奉天,奉天就是現在的陝西乾縣。從此以後,唐德宗就不再信任大臣,而是重用和依靠宦官了。

涇原叛軍佔領了長安,姚令言感到自己聲望不夠,便請朱滔的哥哥朱泚當首領。朱泚的野心很大,膽子也很大,他隨即進入皇宮,宣佈稱帝,國號大秦。朱泚十分殘暴,將留在長安的皇室子孫全部斬殺,共殺死七十七人。朱泚又親自率軍,去奉天追殺唐德宗。涇原兵發動的叛亂,史稱“涇原兵變”。

唐德宗逃到奉天以後,身邊只有一羣宦官,仍然處於危險之中。唐德宗急忙發出詔令,令附近官軍火速前來救駕。官軍尚未趕到,朱泚的兵馬卻來了,將奉天城團團圍住,奮力攻打。奉天城並不堅固,眼看就要陷落。唐德宗危在旦夕,陷入絕境,史稱“奉天之難”。

在這危急時刻,朔方節度使李懷光率軍趕到,擊退叛軍,救了唐德宗。唐德宗十分感激,認爲他是大大的忠臣。不料,李懷光也心存反意,他與朱泚秘密聯絡,打算平定關中之後,各自爲帝,但沒有談攏,於是帶兵返回,不久也反了。

各地節度使紛紛叛亂,史稱“二帝四王之亂”。二帝,是指稱秦帝的朱泚和稱楚帝的李希烈;四王是:冀王朱滔、魏王田悅、齊王李納、趙王王武俊。其實,尚未稱帝稱王的反叛者還有很多,形勢比安史之亂還要嚴峻。各地節度使們平時專橫慣了,如今見利益受到損失,紛紛起來對抗朝廷,大唐王朝隨時有分崩離析的危險。唐德宗沒有想到,自己急於削藩,卻惹出了大禍,後悔莫及。

唐德宗萬般無奈,只得忍氣吞聲地下了一道罪已詔,承認自己的錯誤,承擔了造成兵變的責任,同時宣佈大赦,除了殘殺宗室的朱泚以外,赦免所有叛亂者,仍任各職,包括僭越稱帝的李希烈和朱泚的弟弟朱滔。

各個節度使造反的目的,是想保持藩鎮割據的現狀,維護他們的既得利益,並不是要推翻朝廷,更不是要尊奉朱泚或李希烈爲帝,所以,唐德宗的罪已詔一下,各個節度使都先後息兵,宣佈仍然效忠唐朝。

在節度使中,也有忠於朝廷的,神策行營節度使李晟,就是其中之一。李晟有勇有謀,率軍先後與田悅、朱滔、王武俊等人作戰,後來又滅掉朱泚,收復長安,迎接唐德宗回京,恢復了唐朝局勢。

這次兵變之後,朝廷威望一落千丈,唐德宗感到顏面掃地,他原先的英雄之氣一掃而光,開始變得消沉起來。唐德宗通過“奉天之難”,意識到錢財的重要性,喜歡起了斂財。唐德宗下詔,增加了許多稅種,不僅有茶葉一類的雜稅,甚至還有間架稅。間架稅是物業稅的前身。繁雜的稅賦,導致民怨四起。

唐德宗再也不敢提削藩了,反而對藩鎮勢力姑息遷就。各藩鎮投其所好,紛紛給皇帝進貢錢財,每個節度使,每年要進奉五十萬錢。這些錢財,當然是從老百姓身上盤剝來的。民衆的負擔越來越重,藩鎮的勢力越來越強大。

更嚴重的是,唐德宗片面接受了兵變中的教訓,不相信甚至猜忌大臣,經常進行人事變動,尤其是頻繁更換宰相,造成人心不穩,朝政混亂。與此同時,唐德宗認爲宦官最可靠,開始重用宦官,由宦官擔任禁軍統領,並充任軍隊的監軍。

宦官的地位迅速提高,並且掌握實權,開始干預朝政,而且有很大的能量。在唐朝中後期,藩鎮的問題沒有解決,又出現了宦官專權。這兩大弊端,加速了唐朝的衰落。

50、優雅才高的張九齡28、 武則天再嫁李世民兒子精選9、李治並非軟弱無能9、天下未定殺功臣46、女中豪傑太平公主4、李淵起兵不反隋2、隋末大亂各地興兵57、哥舒翰痛失潼關23、唐太宗皇后很賢明18、保家護院兩門神3、李淵造反是兒子逼的嗎53、唐玄宗霸佔兒媳婦31、武則天是怎樣當上皇帝的64、叛軍屢見兒殺爹62、忠武雙全郭子儀81、唐昭宗賢能卻無力迴天35、中流砥柱狄仁傑26、中國第一女皇陳碩真20、欲殉帝葬兩忠臣38、武則天的酷吏們50、優雅才高的張九齡74、甘露之變宦官逞威精選8、李世民的皇后賢明兒子卻鬧心70、唐憲宗元和中興37、忠貞之臣魏元忠1、唐朝興衰歷程66、亂世之中的杜甫21、文成公主遠嫁吐蕃68、唐德宗削藩惹兵變新視角讀唐史 序言和目錄28、 武則天再嫁李世民兒子64、叛軍屢見兒殺爹精選4、兄弟喋血玄武門15、魏徵不想當忠臣25、李治並非軟弱無能24、李世民兒子挺鬧心5、進軍關中幾乎夭折58、楊貴妃命喪馬嵬4、李淵起兵不反隋30、皇帝皇后並稱二聖22、陳玄奘西天取經36、唾面自乾婁師德58、楊貴妃命喪馬嵬76、唐宣宗大智若愚47、唐玄宗開創開元盛世54、禍國宰相楊國忠精選4、兄弟喋血玄武門74、甘露之變宦官逞威81、唐昭宗賢能卻無力迴天63、夷族忠臣李光弼精選3、瓦崗英雄歸大唐17、李勣攻破高句麗58、楊貴妃命喪馬嵬26、中國第一女皇陳碩真33、武則天至少有四大功績77、唐懿宗昏庸驕奢45、巾幗宰相上官婉兒16、李靖滅掉突厥82、朱溫滅掉大唐王朝70、唐憲宗元和中興28、 武則天再嫁李世民兒子23、唐太宗皇后很賢明1、唐朝興衰歷程25、李治並非軟弱無能60、慘烈的睢陽保衛戰24、李世民兒子挺鬧心76、唐宣宗大智若愚20、欲殉帝葬兩忠臣68、唐德宗削藩惹兵變6、歷史上首支“娘子軍”11、兄弟喋血玄武門34、奸佞小人李義府23、唐太宗皇后很賢明20、欲殉帝葬兩忠臣2、隋末大亂各地興兵65、盛世時期的李白21、文成公主遠嫁吐蕃13、貞觀之治探索治國之道79、黃巢起義唐朝崩潰13、貞觀之治探索治國之道77、唐懿宗昏庸驕奢73、滑稽的染工暴動17、李勣攻破高句麗精選1、李淵造反是兒子逼的嗎76、唐宣宗大智若愚81、唐昭宗賢能卻無力迴天43、韋皇后想當“武則天”10、英雄難斷家務事精選4、兄弟喋血玄武門精選2、歷史上首支“娘子軍”79、黃巢起義唐朝崩潰6、歷史上首支“娘子軍”81、唐昭宗賢能卻無力迴天6、歷史上首支“娘子軍”3、李淵造反是兒子逼的嗎34、奸佞小人李義府2、隋末大亂各地興兵10、英雄難斷家務事
50、優雅才高的張九齡28、 武則天再嫁李世民兒子精選9、李治並非軟弱無能9、天下未定殺功臣46、女中豪傑太平公主4、李淵起兵不反隋2、隋末大亂各地興兵57、哥舒翰痛失潼關23、唐太宗皇后很賢明18、保家護院兩門神3、李淵造反是兒子逼的嗎53、唐玄宗霸佔兒媳婦31、武則天是怎樣當上皇帝的64、叛軍屢見兒殺爹62、忠武雙全郭子儀81、唐昭宗賢能卻無力迴天35、中流砥柱狄仁傑26、中國第一女皇陳碩真20、欲殉帝葬兩忠臣38、武則天的酷吏們50、優雅才高的張九齡74、甘露之變宦官逞威精選8、李世民的皇后賢明兒子卻鬧心70、唐憲宗元和中興37、忠貞之臣魏元忠1、唐朝興衰歷程66、亂世之中的杜甫21、文成公主遠嫁吐蕃68、唐德宗削藩惹兵變新視角讀唐史 序言和目錄28、 武則天再嫁李世民兒子64、叛軍屢見兒殺爹精選4、兄弟喋血玄武門15、魏徵不想當忠臣25、李治並非軟弱無能24、李世民兒子挺鬧心5、進軍關中幾乎夭折58、楊貴妃命喪馬嵬4、李淵起兵不反隋30、皇帝皇后並稱二聖22、陳玄奘西天取經36、唾面自乾婁師德58、楊貴妃命喪馬嵬76、唐宣宗大智若愚47、唐玄宗開創開元盛世54、禍國宰相楊國忠精選4、兄弟喋血玄武門74、甘露之變宦官逞威81、唐昭宗賢能卻無力迴天63、夷族忠臣李光弼精選3、瓦崗英雄歸大唐17、李勣攻破高句麗58、楊貴妃命喪馬嵬26、中國第一女皇陳碩真33、武則天至少有四大功績77、唐懿宗昏庸驕奢45、巾幗宰相上官婉兒16、李靖滅掉突厥82、朱溫滅掉大唐王朝70、唐憲宗元和中興28、 武則天再嫁李世民兒子23、唐太宗皇后很賢明1、唐朝興衰歷程25、李治並非軟弱無能60、慘烈的睢陽保衛戰24、李世民兒子挺鬧心76、唐宣宗大智若愚20、欲殉帝葬兩忠臣68、唐德宗削藩惹兵變6、歷史上首支“娘子軍”11、兄弟喋血玄武門34、奸佞小人李義府23、唐太宗皇后很賢明20、欲殉帝葬兩忠臣2、隋末大亂各地興兵65、盛世時期的李白21、文成公主遠嫁吐蕃13、貞觀之治探索治國之道79、黃巢起義唐朝崩潰13、貞觀之治探索治國之道77、唐懿宗昏庸驕奢73、滑稽的染工暴動17、李勣攻破高句麗精選1、李淵造反是兒子逼的嗎76、唐宣宗大智若愚81、唐昭宗賢能卻無力迴天43、韋皇后想當“武則天”10、英雄難斷家務事精選4、兄弟喋血玄武門精選2、歷史上首支“娘子軍”79、黃巢起義唐朝崩潰6、歷史上首支“娘子軍”81、唐昭宗賢能卻無力迴天6、歷史上首支“娘子軍”3、李淵造反是兒子逼的嗎34、奸佞小人李義府2、隋末大亂各地興兵10、英雄難斷家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