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餘生如縷

繁昌縣西約五十里,有一條小河,叫狄港河,自銅陵縣境流入,匯注大江。河口有一座小鎮稱狄港鎮,不但沒有巡檢司,也建了一座水驛,可知這座小鎮必定相當繁榮,是繁昌縣四大鎮之一。天色尚未破曉,一艘中型客貨船悄然起航,離開了狄港。當離開碼頭時,船老大恭恭敬敬地祭過江神,虔誠地放了一串鞭炮,船即升起大帆,乘着東南風向上游駛去,雖是逆流而上,有風相助船速並不慢。船上載有十餘名男女客人,所載的貨物是頗負盛名的太平貢紗,另有一些石綠、銀硃和一些雜貨。貨主人姓陶,祖籍太平府。陶家在太平府是望族,本朝出了一位大人物姑蘇郡公陶安,是本朝初年與宋濂齊名的賢臣名士。死時任江西行省參知政事,卒淤官,追贈姑蘇郡公。陶家的家族人丁旺,本支書香世家,旁支則士農工商俱全,太平府陶家的人,極受各地人士所尊重。貨主陶深,在九江府設有布莊,這次是回鄉省親,順便帶些本地的布匹運送江西。省親,當然帶有家小,有妻有妾有兒有女,一家九口隨貨船上航。同船的客有七八個,都是久走江西南京的水客,所帶的貨物形形式式,洋洋大觀,人隨貨走同乘這艘航行湖廣、江西、南京三省的客貨船。船到了江心,沿左面的水道溯流而上。陶深是個中年人,獨自坐在艙面,飽經憂患的眼睛,凝視着掛在西方天際的大白金星,幽幽一嘆,自言自語地說:“逃亡生涯,何日是了期?天哪!這是什麼世界?難道冥冥中真的有鬼神麼?”距紫沙洲不足兩裡地,江水滔滔,東方天際出現了魚肚白,黎明將到,黎明前的陣黑已經消退了。紫沙洲的鬼卒們忙了一夜,三十餘艘小蘆舟在上下游巡弋,要追殺入水遊走了的周昌,卻白忙了一夜毫無所獲。他們都是見不得天日的人,在拂曉之前,必須把自己隱藏起來,以免引起人們的注意。撤退的信號傳到,小蘆舟一一返航,陸續靠上洲西的蘆葦深處,再擡上岸藏入密密麻麻的蘆葦中。周昌其實並未離開紫沙洲,他跳水脫身,入水便感到左後腰和右股麻木不靈,接着疼痛的感覺無情地君臨。“我受傷了。”他心中暗叫。生死關頭,人的求生意志發揮了潛能,令他產生了不可思議的力量,疼痛阻止不了他逃出魔域的意識,他忍住無邊痛楚,利用雙手一腳,閉住氣小心地沿灘底向左潛泳,卻不向灣處逃,受了傷,不宜冒險硬闖。賊人皆以爲他向外逃,水底水面一窩蜂向外追,他卻靜悄悄地潛抵灣左的洲岸,爬上洲岸鑽入蘆葦中藏身。不遠處,紅娘子一羣人仍在火光下暴跳如雷,語聲隱約可聞。檢查傷勢,他心中暗暗叫苦。左後腰被透風鏢射了寸深的創口,幸而他在突圍時身形快捷,透風鏢隨後跟蹤射到,力道減去不少。同時,發鏢人的內力修爲,比他強不了多少,因此僅入體近寸,不然恐將貫體而出了。右股的傷勢也夠嚴重,狼牙棒本就是重兵刃,棒身帶有尖齒,全力擲出力道千鈞,棒端的尖刺貫入肉中,共紮了四個寸深的大洞。要不是他練了氣功,這一棒可能打碎他半邊身子。股臀皮粗肉厚,這一樣並未使他倒下。爲了掩蔽身份,他身上未帶任何藥物應急,怕被賊人搜出暴露身份,這時受了傷,真是苦也只好咬緊牙關硬挺。他脫掉身上的衣褲,撕衣袂絞乾裹傷,以免流血過多。處理停當,他躺下養神。想起這次紫沙洲歷險,不禁失聲長嘆。在青陽花了十來天工夫,花了大批金銀,好不容易交了幾個見錢眼開的朋友,安排好打漁人的身份行業,方準備周全地潛入了紅娘子的賊巢腹地,可說一帆風順,一切如意盡在算中。設想到一念之差,爲救駱姑娘露出馬腳,終於功敗垂成,只落得身受重傷,性命可危。目下此身仍在虎穴,是否可以安全脫身,仍是未知之數,這條命保不保得住大有疑問。“真是好人難做,不經一事,不長一智,日後我必須加倍小心纔是。楊寡婦這賊婆娘果然利害,我算是栽在她手中了,爾後要接近她,不知要比這次難上多少倍呢1”他不住吶吶自語。用力過多,也失了不少血。他在痛苦中感到萬分疲倦和昏沉,最後一陣睏倦襲來,終於沉沉睡去。不知睡了多久,他被痛楚所驚醒,醒來時星斗滿天,發光的江面上,不時可以看到小舟往來巡逸。灣岸附近已沒有火光,不知楊寡婦是否還在那兒坐鎮?口乾、舌燥、頭暈、五內俱焚,四肢麻木。“我的傷勢惡化了,得趕快醫治。”他告訴自己。一陣痛楚,一陣暈眩,他就在痛苦的折磨中,時睡時醒。天宇中斗轉星移,漫漫長夜快過去了。“他們恐怕已開始在洲上搜索了,我得及早離開。”他迷迷糊糊地想。他一咬牙,顧不了傷勢,脫身要緊,便拖着半麻木的身軀,一寸寸向水裡爬,出了一身冷汗總算被他爬到水邊了。天可憐見,水邊恰好漂來一根枯木。他強忍徹骨奇痛,奮身向水中一竄,天無絕人之路,被他抓住了枯木。他用盡餘力,挾住枯木慢慢向外劃去。劃出灣口,他已經行將力盡,江流一衝,將他和枯木帶走,順流向下游漂去。他盯視着逐漸消失的洲影,喃喃地說:“再見了,紫沙洲。紅娘子,只要你不離開紫沙洲,我會再來的,我必定回來找你,希望你別死得太早。”求生的意志支持着他,冷冰的江水和痛楚,令他不至於昏迷,抱住枯木向下漂,他相信天亮之後,便可讓往來的船隻發現,更深信定可漂流至岸邊,只消靠了岸,便拾回這條老命了。漂流中,先後從五六丈外駛過兩艘客船,可是天色太黑,他又無力發聲呼救,失去了被救的機會。他臉是曾經用了極高明的易容藥,藥色淡而不着痕跡,但泡在水中過久,藥色逐漸脫落,褐色臉膛恢復了本色。“朝暉徐現,江面視界漸漸及遠,已可看到兩岸的遠山了。上下游有帆影,他的神智卻逐漸昏沉。布莊東主陶深的貨船,正鼓浪而進,向抱着枯木漂下的周昌撞去。相距在十丈外,坐在艙面的陶深恰好站起來伸懶腰,目光落在漂下的枯木上,趕忙向在一旁清理船篙的兩名船夥計叫:“水中有人,快救他起來!快!”

船伕循他所指的方向看去,粗眉鎖在一塊兒了。在大江下游一帶,船伕們流傳着一件最不道德,最可惡的迷信,那就是儘可能不救溺水的人,以免找替身的水鬼找上他們。兩個船夥計迷信過深,並不是他們沒有人性,也不能怪他們沒有愛心,而是他們的生活條件和迷信,迫他們硬起心腸,不管溺本人的死活。他兩人像是見了鬼魅,聳聳肩,向江中吐了一口口水,苦笑一聲,依然幹自己的活計。陶深大概知道船伕們的禁忌,大叫道:“二十兩銀子救起那個人,不然我用帖子送你們到安慶府衙門究辦。”只要有人出頭,又有重賞,船夥什就認爲水鬼不能怪他們了,其中一人大叫道:“降帆,水中有客人要上船。”艄公手急眼快,帆索一緊一鬆,骨碌碌一陣怪響,大帆向下沿落。一名船夥計熟練地將一根繩索捆在腰中,一躍而下。幾名船夥計已聞聲趕來,抓住了繩索的這一端,有人在大呼小叫,告訴下水的同伴如何救人。被拉上來的是周昌,他已失去了知覺。

風帆再次升起,船破浪上航,天色大明時,船已駛過了紫沙洲。

當週昌被放平在艙面時,陶深便看清了他的相貌,大吃一驚,向船夥計急叫:“天!這是我的侄兒哪!快,擡入我的艙屋。”他從懷中掏出三錠十兩的銀元,塞入一位船夥計手中,說:“三十兩銀子給諸位買酒吃,謝謝,謝謝。”三十兩銀買酒吃,足以醉死一百個人。船從太平府走一趟九江,也不過銀子四十兩。船夥計們心花怒放,七手八腳將周昌送入艙屋。船共分三個客貨艙,後面是舵樓,也就是十餘名船伕的宿處,三個客貨艙都裝了貨,貨主便在艙內住宿,一方面可以安頓,一方面可以看管自己的貨物。陶深帶有家小,他的貨堆放在頭、中兩艙,中艙便安頓女眷和小娃娃。這位出身名門大族的陶深,真是不明事理,他的頭艙內原住了三個人,他、老僕和一個六歲大的小娃娃,他將老僕打發至艙面喝江風,把小娃娃趕入中艙,卻從中艙叫出一位女僕打扮的中年婦人,和一位村姑打扮的十六七歲少女,到前艙來照顧從水中救上來的所謂侄兒。後艙的掌廚船伕有一陣好忙,準備熱水,燒薑湯,最後是陶深送來的一包藥物,要趕快熬出來。船在水中救了人,而這人不是溺處附近的人,按例必須報官處理。但今天救起的人是貨主的侄兒,船夥又得了三十兩銀子的好處,不但免了報官的麻煩,也避免了因報官而作不必要的耽擱,兩全其美,皆大歡喜。船進入了池州府的水域,徐徐上航。

周昌昏沉沉地入睡。陶深這位生意人,居然有一手漂亮的方脈歧黃之學,而且自己帶了藥,可知不會是包醫死人的荒唐郎中。周昌的腹內沒有水,省了一道麻煩,麻煩的是外傷,更槽的是力竭身虛,陰寒內侵引起外傷惡化,以致體內賊去樓空。外傷上了藥,也灌了薑湯入腹,他僅清醒了一剎那。直至熬好的藥汁灌人腹中,他方安靜地沉沉睡去,這一睡,睡到日落西山,船已過了大通河口,預定晚間泊舟邢家匯。他被朦朧的燈光和人影所驚醒,第一眼便看到一張屬於女人的臉孔在眼前移動,接着發現自己的頭部落在另一人的手中。他已是驚弓之鳥,見到女人便心中發毛,本能地伸手一抄,要扣住對方的手,以便挺身而鬥。

“哎……”有驚惶地叫聲傳出,他扣住了對方的肩頭部分,一個溫暖的身軀倒在他身上,一種毫不帶脂粉味的女性特有幽香,猛可鑽入鼻中。他也感到手中已用不上勁,同時渾身發軟,痛楚襲到,無法挺身坐起。不等他下一步有所舉動,耳中聽到了急促低沉的叫聲:

“李恩公,請安靜些,你受了傷不可牽動創口。”聲音好耳熟,這裡還有誰稱他爲恩公?他本待出手反擊的念頭突然停頓,定神一看,不由心中一寬,鬆了手說:“咦!你……你不是沈……”

“禁聲,目下我姓陶,叫陶深,你是我的侄兒,委屈你一下,就叫你陶信好了。”

“我……我怎會……”被他制倒的村姑,是沈仲賢的愛女沈姑娘,她坐正身軀,羞態可掬地說:“我們的船要到江西,一早爹在艙面發現恩公……”

“婉兒,須防隔牆有耳。”化名陶深的沈仲賢出聲制止。“那……女兒稱……”

“你稱他爲大哥。”她欣然微笑,往下說:“爹請船家將大哥救上船來,不想竟是旦夕思念的大哥,你受傷不輕,幸好爹在太平府帶來了不少救急藥物……”

“你們從太平府來?竟不怕……”沈仲賢眉飛色舞地接口道:“我們依你的妙計,用上了金蟬脫殼炒着,僱了空轎向東走丹陽湖,揚言投奔應天府高諄縣安身身。京師來的狗官拼命向東追,一去不回。歐賢侄留在太平府打聽消息,知道你大鬧洪春坊楊五的宅院,也查出楊五有意放水,怕你前往再次興師問罪。這一來,我們放了心,改變主意反投京城,承蒙陶家的子侄仗義相助,改名換姓以生意人身份僱船赴江西安身,天可憐見,讓我們有圖報的一天……”

“糟!”化名周昌的李玉焦慮地叫。

“賢侄,你……”

“你們這種舉動,騙得了錦衣衛的人。卻逃不過雲騎尉嶽琳。”

“他……”

“他正是金翅大鵬的次子,武林世家江湖地位的聲譽天下聞名,朋友衆多。

歐兄能打聽到的消息,他恐怕更爲靈通。恐怕他已跟住你們了。船上其他的客人……”

“船上沒有其他客人,後艙的八個人,是查賢侄幾個,你都見過的。”李玉心中略寬說:“還好,但如果我所料不差,恐怕他已在前面等候了。”

“哎,那……”姑娘粉臉發青的慌然叫。李玉略一沉吟,沉着地說:“如果我所料不差,你們必可平安無事。”

“爲何?”

“嶽琳雖是奸賊的走狗,但京師良鄉岳家的聲譽,不容許他在忠臣義士頭上圖功名富貴,因此他不至於爲難你,不然你們決難離開太平府,怕不早已擒住你們歸案。他是爲我而故意縱放你們的。”

“爲了你?他……”

“他要利用你們引我出來,所謂放長線釣大魚。”

“哎呀!

他……”

“我與他的事,與你們太平府的事無關,鬼使神差,偶然湊在一起而已。”

“賢侄與他……”

“恕我不能說出來,總之,我與他無恩無仇,他受人差遣,我卻不甘心受縛,等會兒請命船家靠岸,我得走。”

“大哥,你……你的傷勢,怎可……”姑娘惶然叫。“我不要緊,還挺得住。”

“賢侄,依我看……”

“依你看,恐怕咱們要同歸於盡……”話未完,房門響起叩門聲。沈仲賢伸手位開房門,門外爬伏着查明,低聲說:“上游下來了三條船,已打出限令靠岸下碇受檢的信號。”

“那是什麼船?”李玉急問。落日餘暉仍殘留在天宇下,暮色中視界仍可及遠,三條快船從上游下放,魚貫迎面而來,漸來漸近。“恐怕是池口河泊所的巡緝船。”查明心情沉重地答。“我得走。”李玉挺起上身說。“你走?怎……怎樣走法?”沈仲賢惶急地問。“從水裡走。”

“那怎麼行,你的傷口………”

“我在此恐怕要連累你們……”。姑娘將他按住,正色道:“你的創口已經惡化,好不容易退了燒,再往水裡跳,那怎麼可以?你不要命不要緊,我們如果不阻止你,那纔是恩將仇報不知感恩的人,將會負疚終生,不管你怎麼說,有禍同當,我們決不會讓你走。”爭論間,航速徐減,風帆已經降下,船徐徐向岸旁移。這時,即使想從水下走,也來不及了,除非能一口氣潛出視線外。大江在池洲府地境,流向是西南至東北,江右一帶暗礁甚多,磯石叢生,江左則泥沙成洲,迤邐數百里。在江右靠船,須防觸礁沉沒,江左則怕擱淺,也有翻船之險。因此,靠船下碇須費不少工夫。船距岸約五六丈,終於停住了,竹篙在篙孔一插,船便在水流平穩處穩住,用不着下碇。船剛停妥,三艘快船已到了兩側,船鉤一搭,傍着大船停住了,五六名皁衣公人一躍而上,其中一個舉着一盞燈籠,站在左舷的過道跳板上叫道:“池口河泊所康大人出巡汛地,奉命追查逃犯,船丁及旅客速至前艙面接受詢問,旅客並須攜帶各人原籍路引待查,未經許可,嚴禁交頭接耳互相談話,不然將受嚴厲處分,出艙。”沈仲賢心中暗暗叫苦。李玉也臉色一變,向沈仲賢苦笑道:“只有聽天由命了。記住:我不是你的侄兒,而是青陽縣吉陽鎮的漁夫周昌。你只將救我的經過照實稟明便可。至於誤識侄兒一事,是可用夜間老眼昏花搪塞過去的。同時,記住說我至今尚未脫險,要送我到吉陽鎮巡檢司處理。好了,你們走吧。”船伕和旅客紛紛出到艙面,男左女右倚舷而立。

快船上接着躍上三名年輕的青衣人,都佩了劍穿了緊身勁裝,先上來那人不但身材雄偉,而且儀表非俗英俊瀟灑,決不像是河泊所的丁勇。船伕們都認得出,他不是河泊所的康大人。

船主出到艙面,首先便向丁勇們稟明,艙內還有一個傷重的人不能移動。沈仲賢立即主動將在紫沙洲下游救人,誤認侄兒的事一一說了。三個爲首的青衣人搖手示意手下的丁勇,不必檢驗路引,他三人逐個審視旅客們的相貌。爲首的英俊青衣人站在沈仲賢面前,由一名丁勇舉着燈籠在旁戒備。沈仲賢心中不住發冷,感到青年人的一雙眼睛出奇地銳利,陰森森的冷電似可透肌徹骨,只看得他毛骨悚然,手腳發僵。“你貴姓大名?”青年人含笑間。

沈仲賢卻似乎被一桶冰水兜頭向下潑落,似乎對方的微笑充滿了陰謀、殺機、兇狠、寒冷和得意,像是惡狼向一頭小兔表示親善。他打一冷戰,強自鎮定他說:“草民陶深,太平府……”

“太平府陶家的子弟,晤,很好很好。在龍山那兩天辛苦了,府上的人都好吧?全來了?”青年人仍然含笑問道。沈仲賢幾乎暈倒,只嚇得渾身冰冷,連呼吸都快要停止了,臉色變成可怕的鐵灰色,兩條腿像在彈琵琶。“我……”他語不成聲地說。青年人淡淡一笑,說:“你說救起的人叫周昌,而你誤認他是侄兒,能帶我去看看這位漁夫麼?”

“他……他在艙……艙內。”青年人向身後的同伴點點頭,說:“洪兄去問問船家救人的經過,不要難爲他們。”說完轉向沈仲賢笑道:“請帶本人入艙,其他的人暫留在艙面。”沈仲賢不敢不聽,拖着似乎重如泰山的雙腿,鑽入艙中。艙內一燈如豆,李玉伏躺在一牀蘆葦上,一牀薄被蓋住腰部及雙腳,似已沉沉入睡,不知船上有變。青年人目光似電,首先便探手扣住了李玉的右手脈門,輕輕扳轉李玉的頭部,向對方的臉部仔細端詳。另一名青衣人隨後跟入,取過艙壁上的明燈,挑高油芯,湊近李玉的臉面。李玉的臉色很難看,蒼白而帶青灰,失血過多,受苦過甚,神色顯得蒼老、憔悴與倦怠。

青年人的眼中,涌起了困惑的神色,伸掌拍擊着李玉的兩頰,“劈劈拍拍”一陣脆響,李玉終於醒來了,睜開疲憊的雙目,無神的眸子顯得衰弱而茫然,有氣無力地注視着眼前的人,用沙啞的聲音叫:“水!水!我渴死了。”青年人轉頭向沈仲賢問:“陶深,他傷在何處?”

“左後腰穿孔,右後股有四處創口。沈仲賢戰戰兢兢地答。青年人拉開李玉的蓋被,解開了創口中,創口曾經發炎,紅腫並未全消。他打量片刻,向同伴間:“凌兄,看得出致傷的器物麼?”凌兄沉吟片刻,遲疑他說:“看不出來,時間過久,創口已經變形,這……難下定論。”

“腰部似是利器所傷,股部……”青年人審慎地下結論。“四處傷口相距甚近,形狀相同,僅深淺略異而已,這是一種……一種……”

“是不是狼牙棒頭搗傷?”凌兄拍拍腦袋,說:“不錯,很象,很象。”

“周昌,你是如何受傷的?”青年人大聲問。李玉打一寒顫,恐懼地說:“小的在……

在丁家洲遇上怪……怪風,跌入艙內撞昏了,醒來身……身在蘆獲長滿的江灣灘岸旁,天色黑得伸手不……不見五指,不……不知自己在……在何處。我便沿江灣找……我的船,船上還有我的妻小和吳家兩位大哥。但……天!我……我怕……那……”

“有什麼可怕的”

“三個……許多鬼,從蘆獲裡鑽……鑽出來,青……青臉鐐牙,嚇……嚇死我了。我只得拼命向水裡逃,只感到剛鑽入水底,轟隆隆一陣暴響,有東西向水裡掉。我……我只覺得整個身子一震,便痛得全身發……發僵,幾……幾乎浮……浮不上水面。後來,我只記得拼命遊,抓住了一根枯木,以……以後便不知道了。醒……醒來身在船……船上,但不是我的船,我……哎……痛……痛……”凌兄向青年人低聲道:“他所說的地方,定是紫沙洲,銅陵與繁昌交界處的紫沙洲。那兒卻是鬧妖怪,已鬧了許久了。”

“你是何方人氏?”青年人再問。“東流縣吉……吉陽鎮人。”

“那你怎麼到丁家洲去?”

“小的漁區在丁家灣。”

“吉陽鎮的漁區,如果是水戶,可到大通河口,但頑劣的漁人,大多數皆越境打漁,甚至遠至荻港,順便販賣魚鮮,在荻港可賣到好價錢。”凌兄加以解釋。“吉陽鎮有沒有周昌其人?”青年人低聲問。凌兄向艙外大叫道:“有誰到過吉陽鎮,對吉陽鎮熟的人,到艙口來。”許久,艙回到了一個丁勇,爬在艙口:“屬下到過吉陽鎮,那兒的巡檢大人是屬下的朋友。”

“你認得吉陽鎮的一個叫周昌的人麼?”

“這個……

鎮西有不少姓周的人,但屬下不熟。”青年人轉向李玉問:“周昌,吉陽鎮的巡檢司衙門在何處?巡檢大人姓什名誰?”

“巡檢司衙門在北街口,大人姓韓,叫……是稱……小的不知韓大人的名。”

“稱甚麼?"“小的不……不敢說。”李玉惶然答。"說!"“稱韓……韓剝皮。”青年人向凌兄送過一道詢問的眼光,凌兄含笑點頭。青年人放下李玉,往艙外鑽,向迫隨身後的凌兄低聲說:“不是我們要找的人,一上一下,在紫沙洲下游相遇,於理不合,受傷更可反證他不是咱們要我的人。走!可能在後面的船上限來。”凌兄也低聲迫:“兄弟也認爲可疑,不合情理。再說,他即使再大膽,也不敢隨船護送,也絕不會把自己弄成重傷,豈不反而保護不成,卻增累贅麼?”青年人吩咐丁勇們回船,將沈仲賢拉至一旁,低聲陰森森地問:“李玉呢?”

“我……”

“希望你不致自誤。”

“我……我確是不知他的下落。”

“你們在何處分手的?”

“在龍山,他當晚便回城去了。”沈仲賢提心吊膽他說,不敢再裝傻。“念在你是個好官,同時捉你也不是本官的責任,因此放你一條生路。但如果我查出你有意隱匿李玉的行蹤,我不會輕易放過你的。”

“我……我怎敢?我……”青年人冷哼一聲,徑自躍下快船,三條船長槳齊動,向下遊駛去。沈仲賢驚出一身大汗,坐在艙面的角落,好半響動彈不得。船上一陣忙,旅客各自回艙。沈仲賢爬回前艙,握住李玉的手,拭掉滿頭冷汗,猶有餘悸地說:“謝謝天!兩世爲人。老弟,果然不出你的所料,他認出是我,放我一條生路。他……他就是那位姓……姓岳……”

“雲騎尉嶽琳。”李王微笑着答。

“我叫婉丫頭來幫我,替你換藥,剛纔你的臉色好難看,嚇壞我了。”

“我在自己的傷口上捏了一把,臉色怎不難看?”李玉笑答。“什麼?你……”

“如果不捏一把,便會被他認出來了,痛一陣子可撿回一條命,何樂而不爲?”

“他……他爲何輕易放過我這主犯,而要捉你這位萍水相逢仗義救我的人?怪事。老弟,我……我很難過,你爲了我的事……”

“不要難過,他捉我的事與你無關。”

“不要爲了令我安心而……”

“我不騙你。”

“這……”

“一句話,恕在下守秘,今天的事,可說巧遇,我無意中救了你,你也無意中救了我,咱們扯平,誰也不欠誰的人情債,彼此皆可安心了。對不起,小可要歇息了,平安度過第一關,今晚儘可放心大睡。明天請船伕們加點力,重賞之下,必有勇夫,請他們五更開船,明晚便可趕到吉陽鎮,送我登陸,你們便可高枕無憂了。”

“不!我要接你到九江安頓,你的傷沒有十天半月,絕對無法走動。”

“哼!你忘了姓岳的警告了?”

“小女說過,我們有難同當。”沈仲賢斬釘截鐵地說。“我可不冤枉送掉生命。”

“你的意思……”

“姓岳的找不到我,會回頭釘住你的,我算定你仍然對我存疑,極可能在回頭追蹤時,到吉陽鎮證實我的漁民身份,我如果不在吉陽鎮,他不追上來抓你纔怪。我有點不支,少陪了。”李玉說完,閉了眼不再多說。次日黃昏時分,船在吉陽鎮下碇。第三天午後不久,雲騎尉帶了三位同伴,猛叩周昌的小茅屋大門。久久不見有人應門,左右三間茅屋,已經有半年以上沒有人居住,宅主人丟下打漁的苦行業,遷到外地謀生去了。他們到第四間茅屋查問,茅屋的主人告訴他們說:本地確有一個周昌,夫婦兩人確也是打魚的,但三月前已遷往縣城,在城中的大戶羅四爺家做長工去了。嶽琳暗叫一聲糊塗,回到周昌的茅屋,破門而入。屋內除了一些破桌破椅之類,四壁蕭條,蛛網塵封,那有半個人影?沒有神位的朽舊案下掛了一幅布帛,上面寫道:“紅娘子楊寡婦潛伏紫沙洲,捉我何用?有種的到紫沙洲捉朝廷欽犯保證你有去無回。我能逃出紫沙洲,良響岳家子弟去必無幸。知名不具。”嶽琳沉得住氣,扯下布帛塞在懷中,向同伴苦笑道:“這小子鬼精靈,被他逃掉了。哼!我會捉住他的。”他是李玉?”一位同伴問。“不錯,正是他。”

“那你追他則甚?”

“他可能有艾文慈,在未查出艾文慈下落前,我要捉住他證實他身份。一步一步來,任何可疑的線索我也決不放過。”

“他如果有艾文慈,怎會到紫沙洲向紅娘子叫陣?”

嶽琳淡淡一笑,說:“在決定南來之前,我已蒐集了許多有關艾文慈有消息和傳聞。他這人的所作所爲,仍像迷一般難以猜測。他在兵亂期間,有時參加官兵殺賊,有時投賊殺官兵,行蹤飄忽,變化無常,沒有人真正知道他到底爲了什麼,只能用生性嗜殺四個字來形容他,只要有人可殺,他便不管對方是兵是賊。以他的才智和武藝來說,要離開亂區易如反掌,但他卻不肯離開,哪兒有惡戰,他就往那兒跑,簡直在玩命。因此,他入京意圖刺殺朝廷重臣,到紫沙洲與紅娘子火併,並非意外。當然,即使李玉不是文文慈的成份很大,我也不願放過,要捉住他方能決定下一步驟。目下的線索是:他對地方的小事摸得很透,必定有不少朋友,不難控制他的行蹤。再就是他受傷甚重,能走多遠?”一位同伴呵呵笑,說:

“我明白了,嶽兄。”

“你明白什麼?”

“說出來你別生氣。”

“兄弟不生氣就是。”

“你武藝超塵拔俗,機智高人一等,眼高於頂,目無餘子,碰上了李玉這個鬼精靈,你心中難以釋懷,動了較且的念頭……”

“你言重了,兄弟不是這種人。”嶽琳強笑着接口。

“論情勢,他比你惡劣,一個是白晝的遊神,一個是見不得天日的小鬼,他沒有任何機會取得優勢的,已註定了他失敗的命運。咱們走,先到縣城找金眼雕討消息,”對方滔滔不絕地加以分析,似乎口氣略帶不平。

嶽琳的臉色有點不豫,但並未發作。四個人出了鎮,取道奔向東流縣城。

李玉在吉陽鎮呆過幾天,曾經結交了幾位當地的漁夫,所以對鎮中的情形相當熟悉。他並未離開吉陽鎮,躲在一名漁夫朋友家中養傷。這位朋友的住處,位於巡檢司衙門後面的小巷中,屋後對面的院子,便是巡檢大人韓剝皮的後院。憑他的江湖經驗與正確的判斷,不用打聽,他也知道嶽琳已經離開了,至少在十天半月之內不會有危險。只是,他不知道嶽琳的去向,然而他可以斷定嶽琳決不會傻得中計到紫沙洲逞英雄的。在太平府楊五爺家中,他曾經弄到近二百兩銀子,在東流和吉陽村活動結交朋友,買漁船直至養了半個月傷,快要囊空如洗了。養了半月傷,總算他的醫術高明,恢復了健康,該上路了。這半月中,他對上次紫沙洲失敗的教訓,作了一番周詳的檢討與分析,策定了二進紫沙洲的大計——

xmwjw輸入,獨家連載

第十九章 亂世人心第二十二章 寶相莊嚴的孝和尚第六十七章 黑白羣雄大火併第四章 京師活神仙第四十七章 乍遇雙嬌第三十二章 佛道鬥法第五十七章 大計訂於帷幄之中第四十六章 禍不單行第十五章 綠衣女郎第三十八章 衣黑怪人第六章 鬼域淫風第四十九章 自古艱難唯一死第四章 京師活神仙第一章 好漢不做大丈夫第三十三章 走向死亡陷阱第六十九章 調虎離山第六十一章 懷璧其罪第十六章 困境中的野戰第三十二章 佛道鬥法第六十三章 陰錯陽差第六章 鬼域淫風第十章 打上班門的弄斧者第二十八章 冤鬼似的糾纏第四十五章 人能不在年歲第四十一章 大風莊迷霧第四十章 好官杜大人第四十六章 禍不單行第二十章 走不完的麥城第三十七章 計賺飛天鼠第四十四章 把酒論英雄第六十六章 板蕩見英豪第十二章 計入魔窟第五十章 買藥風波第四十九章 自古艱難唯一死第五十章 買藥風波第十三章 鳳來閣香風第七章 餘生如縷第六十章 同命相惜第五十一章 知人知面第三章 天理循壞第四十章 好官杜大人第四十六章 禍不單行第四十八章 屋漏更遭連夜雨第五十章 買藥風波第十五章 綠衣女郎第六十四章 太樸村奇遏第二十章 走不完的麥城第二十章 走不完的麥城第六十六章 板蕩見英豪第四十三章 誤上賊船第三十八章 衣黑怪人第四十二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五章 計探紫沙洲第二十七章 風流嬌豔一枝花第四十三章 誤上賊船第六十六章 板蕩見英豪第三十三章 走向死亡陷阱第六十一章 懷璧其罪第二十四章 南郎中討債第三十五章 宇內雙仙第五十一章 知人知面第三十九章 日精劍第九章 網中探物第十三章 鳳來閣香風第十一章 龍蛇欲動第三十八章 衣黑怪人第三章 天理循壞第三十四章 人去樓空第六章 鬼域淫風第三十六章 天涯得助第十七章 手刃賊首第三十章 俞宅夜襲第五章 計探紫沙洲第二十七章 風流嬌豔一枝花第二十章 走不完的麥城第十四章 七真觀混戰第三十章 俞宅夜襲第十章 打上班門的弄斧者第四十七章 乍遇雙嬌第五十七章 大計訂於帷幄之中第六十四章 太樸村奇遏第十七章 手刃賊首第十章 打上班門的弄斧者第四十六章 禍不單行第五十章 買藥風波第三十四章 人去樓空第二十二章 寶相莊嚴的孝和尚第十八章 恩將仇報第六十四章 太樸村奇遏第十四章 七真觀混戰第十七章 手刃賊首第六十二章 大德不言謝第八章 枝節橫生第三章 天理循壞第六十二章 大德不言謝第五十八章 一個男人和兩個少女第二十五章 巧取奸證第五十三章 五淫女暴屍荒野第六十三章 陰錯陽差
第十九章 亂世人心第二十二章 寶相莊嚴的孝和尚第六十七章 黑白羣雄大火併第四章 京師活神仙第四十七章 乍遇雙嬌第三十二章 佛道鬥法第五十七章 大計訂於帷幄之中第四十六章 禍不單行第十五章 綠衣女郎第三十八章 衣黑怪人第六章 鬼域淫風第四十九章 自古艱難唯一死第四章 京師活神仙第一章 好漢不做大丈夫第三十三章 走向死亡陷阱第六十九章 調虎離山第六十一章 懷璧其罪第十六章 困境中的野戰第三十二章 佛道鬥法第六十三章 陰錯陽差第六章 鬼域淫風第十章 打上班門的弄斧者第二十八章 冤鬼似的糾纏第四十五章 人能不在年歲第四十一章 大風莊迷霧第四十章 好官杜大人第四十六章 禍不單行第二十章 走不完的麥城第三十七章 計賺飛天鼠第四十四章 把酒論英雄第六十六章 板蕩見英豪第十二章 計入魔窟第五十章 買藥風波第四十九章 自古艱難唯一死第五十章 買藥風波第十三章 鳳來閣香風第七章 餘生如縷第六十章 同命相惜第五十一章 知人知面第三章 天理循壞第四十章 好官杜大人第四十六章 禍不單行第四十八章 屋漏更遭連夜雨第五十章 買藥風波第十五章 綠衣女郎第六十四章 太樸村奇遏第二十章 走不完的麥城第二十章 走不完的麥城第六十六章 板蕩見英豪第四十三章 誤上賊船第三十八章 衣黑怪人第四十二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五章 計探紫沙洲第二十七章 風流嬌豔一枝花第四十三章 誤上賊船第六十六章 板蕩見英豪第三十三章 走向死亡陷阱第六十一章 懷璧其罪第二十四章 南郎中討債第三十五章 宇內雙仙第五十一章 知人知面第三十九章 日精劍第九章 網中探物第十三章 鳳來閣香風第十一章 龍蛇欲動第三十八章 衣黑怪人第三章 天理循壞第三十四章 人去樓空第六章 鬼域淫風第三十六章 天涯得助第十七章 手刃賊首第三十章 俞宅夜襲第五章 計探紫沙洲第二十七章 風流嬌豔一枝花第二十章 走不完的麥城第十四章 七真觀混戰第三十章 俞宅夜襲第十章 打上班門的弄斧者第四十七章 乍遇雙嬌第五十七章 大計訂於帷幄之中第六十四章 太樸村奇遏第十七章 手刃賊首第十章 打上班門的弄斧者第四十六章 禍不單行第五十章 買藥風波第三十四章 人去樓空第二十二章 寶相莊嚴的孝和尚第十八章 恩將仇報第六十四章 太樸村奇遏第十四章 七真觀混戰第十七章 手刃賊首第六十二章 大德不言謝第八章 枝節橫生第三章 天理循壞第六十二章 大德不言謝第五十八章 一個男人和兩個少女第二十五章 巧取奸證第五十三章 五淫女暴屍荒野第六十三章 陰錯陽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