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新帝登基

紅牆白瓦,重重宮門,將同一片天地隔成了兩個具有天壤之別的世界。

一座高高城樓上,站着一位身穿金色龍袍、年過不惑的男子,面容顯得頗爲憔悴,身體也有些微佝,但從那遠眺的雙目中,仍能看出當年叱吒風雲的殘影。

他的身旁立着一位內侍,正擔憂地看着自己的主子。今天日頭不大,不時還會起些許涼風。對於常人而言,這本是個愜意至極的日子。然而皇上久臥病榻,那副身子骨怎能在此處受累呢?奈何聖意難違,他也只有隨時小心伺候爲上了。

“兒臣參見父皇!”一名身穿金色蟒袍、年約二十一二的少年由石階而上,走到男子身邊,單膝跪地、雙手作揖行禮道。

“省兒,你來得正好,陪父皇看看這天朝的江山。”見到來人,男子的臉上露出了慈祥的笑容。少年站起,走到男子身旁,內侍恭敬地退到了一邊。

“父皇,太醫說您應該多休息,您怎麼跑來這邊了呢?”少年神色憂慮地說道。

“朕半生戎馬,於亂世之中打下這萬里江山。如今拖着這副身子骨,若再不好好看看,怕是沒什麼時間了。”男子說完,忽然眉頭緊皺,劇烈地咳嗽了幾聲。

“父皇!”少年忙扶住男子,擔憂更甚剛纔。“您還是回去休息吧!”

“無妨。”男子拍了拍少年的手,微笑道:“依你看,朕將這天朝治理得如何?”

“古之君王多尊道儒二教,重農抑商,父皇儒道法同尊,農商並舉,我天朝才得以百業皆興,萬方來朝。”對於父皇的功績,少年是打心底裡深感佩服的。

聽到這個答案,男子似乎也很滿意,笑了笑,繼而感慨道:“是啊。自朕於亂世羣雄之中創建天朝以來,終日乾乾,朝夕以惕,幸而無愧於天下。只是,”男子的神色漸漸變得嚴峻起來:“‘一將功成,萬骨俱枯,’這無限江山,又是由多少屍骸堆積而成啊。省兒,你可知父皇爲你取名‘省’字,是爲何意?”

“父皇是希望兒臣習得聖人一日三省之德,日益長進,做個聖主明君,恩澤蒼生萬民,將我天朝的盛世江山世世代代延續下去。”

聞言,男子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轉頭看向前方。過了大約一炷香的時間後,男子重又開口緩緩說道:“但是有史以來,朝代之間的此消彼長已成定律,世世代代不過是虛妄之言罷了。”

“就算只是虛妄,只要在位者能爲百姓謀福便是蒼生之幸。”少年倒不認爲如此,即是說出了己見。

男子也是表示贊同地點了點頭,轉而又是愁眉緊蹙地說道:“談何容易啊!世人皆羨爲君王者,天賦權柄,只有身在其位之人,纔會知曉這萬人之上的不可隨心妄爲。當年朕生逢亂世,卻得以與你母后兩情相悅,而你生於太平盛世,婚姻之事,卻不得自主。省兒……”男子看向少年的目光中飽含着歉意。

“若是爲此,父皇勿須再多加憂思。”原來病重的父皇今日諸多感慨

,全是爲了自己的大婚之人,少年內心自責不已,趕忙勸慰道:“享受常人無法企及之富貴,自當要付常人不能承受之代價。況且闌兒她才貌兼備,溫婉恭順,待兒臣又極爲周到。我與她,雖不及父皇母后鶼鰈情深,這些日子,也總算相安無事,可以做到相敬如賓了。”

聽到這番言論,男子似乎放下了心中大石,舒心一笑,道:“省兒,陪父皇下一盤棋如何?”

“兒臣遵命。”話畢,少年便跟在男子身後,向城樓臺階處走去。

一直靜靜立在一旁的內侍也立馬無言地跟了上去。

偌大的池塘內荷葉田田,粉色的荷花有的正值盛放之姿,有的含羞半開。一道石橋橫跨在路口與池塘中央的亭子之間。

亭內,一名身穿龍袍的男子正與一名身穿金色蟒袍的少年下着圍棋。男子落子半晌,少年依舊雙眉緊鎖,舉棋不定。

“省兒,爲何想了這麼久?”男子見狀,開口問道。

少年將手中的棋子放入旁邊的棋盒之中,看着男子道:“父皇棋高一着,兒臣無論走哪一步,都會有失。”

聽到少年的話,男子會心一笑,指向棋盤右上角,道:“你若走這裡,便會失去苦心造就的陣營;而走這,”男子隨即又指向棋盤右偏中的位置,道:“又會失去邊塞重守。的確是要費些思量。今日就到這吧,等你想出解困之法,朕再陪你下完這一局。”說完,男子起身,在那名內侍的攙扶下,慢慢朝石橋上走去。

“兒臣恭送父皇。”對着男子的背影,少年單膝跪地,雙手作揖行禮道。

待男子走遠,少年站起,重新坐到凳子上,對着未解的棋局,認真思索起來。

“昕兒,讓他們手腳都麻利些,一切都要在殿下回來之前準備妥當才行。”太子東宮內,一名女子對着身邊隨侍的丫鬟柔聲囑咐到。女子的衣着華而不豔,斜綰的青絲上插着彰顯身份的頭飾。

“是,太子妃。”那名被喚作“昕兒”的丫鬟行禮應聲後,走了出去。

整個太子宮只剩下女子一人。她走到大門處,看着左側的寂寥長廊,妝容精緻的臉上很是平靜,雙目流轉中也沒有任何怨憤。

自始至終,她都很清楚地知道自己並非太子所愛,這段姻緣不外是場政治交易。若她不是儲家的千金,這太子妃的位置應該也與她沒什麼關聯。但她要的只是成爲他的枕邊人,每日爲他打點日常,每夜看着他的面龐入睡。

現在,她與太子雖不能琴瑟和鳴,至少也算相敬如賓。至於其他,她明白,不可奢求。否則深宮長日,只會徒增煩憂罷了。想到這,女子微微一笑,收回看向長廊的目光,準備轉身進屋。

“奴才叩見太子妃。”就在女子轉身之時,一名內侍急急忙忙跑上前來,雙膝跪地,對着她磕頭行禮。

“何事?”沒有任何高高在上的盛氣凌人,女子的話語很是輕柔。

“太子殿下特命奴才前來稟

告太子妃,皇上龍體抱恙,太子今明兩日都會留在乾宮內處理政事。”

“知道了。那你速去御膳房告訴昕兒晚膳不用準備太多。”似乎早就預料到這件事,女子還是雲淡風輕地說道。

“是,奴才告退。”內侍起身,彎腰退下。

女子轉身進到屋內。內心沒有什麼失望與悲慼:至少不是爲了逃避她纔不回來的,至少還會特命人前來告知,免她掛心。這樣,她已經很滿足了;這樣,她就可以在這陌生的宮廷內繼續做好太子妃,做好他的妻。

皇上寢宮外大院內,宮女內侍跪了一地。幾位太醫滿臉悲痛地從屋內走出後,也在另一旁跪下。屋內,一名身穿鳳袍,頭戴鳳冠的婦人跪在牀前,滿面淚水,眼眶也是紅腫不堪。

婦人緊握住牀上男子的右手,看着他蒼白的面容,泣不成聲。男子將手慢慢抽出,爲她擦去淚水,蹙眉,聲音嘶啞地說道:“這一生我無愧於天下,無愧於萬民,只是你我夫妻數十載,你伴我風雨無數。今日我先走一步,這輔佐省兒和江山社稷的重任就壓在了你的肩上,朕覺有愧啊。”

聽着男子的話,婦人更是淚如雨下,泣聲道:“既是夫妻,又何來有愧之說呢?你待我情深意重,登基爲皇也不曾封蔭六宮。你放心吧,我會好好守護我們的省兒,我們的江山的。”

男子聞言,脣角微動,眼珠緩緩地四下轉動着。

“省兒,快到你父皇身邊來!”瞭解夫君的意思,婦人連忙叫到,並退到了一旁。

“父皇!”一身穿金色蟒袍的少年從不遠處跪行到男子牀前,聲音哽咽地喊道。

見到來人,男子奄奄一笑,道:“你可想出解困之法?”

“兒臣愚笨,尚未得出雙全之法。”少年面露愧色地說道。

“那你可記得那日在城樓父皇與你所說的話?”男子的面容很是溫和。

“兒臣不敢忘,字字句句謹記在心。”少年說出心中所想,卻不明男子的用意。

看出少年的疑惑,男子輕聲說道:“省兒,你附耳過來。”遵言,少年將耳朵附到男子嘴邊。

男子已無半點血色的脣一翕一張了一會兒,少年重新擡起頭,皺着雙眉望着他。

“切記!”看着少年,男子握了握露在被子外面的右手,似乎用了很大的力氣才吐出這兩個字。之後,便閉上了雙眼。

退至一旁的婦人立刻跑上來,撲倒在牀沿,含淚喚道:“君洋!”然而那個日夜相伴之人再也無法給她溫柔眼神了。

少年亦是淚如雨下。對着男子的屍身,畢恭畢敬地磕了三個響頭。屋外也傳來陣陣哭喊聲。

當時境況,《天朝列傳》有載:“壬辰午月十日,始帝崩,舉國同悲。臣民感其恩澤,詔令未達,皆披麻戴孝以奠之,慟哭之聲撼天動地。十五日,太子省即位,尊其生母賀蘭氏爲皇太后,封其正妃儲闌爲皇后,闌之長兄儲益承襲父職,是爲大將軍。”

(本章完)

第三十九章 陳年舊事(四)第三十九章 陳年舊事(四)第八章 結伴同行第五十一章 香消玉殞第四十四章 陳年舊事(九)第五十三章 就此訣別第四十四章 陳年舊事(九)第十六章 大打出手第二十章 斷袖之嫌第四十三章 陳年舊事(八)第三十七章 陳年舊事(二)第四十五章 策馬赴京第九章 垂楊巧遇第五十二章 獄中相談第二十一章 正面交鋒第四十四章 陳年舊事(九)第三十七章 陳年舊事(二)第五十一章 香消玉殞第四十七章 身陷囹圄第二十六章 誤會一場第六章 奉旨遠征第四章 荒唐提議第十六章 大打出手第二十七章 雪上加霜第二十章 斷袖之嫌第二十六章 誤會一場第九章 垂楊巧遇第四十七章 身陷囹圄第十六章 大打出手第三章 夜探身份第五十三章 就此訣別第八章 結伴同行第四章 荒唐提議第三十章 父女重逢第二十三章 遇襲離散第十二章 不速之客第四十二章 陳年舊事(七)第三十九章 陳年舊事(四)第三十四章 故人相見第十二章 不速之客第八章 結伴同行第三十七章 陳年舊事(二)第三章 夜探身份第二章 茶棚初遇第三章 夜探身份第三十八章 陳年舊事(三)第二章 茶棚初遇第四十四章 陳年舊事(九)第八章 結伴同行第三十五章 被困谷中第四十四章 陳年舊事(九)第二十九章 化險爲夷第五章 新帝登基第三十三章 殷殷囑託第一章 家破人亡第四十八章 與君絕決第四十四章 陳年舊事(九)第四十五章 策馬赴京第十六章 大打出手第三十八章 陳年舊事(三)第二十八章 互訴衷腸第四十六章 夜闖乾宮第三十四章 故人相見第五十三章 就此訣別第三十八章 陳年舊事(三)第四十二章 陳年舊事(七)第三十五章 被困谷中第五十三章 就此訣別第十九章 雨過天晴第四十四章 陳年舊事(九)第五十三章 就此訣別第四十七章 身陷囹圄第十一章 身中奇毒第十章 開誠佈公第三十一章 凝兒之死第四十九章 意外發現第八章 結伴同行第十章 開誠佈公第十五章 毒蠱嬌娘第十章 開誠佈公第十三章 難以抉擇第三十五章 被困谷中第七章 暗夜遭襲第十六章 大打出手第四十五章 策馬赴京第三十章 父女重逢第一章 家破人亡第二十六章 誤會一場第四十六章 夜闖乾宮第四十三章 陳年舊事(八)第二十七章 雪上加霜第十章 開誠佈公第一章 家破人亡第三十八章 陳年舊事(三)第十五章 毒蠱嬌娘第三章 夜探身份
第三十九章 陳年舊事(四)第三十九章 陳年舊事(四)第八章 結伴同行第五十一章 香消玉殞第四十四章 陳年舊事(九)第五十三章 就此訣別第四十四章 陳年舊事(九)第十六章 大打出手第二十章 斷袖之嫌第四十三章 陳年舊事(八)第三十七章 陳年舊事(二)第四十五章 策馬赴京第九章 垂楊巧遇第五十二章 獄中相談第二十一章 正面交鋒第四十四章 陳年舊事(九)第三十七章 陳年舊事(二)第五十一章 香消玉殞第四十七章 身陷囹圄第二十六章 誤會一場第六章 奉旨遠征第四章 荒唐提議第十六章 大打出手第二十七章 雪上加霜第二十章 斷袖之嫌第二十六章 誤會一場第九章 垂楊巧遇第四十七章 身陷囹圄第十六章 大打出手第三章 夜探身份第五十三章 就此訣別第八章 結伴同行第四章 荒唐提議第三十章 父女重逢第二十三章 遇襲離散第十二章 不速之客第四十二章 陳年舊事(七)第三十九章 陳年舊事(四)第三十四章 故人相見第十二章 不速之客第八章 結伴同行第三十七章 陳年舊事(二)第三章 夜探身份第二章 茶棚初遇第三章 夜探身份第三十八章 陳年舊事(三)第二章 茶棚初遇第四十四章 陳年舊事(九)第八章 結伴同行第三十五章 被困谷中第四十四章 陳年舊事(九)第二十九章 化險爲夷第五章 新帝登基第三十三章 殷殷囑託第一章 家破人亡第四十八章 與君絕決第四十四章 陳年舊事(九)第四十五章 策馬赴京第十六章 大打出手第三十八章 陳年舊事(三)第二十八章 互訴衷腸第四十六章 夜闖乾宮第三十四章 故人相見第五十三章 就此訣別第三十八章 陳年舊事(三)第四十二章 陳年舊事(七)第三十五章 被困谷中第五十三章 就此訣別第十九章 雨過天晴第四十四章 陳年舊事(九)第五十三章 就此訣別第四十七章 身陷囹圄第十一章 身中奇毒第十章 開誠佈公第三十一章 凝兒之死第四十九章 意外發現第八章 結伴同行第十章 開誠佈公第十五章 毒蠱嬌娘第十章 開誠佈公第十三章 難以抉擇第三十五章 被困谷中第七章 暗夜遭襲第十六章 大打出手第四十五章 策馬赴京第三十章 父女重逢第一章 家破人亡第二十六章 誤會一場第四十六章 夜闖乾宮第四十三章 陳年舊事(八)第二十七章 雪上加霜第十章 開誠佈公第一章 家破人亡第三十八章 陳年舊事(三)第十五章 毒蠱嬌娘第三章 夜探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