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2章 作爲調查員的趙煦

bookmark

耶律琚直到第二天中午時分,才從夷門坊的宅邸,慢悠悠的回到都亭驛。

昨天晚上,他與刑恕在勾欄裡喝的伶仃大醉。

最後,是刑恕派人將他送回的夷門坊的‘家’。

回味着昨夜李師師溫柔體貼的照顧與服侍。

耶律琚心曠神怡,連走路都輕了幾分。

然而,他剛剛走到被安排給他的院子前,好心情瞬間不翼而飛。

因爲耶律儼,正陰沉着站在門口,冷冷的看着他。

“節度……”

“緣何徹夜不歸?”耶律儼冷冷的問着他。

耶律琚心中冷笑一聲,不屑的掃了一眼耶律儼,然後面朝南京方向拱手道:“某奉皇命,有重任在身,不需與學士解釋什麼!”

“皇命?”耶律儼遲疑了一下,

“呵!”耶律琚笑了:“陛辭前,陛下沒有交代嗎?”

“也是……”他譏諷着,打量着耶律儼:“學士並非北院官,陛下沒有交代也正常!”

耶律儼頓時噎住了,冷哼一聲:“下官會上書陛下,將節度徹夜不歸之事上報!”

這就是在威脅他了。

耶律琚豈是被嚇大的?他聳聳肩,道:“學士願上書便上書!”

“某奉命行事,問心無愧!”

瞧着耶律琚的神態,耶律儼神色變幻不停,最終選擇拱手一拜:“既如此,下官便不打擾了。”

耶律琚冷冷的回了一禮,目送着耶律儼的身影消失在視線中,這才呸了一聲,罵道:“什麼玩意?”

“他該不會以爲,他蒙皇恩賜國姓,就能和文忠王一樣了吧?”

文忠王,就是韓德讓死後的宮帳名。

韓德讓算是遼國曆史上的標誌性人物。

承天太后就是在其輔佐和支持下,完成了中央集權與改革。

聖宗因感於其功勞,於是,賜其國姓,賜名隆運,使其成爲遼國漢人士大夫賜國姓的第一人。

同時,他也是第一個以漢人士大夫身份,拜北院樞密使,執掌遼國軍權的人。

更是第一個,以漢人身份,拜大丞相的人。

自韓德讓之後,幽燕漢人豪族就和遼國完成了融合。

但,文忠王只有一個!

畢竟,不是誰都能與文忠王一樣,有一個青梅竹馬的太后。

更不是誰都能和文忠王一樣,能一邊睡太后,一邊執掌大權,還能一邊讓小皇帝視作父兄,真心祝願。

甚至在其死後,將之陪葬承天太后陵側。

讓自己的父母與母親的情人,相伴而眠。

耶律儼剛走,一個契丹貴族,就從院子裡走出來,來到耶律琚面前,拱手一拜,然後弱弱的說道:“節度,萬一那小人真的上書南京天子……”

“朝中小人們再串聯攻訐……”

耶律琚無所畏懼,道:“放心好了,國舅與兩位娘娘會幫我等說好話的!”

“再說,我等在南朝,披肝瀝膽,爲國事不辭勞苦,陛下也是知道的。”

“某也確實身負多項皇命!”

“這樣啊……”那貴族頓時歡喜起來。

只是,他才高興了一會,就又耷拉下腦袋:“終歸有這小人在,好多事情,我等都無法暢快的做了!”

這次出使,他們這些隨行的衙內,可都憋屈的很。

根本不像上次那般快活。

那耶律儼,因此在使團內部,天怒人怨。

好多人都說,這純粹就是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粥!

“他得意不了多久的。”耶律琚惡狠狠的說道。

“某打算上書南京,彈劾其在南朝,阻擾國事,干涉採買!”

那貴族一聽,眼睛一下子就亮了,當即道:“下官也要上書彈劾此獠!”

天可見憐爲了擠進這次的使團裡,他家裡可是用了無數人情,還打點了好多人。

可哪成想,卻遇到了耶律儼這個愣頭青。

實在可恨!

“善!”耶律琚點頭讚賞:“我等爲國辛勞,那小人坐享其成都不肯,還橫加干涉。”

說到這裡,耶律琚就有些煩悶的解開了衣襟。

有耶律儼在,好多事情,就無法辦好。

他和其他人,想要擡高採購價,也會變得困難重重。

若不擡高採購價,大家怎麼吃回扣?

大家沒得回扣,國舅爺怎麼拿錢?

國舅爺拿不到錢如何去孝敬宮中皇后娘娘、貴妃娘娘與建寧公主?

兩位娘娘與公主殿下沒得孝敬,怎麼侍奉陛下?

陛下不開心了,他們這些大臣有一個算一個,都是不忠!

那耶律儼怎就想不通這一點?

……

福寧殿,東閣,靜室內。

暖閣裡的炭盤熊熊燃燒着,火光映照着屏風。

於是,這靜室中的溫度,變得溫暖且舒適。

趙煦戴着一件專一製造軍器局新制的棉口罩,端坐在坐褥上,聽着身前不遠處,坐着的刑恕的彙報。

在刑恕身旁,坐着戶部侍郎章衡。

趙煦聽完刑恕的彙報,沉吟片刻後,道:“辛苦愛卿了。”

“爲朝廷辦差,不敢言辛苦。”刑恕低着頭答道。

“北虜國中財用,看來已是出現匱乏了。”趙煦悠悠說着。

他看向章衡,問道:“章愛卿,今年邊境榷市,北虜與我朝的貿易,可發生了變化?”

章衡搖頭,答道:“奏知陛下,根據各榷市監官奏報,今年北虜從邊境榷市所購之物,非但沒有減少,反而增加了許多。”

“而河北諸州也都有上報,走私銅錢越境案件,越發頻發。”

趙煦點點頭,道:“北虜國中的錢荒,恐怕比想象中還要嚴重許多!”

“說不定,有些地方已退回到以物易物的範疇了!”趙煦頗爲戲謔的評價着。

遼國現在的情況,在趙煦眼中,其實是很危險的。

一方面,宋遼交子條約,將本來應該支付給遼人的歲幣,變成了交子。

採購地從邊境變成了汴京。

這一變,就直接讓遼人失去了過去兩國邊境貿易上最重要的支付手段——過去遼國幾乎將歲幣所得的全部白銀,以及絲綢貿易上的大部分利潤,都用在邊境榷市貿易上。

而如今,隨着汴京-遼權貴的直接貿易採購渠道開通。

遼國權貴,將得到的大部分交子,都用在採購奢侈品上。

但幽燕地區的商品需求,並沒有消失!

於是,宋遼邊境榷市貿易,成爲了遼國幽燕地區的金融失血口。

大量銅錢,被貿易虹吸到大宋這邊。

這必然導致,遼國國內更加嚴重的錢荒。

章衡說,河北各州上報的銅錢走私,日益嚴重、頻發就是證據。

而這個時候,偏偏遼人還開始攻伐高麗。

戰爭一起,黃金萬兩。

爲了維持戰爭,遼人必然也一定會從幽燕地區,抽調兵馬、青壯、糧食。

同時爲了獎賞諸軍,財帛也會被大量抽調。這就像一個池塘,有兩個大號水泵在同時抽水。

這池塘再大,也得被抽乾!

何況,這池塘的蓄水量本來就少!

兩個水泵一起抽,哪裡受得了?

分分鐘就會被抽乾淨!

再這麼抽下去,幽燕地區的農民不造反才奇怪!

想到這裡,趙煦就開始站在道德的高地,指手畫腳起來了。

“由此可見,北虜主不修仁義,不恤民生!”

“若其將交子,用到民生之上,何來今日困境?”

三百萬貫交子貿易,若不買奢侈品,而是選擇大量採購大宋優質低廉的民生相關的商品。

基本可以滿足遼國國內百姓的需求!說不定還能讓遼國幽燕地區的統治進一步穩固。

不過,趙煦也是站着說話不腰疼。

封建專制君主,都是些什麼尿性?

中國有‘何不食肉糜’,歐陸也有‘爲什麼不吃蛋糕’。

歷史一次又一次的用雄辯的事實證明了——肉食者,纔不會與平民百姓共情!

即使耶律洪基的節操和道德,遠高於晉愍帝與瑪麗皇后。

但想要讓他把屬於他自己的錢,拿去給平民百姓花?

那是想都不用想的事情!

朕的錢!

憑什麼給爾等用?

就是,他解決這個事情的思路讓趙煦很尷尬——請大宋加印三百萬貫交子與他。

作爲交換,耶律洪基表示願意將從高麗府庫繳獲的白銀、黃金送來大宋,作爲交子印刷的準備金。

不足的部分,耶律洪基表示,那是遼國調停宋夏戰爭的好處費。

真是好大的臉!

張口就來!

這也是昨天下午,兩國談判不歡而散的根本原因。

遼人,不說具體的白銀、黃金數字。

張口就要大宋加印三百萬貫,並表示這完全是看在兩國友好的份上的優惠條件。

希望大宋不要不識好歹。

刑恕率領的大宋談判隊伍表示:我去年買了個表!

夏國已經乞和,兩國不日就能和議達成,不勞貴國關心。

趙煦說完,刑恕和章衡,自是都吹捧了一番。

趙煦擺擺手道:“根據刑學士的情報,遼人這次在高麗,大概搜刮到了二三十萬兩白銀,一萬多兩黃金……”

“朕滿打滿算,總價值也不會超過百萬貫。”

“卻想要朕爲其加印三百萬貫的交子……真是可笑!”

說到這裡,趙煦就自嘲的笑了兩聲。

雖然,這只是耶律洪基的開價。

刑恕從耶律琚那裡探到的底價並非如此。

耶律洪基是做好了實在不行,就按照當初的條約來,從國庫拿出白銀、黃金,充作交子準備金的準備。

但,遼人的傲慢與骨子裡對大宋的輕視,還是讓趙煦很不爽。

遼人這次擺明了,就是來碰瓷的。

訛到了最好,訛不到也沒關係。

一點也不擔心談判破裂,更不擔心趙煦不答應。

這何止是有恃無恐?

分明就是囂張至極!

可偏偏,趙煦還只能忍着,最多過過嘴癮。

不過,趙煦也不是個會吃虧的主。

他看向章衡:“戶部。”

“臣在。”

“如今汴京一顆百年以上的圓木價值幾何?”

章衡不太明白趙煦的意思,但還是老老實實的回答:“奏知陛下,今京中百年以上老樹,市價約在十貫到二十貫之間。”

趙煦點點頭,當代的巨木價格是很低廉的。

這主要是如今擁有着儲量巨大的原始森林。

趙煦想了想,就對刑恕道:“刑卿去與遼使說一下。”

“朕打算從其遼陽府等地,採購百年以上的橡樹!”

“每株按其大小、質量,以十貫到二十貫爲算。”

這就是要給遼人輸血,平衡貿易了。

同時,東北原始森林中的橡樹、櫟樹,是如今技術條件下,最好的航海艦船材料。

無論是龍骨還是桅杆,都離不開這種質地堅硬,抗腐蝕的寒帶木材。

而趙煦相信,自己的開價,遼人是無法拒絕的。

刑恕楞了一下。

趙煦道:“就這樣辦吧。”

“朕乏了,卿等且下去,按照朕的條件,與遼人談談看。”

“諾。”刑恕與章衡互相看了看,再拜謝恩後,趨步退了出去。

趙煦目送着兩人的身影,消失在視線中。

然後,他倚靠着柔軟的坐褥,嘆息了一聲:“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偏在這個時代,他沒有知己。

只能一個人孤單的揹負着大宋天下踉踉蹌蹌的向前,走入那未知的黑暗未來。

他是唯一的清醒者。

清醒的知道大宋王朝的處境,也清醒的知道,自己將要面臨的到底是些什麼挑戰?

且不說那現代歷史書上白紙黑字,記載的清清楚楚的金、元兩個將來的強敵。

單單就是大宋本身的問題,就足以讓他晚上睡覺,只要想起就一定會做噩夢!

如今的大宋,以天下一隅之地,人口卻已突破了一萬萬之多。

現在地球上其他地區的人口加起來,不知道有沒有大宋這麼多?

可能有,可能沒有。

可以想象,這片土地的壓力有多大?

而人口,依然在不斷猛增。

農村的客戶越來越多,城市裡的人口也越來越多,生產力和生產效率,卻幾乎是在原地踏步。

這顆炸彈一旦爆炸,趙宋王朝必然上天!

但,這還僅僅是大宋本身面臨的問題之一。

真正要命的,還是大宋王朝這個身體,其實是從晚唐五代延續下來的。

所以,大宋王朝的體制,極度畸形。

明明立國才百餘年,只不過到正常封建王朝中期的樣子,卻已出現了幾乎所有王朝晚期、末年纔有的各種病症。

長長的籲出一口氣後,趙煦嘆道:“朕真有種,自己乃是克蘇魯小說中的調查員的感覺……”

可不是嘛……

他是唯一一個,清楚的知道,大宋王朝中沉睡着那些可怕古神的真實模樣的人。

這些古神隨便哪個醒過來,都可以讓趙官家全家上天。

更不要說,在外面,還有着沉睡的外神。

一個叫女真,一個叫蒙古。

他能怎麼辦?

只能硬着頭皮,嘗試釋放出那來自未來的吃人怪物,以毒攻毒,看看能不能苟過去。

497.第471章 請君入甕290.第275章 胸無城府第763章 暴利的紡織業470.第446章 戰後(2)362.第343章 種家兄弟(2)231.第219章 遼使的算計243.第231章 別人家的孩子 (大章求追定)第44章 兩宮聽政第871章 耶律洪基真的要改劉姓了?第575章 混亂的東南亞(1)第39章 太子(2)第734章 呂惠卿回朝第637章 御花園中的新菜地234.第222章 遼國還得感謝大宋 【9000月票加第542章 格物風潮(2)371.第351章 漣漪第875章 太皇太后的應對第8章 故園投足總陽春第770章 烏鴉:孔曰成仁,孟曰取義!349.第331章 潛移默化186.第177章 汴京膽石貴第766章 漢家天子附體開演!454.第431章 交趾羣臣:北朝能籤澶淵之盟,第41章 太子(4)第799章 呂惠卿的異動第525章 文彥博:叫汝多管閒事91.第90章 至善至仁(2)第822章 廢稅(2)219.第208章 又打了一個窩499.第473章 白嫖就是香!(感謝十二月的星第13章 乖巧懂事第496章 文彥博:我確實是老了!279.第265章 君前獨對(2)第663章 耶律洪基:這天下事,哪裡能單憑道第870章 遼使入京第39章 太子(2)276.第262章 章惇求對第6章 兒科聖手第655章 西夏議和競賽370.第350章 昇平樓之問98.第95章 文彥博回京 (求追定,求月票啊!250.8月總結,九月展望。第857章 肅清第58章 少年天子,小試牛刀484.第458章 開門!市場經濟!197.第187章 太皇太后:文彥博居然看上了老191.第181章 太皇太后:下發!立刻下都堂!第63章 司馬光入京74.第73章 外戚(2)第882章 崩壞的日本277.第263章 也得去別人家裡攪一攪491.第465章 要顧全大局啊231.第219章 遼使的算計第537章 暴利167.第158章 高公紀:家賊,爾敢如此?第743章 耶律洪基:請叫我勳宗!232.第220章 遼使:我們遇到了一個怪物!第633章 燒錢的戰爭238.第226章 西夏使者的驚魂一日(1)第708章 大宋小呂布485.第459章 司馬光:只要陛下是知老夫的就第495章 不能再這麼下去了418.第396章 戰前(2)264.第250章 章惇發現了曾布的秘密第483章 耶律延禧:孤必報今日之仇369.第349章 恩賞第806章 呂惠卿的請求第495章 不能再這麼下去了315.第299章 各有稻粱謀233.第221章 這條魚有點大第656章 越次第805章 呂惠卿的恐懼第589章 絕殺第549章 聖天子(2)240.第228章 難得硬氣的太皇太后389.第369章 趙煦:他們應該感恩戴德第549章 聖天子(2)497.第471章 請君入甕359.第340章 朕祈雨成功了!第848章 人人要過關153.第144章 呂公著:君不見唐代牛李黨爭乎第717章 乾坤大挪移第695章 冤假錯案82.第81章 王珪之死第507章 兩宮的不同474.打磨劇情,請假一天。第716章 趙煦:賺錢最要緊第571章 壽宴(3)第772章 角色扮演第768章 利益分配第563章 章惇是下一個王安石?第46章 文德殿(2)第667章 錫慶院334.第317章 開戰!開戰!(2)269.第255章 血洗親賢宅第587章 逼捐(4)【還債140】412.第391章 初幸專一製造軍器局第792章 正在變成績效機器的趙煦304.第289章 宋遼友誼,蒸蒸日上!( 電飯煲第713章 宰相分雞(2)
497.第471章 請君入甕290.第275章 胸無城府第763章 暴利的紡織業470.第446章 戰後(2)362.第343章 種家兄弟(2)231.第219章 遼使的算計243.第231章 別人家的孩子 (大章求追定)第44章 兩宮聽政第871章 耶律洪基真的要改劉姓了?第575章 混亂的東南亞(1)第39章 太子(2)第734章 呂惠卿回朝第637章 御花園中的新菜地234.第222章 遼國還得感謝大宋 【9000月票加第542章 格物風潮(2)371.第351章 漣漪第875章 太皇太后的應對第8章 故園投足總陽春第770章 烏鴉:孔曰成仁,孟曰取義!349.第331章 潛移默化186.第177章 汴京膽石貴第766章 漢家天子附體開演!454.第431章 交趾羣臣:北朝能籤澶淵之盟,第41章 太子(4)第799章 呂惠卿的異動第525章 文彥博:叫汝多管閒事91.第90章 至善至仁(2)第822章 廢稅(2)219.第208章 又打了一個窩499.第473章 白嫖就是香!(感謝十二月的星第13章 乖巧懂事第496章 文彥博:我確實是老了!279.第265章 君前獨對(2)第663章 耶律洪基:這天下事,哪裡能單憑道第870章 遼使入京第39章 太子(2)276.第262章 章惇求對第6章 兒科聖手第655章 西夏議和競賽370.第350章 昇平樓之問98.第95章 文彥博回京 (求追定,求月票啊!250.8月總結,九月展望。第857章 肅清第58章 少年天子,小試牛刀484.第458章 開門!市場經濟!197.第187章 太皇太后:文彥博居然看上了老191.第181章 太皇太后:下發!立刻下都堂!第63章 司馬光入京74.第73章 外戚(2)第882章 崩壞的日本277.第263章 也得去別人家裡攪一攪491.第465章 要顧全大局啊231.第219章 遼使的算計第537章 暴利167.第158章 高公紀:家賊,爾敢如此?第743章 耶律洪基:請叫我勳宗!232.第220章 遼使:我們遇到了一個怪物!第633章 燒錢的戰爭238.第226章 西夏使者的驚魂一日(1)第708章 大宋小呂布485.第459章 司馬光:只要陛下是知老夫的就第495章 不能再這麼下去了418.第396章 戰前(2)264.第250章 章惇發現了曾布的秘密第483章 耶律延禧:孤必報今日之仇369.第349章 恩賞第806章 呂惠卿的請求第495章 不能再這麼下去了315.第299章 各有稻粱謀233.第221章 這條魚有點大第656章 越次第805章 呂惠卿的恐懼第589章 絕殺第549章 聖天子(2)240.第228章 難得硬氣的太皇太后389.第369章 趙煦:他們應該感恩戴德第549章 聖天子(2)497.第471章 請君入甕359.第340章 朕祈雨成功了!第848章 人人要過關153.第144章 呂公著:君不見唐代牛李黨爭乎第717章 乾坤大挪移第695章 冤假錯案82.第81章 王珪之死第507章 兩宮的不同474.打磨劇情,請假一天。第716章 趙煦:賺錢最要緊第571章 壽宴(3)第772章 角色扮演第768章 利益分配第563章 章惇是下一個王安石?第46章 文德殿(2)第667章 錫慶院334.第317章 開戰!開戰!(2)269.第255章 血洗親賢宅第587章 逼捐(4)【還債140】412.第391章 初幸專一製造軍器局第792章 正在變成績效機器的趙煦304.第289章 宋遼友誼,蒸蒸日上!( 電飯煲第713章 宰相分雞(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