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荀彧歸順

荀彧最終還是沒有讓皇帝劉協出面主持與劉琮的和解。他知道這件事情必須自己主動去承擔。生於亂世,年過半百,心存漢室。荀彧回想自己這過去的大半生不免感慨萬千!

荀彧出身潁川荀氏,荀子之後。其祖父荀淑知名當世,號爲神君。荀淑有八子,號稱八龍。荀彧的父親荀緄曾任濟南相,叔父荀爽曾任司空。荀緄忌憚宦官,於是讓荀彧娶中常侍唐衡的女兒爲妻。因爲荀彧年少時有才名,才得以免於別人的譏議。

後來南陽名士何顒見到荀彧,大爲驚異,說道:“這是王佐之才啊!”

永漢元年,被舉孝廉,任守宮令(掌管皇帝的筆、墨、紙張等物品)。九月,董卓廢少帝劉辯,立獻帝劉協。十一月,董卓自爲相國,贊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

荀彧棄官歸鄉。對父老說:“潁川是四戰之地,如果天下有變,那就會經常受到侵略,應該早離去,不能久留。”但鄉人們多懷戀故土,不願離去。時冀州牧同郡韓馥派人接荀彧,卻無人相隨。荀彧只得獨自將宗族遷至冀州避難。

到冀州後,冀州已爲袁紹所得,袁紹見荀彧來,待之爲上賓。荀彧弟荀諶和同郡辛評、郭圖都在袁紹手下。荀彧卻認爲袁紹最終不能成大事。初平二年,荀彧離袁紹而投曹操。曹操見荀彧來投,大悅,說:“這是我的子房啊!”於是任荀彧爲別部司馬,那年荀彧年僅僅二十九歲。後來爲跟隨曹操平定北方,不短的爲曹操推薦了郭嘉等人,可以說如今曹操的成就有三分之一來自荀彧。

而荀彧的每一次離去都算是一個轉折點,第一次因爲董卓作亂,他看不慣董卓所作所爲,年輕氣盛的他辭官不做也在情理之中。而去幾周投靠韓馥卻陰差陽錯的成爲了袁紹的謀士!不過與郭圖、辛評等人中心爲袁紹效力二不得善終不同。荀彧沒有選擇做田豐那樣的謀士,而是依然的選擇離開!

要知道當時袁紹的實力遠遠比曹操強大。而且四世三公的身份更不是宦官之後曹操可以比擬的。可荀彧就是這樣獨具慧眼,投了“名主”。就在他以爲自己會跟隨曹操平定天下、。匡扶漢室之時,曹操卻暴露了狼子野心。鬱悶的荀彧最終於曹操決裂,因爲劉琮的干預最終沒有殞命。

但是有了袁紹和曹操兩個助攻的教訓,荀彧可以說變得十分謹慎。而且到了喜洋洋之後仍舊是一切以皇帝爲中心,甚至不惜熟飯得罪劉琮,連他自己都不知道爲什麼聰明的他做事情開始固執起來。在數次較量處於絕對下風之後,皇帝劉協出面讓荀彧徹底對皇帝失去了信心。但他不願就是終了一聲,而且劉琮也絕對不會允許!

荀彧想起了自己跟隨曹操的二十年,但似乎二十年的恩情一朝散盡……一個五十歲跟過無數主公的他會得到劉琮什麼樣的禮遇?劉琮真的能入皇帝劉協所說的那樣最終平定天下嗎?

不過這些天管家巡診可是沒少在他跟前嘮叨,當年許昌城內和許昌郊外,劉琮是如何費心費力,如今的中盧縣荀氏族人也時常派人前來襄陽探望荀彧,每每說起劉琮都市滿口稱讚!荀彧知道,如果要跟隨劉琮,就必須有足夠的誠意。所以他決定負荊請罪!

“主公,御史大夫在門外求見!”丞相府會客廳,廖化匆匆的進來稟報。

“嗯,速速有請!”劉琮對荀彧可算是花了大心思,兩年了,到像樣都兩年了,荀彧在朝堂上還是一如既往,雖然有點勢單力孤去從沒有使他動搖過,如今處正在即,皇上突然派人傳來消息說御史大夫荀彧願意和解。劉琮還真是熱別想知道怎麼個和解法!

雖然劉琮早得到了皇帝劉協的信,有了思想準備,但擋荀彧真正出現在他面前時,還是嚇了一跳。平時看起來斯斯斯文文的御史大夫,人中龍鳳般的荀彧居然披頭散髮,揹負荊條,進來之後便是跪在地上。

“文若先生,你這是何故?”劉琮連忙快步上前將荀彧夫妻,這兩年雖然兩人政見不一,但劉琮對荀彧可是一向十分尊敬,不然也不會選在偷襲許昌營救荀彧,不惜被曹操圍攻也要遷出荀彧的族人!一個書生如此打扮,那是下了多大的決心,或者說是多麼的迫不得已啊!劉琮當然不希望荀彧是被迫屈服於自己!

“丞相,荀彧有罪!丞相千里迢迢派人救出荀彧和彧的族人,彧卻不思報恩。相反卻多次在朝堂之上與丞相作對!”作爲一個普通人,荀彧說的這倒是實話!

“文若先生,你先起來。廖化,替先生看座!”看到荀彧這幅模樣,劉琮甚至有點忍俊不禁,不過沒有切實知曉荀彧的來意之前,劉琮可不想冒失。說到底,像荀彧這等聰明絕頂又人到中年的,都是老狐狸,一舉一動都有深刻的意思!

“丞相,帶罪之人惶恐!”

“先生,你這是幹嘛,就算你我在朝堂上有分歧也是難免的,萬沒有該如此的地步啊!”劉琮見過許多和解的場面,這藺相如和廉頗的故事倒也是聽說過,只是爲何這荀彧要效仿前人?難道是誠心和解麼?

“這兩年來,荀彧自以爲是,打折維護朝廷,維護皇上的名義,處處與丞相作對,卻是忘了最基本的一點!那邊是丞相將陛下和荀彧從許昌救出來的!而現在丞相控制下的地盤都是丞相一手打出來的,甚至還經歷了曹操的兩次入侵!沒有丞相發言,這維護朝廷維護皇上終究只是一個笑話而荀彧卻在這個笑話活了兩年!

兩年來無時無刻不想着組件班底,拉攏親近皇上的人以抗衡丞相。殊不知,這樣恰恰是在漢室朝廷內部進行消耗!而從側面幫助了其他覬覦天下的諸侯!所以荀彧之罪可謂極大!”

見荀彧如此直說,劉琮也是一愣,怎麼這個傢伙在深刻反思,很到位啊!他倒是知道這地盤原本就是我劉琮的,那早幹嘛去了?要不是我在皇宮裡有姜麗這樣的內應,要不是你們來之前這錦衣衛和諜報司就十分完善,如今這襄陽朝廷還真不知道誰說了算呢?難道他以前就不知道這一點,還需要皇帝劉協來提醒麼?

“請坐,請坐,先生終歸是堂堂御史大夫,要是讓外人看到先生這幅模樣。指不定會說我劉琮如何叫橫跋扈欺壓朝廷重臣呢!”劉琮一邊伸手去扶住荀彧,一邊用眼神示意廖化幫忙。廖化年輕李莊,也不比劉琮這麼斯文,倒是半拉半拽的將荀彧按到了座位上。

“先生,你還是將荊條取消來吧,如此打扮卻是嚇我一跳。琮與先生只是政見不一,並無其他仇怨,用不着如此的!廖化,你去門口守住,本相與先生有話要說!“劉琮將廖化打發出去,一是爲了方便二人說話,二來也是爲了控制住外面,要是這荀彧有什麼陰謀,這個時候再來幾個文官書生看見荀彧這幅模樣還指不定會做出什麼文章呢。與聰明人打交道,還是謹慎一點好!

待到廖化除了門,荀彧這又從座位上站起來朝着劉琮作揖道:“丞相寬宏大量,以往是荀彧有眼無珠!”

“先生切莫如此。當今亂世,但凡有識之士都想早日平定之亂世。只是經過多年的戰亂,如今這鼎足之勢已經成型,所以只能徐徐圖之。而先生大才,又十分終於皇上,可謂難得人才。劉琮舉手之勞將先生和陛下一同從許昌救出也是我做臣子的本分。先生不要時常唸叨此事……”

“如果說救駕是臣子本分,那丞相救荀彧和族人便是大恩大德。而這些年來荀彧的所作所爲卻是有愧丞相!”

“這也是我自願的!”劉琮訕訕一笑。他做夢都想着荀彧知恩圖報,早點歸順,不過這種事情對於讀書人來說可遇不可求啊!

“丞相以爲荀彧是否廉頗老矣?”

“先生你這又是開玩笑了。先生正直當年,胸中滿腹經綸。乃我大漢不可多得的濟世之才!若是多機位像先生這樣的人才,我大漢何愁不興?”雖然有戴高帽的嫌疑,但劉琮說的都市實話,如果自己手中能有幾個荀彧這樣的人才,那孫權、曹操何愁不滅!五十歲,正是一個人智力頂峰,各種政務經驗豐富的時候!怎麼能夠說廉頗老矣呢?

“丞相真是如此看彧?”

“那還能有假,所以遣返先生想青紫歸隱,琮是萬萬不能答應的!放着先生這樣的大才去躬耕,琮從此怕是會被世人譏笑爲有目不識珠啊!又或者是嫉妒賢能……”

“丞相還真是看得起彧。”看劉琮說的十分誠懇,刺客的荀彧確實有的是悔意。當然更多的是感嘆!來襄陽這麼久大部分時間花在瞭如何與劉琮抗衡上,如何保持皇上的獨立性上了。卻好像忽視了這位荊州真正的主人,大漢的丞相!無論如何這份城府,這份氣魄都已經不輸給曹操!加上在軍事上已經用實際行動向全天下的人證明了他有資本與曹操爭奪天下!

莫非他纔是真正的真命天子?荀彧想起了劉協的話,連當今皇帝都心甘情願的禪位?還有在湖陽遇到那兩位修道人,所謂的龍脈,龍氣難道也是真的嗎?負隅頑抗、激流勇託和從龍建功,擺在荀彧眼前的三條路,第一條荀彧已經試過無數次,都失敗了。第二條,劉琮絕技不允許!

“丞相,彧再斗膽問一句,若他日丞相指揮千軍萬馬一統天下,將置陛下於何處?”

來了,這個老狐狸。莫非今天還是來消遣我不成?劉琮一臉嚴肅的看了荀彧一眼,心中嘀咕着,不知道荀彧今日負荊請罪到底是迫於皇帝的壓力來給自己一個臺階下,還是準備以退爲進?

“琮畢生的志願其實和先生是一樣的。那就是早日平定天下,匡扶漢室!琮是漢室宗親,陛下是琮的兄長!是大漢天子!”劉琮一邊延緩了語速,一邊看着荀彧,想要從荀彧臉上發現點線索,卻發現荀彧平靜如水,端坐在那裡正視着劉琮。

“有先生在朝政不會亂!有琮在天下不會亂,陛下也一定成爲一代名主的!”此時劉琮可有點汗意了。被荀彧這麼盯着,不能被荀彧看透自己啊!

“丞相沒有說實話!當今天子可是從不過問政務,也從不管百姓死活……只是沉溺於美色當中……”荀彧似乎在有意暗示些什麼。

“咳……若是天子失德,琮便與先生等人再行商議另立賢君!”劉琮用手摸了一下額頭的汗水,心中感嘆,這個荀彧,還真是逼得緊啊!

“另立賢君?丞相是漢室宗親,陛下的御弟,該是合適人選!”

這下劉琮可是要發表了,這哪裡是來負荊請罪,分明還是要逼着自己表態將來不篡位嘛!這算你把門子的和解?難道這是劉協和荀彧共謀的,目的就是爲了讓自己難堪麼?不過完全沒有必要啊,這荀彧手中也沒有什麼可以與自己抗衡的資本啊!

“如果先生也是這麼認爲,琮叮噹會順應天下民意!上位者,爲天下蒼生謀!琮自問才疏德淺,但在沒有找奧合適人選之前爲樹立朝廷威望,爲了天下蒼生,勉爲其難也未嘗不可!即使琮無德做那齊恆公,也要努力向管仲、樂毅看齊!”劉琮也是有點懊惱了,面對荀彧這樣的聰明人,口若懸河、滔滔不絕的明志是沒用的,還不如干脆承認自己內心有那麼一點點想法!

廢話!這個亂世當中的諸侯,那個不是衝着最後皇帝的寶座去的?如果不是,那曹操爲什麼不接受袁紹的招安,那孫策、劉表爲什麼不接受曹操的招安、。那馬超、曹操爲什麼不接受劉琮的招安?爲了天下蒼生只不過是上位者的說辭罷了!

“丞相當真是大丈夫也!荀彧佩服!”荀彧也是順着自己的思路纔有這麼一問,要是劉琮藏頭縮尾,荀彧此時說不定還有了幾分鄙夷,倒是現在劉琮的回答讓他找不到破綻,也就沒法再攻擊!不過劉琮的話他也能接受!畢竟他的想法也在發生變化,如今的皇帝早就這樣了,而且已經想荀彧表明了心志!到那裡去找賢君?這劉琮不就是現成的麼?

上位者,劉琮的韓式宗親身份和皇帝御弟!這個身份真實太合適不過了,加上他若是真能平定天下,只怕到時候他自己不肯上位也會被羣下擁立上去!所以,荀彧知道自己再找什麼其他所謂的皇室血脈毫無意義。所以劉琮的這個回答,荀彧和滿意!

擁有實力、氣魄和成事的城府,同樣不拖泥帶水、藏頭露尾!這不是荀彧一生尋求的名主麼?韓覆沒實力,袁紹沒氣魄,袁術沒有城府,曹操卻是個騙子!這劉琮卻是要勝過他們!這就是荀彧現在的想法!之間他緩緩的再次從座位上站起來,緩步踱到會客廳中央,然後轉過神來,凝視着劉琮,一步一步的走近!

終於來到了劉琮雖在的方榻前,然後雙膝跪地,雙手匍匐向前,墊着腦門着地,口中卻是說道:“荀彧拜見主公!”

“什麼?你說什麼?”劉琮被荀彧搞得有點反應不過來了,片刻之前,似乎還在質問自己,現在居然跪下來,還說什麼?

“主公乃天下難得名主,荀彧拜見主公!從此願意追隨主公效犬馬之勞!”

第447章 三路攻魏第89章 千古絕唱第14章 回師夷陵第400章 欲圍柴桑第334章 美色當前第90章 意外收穫第373章 劉雯識局第100章 順利平蠻第144章 前鋒盡失第221章 劉琦病故第28章 夫唱婦隨第439章 禪位大典第168章 戰機第352章 和解真相第116章 演習歸來第246章 名將李恢第356章 張頜歸順第213章 關羽抉擇第179章 孫劉聯盟第298章 天降大火第354章 爭取張頜第193章 得償所願第62章 縣尉逞兇第87章 提前預熱第27章 賢妻蔡琳第373章 劉雯識局第293章 圍攻成都第445章 詭異變陣第141章 周密部署第186章 朝廷冊封第96章 出現缺口第447章 三路攻魏第368章 再行離間第147章 劉磐撿漏第373章 劉雯識局第313章 綁架皇帝第160章 箭在弦上第393章 血戰湖口第143章 追擊曹仁第165章 投石車對戰第65章 風流劉敏第393章 血戰湖口第305章 隔關對峙第451章 高歌猛進第97章 小清新妹第266章 法正破計第352章 勢如破竹第319章 仙人指路第352章 和解真相第12章 整肅秭歸第217章 偶遇鄧範第174章 命犯桃花第224章 時機成熟第17章 張博下注都209章關羽談兵第158章 騎兵上場第322章 部署應對第310章 勸說荀彧第251章 董和謝恩第382章 擢升孫權第293章 圍攻成都第227章 劍指上庸第27章 賢妻蔡琳第272章 進城燒糧第324章 騎兵覆滅第17章 張博下注第64章 黃忠歸順第132章 籌劃聯盟第235章 離奇身世第384章 江東反應第47章 化盜圈錢第94章 初會蠻夷第14章 回師夷陵第385章 孫權稱王第169章 出擊曹操第413章 其人之道第132章 籌劃聯盟第382章 擢升孫權第276章 攻陷雒城第437章 關鍵夜襲第436章 欲擒故縱第237章 兩劉相見第284章 智激關羽第22章 攻入江陵第283章 義釋嚴顏第383章 劉尚赴任第83章 射翻關羽第434章 一箭雙鵰第267章 亂中佈局第349章 星夜突擊第133章 戰前準備會第428章 將計就計第73章 以盜治盜第233章 楊昂中計第443章 郭淮逞威第356章 張頜歸順第269章 冒險追擊第431章 建業鏖戰第324章 騎兵覆滅第95章 個個擊破
第447章 三路攻魏第89章 千古絕唱第14章 回師夷陵第400章 欲圍柴桑第334章 美色當前第90章 意外收穫第373章 劉雯識局第100章 順利平蠻第144章 前鋒盡失第221章 劉琦病故第28章 夫唱婦隨第439章 禪位大典第168章 戰機第352章 和解真相第116章 演習歸來第246章 名將李恢第356章 張頜歸順第213章 關羽抉擇第179章 孫劉聯盟第298章 天降大火第354章 爭取張頜第193章 得償所願第62章 縣尉逞兇第87章 提前預熱第27章 賢妻蔡琳第373章 劉雯識局第293章 圍攻成都第445章 詭異變陣第141章 周密部署第186章 朝廷冊封第96章 出現缺口第447章 三路攻魏第368章 再行離間第147章 劉磐撿漏第373章 劉雯識局第313章 綁架皇帝第160章 箭在弦上第393章 血戰湖口第143章 追擊曹仁第165章 投石車對戰第65章 風流劉敏第393章 血戰湖口第305章 隔關對峙第451章 高歌猛進第97章 小清新妹第266章 法正破計第352章 勢如破竹第319章 仙人指路第352章 和解真相第12章 整肅秭歸第217章 偶遇鄧範第174章 命犯桃花第224章 時機成熟第17章 張博下注都209章關羽談兵第158章 騎兵上場第322章 部署應對第310章 勸說荀彧第251章 董和謝恩第382章 擢升孫權第293章 圍攻成都第227章 劍指上庸第27章 賢妻蔡琳第272章 進城燒糧第324章 騎兵覆滅第17章 張博下注第64章 黃忠歸順第132章 籌劃聯盟第235章 離奇身世第384章 江東反應第47章 化盜圈錢第94章 初會蠻夷第14章 回師夷陵第385章 孫權稱王第169章 出擊曹操第413章 其人之道第132章 籌劃聯盟第382章 擢升孫權第276章 攻陷雒城第437章 關鍵夜襲第436章 欲擒故縱第237章 兩劉相見第284章 智激關羽第22章 攻入江陵第283章 義釋嚴顏第383章 劉尚赴任第83章 射翻關羽第434章 一箭雙鵰第267章 亂中佈局第349章 星夜突擊第133章 戰前準備會第428章 將計就計第73章 以盜治盜第233章 楊昂中計第443章 郭淮逞威第356章 張頜歸順第269章 冒險追擊第431章 建業鏖戰第324章 騎兵覆滅第95章 個個擊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