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糾正孩子的不良行爲(15)

新生嬰兒主導了家裡的局面。在新生的寶寶長得比較大一點之前,他的哥哥、姐姐通常都能夠很好地適應他。當寶寶學會了在地上爬之後,情況往往就會發生變化。這時候,大孩子會發現沒有一樣東西是安全的——他搭起來的積木被推倒了,他最喜歡的玩具被咬上了牙齒印,他的遊戲被攪亂了。你可以考慮事先做一些預防,這是很有益處的。要事先告訴大孩子這樣的事情將開始出現,並且要向他解釋爲什麼嬰兒們會做出這樣的舉動(他們需要通過探索來進行學習,而且他們還太小,還不懂得應該如何小心謹慎),這樣,嬰兒那些令人厭煩的舉動就不會觸怒大孩子。你要教會大孩子如何培養自己的耐心和事先做好打算的能力。他可以把玩具放在嬰兒夠不到的桌子上去,他還可以用積木爲寶寶搭一座寶塔,要知道,看着寶寶用力把這座塔推倒是一件很好玩的事。應該讓大孩子知道,不管寶寶搞了多少破壞,他畢竟是在變得越來越有趣。

用幽默來減輕負擔6歲大的蒂娜手裡拿着一個髮卡,奔跑着來到媽媽的身邊,告她2歲大的小弟弟的狀:“彼得拉掉了我幾根頭髮。”讓蒂娜感到吃驚的是媽媽這樣建議她:“把你的髮卡帶到學校裡去,讓大家看看,告訴他們發生了什麼。”蒂娜想了一想,覺得這個主意很好玩,於是她就不再去想拉她頭髮的那個小傢伙了。

要促進兄弟姐妹間的融洽

儘管專家們已經聲稱兄弟姐妹之間的爭鬥和對抗是家庭生活的正常組成部分,但是在你的家庭中,情況並非一定是這樣。兄弟姐妹之間爆發出來的、失去控制的爭鬥和對抗並不是無法避免的必然結果。學會與兄弟姐妹一起生活是孩子學會與別的孩子們相處的第一課。下面的這些方法可以幫助你在孩子們之間建立起和諧、融洽的關係。

培養與父母感情親密的孩子防止大孩子過分地嫉妒新生寶寶的最佳方法就是要充實孩子的情感世界。我們注意到,在受到依附性養育的孩子們中間,兄弟姐妹間的爭鬥和對抗發生得相當少。在這些孩子的身上,有着一些很好的品質,這些品質伴隨着他們走入學步期和學齡前階段,在一定程度上使他們具有了免疫力去抵抗破壞兄弟姐妹之間關係的“病菌”:內心的憤怒,對別人的漠不關心,以及根深蒂固的嫉妒心理。由於這些孩子有着強烈的自我意識和內心的平和,他們會比較關心別人、樂於爲別人作出奉獻——特別是對於他們新生的弟弟或妹妹。到了新生嬰兒降臨的時候,與母親感情親密的孩子已經能夠與媽媽之外的其他人(特別是爸爸)發展起相互之間的緊密關係,因而並不介意去和小寶寶分享媽媽的關愛。

但是,不管孩子與父母怎麼親密,孩子畢竟是孩子。下面我們來看一下4歲大的邁克爾和他1歲大的妹妹凱蒂之間產生的對抗。

邁克爾是一個與父母感情非常親密的孩子,他受到了最好的依附性養育。在凱蒂出生的時候,她患有一系列的疾病,需要她的媽媽在醫院的重症監護室裡花費許多的時間,還要在家裡花上更多的時間對她進行後續的照料。邁克爾看起來似乎毫無困難地度過了凱蒂出生後的第一個年頭,但最後憤怒在他的心裡佔了上風。“這星期你爲什麼會這麼調皮搗蛋?”媽媽問他,“有什麼不對勁的地方?”邁克爾反問說,“我們什麼時候才能讓凱蒂離開我們家?”聽到這話媽媽感到十分吃驚,她回答說:“我們不會要她離開我們!”邁克爾重複道:“要她走!我恨她!”媽媽問邁克爾不喜歡他的小妹妹哪些地方。他說:“她把我所有的玩具都拿去玩了。”媽媽於是再進一步向他解釋我們所有人都必須學會與別人一起分享各種東西:“媽媽和爸爸必須把自己的東西與你和凱蒂分享。”她還對邁克爾表示了同情:“有時候,小妹妹待在旁邊真讓你受不了。你必須讓她玩你的玩具,用你的房間,甚至還要和她一起分享你的爸爸和媽媽。”如果你感覺到孩子的情緒需要發泄出來,那就應該採用直率地表示同情的辦法來誘導他把心中的不快講出來,嘗試着釋放他內心裡逐漸累積起來的壓力。

努力增進兄弟姐妹間的感情對於一個你很關心、同時又很關心你的人,你是很難恨他、打他的。我不相信兄弟姐妹生來就是競爭的對手——如果他們擁有明智的父母的話。在你的家庭中,有四個因素決定了兄弟姐妹間爭鬥和對抗的程度:孩子們天生的性情——有的孩子容易和人相處,有的卻總是和人衝突;你對每一個孩子有什麼樣的看法,以及你與他們的關係;你所營造的用以促進孩子們之間和諧的家庭氛圍;你可以容忍在家裡發生多少糾紛。第一個因素就像抓鬮一樣,是要靠運氣的;而後三個因素是你可以努力創造的。

你可以有意無意地向大孩子指出有了一個小弟弟或小妹妹的好處——既有經濟方面的,又有社交方面的。“我們可以給你買一輛很好的腳踏車,因爲等你長大到騎不了這輛腳踏車的時候,可以給你弟弟騎。”“我們可以要一盒大點的積木玩具,這樣你就可以和你弟弟一起玩。”“等你弟弟再長大一點,你就可以教他接球和投球了。”

構建兄弟姐妹間關係的框架這種策略可以解決兄弟姐妹之間時不時就會發生的各種問題,並且可以建立起他們之間終身的關係模式。你應該幫助孩子們找到各種建設性的方法來形成彼此間的關係,這會進一步地促進孩子們的良好行爲。你應該讓他們在與兄弟姐妹的相互關係當中嘗試扮演多種不同的角色。

你可以嘗試一下讓大孩子來照管小寶寶的做法。如果孩子們之間年齡相差好幾歲,你可以讓大孩子承擔起一定的照管小寶寶的責任。讓一個孩子負責照管另一個孩子,這能夠激發起大孩子對小寶寶的關心,同時又能讓小寶寶去體會哥哥、姐姐給予的關心和照料。你應該讓大孩子明白,他的特殊職責就是保護自己的弟弟、妹妹,給他們做出正確行爲的榜樣。然而,在你讓大孩子這麼做的時候,你不能放手不管,還應該加以小心照看。如果大孩子沒有受到依附性的養育,他們會對弟弟、妹妹做出許多欺負和恐嚇的舉動。儘管他們已經能夠給你幫忙,但你也不應該動不動就要他們承擔起照料弟弟、妹妹的職責。

你可以嘗試一下讓兄弟姐妹來安撫孩子的做法。當一個孩子受到了傷害時,可以要另一個孩子幫着你一起來照料受傷的孩子。可以給你的幫手專門分配一項任務,比如:“親愛的瑪麗,在我給約翰尼包紮腿的時候,你抱着他的腿。”“請你把這個創可貼貼到約翰尼的傷口上去。”由於你給她分配了任務,這個小“醫生”因而對病人表現出了同情心,而那個受傷的病人剛纔還在大叫着:“瑪麗,我恨你。”這一會兒卻乖乖地接受了瑪麗對他的照料。撫慰你、照料你的人,你是很難去恨他的。

你還可以嘗試一下讓兄弟姐妹扮演牧師角色的辦法。這就是我們家經常採用的習慣做法。如果一個孩子的情感或身體受到了傷害,我們就鼓勵每一個孩子爲這個受傷的孩子作一句祈禱,從而來減輕這個孩子的痛苦。我們採用了一種我們稱之爲“伸出大家的援手”的做法:承受着壓力的孩子(無論這種壓力是來自一次即將到來的考試、一個重大的期望,還是來自身心受到的創傷)坐在家庭成員們的中間,每個人圍在他的周圍,都伸出一隻手放在他的胳膊上、頭上或者受到傷害的地方,並且爲他祈禱。通常,在這樣的儀式結束的時候,每個孩子都會對受傷的兄弟姐妹表現出親切和仁愛,並且會爲他提供幫助。

你也可以嘗試一下讓兄弟姐妹扮演老師角色的做法。比如,“約翰尼,你到現在已經打了三年棒球了,你可以帶比利到外面去教他怎麼擊球和接球嗎?”媽媽也可這麼問道:“特蕾西,請你教埃倫做家庭作業,好讓我把你的衣服補完。好嗎?”

你應該鼓勵兄弟姐妹們在遊戲和家務勞動中相互合作,從小就培養起他們的合作精神。讓孩子們彼此之間互相幫助,這個辦法可以減少他們之間的爭吵。可以給他們分配需要合作才能完成的任務,誘導他們彼此合作:“吉米,你能和約翰尼一起把車房打掃乾淨嗎?如果你們倆能做這件事的話,我們就能很快把今天的活都幹完,可以趕上下午的那場電影。”佈置節日的裝飾、洗汽車、跑到外面的貨攤上去買檸檬汽水,這些都是可以讓孩子們一起合作來做的事情。如果孩子們能夠彼此合作、共同分擔工作任務,那麼任務就能夠很快完成,並且很少會發生爭吵,合作的雙方都不會允許另一方偷懶、少幹活。在很多時候,孩子們都會發現在一起幹活是很有趣的。負責照管孩子的大人在孩子們成長的過程中應該與他們保持一種“發號施令——聽話服從”的關係。

你可以試着讓孩子們一起睡覺。相互挨着睡在一起能夠加強彼此間的聯繫。在夜裡能夠平靜地睡在一起的孩子,往往能夠在白天平和地一起玩耍。有許多父母都告訴過我們他們的觀察結果:睡在一起的孩子比較少發生爭吵。

你應該努力讓孩子們成爲朋友。我們對這麼一個現象感到很有趣,孩子們常常和朋友們相處得比兄弟姐妹們還要好。這大概是因爲他們能夠選擇自己的朋友,而且他們也不用和朋友朝夕相處,他們不必和朋友們在得到父母的關愛方面進行競爭。在童年中期(從6歲到10多歲)的某個時候,你應該讓孩子在心靈上牢牢地銘記有兄弟姐妹的好處。儘管有些孩子,特別是那些對他們的兄弟姐妹具有負面情感的孩子,要麼一點也不喜歡他們的兄弟和姐妹,要麼對他們兄弟姐妹的情感相當淡漠,但是其他的孩子們都會深深地感受到“血肉親情”的含義,即使是孩子也能體會到“血濃於水”。你可以去觀察一下兩個或多個兄弟姐妹緊緊地靠在一起、相互保護着抵抗一個外來者的情形。兄弟姐妹們形成了一種家庭成員之間的支撐體系。我們將這麼一個道理告訴了自己的孩子們:“你的兄弟和姐妹們最終能成爲你最好的朋友。當你的大多數別的朋友們搬了家或者到其他地方去了之後,你在這個家庭裡的朋友當你需要他們的時候會始終與你在一起。”而且如果你的孩子看到叔伯、姑姑、舅舅、阿姨們對父母來說有多麼的重要,那麼他就會相信你告訴他的這個道理。你應該從自己所經歷過的家庭苦難歷史中仔細地吸取經驗教訓。你甚至可能需要諮詢專家的意見,以確保你不會在自己的家庭中再重複那些苦難的經歷。朋友們來到你的身邊,又會離去;兄弟姐妹卻是永恆的。

平息孩子們的爭鬥你應該給孩子們明確的信息,儘早告訴他們你對他們的行爲舉止有什麼樣的期望,以及你希望他們怎樣對待你們和兄弟姐妹。如果一個孩子開始怠慢另一個兄弟姐妹,你就應該時常提醒他,或者可以看他一眼,向他表示:“你連想都不應該這麼想。”當孩子初次發生爭吵的時候,你應該在他們拔拳頭動手之前就制止他們的爭鬥,否則的話你和你的孩子們將需要花費好幾年的功夫才能消除內心裡那些本來可以避免的不良感受。你應該想出一個辦法來監控當你不在家的時候家裡所發生的一切。你應該始終把握住孩子們中是誰在扮演侵害者的角色,又是誰總是成爲受害者。你的任務是保護你的孩子們,甚至是保護他們不受兄弟姐妹的傷害。海登是我們有了三個男孩之後的第一個女孩,他們總是去欺負她,儘管他們大多數時候並非出於惡意,但海登卻不這麼認爲。在她5歲的時候,有一天她跑到我的身邊對我說:“在這個家裡沒人愛我。”那天晚上我們召開了一次家庭會議,提升了孩子們的道德觀念。現在那些男孩子們和海登成了最要好的朋友。

有時候你會很疲倦,難以考慮孩子們的心理需要,沒辦法耐心地引導他們。這時候你應該馬上就拿出警察的手段來制止孩子們的衝突。你必須這麼做,不必擔心會對孩子的心靈造成永久的傷害,有時你也需要顧及自己的心靈。“馬上停止你們的爭鬥。不要再多說了。結束你們的爭吵。我不會允許你們再這樣下去。”或許還可以加上一點幽默。“如果你們倆再要像野獸一樣打來打去的話,那麼我就到後院去給你們建一個籠子。我會把你們一個叫做貓,一個叫做狗,然後給你們中的一個一點狗食,給另一個一點貓食……”

幫助兄弟姐妹友好地在一起玩耍

阻止兄弟姐妹間出現不和諧

除了要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來促進兄弟姐妹之間的和諧情感之外,你還可以減少引發孩子們互相反目、爭鬥的因素。

每個孩子都是你最喜歡的要父母們做到從來都不偏愛哪個孩子,這是不現實的。對於一些父母來說,孩子中有一些的個性是與他們不一致、相互衝突的;而另一些孩子的個性卻與他們很合得來。有些孩子能使父母發揮出最善良的本性、最上乘的表現,而另一些孩子總是按錯父母身上的按鈕,讓父母做出錯誤的表現。對於家長來說,關鍵是不要讓孩子誤以爲這種個性上的和諧與否是由於偏愛所造成的。比較好的做法是讓孩子們全都覺得自己是特殊的一個。如果你的孩子問你這樣的問題:“我和比利你更愛哪一個?”你應該用這麼一種正確的策略來回答他:“我用不同的方式愛你們兩個。”可以給孩子打這麼一個比方,愛就好比是陽光,你與別人一起分享太陽的光芒並不意味着你失去了一些陽光,我們給予孩子們的愛就像陽光一樣。你可以對孩子們提及他們各自不同的特點,比如:“你是我的頭一個孩子——再也沒有別的人是我的頭一個孩子(或者“第二個孩子”、“第一個女兒”等等)。千萬不要陷入“誰最好”這樣的陷阱,孩子們並不希望你說誰比另一個更好,他們不過是想要讓你說出你對他們的感受,從而打消自己思想上的疑慮。

第26章 培養孩子的良好品行(23)第62章 爲了孩子的一生而進行管教(13)第62章 爲了孩子的一生而進行管教(13)第11章 培養孩子的良好品行(8)第51章 爲了孩子的一生而進行管教(2)第31章 培養孩子的良好品行(28)第50章 爲了孩子的一生而進行管教(1)第31章 培養孩子的良好品行(28)第56章 爲了孩子的一生而進行管教(7)第24章 培養孩子的良好品行(21)第58章 爲了孩子的一生而進行管教(9)第68章 結束語:養育計劃的一個範例第3章 序三 關於養育孩子的開場白第57章 爲了孩子的一生而進行管教(8)第1章 序一 爲了孩子的未來——海闊而天空第28章 培養孩子的良好品行(25)第53章 爲了孩子的一生而進行管教(4)第42章 糾正孩子的不良行爲(10)第41章 糾正孩子的不良行爲(9)第13章 培養孩子的良好品行(10)第32章 培養孩子的良好品行(29)第14章 培養孩子的良好品行(11)第43章 糾正孩子的不良行爲(11)第24章 培養孩子的良好品行(21)第17章 培養孩子的良好品行(14)第37章 糾正孩子的不良行爲(5)第5章 培養孩子的良好品行(2)第12章 培養孩子的良好品行(9)第3章 序三 關於養育孩子的開場白第59章 爲了孩子的一生而進行管教(10)第3章 序三 關於養育孩子的開場白第17章 培養孩子的良好品行(14)第50章 爲了孩子的一生而進行管教(1)第28章 培養孩子的良好品行(25)第64章 爲了孩子的一生而進行管教(15)第44章 糾正孩子的不良行爲(12)第21章 培養孩子的良好品行(18)第17章 培養孩子的良好品行(14)第19章 培養孩子的良好品行(16)第64章 爲了孩子的一生而進行管教(15)第40章 糾正孩子的不良行爲(8)第25章 培養孩子的良好品行(22)第42章 糾正孩子的不良行爲(10)第47章 糾正孩子的不良行爲(15)第6章 培養孩子的良好品行(3)第64章 爲了孩子的一生而進行管教(15)第9章 培養孩子的良好品行(6)第2章 序二 一位父親的發現之旅第26章 培養孩子的良好品行(23)第30章 培養孩子的良好品行(27)第3章 序三 關於養育孩子的開場白第54章 爲了孩子的一生而進行管教(5)第10章 培養孩子的良好品行(7)第12章 培養孩子的良好品行(9)第31章 培養孩子的良好品行(28)第20章 培養孩子的良好品行(17)第66章 爲了孩子的一生而進行管教(17)第60章 爲了孩子的一生而進行管教(11)第41章 糾正孩子的不良行爲(9)第26章 培養孩子的良好品行(23)第4章 培養孩子的良好品行(1)第66章 爲了孩子的一生而進行管教(17)第56章 爲了孩子的一生而進行管教(7)第41章 糾正孩子的不良行爲(9)第48章 糾正孩子的不良行爲(16)第67章 爲了孩子的一生而進行管教(18)第32章 培養孩子的良好品行(29)第50章 爲了孩子的一生而進行管教(1)第9章 培養孩子的良好品行(6)第16章 培養孩子的良好品行(13)第62章 爲了孩子的一生而進行管教(13)第21章 培養孩子的良好品行(18)第63章 爲了孩子的一生而進行管教(14)第13章 培養孩子的良好品行(10)第49章 糾正孩子的不良行爲(17)第65章 爲了孩子的一生而進行管教(16)第66章 爲了孩子的一生而進行管教(17)第17章 培養孩子的良好品行(14)第54章 爲了孩子的一生而進行管教(5)第39章 糾正孩子的不良行爲(7)第46章 糾正孩子的不良行爲(14)第59章 爲了孩子的一生而進行管教(10)第34章 糾正孩子的不良行爲(2)第65章 爲了孩子的一生而進行管教(16)第60章 爲了孩子的一生而進行管教(11)第59章 爲了孩子的一生而進行管教(10)第46章 糾正孩子的不良行爲(14)第42章 糾正孩子的不良行爲(10)第56章 爲了孩子的一生而進行管教(7)第47章 糾正孩子的不良行爲(15)第44章 糾正孩子的不良行爲(12)第11章 培養孩子的良好品行(8)第28章 培養孩子的良好品行(25)第47章 糾正孩子的不良行爲(15)第2章 序二 一位父親的發現之旅第67章 爲了孩子的一生而進行管教(18)第24章 培養孩子的良好品行(21)第31章 培養孩子的良好品行(28)第1章 序一 爲了孩子的未來——海闊而天空
第26章 培養孩子的良好品行(23)第62章 爲了孩子的一生而進行管教(13)第62章 爲了孩子的一生而進行管教(13)第11章 培養孩子的良好品行(8)第51章 爲了孩子的一生而進行管教(2)第31章 培養孩子的良好品行(28)第50章 爲了孩子的一生而進行管教(1)第31章 培養孩子的良好品行(28)第56章 爲了孩子的一生而進行管教(7)第24章 培養孩子的良好品行(21)第58章 爲了孩子的一生而進行管教(9)第68章 結束語:養育計劃的一個範例第3章 序三 關於養育孩子的開場白第57章 爲了孩子的一生而進行管教(8)第1章 序一 爲了孩子的未來——海闊而天空第28章 培養孩子的良好品行(25)第53章 爲了孩子的一生而進行管教(4)第42章 糾正孩子的不良行爲(10)第41章 糾正孩子的不良行爲(9)第13章 培養孩子的良好品行(10)第32章 培養孩子的良好品行(29)第14章 培養孩子的良好品行(11)第43章 糾正孩子的不良行爲(11)第24章 培養孩子的良好品行(21)第17章 培養孩子的良好品行(14)第37章 糾正孩子的不良行爲(5)第5章 培養孩子的良好品行(2)第12章 培養孩子的良好品行(9)第3章 序三 關於養育孩子的開場白第59章 爲了孩子的一生而進行管教(10)第3章 序三 關於養育孩子的開場白第17章 培養孩子的良好品行(14)第50章 爲了孩子的一生而進行管教(1)第28章 培養孩子的良好品行(25)第64章 爲了孩子的一生而進行管教(15)第44章 糾正孩子的不良行爲(12)第21章 培養孩子的良好品行(18)第17章 培養孩子的良好品行(14)第19章 培養孩子的良好品行(16)第64章 爲了孩子的一生而進行管教(15)第40章 糾正孩子的不良行爲(8)第25章 培養孩子的良好品行(22)第42章 糾正孩子的不良行爲(10)第47章 糾正孩子的不良行爲(15)第6章 培養孩子的良好品行(3)第64章 爲了孩子的一生而進行管教(15)第9章 培養孩子的良好品行(6)第2章 序二 一位父親的發現之旅第26章 培養孩子的良好品行(23)第30章 培養孩子的良好品行(27)第3章 序三 關於養育孩子的開場白第54章 爲了孩子的一生而進行管教(5)第10章 培養孩子的良好品行(7)第12章 培養孩子的良好品行(9)第31章 培養孩子的良好品行(28)第20章 培養孩子的良好品行(17)第66章 爲了孩子的一生而進行管教(17)第60章 爲了孩子的一生而進行管教(11)第41章 糾正孩子的不良行爲(9)第26章 培養孩子的良好品行(23)第4章 培養孩子的良好品行(1)第66章 爲了孩子的一生而進行管教(17)第56章 爲了孩子的一生而進行管教(7)第41章 糾正孩子的不良行爲(9)第48章 糾正孩子的不良行爲(16)第67章 爲了孩子的一生而進行管教(18)第32章 培養孩子的良好品行(29)第50章 爲了孩子的一生而進行管教(1)第9章 培養孩子的良好品行(6)第16章 培養孩子的良好品行(13)第62章 爲了孩子的一生而進行管教(13)第21章 培養孩子的良好品行(18)第63章 爲了孩子的一生而進行管教(14)第13章 培養孩子的良好品行(10)第49章 糾正孩子的不良行爲(17)第65章 爲了孩子的一生而進行管教(16)第66章 爲了孩子的一生而進行管教(17)第17章 培養孩子的良好品行(14)第54章 爲了孩子的一生而進行管教(5)第39章 糾正孩子的不良行爲(7)第46章 糾正孩子的不良行爲(14)第59章 爲了孩子的一生而進行管教(10)第34章 糾正孩子的不良行爲(2)第65章 爲了孩子的一生而進行管教(16)第60章 爲了孩子的一生而進行管教(11)第59章 爲了孩子的一生而進行管教(10)第46章 糾正孩子的不良行爲(14)第42章 糾正孩子的不良行爲(10)第56章 爲了孩子的一生而進行管教(7)第47章 糾正孩子的不良行爲(15)第44章 糾正孩子的不良行爲(12)第11章 培養孩子的良好品行(8)第28章 培養孩子的良好品行(25)第47章 糾正孩子的不良行爲(15)第2章 序二 一位父親的發現之旅第67章 爲了孩子的一生而進行管教(18)第24章 培養孩子的良好品行(21)第31章 培養孩子的良好品行(28)第1章 序一 爲了孩子的未來——海闊而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