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大勢所趨

潘季馴聞言看一眼朱衡,不知這老倌兒葫蘆裡賣的什麼藥?

“你別多心,如此重大的事情,不目見耳聞,焉能臆斷可乎?”朱衡揹着手,走向決口。

潘季馴跟在後頭,聽朱部堂繼續道:“老夫來時,正趕上洪峰過境,水勢最爲沛然。在洪水涌出堰口時,目睹了一場奇觀。只見洶涌激流的黃河水,流速陡然驟增,水勢暴漲數倍,強大的水力像熱湯沃雪一樣,迅速溶解並帶走了決口兩岸的泥沙,很快便衝出一條深深的溝槽來,直達遠處的運河。”

說話間,兩人來到了決口處,下到黃水邊。

“現在水勢放緩,當時的景象已經看不出來了。”朱衡說着揮揮手,一旁的都水清吏司員外郎,趕緊指揮兵丁,將一根長長的探杆插入水中。

杆底觸地時,那根三丈長的探杆幾乎沒頂。

“看,這裡原本是平地來着,居然被攻下去足足三丈。”朱衡嘆口氣道:“天地之威,竟恐怖若斯!”

朱衡這種死要面子的老頭,道歉是不可能道歉的。潘季馴知道,這已經他認錯的表現了。

潘中丞頗爲順氣的哼一聲,解釋道:“我也是之前看了這般景象,才意識到水流和泥沙之間,還有這麼一種巧妙的制約關係。經過反覆試驗,才提出了‘束水攻沙’的設想。”

“嗯。”朱衡點點頭,嘆氣道:“老夫老了,翁儒參也難堪重任,未來治理黃河的重任,必然落在你的肩上了。”

“部堂只比下官年長九歲,還遠遠談不上老。”潘季馴就是這樣,人軟我也軟,人硬我也硬。便客氣道:“河工還需要部堂坐鎮督導,不然斷不能成。”

“唉,說起來,你還不到五十,看上去卻像個六十多的小老頭。”對潘季馴的表態,朱衡很滿意,深深看他一眼,又嘆了一聲道:“老夫又何嘗不是如此呢?前世不修才幹河工,我們是三生作惡,才一輩子跟着黃河打交道。”

“沒辦法,總要有人來做。”潘季馴笑笑道:“讓那些二把刀來管河工,我們也不放心啊。”

“是啊。”朱衡點點頭,壓低聲音道:“當初用翁儒參接替你,是老夫的失策。其實他這幾年還算兢兢業業,按說老夫該拉他一把,但這次的事情太大,他有不可推卸責任,老夫能幫他爭取個罷官回鄉,就是最好的結果了。”

“嗯。”潘季馴點點頭,雖然知道翁大立是罪有應得,但心裡難免還是涌起,一絲兔死狐悲之感。

“但河工不能停啊。”朱衡說着,深深看一眼潘季馴道:“下任河道總理,非你莫屬。老夫再借機爲你爭一爭,看看能不能掛上右都御史銜,這樣至少跟漕督對等,不至於再受鉗制。”

潘季馴知道,這種事可不是工部尚書能決定的,便全當畫餅,含糊應下。

“總之,由着你的想法來吧,老夫會全力支持你。”朱衡拍了拍潘季馴的肩膀,算是完成了態度轉變。

~~

差不多同一天,黃河二次決堤的消息,也飛馬傳到了北京城。

聽聞噩耗,隆慶皇帝氣急之下,竟衝動的摔碎了他心愛的厭勝瓷。

“真是蠢貨誤國啊!哪怕他們什麼都不幹呢,還能少淹幾個州縣,少丟十萬石漕糧呢!”

皇帝發了御宇以來最大的一場火,看到滿地碎瓷片,就更加暴跳如雷了。“朕不砍了他們的狗頭,都對不起……對不起朕的,朕的百姓!”

他馬上傳旨錦衣衛,立即鎖拿翁大立和趙孔昭進京,隆慶要撬開他們的腦殼看看,裡頭是不是被黃泥湯子糊住了。

另外,還要讓他們賠自己心愛的瓷器。

碎了一個就不成套了,懂嗎?

嗡嗡心疼的緊。

~~

黃河決口的消息很快不脛而走,傳遍京師,上下一片譁然!

這下就連小老百姓都知道漕運完了,幾年之內別想指望大運河。

結果好容易按下去的京城米價,又開始不斷上漲了。要不是第二批海運北上的一百船糧食及時抵京,只怕糧價又要創新高了。

但海運的規模實在太小,正如那鎮遠侯所言,三萬石也不過杯水車薪,解不了大明的燃眉之急。

一時間,民間擴大海運規模的呼聲越來越高,輿論完全一邊倒。

看到時機成熟,一直按兵不動的趙昊,也終於開始發力。

接下來幾天,南北兩京陸續有官員上書,要求朝廷立即考慮漕糧海運,以替代癱瘓的漕運。

這些上疏的官員中,又以前任應天巡撫林潤最爲醒目。林中丞死而復生的消息,就夠驚人的了。這讓他的奏疏也分外引人注目。

林潤在奏章中認爲,眼下運河不暢的情況下,應該採取河海兩途並舉的方法……即一面全力恢復漕運,一面着手海運暫代。這樣一來,才能保證漕糧的運輸;二來爲重修運河爭取時間,不至於倉促之間,再犯冒進的錯誤。三來,海運成本很低、不擾內地,也可以大大減輕江南和運河沿岸百姓的壓力。

並且他提出,根據元代的經驗,漕糧海運不必專由官府,可招攬民間商行承運,只要准許其回程運輸私貨,商家必然趨之若鶩。這樣朝廷不承擔風險和運輸成本,商人獲得南北貨運之利,則可官民兩便,紓困解難。

林潤的奏章很快在朝野,引起了強烈反響。如果說他‘河海並舉’的方案還算穩健,那麼‘海運民營’的提議就過於大膽了。

馬上有人蹦出來反對,說林潤是被燒昏了頭。漕糧事關朝廷安危,怎麼能託付給商人?到時候出了問題誰來負責?

不過戶部尚書馬森,卻對林潤的提議很感興趣。

要問漕運斷絕後,大明朝誰最着急。可能除了漕運衙門的人,就數他馬部堂了。

因爲他自家人知自家事。太倉目前存糧超過六百萬石,兩月以來也只不過耗去七十萬石,貌似還可以維持一年半。

但事實上,要是斷了漕糧北上,最晚年底就要出亂子。原因很簡單,雖然太倉的存糧可以對上賬,但真要拿出來用的話,卻會露馬腳——因爲通州十三倉的存糧中,大半都是陳糧。

稍有常識就知道,陳糧超過三年就不能吃了,但太倉的那些陳糧,好多已經存放超過十年,甚至幾十年,根本就是管倉的官吏用來填倉充數的!

馬森上任後,已經盡力替換掉經年日久的陳糧。但這是陳年積弊了,一代代戶部尚書都沒辦法,他在兩三年時間又如何能解決得了?

要是敢把那些放了十幾的陳糧發給九邊將士,恐怕軍隊立馬就會譁變。那時候,朝廷八成要學曹操,借他馬部堂的腦袋來安定軍心了。

所以馬森都快急死了。可他偏偏還得整天昧着良心,對京城百姓和九邊將士說什麼,太倉存糧足夠兩年之用,一切盡在掌握,無需驚慌失措之類。

將來要是東窗事發,這可都他孃的是罪證啊!

對慌成狗的馬部堂來說,什麼都是瞎扯淡,趕緊把江南的糧食源源不斷運進京城纔是正辦。只要新糧夠用,陳糧就永遠是壓倉庫的,自然不會露餡。

所以他對海運的態度是最積極。

但馬森都混到高官國家幹部了,焉能不知大明官場的效率,已經低到何等令人髮指的程度?這要是讓朝廷來組織海運,恐怕研究研究就到秋後,準備準備就得明年,不到山窮水盡,軍隊譁變,是不可能起運的。

馬部堂等不起啊,他不想露餡就得趕緊讓海運成行。所以打一開始,他就十分關注江南集團的海運行動。

林潤的奏疏正好給了他籍口,可以‘理所當然’的約目前有能力海運的商家……好吧,就是江南集團……的負責人。好吧,就是趙昊……到戶部衙門會晤一次,詢問由江南集團承辦海運的可行性。

此次面談中,趙公子明確表示,江南集團素來忠君愛國,值此國難之際,願盡所能爲朝廷分憂。

爲此,江南集團願意以承包運輸的形式,完成漕糧海運任務——即朝廷在太倉劉家港送出多少漕糧給集團,集團就在天津大沽口交付多少糧食給朝廷,保證一粒不少。任何漂沒損耗,都由江南集團承擔,與朝廷無關!

爲了證明集團不是空口無憑,他們甚至可以預先向戶部,繳納白銀一百萬兩作爲保證金。如果江南不能按時足額交付漕糧,戶部可以直接從保證金扣除。

而朝廷只需要支付所運漕糧總數的兩成作爲運費。並授予江南集團海運貿易之權,準其販運南北貨物,以彌補海運中產生的虧損即可!

趙昊還承諾,江南集團願意在漕運受阻期間,承擔一年不低於兩百萬石的漕糧。待到漕運恢復,可以按照朝廷的要求逐步降低運量,只要不低於一年十萬石即可。

對於趙公子拿出來的這套方案,馬森感到萬分滿意。他能不滿意嗎?趙昊開出的條件,絕對優厚到出人意料,讓他都不好意思了!

ps.重來的感覺太痛苦了,整整一天滿腦子都是我是誰,我在幹嘛?到了晚上才找回寫作的感覺。

第二百六十八章 蘇州之主第一百七十一章 趙老師押題——準沒錯第一百九十一章 一打五第一百九十章 好閨蜜一輩子第一百三十七章 朕欲親征!第九十八章 神一樣的公子第二百九十三章 廷議第一百七十一章 怕什麼來什麼第二百一十四章 塞英宗第四十章 開演之刻已至第二十一章 啊,海警第五十六章 遊說第一百三十四章 新居第一百四十八章 強敵第二十九章 夜襲第七十二章 衝冠一怒爲趙郎第一百零四章 看不見的敵人最可怕第十九章 來,叔叔給你糖吃第一百五十五章 他山之石第六十八章 談崩第一百二十七章 我想回家第七十七章 琴師有了第二百二十五章 面黨第一百三十章 倒春寒第一百八十六章 身着內褲的王者第一百九十八章 趙立本的野心第一百三十五章 還鄉團與靉靆第二百二十二章 各路名醫進北京第四十章 又是一條發財路第一百八十八章 攤牌第一百四十三章 各懷鬼胎第四十九章 接戰第三章 給安排上了第三章 五等分的花嫁第一百一十四章 勳貴無法無天第二十五章 燈塔的光輝照南洋第四十六章 不接受投降第六十二章 兒子的愛在千里外第一百二十四章 蘇州織工起義第一百零三章 嚇死寶寶了~~第一百四十六章 小小公爺第七章 祖傳的手藝要失傳了第一百一十二章 天子一怒,救活盟主第七十章 海瑞定風波第一百五十章 三教出海第三十四章 吾誰與歸?第二百零九章 審視第八十二章 日出太湖第三十五章 巧巧姑娘固若金湯第二百九十三章 醉第六十八章 慶功第一百三十六章 穿越神器第九章 縣主(盟主加更)第一百三十九章 商業地產第二十章 蔡一林同學第十章 什麼情況?(也是盟主加更)第二百零五章 礦石第六十章 中國人在哈瓦那第一百六十二章 痛苦的小維第二百八十章 防僞第一百一十九章 人人過關第三百三十二章 壽宴第三十六章 父子雙拿下(盟主加更)第二十三章 才子罪人第一百二十九章 吃瓜第一百五十六章 視察第一百二十三章 教學相親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滿貫第二百零二章 百年海軍第二百四十二章 你贏了第一百四十三章 八斗子盟約第一百六十八章 長三角第四十四章 武達燒烤第三章 戚將軍傷了第一百五十二章 買賣有風險,入股需謹慎第二百三十五章 投毒第五十二章 慈母長公主第一百九十三章 公子報仇,一年不晚第二十一章 本錢第一百六十四章 目標,南澳島!第六十二章 拔刀相助第三百二十五章 馬姐姐上課第八十五章 歡迎回家第五十一章 會商第二百一十七章 向瘟神宣戰第二十九章 道非唯一,大道萬千(盟主加更)第三百二十章 意外的答案第二十章 101旅館第七十七章 大娘贈我孟婆湯第一百四十六章 我欲低調過一生第一百五十九章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第二百八十二章 爺爺來了第十二章 春芳的心第一百零四章 鋼鐵是這樣煉成的第四十一章 小閣老送禮第三百二十七章 吳叔叔(求保底月票)第九十四章 玉蜀黍第九十二章 溪上行第一百九十三章 徐邦瑞的白日夢第八十六章 江湖救急
第二百六十八章 蘇州之主第一百七十一章 趙老師押題——準沒錯第一百九十一章 一打五第一百九十章 好閨蜜一輩子第一百三十七章 朕欲親征!第九十八章 神一樣的公子第二百九十三章 廷議第一百七十一章 怕什麼來什麼第二百一十四章 塞英宗第四十章 開演之刻已至第二十一章 啊,海警第五十六章 遊說第一百三十四章 新居第一百四十八章 強敵第二十九章 夜襲第七十二章 衝冠一怒爲趙郎第一百零四章 看不見的敵人最可怕第十九章 來,叔叔給你糖吃第一百五十五章 他山之石第六十八章 談崩第一百二十七章 我想回家第七十七章 琴師有了第二百二十五章 面黨第一百三十章 倒春寒第一百八十六章 身着內褲的王者第一百九十八章 趙立本的野心第一百三十五章 還鄉團與靉靆第二百二十二章 各路名醫進北京第四十章 又是一條發財路第一百八十八章 攤牌第一百四十三章 各懷鬼胎第四十九章 接戰第三章 給安排上了第三章 五等分的花嫁第一百一十四章 勳貴無法無天第二十五章 燈塔的光輝照南洋第四十六章 不接受投降第六十二章 兒子的愛在千里外第一百二十四章 蘇州織工起義第一百零三章 嚇死寶寶了~~第一百四十六章 小小公爺第七章 祖傳的手藝要失傳了第一百一十二章 天子一怒,救活盟主第七十章 海瑞定風波第一百五十章 三教出海第三十四章 吾誰與歸?第二百零九章 審視第八十二章 日出太湖第三十五章 巧巧姑娘固若金湯第二百九十三章 醉第六十八章 慶功第一百三十六章 穿越神器第九章 縣主(盟主加更)第一百三十九章 商業地產第二十章 蔡一林同學第十章 什麼情況?(也是盟主加更)第二百零五章 礦石第六十章 中國人在哈瓦那第一百六十二章 痛苦的小維第二百八十章 防僞第一百一十九章 人人過關第三百三十二章 壽宴第三十六章 父子雙拿下(盟主加更)第二十三章 才子罪人第一百二十九章 吃瓜第一百五十六章 視察第一百二十三章 教學相親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滿貫第二百零二章 百年海軍第二百四十二章 你贏了第一百四十三章 八斗子盟約第一百六十八章 長三角第四十四章 武達燒烤第三章 戚將軍傷了第一百五十二章 買賣有風險,入股需謹慎第二百三十五章 投毒第五十二章 慈母長公主第一百九十三章 公子報仇,一年不晚第二十一章 本錢第一百六十四章 目標,南澳島!第六十二章 拔刀相助第三百二十五章 馬姐姐上課第八十五章 歡迎回家第五十一章 會商第二百一十七章 向瘟神宣戰第二十九章 道非唯一,大道萬千(盟主加更)第三百二十章 意外的答案第二十章 101旅館第七十七章 大娘贈我孟婆湯第一百四十六章 我欲低調過一生第一百五十九章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第二百八十二章 爺爺來了第十二章 春芳的心第一百零四章 鋼鐵是這樣煉成的第四十一章 小閣老送禮第三百二十七章 吳叔叔(求保底月票)第九十四章 玉蜀黍第九十二章 溪上行第一百九十三章 徐邦瑞的白日夢第八十六章 江湖救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