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着老黃馬,身後跟着大彪、柱子等幾個青壯漢子,又有楊大眼和趙大夫兩個老頭騎驢相隨,一行人倒也很有氣勢。
帶着五千枚銅錢,也算是自信成功。
今天上街的目的很明確,先陪楊大眼採買點紙墨筆硯,既然要開學堂教育孩子,這該有的投入不能少。書可以先不買,楊大眼可以自己抄寫,但紙筆總得先買些。
然後就是買糧,這次要一次多采買一些,最好了能夠買到夠明年夏收的糧。家中有糧,心中才不慌。如今莊裡互助合作,算是結社互助的模式,吃的是大鍋飯,集體勞作,李逍得把大家的口糧先準備好。
好在糧價現在比較平穩,糧油副食調料等價格很貴,但只是糧食倒還是不高。一千錢就能買到四十石粟米,一莊子四十來口,有百石粟米絕對夠吃到明年夏收。
依然是上次的那家糧店,還是那個價格。
李逍一次採購一百石粟米,然後又買了幾石稻穀,還買了一些麥子和一些糜子。
併爲家裡的馬騾買了些大豆、高粱、麥麩等做爲飼料。
總共花了三千錢,掌櫃的還表示讓店裡夥計拿車馬直接給送到家裡去,這種服務也確實是到家了。
“多謝掌櫃。”
留下人盯着,李逍便陪楊大眼去買文具。
賣紙墨筆硯的店在街上最好的地段,處於十字路口,可謂是金角聚財之地。店鋪裝飾的也很有格調品味,一股子書香之味。
連店門口迎客的夥計,都穿着長袍,十分斯文。
進店之後,李逍問了下價格,也不由的咋舌。
貴,實在是貴。
紙是按張賣的,但價格離譜。最貴的是麻紙,還有皮紙、草紙、竹紙等。麻紙又有黃麻紙,白麻紙。
比如官方書寫用紙,幾乎都是麻紙,其中朝廷中樞和宮廷用的都是蜀地生產進貢的黃麻紙。
掌櫃的對自家的紙如數家珍,侃侃而談,李逍聽的卻是面色難看。
買完糧食就來到這店裡,從家裡出來帶了五千錢,剛纔花了三千,現在身上還有兩千錢。
剛纔三千錢買上一百多石糧食,可現在兩千錢在這裡都買不了幾張紙。
“掌櫃的,你家的紙也太貴了。”大彪忍不住道。一紙薄薄的紙,居然能抵的上一頭豬,這簡直是殺豬啊。
掌櫃的捋捋鬍鬚,淡然笑道,“幾位客官,小店誠信經營,可從來不會亂開高價。就說這麻紙,小店有白麻紙和黃麻紙。白麻紙正面潔白光滑,背面略顯粗糙,有草棍紙屑粘附,但卻很細很薄,質地堅韌,十分耐用,只要不着潮就能經久不變質。”
“而小店的黃麻紙更是由蜀地運來,正宗的蜀中黃麻所制。色略黃,比白牀紙略厚,看起來比白麻紙還顯粗糙,但紙紋較寬,約有二指左右,這是如今最好用的書寫紙,連皇家宮廷和朝廷中樞都是用此紙。用麻紙做的書,風吹日曬也不怕,一本黃麻紙書只要保存的好,甚至可以流傳千年而猶完整如新。”
楊大眼是教書先生,對於紙倒是行家,他對李逍道,“這家店裡的麻紙都是好紙,價格雖高但與市價相同。”
李逍有些無奈,店裡這種裁好的黃麻紙,一種是卷軸式,一種是摺頁式,大小差不多也就是可以抄上萬把字,唐人一般把一萬字的書弄成一卷。這樣的一卷書,通常是每頁八到十行,每行十八字二十四字,因此一卷書差不多是五十頁左右。
而這樣一紙能抄寫一卷書的黃麻紙,居然要一千文錢。
一千文錢,就買一張白紙,只能寫一萬個字,這不是搶是什麼?人家郭大彪殺一頭豬,也賺不了幾文錢,一整頭豬全賣了,都賣不到一千文錢。
這還僅僅是一張白紙,若是一本抄好的書,如千字文這樣的蒙書,價格更是得翻上兩三倍。
怪不得說這個時代知識掌握在士族世家手裡,普通人誰讀的起書啊。
一斗粟米不過兩文半錢,一千錢能買四十石粟米,可卻只能買一紙黃麻紙。
“客官若覺得麻紙貴,可以買皮紙和草紙、竹紙,這幾種紙價格稍便宜一些。”掌櫃的態度倒是很好。
不過一問價,也便宜不到哪去。
最便宜的是草紙,顧名思義,直接用草製造的紙,質地粗糙,紙面澀滯,背面多碎草屑,厚而且脆。竹紙和皮紙好點,但在李逍看來,也都非常差。
就這樣的紙,最便宜的草紙一大張都要兩百錢。
“這種桑皮紙呢?”
“這種是帶有桑樹皮的皮紙,一張三百錢。”
大彪聽了直覺得心臟受不了,“不買了,還不如直接寫在布上。”
“布怎麼能和紙相比呢。”掌櫃的道。
“掌櫃的,這種皮紙給我來兩張。”雖然很貴,但紙還是得買,不過現在沒錢,李逍也只好先買兩張。
說來其實造紙術在南北朝的時候就有一個技術爆發,因此到如今其實紙的使用已經非常的普遍,但是紙依然還是在官府和士族層面通用,普通人還是用不起的。
更別說包紙做包裝用了,一些普通百姓可能一輩子都沒摸過一張紙。
紙貴,書更貴,而且這時代的書籍基本以抄寫爲主,印刷的書籍爲雕板,主要是印經書等,而且價格昂貴。
線裝書在這個時代也還沒有出現,此時的書就跟這店裡賣的紙一樣,要麼是那種卷軸式的,兩邊有軸,如畫軸一樣打開。另一種則是冊頁,皇帝閱讀的奏章樣式就是冊頁,摺疊起來,可以拉開,佛經多是冊頁式。
後世那種一頁頁裝訂起來的書還沒出現,活字印刷就更沒用了。
這時代能讀的起書的人很少,所以能識字的人地位也很高,哪怕混的再落魄,就算去抄書,收入也是很高的。一般行情,抄一卷書的價錢是一千錢。
一卷書,也就是萬字。千字百錢,簡直比寫書還賺錢。
買了紙還得買筆買墨買硯,紙很貴,這些也不便宜,隨便一支毛筆,都是幾十文上百文錢,聽的李逍牙直酸。
“讓孩子們先在沙上練字吧。”楊大眼有些無奈的道,若是給家裡幾個孩子都買紙墨筆硯,根本就供不起了。
大彪耿耿於懷,“現在才知道,原來讀書這麼費錢,還有,造紙印書最賺錢了。若是懂得造紙,這子孫世代不愁了。”
楊大眼笑笑,“造紙坊可都是那些士族豪門掌握着,別人休想插足,也不可能得的到技術。”
李逍在旁邊不語,造紙的技術他會啊,不過看樣子好像造紙這個產業是被那些士族豪門給把握着,不會輕易的給別人插手分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