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楓等衆人來到了長安城東門口,東門是長安城人流量最大的一道門,此門向東直通函谷關,而過了函谷關就是洛陽了。
洛陽城的繁華程度僅次於長安,洛陽城近幾年來一直是王世充的勢力範圍,若秋林逃脫出長安城,一旦去了洛陽城,在想抓他可謂比登天還難。
“賣燒餅咯,賣燒餅咯!”一名帶着布帽穿着草靴扛着一擔子燒餅的小販鬼鬼祟祟的走在東門口。
“站住,就你呢。”守城士兵指着小販一聲大吼。
小販見後頓時一陣驚慌失措,丟下一擔子燒餅拔腿就跑。
“站住,別跑”……
守城士兵對這可疑的小販迅速進行了包圍。
“啪啪”兩下……
守城士兵重重的兩拳打在了小販身上,小販“啊”的一聲大叫摔在地上。
小販瞬間痛哭起來,“官爺,小的身犯何罪,你們非要來抓小的。”
秦楓上前一摸小販之手,發現小販手腕並未擁有一股十足的勁,他並非是位練武之人。
於是他單手一揮,大喊一聲“放行”,守城士兵便紛紛退去。
隨後小販兩眼淚汪汪的看着衆人離去。
秦楓心頭感覺到了壓力,如今的情況比較糟糕,沒人見過兇手秋林真正的模樣,也不知他今日究竟會不會出城?更不知他如果逃跑的話究竟會從哪扇門出城?一切的一切目前只能憑空猜測而已。
但是他作爲仙雲山紫陽宮唯一的弟子,師傅曾經教過他要用靈感去判斷事物,如今他的靈感告訴他,秋林在過不久就要出城了,而且就從東門出城。
…………
“官爺,如此炎熱的天氣,你們都渴了吧,喝點酒吧,小的帶了幾壺清涼美酒孝敬各位官爺。”此時,一名身穿麻布服帶着清涼帽的年輕人過去給每位守城士兵倒了酒喝。
秦楓望着天上那熊熊烈日,自然是口渴難耐,但他更擔心的是能否抓住秋林併除掉這隻武林中的蛀蟲。
秦楓轉身拿着年輕人給他的一碗酒,突然發現有點不太對勁,最近幾天正是捉拿秋林最關鍵的幾天,爲啥士兵們還有心思喝酒?會不會已經中了敵人的圈套?
他越想就覺得此事有問題,會不會眼前此人便是秋林本人?
秦楓擡起頭看着眼前送酒的那位年輕人,嘴角微微上揚。
他猛地一下拉住年輕人的手,道:“閣下就是新友客棧毒殺二十八位高手的秋林吧,果然隱藏的夠深啊。”
年輕人輕輕挪開了秦楓之手,笑嘻嘻的說道:“官爺,你肯定是喝醉了,小的根本不認識啥秋林的。”
秦楓突然間看到了那位年輕人腰間別了一塊金黃色的腰牌,腰牌上刻着一個“左”字,那塊腰牌成色晶瑩剔透,不出意外應該是個有身份之人所佩戴的,而他眼前的年輕人穿着麻布服帶着涼帽,顯然與那塊腰牌佩戴者的身份不匹配。
他再次用力的拉住了年輕人的手,用兇狠的眼光死死地看着他。
秦楓癟了癟嘴,說道:“秋林,勸你還是回頭是岸,少添不必要的罪孽。”
“噢,是嗎?既然官爺已經知道小的身份了,那小的就沒必要繼續演下去了。”秋林從右手口袋中摸出一包粉末,道:“想抓我?那就要看官爺有沒有這個本事了。”
秋林猛地往他臉上撒去一把混靈散,秦楓忽然感覺一陣頭暈眼花,他感到全身上下痠痛無力。(混靈散是一種迷魂藥,可以讓人產生幻覺,中此迷藥者手腳無力動彈不得,此藥之藥性足足有半天的時間,半天后藥力自動解除)。
秦楓無奈的中了混靈散之毒全身上下動彈不得,他拖着那雙痠軟無力的腿,皺起眉頭對着守城士兵大喊道:“快去抓秋林,那人便是秋林。”
就在剛纔,秋林給守城士兵每人喝了一碗酒,其實每碗酒中都已被他事先下了混靈散。
眼前的守城士兵此刻各個皆扶着長槍動彈不得,而後便一一倒地不起。
就這樣,在衆人的嚴防死守下,秋林還是輕輕鬆鬆的過了東門,往函谷關桃之夭夭了。
過了晌午,程咬金等人皆來到了長安城東門。
“壯士,壯士,此地剛剛發生了何事?”程咬金用力拍了兩下秦楓的肩膀。
秦楓微微睜開了眼睛,迷迷糊糊醒了過來,大喊道:“不好,將軍,我等皆中了秋林之計也,秋林已逃往函谷關,若再不多派人手把守函谷關,秋林很有可能會逃往洛陽城。”
“啊”程咬金頓時一臉凝重……
衆人得知此消息後快馬加鞭趕到了函谷關。
趕到函谷關後衆人皆大吃一驚,函谷關門口人來人往並無任何異常,但函谷關守城士兵與長安城東門一樣被毒倒在地,可能是中了一樣的毒(混靈散)。
此時此刻秋林已逃出了他們的勢力範圍,若再想捉住他可比登天還難。
“秋林此次所殺之人均是唐朝選將的武林高手,他目的很明確,就是想報復唐朝,那他很可能不會去洛陽,還有可能會重返長安再次進行報復。”秦楓緊鎖雙眉雙目深沉的沉思着整件事。
“大將軍,此事在下已瞭解一二,在下想接陳姑娘一同前往前方的村莊處去查查是否有秋林的新線索。”
秦楓懷疑秋林就躲在前方的村莊內,可能並未前往洛陽,就想帶着思雨去前方村莊中查一查是否有新的線索。
程咬金臉上露出喜悅的笑容,微笑的開口道:“壯士你且放心前去,陳姑娘我已替你接來,想必快要到此地了吧,若壯士此次能除掉或活捉秋林,本將軍必在唐王面前給壯士記上一功。”
待陳思雨一到,他便與思雨二人告別了程咬金,去繼續追蹤殺人兇手秋林的線索。
日落之前,兩人騎着快馬趕到了函谷關前的村莊口,只見村莊口的牌匾上刻着《靈秀村》三個大字。
想知道下一章的故事,請關注仙雲劍傳說第一卷第二十九章《追蹤秋林(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