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7章 召見(2)

bookmark

第797章 召見(2)

在崔臺符身後,站着的是一個四十多歲,留着漂亮的髯須的文臣。

趙煦知道,他應該就是這一次,被都堂推薦,除爲太府寺少監的蔡潛了。

這是個二代衙內。

其父蔡抗,英廟當年的絕對心腹。

死前官至樞密直學士,在英廟時代,其曾歷任起居舍人、中書舍人、知制誥(翰林學士)等顯職。

英廟駕崩後不久,蔡抗也在秦州去世。

坊間傳說,其死前曾做夢,夢到昔年與英廟相處的事情,醒來後悲不自勝,旋即病逝。

蔡抗死後,蔡潛以父蔭得官,在地方州郡沉浮了二十餘年,才總算掙脫選海,在元祐元年改官成功。

如今更是以承事郎爲太府寺少監。

你可能就會問了——承事郎是正九品的京官。

那他怎麼穿上了只有正七品以上的文臣,纔有資格穿的緋袍呢?

答案是——大宋有制度,選人久任有政績者,許服緋、紫。

這叫階緋、階紫。

這是對基層實幹型文官的激勵政策,選人只要任滿十五年,沒有犯下大錯,不曾被朝堂正式處罰,就可以特許服緋。

在這個基礎上,再任勞任怨十五年,便能准許服紫。

這就和銀武監酒是一個性質。

不過,因階緋、階紫,都是非一般人能拿到的。

所以,在現實中,階緋、階紫的官員,會受到廣泛的尊重。

最起碼的明面上如此。

所以,蔡潛才能以小小的承事郎,堂而皇之的穿着緋袍,甚至進入這崇政殿上。

這是爲了獎賞他在基層十五年如一日的辛勤。

也是給其他選人一根胡蘿蔔——好好幹,你也可以和蔡潛一樣哦。

不過,誰要是真信了,大概率要被忽悠。

因爲,蔡潛他是衙內、二代出身啊!

雖然乃父早已去世,但他的家族裡,還是有高官的。

譬如他的堂兄蔡朦,如今就是大宋監司官員裡的帝黨骨幹之一——屬於少數幾個趙煦親自插手除授的監司官員:元祐元年以朝散大夫、直寶文閣拜梓州路轉運使。

還特旨許其全權負責川西地區的井鹽生產、茶葉收購。

如今,遼人瘋狂訂購的次茶、陳茶,就是蔡朦在川西、成都府路採購的。

蔡潛這次能被都堂堂除爲太府寺少監,就未嘗沒有蔡朦的影響力的緣故。

將視線從這四個大臣身上收回,趙煦就道:“卿等皆是地方賢臣,社稷棟樑,此番入京,受朝廷新任,當戒驕戒躁,爲國家,爲朝廷,也爲天下百姓再立新功!”

“諾!”四位大臣持芴再拜。

趙煦點點頭,站起身來,走到那御階前,居高臨下看着四人,同時也讓他們可以看到自己。

“張卿!”趙煦看向張問。

“臣在!”張問有些激動的上前一拜,低着頭,小心翼翼的用着餘光,打量着那殿上的少主,瞻仰着御容。

自仁廟後,他就很少有機會,能見到御容了。

尤其是先帝,他曾幾次回朝述職,但都未能得見聖顏。

因爲,先帝不喜歡他,總是報憂,總是要講地方上的困難。

“給事中,古之柱下史也,省讀奏案,駁正違失,矯正有司,實乃卿職也!”

“卿又是四朝老臣,素有賢名,當爲諸給事中之榜樣,爲朕守好條貫,勿使有司有僭越、失職!”

張問聽着,眼眶一熱,頓時就拜道:“諾!”

“老臣必拼死盡忠!”

趙煦頷首,給事中是很關鍵的位置。

他當然希望,都放自己的人。

但趙煦又想立牌坊,不想給外廷留下專斷獨行的印象。

所以,歷來給事中的任免除授,趙煦都是放權給都堂。

不過,元豐八年以來,每一任給事中,趙煦都會把關、測試。

若所用非人,立刻撤換。

好在,至今爲止,所拜任的幾位給事中,都還算聽話。

幾乎所有趙煦的親除任命,都是閉着眼睛通過,只在一些小事、小問題上,找些毛病,刷些存在感,顯示自己絕不是皇帝的走狗。

前些時候,範百祿就閉着眼睛,通過了一大堆在外廷大臣看來,有些出格的除授詔書。

包括拜崔臺符爲刑部侍郎、大理寺卿的詔書。

倒是都堂的堂除,他們很愛挑毛病,找問題。

有事沒事就要拿捏一下,叫都堂宰執們不舒服。

大概也是因此,都堂宰執們,纔會想着在門下省也放一個自己人吧?

不過,趙煦可不會讓他們如意!

這不,直接當着呂公著的面開始NTR。

所以,說完話後,趙煦就拿着眼角餘光,觀察了一下在殿上的呂公著。

呂公著卻是站在殿上,眼觀鼻,鼻觀心,一副老神在在的樣子。

這就讓趙煦有些索然無味了。

便看向崔臺符:“崔愛卿!”

“臣在……”崔臺符當即上前一步,俯首而拜。

“卿是皇考所用的大臣!”趙煦說道:“今朕招卿回朝,爲朕執掌律學……而律學,乃皇考心血所凝!”

“乃是爲國儲材之大事也!”

“卿又是天下有數的刑統大家,此任律學,當爲朕好生教育律學諸生,更當多多舉薦,律法人才,充任律學!”

“朕今日給卿表態……”

“律學之中,凡合理所需,朕將出封樁庫錢以助之!”

“就像武學!”他強調着。

大宋的武學,自從去年郭逵親判後,就開始脫胎換骨。

不止生源大大增加——郭逵是西軍起家的軍頭,其舊將、故吏遍佈西北。

如今,郭逵判太學,哪怕只是爲了表現親近、依附之意,西軍的軍頭也會送幾個家中子弟入京,到武學之中學習。

於是,大宋武學一掃舊年的沉珂。

而趙煦對武學的投入,也是不惜血本的。

除了從汴京學府的收益,拿出了數萬貫,作爲武學經費外。

還特旨許武學教諭、官員的俸祿,都走封樁庫的賬。

此外,還讓章縡的店宅務,給這些武學官員提供廉價的租房。

至於專一製造軍器局什麼的,也都是向武學生敞開。

准許他們出入參觀,接觸最新的軍械,瞭解火器的使用。

更讓郭逵每個月帶他們去御龍第一將裡,體驗軍旅生活,跟官兵同吃同住同訓練。

可以預見,等到明年的武舉考試,這些武學生都會大放異彩。

崔臺符不知道趙煦對武學的投入態度,所以他只是再拜:“諾!”

但,殿上的宰執們,卻都是眯起了眼睛。

因爲他們知道,趙煦對武學的投入決心。

那可是拿着真金白銀的砸。

每個月武學裡,光是沙盤都能用壞好幾個!

如今京中,更是經常能看到,武學生在郭逵的率領下,穿着山文甲,牽着戰馬,走向城外的御龍第一將軍營。

根據三衙的情報,武學生們在御龍第一將,不僅僅是參觀、學習。

他們會被狄詠分配到基層,成爲都頭、指揮們的副官。

所以……

若按照武學的情況推測,未來的律學學生恐怕會大量出現在刑部、大理寺、開封府司錄司甚至是開封府的基層廂官們身邊。

若果然如此……

那這律學,怕不是會升格?

這樣想着,呂公著就閉上眼睛,心道:“明年的龍飛榜,官家已明確與吾說過,要開明法、明算兩科取士……還要擴大明法科與明算科的錄取人數……”

這也是如今這位官家的特點了。

他要做的事情,基本都會和外廷大臣商量、通氣。

雖然,一般通氣對象都被侷限在一個狹小範圍內。

譬如工部的事情,他就只和蘇頌通氣。

像是戶部的事情,則只與他這個左相還有尚書左丞鄧潤甫打招呼。

但這依然是難得的進步!

宰執們的權威,因此得以建立。

而按照官家的設想,明年的龍飛榜,開明法、明算兩科,增加取用明法科、明算科的進士員額,並提高明法科、明算科的進士授官標準。

按照官家與他通氣的內容來看,以後的明法科、明算科的進士,都要建立一條屬於他們的升遷路線。

讓他們專門負責刑訟或者計薄。

官家稱之爲‘官僚專業化’。

所以啊……

呂公著想着:“吾呂氏子弟,該有人入那算學、律學之中了!”

春江水暖鴨先知!

呂公著已經察覺到,將來的大宋官場的官制,可能會迎來一場不亞於元豐改制的變革。

考慮到當今官家,自詡先帝‘最孝順的兒子’。

這個概率幾乎是百分百的。

呂氏家族,當然要進行投資了。

先用些旁系子弟參與,等到真的露出端倪來,再加大投入。

呂公著正想着,就聽到殿上的官家,開始與顧臨、蔡潛說起話來。

對這兩位大臣,官家的功課,也做的很足。

他和顧臨說河東的事情,重點提到了對西賊貿易的問題,也提到了要減輕河東百姓負擔的問題。

更囑託顧臨到任河東後,要巡視河東各州,將各州的弊病都找出來,然後上報朝廷。

官家承諾,他和朝堂都會加大對河東的支持。

聽得顧臨是感動不已,當殿發誓,必爲官家效死。

等到蔡潛,官家就很熟練的提起乃父蔡抗,昔年曾侍奉英廟的事情。

然後又提起蔡潛在地方久任,實幹勤勉的往事,鼓勵他要學習乃父‘忠勤任勞’的精神。

等到官家將這四位臣子都慰勉了一遍,今日的陛見,也就到頭了。

呂公著帶着羣臣,齊齊恭身,恭送着這位陛下回宮。

當呂公著回到都堂他的令廳中的時候。

有人將一個震撼性的消息,告訴了他:“恩相……”

“資政殿學士、知亳州蒲傳正回京了!”

呂公著被驚的瞪大了眼睛,他看向來人,急切的問道:“蒲傳正回京了?他人在何處?”

蒲宗孟,不是應該在亳州忙着剿匪嗎?

三月份的時候,蒲宗孟還彙報都堂,言已剿滅亳州境內大小盜匪數十股。

他還說要再接再厲,爭取今年就還給亳州百姓一個朗朗乾坤。

來人答道:“奏知恩相,下官也是聽有人說起,方纔在吏部見到了知亳州蒲傳正……”

“他如今,應該已在來都堂的路上……”

呂公著聽着,抿了抿嘴脣,他喃喃自語一聲:“蒲傳正……”

“他怎麼就回京了呀?!”

這是完全沒有聽到風聲的事情。

只能有一個可能——天子或者兩宮遣內臣去亳州召回的。

爲什麼召回他?

這不明擺着,是將他當成右相候選來考察的嗎?

須知蒲宗孟在元豐時,就已經被拜爲尚書左丞、門下侍郎。

拜相的資格,他是完全滿足了的。

只是想到,自己將來的副手是蒲宗孟這個傢伙,呂公著的表情就有些猙獰了。

實在是蒲宗孟的名聲太臭了!

世人提起他,下意識的就會想到燈紅酒綠、歌女舞姬。

“難道是……”呂公著看向皇城方向:“太皇太后的意思?”

蒲宗孟如今知亳州。

而亳州正是高氏的祖籍所在,高家宗族在亳州地方,依然是大量存在、盤踞。

當初熙寧變法的時候,這些人就衝過一次王安石——王安石的免役法,要求他們出錢。

太皇太后也是因爲這個事情,而不喜王安石。

而蒲宗孟這個人……

是真的能和高氏外戚,走到一起的。

因爲他生活非常講究、奢靡!

傳說,其當年在朝,每天早晚光是沐浴,就分了大洗面、小洗面、大濯足、小濯足等十幾個程序。

每次需要數個婢子服侍他,光是給他燒洗澡水的下人就有七八個。

每年朝廷給他的公使錢,幾乎都被他用在自己的私人享受上。

這樣一個人,自然能和高家那些紈絝衙內們混到一起。

考慮到如今的太皇太后,已進退失據,急於任用一個依附於慶壽宮的重臣來建立權威。

所以……

慶壽宮是真的能在高氏外戚推動下,用蒲宗孟威右相!

這樣想着,呂公著就鬆開了衣襟。

他和蒲宗孟是有私仇的——當年,蒲宗孟在朝,可不止天天在先帝面前講司馬光的壞話,也沒有放過他。

現在,蒲宗孟若回朝……

此時,令廳之外,一個老吏,捧着一封拜帖,走了進來,對呂公著拜道:“相公,資政殿學士、知亳州蒲公遣人送來拜帖求見!”

呂公著籲出一口氣,伸手接過拜帖,看着蒲宗孟的拜帖上的端正的楷書,他就嘆息一聲:“這蒲老六,真的回京了!”

蒲宗孟作爲濂溪先生周敦頤的小舅子,他的書法受周敦頤影響很深,都是專注於顏體,端正有力,落筆清楚。

446.第423章 靈活的紅線408.第387章 立功心切的大宋武將們243.第231章 別人家的孩子 (大章求追定)第647章 鷹犬與捷報第878章 安祿山PTSD綜合症集體爆發370.第350章 昇平樓之問第730章 遼軍再入日本(1)325.第309章 趙煦:要斷章取義第765章 呂惠卿的見聞(2)第538章 吐蕃使者第521章 汴京學府的商業邏輯第782章 再次彈劾95.第92章 上貨!上貨!(1)317.第301章 天胡開局第532章 招安潮下的海賊們(1)316.第300章 蘇頌380.第360章 既要又要還要第594章 戰前(1)第537章 暴利255.第242章 王安石:看戲就已經很好了第770章 烏鴉:孔曰成仁,孟曰取義!351.第333章 錦囊妙計第533章 招安潮下的海賊們(2)419.第397章 傷兵院340.第323章 遼使:南朝有事,我大遼必須幫第554章 難道他的魂魄被惡鬼奪走了?231.第219章 遼使的算計352.第334章 黑化的舔狗儂智高381.第361章 曹佾:想要命就趕緊還錢122.第117章 文府夜宴(2)第607章 戰局(1)第525章 文彥博:叫汝多管閒事第738章 工商大興的汴京城282.第268章 再次接頭第20章 拉扯476.第451章 司馬光:陛下定與我一般,心憂第561章 封賞(2)第500章 出幸文府(1)150.第141章 司馬光的宣戰書132.第127章 分裂的痕跡第742章 蕭不噠野的發現第778章 太皇太后:孽障啊!318.第302章 蘇轍 (補更1)480.第455章 韓絳被人恨死了第692章 趙官家們的用人之道471.第447章 漸漸好戰的兩宮第506章 入甕128.第123章 朕給舊黨加一派 (求月票,求追392.第372章 優秀的匹配機制81.第80章 衝突483.第457章 太皇太后終於死心了第747章 東海艨艟節度第676章 被開啓的潘多拉魔盒第616章 御前會議(1)104.兩宣麻大拜除。第571章 壽宴(3)328.第312章 工具人司馬光(2)275.第261章 西夏想用馬換交子?第805章 呂惠卿的恐懼82.第81章 王珪之死第783章 張敦禮是真的怕了244.第232章 樑太后:假意悔過,日後再犯 (第853章 朕代汝父好好教育汝一番吧!497.第471章 請君入甕396.第376章 欠了朕的錢不還,還想白嫖朕?第44章 兩宮聽政第795章 對壽康公主的安排第508章 宰相的交易243.第231章 別人家的孩子 (大章求追定)第855章 太皇太后:馮氏爲什麼不肯去死?!234.第222章 遼國還得感謝大宋 【9000月票加431.第408章 感動的羣臣第686章 兩宮歸還決策權242.第230章 耶律洪基第599章 西北狼煙(4)445.第422章 廷推之議第591章 郭貴的請求第604章 回扣發揮了作用428.第405章 章惇的政治誘降攻勢139.第133章 好人就會被人欺負113.第109章 想卡位塞人的曹家254.第241章 威權立矣!212.第202章 加一分220.第209章 乃聖乃神,乃文乃武第876章 折磨趙顥的開始243.第231章 別人家的孩子 (大章求追定)第698章 層層套娃(1)172.第163章 沈括:餅有點大!第670章 太學教導主任程頤232.第220章 遼使:我們遇到了一個怪物!239.第227章 西夏使者的驚魂一日(2)442.第419章 謀國(求訂閱)124.第119章 畫餅 (12500更新完畢,繼續求129.第124章 準備看戲第55章 蔡確陛辭薦元老第595章 戰前(2)第610章 司馬光之死(1)410.第389章 交子開始流通330.九月總結。第717章 乾坤大挪移
446.第423章 靈活的紅線408.第387章 立功心切的大宋武將們243.第231章 別人家的孩子 (大章求追定)第647章 鷹犬與捷報第878章 安祿山PTSD綜合症集體爆發370.第350章 昇平樓之問第730章 遼軍再入日本(1)325.第309章 趙煦:要斷章取義第765章 呂惠卿的見聞(2)第538章 吐蕃使者第521章 汴京學府的商業邏輯第782章 再次彈劾95.第92章 上貨!上貨!(1)317.第301章 天胡開局第532章 招安潮下的海賊們(1)316.第300章 蘇頌380.第360章 既要又要還要第594章 戰前(1)第537章 暴利255.第242章 王安石:看戲就已經很好了第770章 烏鴉:孔曰成仁,孟曰取義!351.第333章 錦囊妙計第533章 招安潮下的海賊們(2)419.第397章 傷兵院340.第323章 遼使:南朝有事,我大遼必須幫第554章 難道他的魂魄被惡鬼奪走了?231.第219章 遼使的算計352.第334章 黑化的舔狗儂智高381.第361章 曹佾:想要命就趕緊還錢122.第117章 文府夜宴(2)第607章 戰局(1)第525章 文彥博:叫汝多管閒事第738章 工商大興的汴京城282.第268章 再次接頭第20章 拉扯476.第451章 司馬光:陛下定與我一般,心憂第561章 封賞(2)第500章 出幸文府(1)150.第141章 司馬光的宣戰書132.第127章 分裂的痕跡第742章 蕭不噠野的發現第778章 太皇太后:孽障啊!318.第302章 蘇轍 (補更1)480.第455章 韓絳被人恨死了第692章 趙官家們的用人之道471.第447章 漸漸好戰的兩宮第506章 入甕128.第123章 朕給舊黨加一派 (求月票,求追392.第372章 優秀的匹配機制81.第80章 衝突483.第457章 太皇太后終於死心了第747章 東海艨艟節度第676章 被開啓的潘多拉魔盒第616章 御前會議(1)104.兩宣麻大拜除。第571章 壽宴(3)328.第312章 工具人司馬光(2)275.第261章 西夏想用馬換交子?第805章 呂惠卿的恐懼82.第81章 王珪之死第783章 張敦禮是真的怕了244.第232章 樑太后:假意悔過,日後再犯 (第853章 朕代汝父好好教育汝一番吧!497.第471章 請君入甕396.第376章 欠了朕的錢不還,還想白嫖朕?第44章 兩宮聽政第795章 對壽康公主的安排第508章 宰相的交易243.第231章 別人家的孩子 (大章求追定)第855章 太皇太后:馮氏爲什麼不肯去死?!234.第222章 遼國還得感謝大宋 【9000月票加431.第408章 感動的羣臣第686章 兩宮歸還決策權242.第230章 耶律洪基第599章 西北狼煙(4)445.第422章 廷推之議第591章 郭貴的請求第604章 回扣發揮了作用428.第405章 章惇的政治誘降攻勢139.第133章 好人就會被人欺負113.第109章 想卡位塞人的曹家254.第241章 威權立矣!212.第202章 加一分220.第209章 乃聖乃神,乃文乃武第876章 折磨趙顥的開始243.第231章 別人家的孩子 (大章求追定)第698章 層層套娃(1)172.第163章 沈括:餅有點大!第670章 太學教導主任程頤232.第220章 遼使:我們遇到了一個怪物!239.第227章 西夏使者的驚魂一日(2)442.第419章 謀國(求訂閱)124.第119章 畫餅 (12500更新完畢,繼續求129.第124章 準備看戲第55章 蔡確陛辭薦元老第595章 戰前(2)第610章 司馬光之死(1)410.第389章 交子開始流通330.九月總結。第717章 乾坤大挪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