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9章 伎術官的春天(2)

錢乙跟着陳易簡,穿過擁擠的人羣,來到太醫局的官署前。

錢乙發現,這裡的一切都和他記憶中的太醫局完全不同了。

就連牌匾,都已經換了。

那原本懸掛着太醫局的匾額,已經被一塊全新的,寫着:汴京第一傷藥所的牌匾所取代。

大門兩邊,也都各自鑿開了好幾個門扉。

有官吏在門口值勤,更有凶神惡煞的官兵,拿着兵器在一邊維持着秩序。

“都排隊,都排隊!”

“有具保者從左入,持保書入內看診;無具保者從右入,交錢選官看診!”

錢乙聽得一陣莫名,根本不懂是什麼意思。

以至於他產生了一種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錯覺。

他想着,在來的路上,所見的靖安坊的景象,又看着眼前種種,一種脫節感在心中油然而起。

陳意簡帶着他,從官署正門直接走進去。

一進門,錢乙就看到了,在大門兩側的走廊上,似乎都各擺着兩張桌子,桌子後面坐着太醫局的官吏。

他很快就發現,這兩個走廊上的人羣,有着明顯的分野。

左側走廊上的人,大都是衣着寒酸,甚至是破爛的窮苦人家,而且人數很少,看上去稀稀拉拉。

這些人的家屬,都拿着某種官方文書。

而右側的人,穿着就五花八門了,一個個看上去凶神惡煞的樣子,這些人的人數更是左側人數的好幾倍。

錢乙看着,有些好奇,於是拉住了陳易簡的手,低聲問道:“官院……這是?”

“哦……”陳易簡微笑着解釋道:“仲陽還不知道吧……當今官家,在今年六月,改太醫局所屬熟藥所爲汴京第一傷藥所,以大醫坐診,專醫各種外傷、跌打骨折……”

“如今,第一傷藥所,已是汴京乃至整個開封府最有名的傷藥院!”

“坐診醫官,號爲賽閻羅、活華佗,無論是刀劍外瘡,還是跌打骨折,只要及時送來,一般都無性命之虞,殘障之患!”

“故此,傷藥所的買賣,如今已爲京城第一!”

“買賣?!”錢乙嚥了咽口水,這熟藥所不是平價賣與百姓合劑的地方嗎?

怎麼就成了買賣之地?

朝廷尊嚴還要不要了?

陳易簡顯然看出了他的疑問,道:“此當今天子聖哲聰睿之智!”說着他就對着皇城方向拱手。

“仲陽看,那左側的傷患,所持的就是諸街道、廂房官吏所出具具保保書。”

“保書由廂房保長或者本廂士紳具籤,以保傷患確係本廂人士,非作奸犯科,實乃意外所傷,還需得由本地熟藥所或福田院坐診醫官簽押,確認本地熟藥所、福田院無能爲力,移送汴京傷藥所求治。”

“如此類傷患,傷藥所會盡力救治,只收基本藥費。”

錢乙聽着點點頭。

這應該是在熟藥所過去的職能上改進而來。

“至於那右側的傷患……”陳易簡蔑笑一聲:“仲陽也應該能猜到他們的跟腳、來歷。”

錢乙點點頭。

他自然能看得出,那些在右側走廊上排隊交錢的人的跟腳。

這從他們的裝扮、神色、模樣就能出來。

一個個五大三粗,滿臉橫肉,而他們帶來的傷患,不是被擡着來的,就是左右攙扶着,渾身打滿了綁帶的。

其中,偶爾可以看到一些頭上有着戒疤的和尚。

顯然,這些傢伙的傷,都是在鬥毆中所受。

所以,這些傢伙什麼來歷還用說嗎?

一個個恐怕不是這汴京城裡的英雄好漢,就是那等奢遮人家豢養的爪牙鷹犬。

錢乙嚥了咽口水,低聲道:“朝廷開的傷藥所,怎接診起這等地痞無賴來了……”

陳易簡笑了笑,道:“這正是官家的仁聖所在。”

“若無此輩,哪來如今遍佈汴京內外的數十處熟藥所?”

這些人可是太醫局的財神爺!

正是靠着好漢們,天天因爲搶地盤而發生的各種鬥毆。

熟藥所,因而賺的盤滿鉢滿。

陳易簡也是有心要結好錢乙這位官家身邊的御用太醫,便努了努嘴,對着那右側走廊上擺着的那幾張桌子道:“仲陽請看……”

“傷藥所對於此輩看診,分爲五等……”

“第五等看診與左側平民看診所請醫官、所用湯藥相等,但其診費、藥費卻倍於平民!”

“而傷藥所中的第一等看診,號爲國手看診,請最好的醫官,用最好的湯藥,請最好的看顧護工……其價錢,是第五等的百倍、千倍!”

“正因如此,今之太醫局,才能不費朝廷公帑,養醫官數百人,收教醫學生上千人!”陳易簡說到這裡,滿滿都是驕傲。

有史以來,醫學之盛,從未有如現在!

太醫局如今擁有醫學教授(北宋太醫局仿太學之制,以齋爲科,教授爲本齋主教)數十人,齋教諭(可以理解爲輔導員、助教)百餘人。

三等醫學生,總計幾近千人。

更有醫官數百人,坐診於汴京諸熟藥所,並定期選派醫官到福田院坐診。

此外,還有百餘醫官,依制度分往天下州郡爲本州醫學教授或隨軍軍醫。

而他作爲提舉太醫局,必將因此名彪青史。

甚至可能成爲與醫聖、藥王等神仙人物,相提並論的醫學聖人。

自是信心滿滿振奮不已。

錢乙聽着,咂舌不已。

他看向那些正在排隊問診的英雄好漢們,感覺這些人身上,都環繞着神聖的光環。

在他這樣的醫者眼中,這些好漢哪裡是什麼地痞無賴?

分明是醫學的恩人!

他們高尚無私,捨己爲人。

爲了醫學昌盛,不顧自身安危,勇於鬥狠,以身犯險!

就是……

錢乙在心裡稍微算了筆帳,然後道:“官院,現在熟藥所一個月能盈利數萬貫了?”

錢乙自知道,太醫局的職責,在過去是培養、選派醫官。

熙寧九年後增加了熟藥所,負責調配和劑、熟藥,以市價平買與百姓,若遇疫病,熟藥所還要承擔起無償對百姓發放基本藥物的職能。

於是熟藥所,成爲新法所設的諸司中,少數幾個不受人攻仵,反而得到一致稱讚的有司。

只是,儘管熟藥所成立後,還算賺錢(熙寧十年,熟藥所成立一年後,盈利兩萬五千緡。元豐七年,熟藥所成立八年後,盈利已達到十幾萬緡。)

可是支出與負擔,依然深重。

太醫局本身,依舊沒有造血能力。

無論是培養醫官,還是研究藥劑,都仰賴於戶部撥款。

而戶部所撥錢帛是有限的。

這就定死了太醫局的規模。

自熙寧十年後,太醫局九齋方科,只各設教授一人,每個教授能帶的醫學生也有限。

上等學生額定二十人,中等學生額定三十人,下等學生額定五十人,加起來剛好一百。

只有有學生經考覈合格,才能新補學生。

就這,已經是巨大的進步——嘉佑時,太醫局內只有二三十個學生。

然而,現在陳易簡卻告訴他——現在的太醫局,光是在醫學生方面,就較之元豐膨脹了足足十倍,達到了一千人之多!

就這一條,太醫局每個月要支出的錢糧俸祿,怕是不知道多少!

以錢乙所知,太醫局三等學生,都是有錢可以拿的。

上等學生每月二十貫,中等學生每月十貫,下等學生每月五貫。

若按照原來三等學生2比3比5的比例分配。

這一千個學生,每個月太醫局就要給他們九千五百貫!

再算上醫學教授、齋教諭以及那幾百個坐診醫官的俸祿、食錢、料錢、四季衣料錢等和太醫局自身系統的維持費用,太醫局每個月的支出,怕是要達到三萬貫以上了。

錢乙這輩子都沒有見過這麼多錢。一時,呼吸有些急促。

陳易簡呵呵笑着,看了一眼錢乙,道:“數萬貫?呵呵!今之熟藥所,月盈利在十萬緡之上!”

“熟藥所如今不可僅僅賣傷藥、熟藥,給人診脈、收取方劑藥錢……”

“熟藥所中,更賣香藥以及以香藥爲成劑的諸多宮中秘方!”

“這汴京的奢遮人家,在這方面,可是很捨得花錢的!”

“香藥!”錢乙驚呼了一聲。

香藥,是真正的奢侈品。

而且,因爲大多數香藥,都是從海外方國而來。

所以基本上被大宋朝廷壟斷,能流入民間的少之又少。

沉香、檀香、龍腦、樟腦、龍涎香……

這些諸般香藥,在市面上素來價格高企,其中的上等香藥,更是有價無市。

從來只有達官顯貴之家,才能看到。

故此,薰香在大宋是階級的象徵。

你是什麼階級?

一聞你身上的薰香味道就能知道。

更不用說,許多傳說中可以讓男人歡喜,女人幸福的秘方,珍貴的香藥都是必不可少的。

於是,市面上的香藥一直被追捧。

那些奢遮的富商,常常會不惜代價,求購香藥。

而常常,他們哪怕再有錢,也難以買到那些珍貴的上等香藥。

結果,錢乙從陳易簡嘴裡得知了,熟藥所在賣各種香藥製品!

陳易簡看着錢乙驚訝的模樣,道:“這正是天子仁聖所在。”

“仲陽久在御前,就沒有發現嗎?”

“官家寢殿之中,如今所燃香藥,皆乃尋常之物……”

“福寧殿內外所用香藥,皆爲官家送熟藥所,製爲成劑,發賣與人。”

這就是陳易簡欽佩那位少主的地方了。

嘴上說儉樸,誰都會說。

但將御用香藥拿出來,交給熟藥所,製成各種成劑,公開銷售。

所得錢帛則歸翰林院分配,其中一半專款專用,專門用來支付太醫局諸齋教授、教諭以及醫官的俸祿。

另外一半,有七成流入天文局,餘者御書院、圖畫局分之。

錢乙聽着,仔細回憶了一番,然後點點頭,道:“確實!”

他想了起來,那位少主,似乎從慶寧宮開始,就不用珍貴的香藥了。

而是選擇那些廉價、平民的薰香。

其在乎的並非味道,而是健康!

故此,只用中正平和之物。

夏季蚊蟲多的時候,才偶爾加一點能驅蚊的香藥。

“真真是聖天子啊!”錢乙感慨着。

陳易簡卻是打開了話匣子,與錢乙道:“仲陽可知,如今太醫局內,也已經奉旨,建立了一套位於東司正副使之下的磨勘轉遷之制?”

錢乙嚥了咽口水,拱手道:“敢請官院賜教!”

過去醫官們因爲沒有一套和文武官員一樣的中低級磨勘轉遷制度。

所以,只能靠熬,熬到自己能有資格到御前診脈,纔有機會因爲侍奉帝、後得力,得授一個官身。

但大多數人,是不可能有這個幸運的。

因爲,御前診脈,是靠技術和水平嗎?

錯!

靠的是和天家關係的遠近親疏啊!

孫奇父子兄弟數十年,壟斷給帝、後診脈的特權,直到元豐六年孫奇致仕才告結束。

而他錢乙之所以能到慶寧宮給當時還是皇子的當今診脈,也並非因爲他有多麼了不起的醫術。

是因爲他姓錢——錢繆的錢!

所以,爲武賢妃所請,給當時害了急病的皇九子診脈。

靠着救活了皇九子,展現了對小兒疾病的救治能力,得到先帝器重,才得以給當時的延安郡王診脈。

而在這之前,他已在翰林醫官院蹉跎了十幾年。

如今,太醫局建立健全了自己的轉遷磨勘制度,在錢乙看來這甚至比太醫局有醫學生千人還要值得高興!

這意味着,醫官系統開始成熟,能有一個通暢的上升通道。

陳易簡拉着錢乙的手,開始對他介紹起來。

錢乙聽完陳易簡的介紹,越發的振奮。

卻是,如今的太醫局,不僅僅建立健全了從學生到醫官到東司正副使之前的磨勘轉遷體系——自下等學生到上等學生,經考覈合格,可爲醫官。

醫官分爲三等:初等、中等、高等。

其磨勘與文武官員相同,不同的是,醫官積功、磨勘增減和拔擢,與其從事的醫療息息相關。

就拿在汴京坐診的醫官來說,每看一個病人,就積一點。

積滿一百,若無重大過失,可算一考,每三考算一任。

兩任六考後,就可以轉遷一官。

若是隨軍的話,採用軍功系統,治好一個輕傷士兵算傷敵一人,治好一個重傷士兵,等於斬首一人。

高級將領,依斬將奪旗、先登等奇功算。

如此,三等醫官轉遷完畢,則相當於文臣、武臣從不入流品的卑官、卑將,正式進入選人/小使臣階。

在醫官系統,這叫教授。

教授分三等——教諭、博士、教授。

主要在地方州郡或者京城太醫局中教授學生(當然也可以繼續隨軍爲軍醫,依舊採用軍功轉遷)。

三等教授,以教學成果爲考績。

每教出一個醫官,算一功,積滿十人爲一考,兩任六考一轉遷。

三等教授任滿,可以前往翰林醫官院,參加考覈,經考覈可以錄爲翰林醫官。

這個時候就可以參與到大內診治了。

從宮女、內臣開始,逐級而上,並在這個過程中,收集六位舉主的保舉狀——以內命婦、內臣供奉官以上舉主,其中必須有一名是皇子、公主、美人以上妃嬪。

這就相當於文臣改官,集齊舉狀,京削圓滿的過程。

只要成功,就可以由翰林醫官院,拜授東司正副使。

一旦拜授東司正副使,就可以有機會到御前診脈。

其致仕,可按品官授給金銀魚袋,賜給緋紫袍服。

甚至還有機會封妻廕子,爲父母妻兒爭一個待遇!

整個體系無比絲滑。

除了這個,太醫局現在還在傳統的蔭舉、薦舉之外,開闢了新的錄用學士途徑——春夏秋冬四季,太醫局皆可擇時,招錄民間醫人,以考試成績選錄學生,補充生源。

此外,錢乙還從陳易簡處得知,目前不止太醫局已經有了一個在內部試行的轉官磨勘體系。

天文局、專一製造軍器局、軍器監內,似乎也有或者正在醞釀着自己的磨勘轉官系統。

對伎術官們說,毋庸置疑,這是開天闢地未曾有過的事情。

是屬於他們的春天!

未來,說不定,有朝一日,太醫局的醫官,也能如文臣一般,登堂入室!

想到這裡,錢乙不禁充滿期待。

482.第456章 新的問題152.第143章 呂公著入京356.可以訂閱了!403.請假條200.第190章 賜進士出身236.第224章 元祐字典240.第228章 難得硬氣的太皇太后312.第297章 三國刊行第622章 拽厥嵬名二進宮(2)第634章 龍丘居士傳染鏈77.第76章 祀在戎前82.第81章 王珪之死451.第428章 廷推(2)429.第406章 熱鬧的靖安坊277.第263章 也得去別人家裡攪一攪第587章 逼捐(4)【還債140】379.第359章 寶津樓會議(3)460.第437章 心潮澎湃的刑恕78.第77章 失眠的章惇359.第340章 朕祈雨成功了!第628章 輿論造勢107.第103章 想要爲國捐軀的趙煦422.第400章 要相信後人的智慧154.第145章 委屈求全的韓絳第581章 財神爺爺下凡了第57章 元老之間245.第233章 太醫局改革第8章 故園投足總陽春189.第180章 皇太妃【7500月票加更】256.第243章 母慈子孝392.第372章 優秀的匹配機制第492章 朕愛叔叔245.第233章 太醫局改革第65章 皇權的第一次外延 (求首訂)第534章 仁義在口,刀劍在手(1)第558章 要相信後人的智慧第639章 伎術官的春天(2)第478章 吳安持:我必令汝家破人亡186.第177章 汴京膽石貴248.第236章 刺激經濟379.第359章 寶津樓會議(3)346.請假條第67章 旋渦第520章 遼國想嫁公主?317.第301章 天胡開局313.第298章 呂公著的提醒第567章 虎狼之師第551章 你們讓朕很爲難吶!第51章 登基第517章 使者第14章 通風報信238.第226章 西夏使者的驚魂一日(1)第54章 仁恕天子第59章 太皇太后:王珪之罪,罪莫大焉!236.第224章 元祐字典236.第224章 元祐字典271.第257章 前奏 (111jza萌主加更)194.第184章 司馬光請郡233.第221章 這條魚有點大第479章 打算告黑狀的蔡京和封賞377.第357章 瓊林苑會議(1)206.第196章 交趾也敢讓大宋割地了!?第26章 曾布301.第286章 漢明之質 唐宣之德94.乙未日加封、推恩名單第30章 趙煦:我還只是一個孩子啊403.請假條第25章 真香432.第409章 宋誓(1)97.第94章 嚴查第557章 西南忠孝之家439.第416章 進擊的高遵惠164.第155章 呂公著:司馬光到底在擔心什麼453.第430章 有人要反攻倒算第517章 使者第58章 少年天子,小試牛刀211.第201章 趙煦巧學成王129.第124章 準備看戲139.第133章 好人就會被人欺負427.第404章 交趾:難道是呂惠卿南下?80.第79章 司馬光入覲(2)第68章 宋用臣 (1)【求首訂!】285.第271章 仁多保忠:求賜姓288.第274章 兩宮:又有人要來欺負我們孤兒269.第255章 血洗親賢宅233.第221章 這條魚有點大244.第232章 樑太后:假意悔過,日後再犯 (第630章 大宋的城市化太快了第556章 現實的天龍八部241.第229章 被激怒的向太后 (9500月票加更349.第331章 潛移默化第646章 朕纔不需要大臣的把柄!第607章 戰局(1)第547章 向宗回 高公繪: 我也可以聽話,我也可以做事221.第210章 佛牙舍利起風浪316.第300章 蘇頌353.第335章 交趾君臣389.第369章 趙煦:他們應該感恩戴德第48章 耆英會
482.第456章 新的問題152.第143章 呂公著入京356.可以訂閱了!403.請假條200.第190章 賜進士出身236.第224章 元祐字典240.第228章 難得硬氣的太皇太后312.第297章 三國刊行第622章 拽厥嵬名二進宮(2)第634章 龍丘居士傳染鏈77.第76章 祀在戎前82.第81章 王珪之死451.第428章 廷推(2)429.第406章 熱鬧的靖安坊277.第263章 也得去別人家裡攪一攪第587章 逼捐(4)【還債140】379.第359章 寶津樓會議(3)460.第437章 心潮澎湃的刑恕78.第77章 失眠的章惇359.第340章 朕祈雨成功了!第628章 輿論造勢107.第103章 想要爲國捐軀的趙煦422.第400章 要相信後人的智慧154.第145章 委屈求全的韓絳第581章 財神爺爺下凡了第57章 元老之間245.第233章 太醫局改革第8章 故園投足總陽春189.第180章 皇太妃【7500月票加更】256.第243章 母慈子孝392.第372章 優秀的匹配機制第492章 朕愛叔叔245.第233章 太醫局改革第65章 皇權的第一次外延 (求首訂)第534章 仁義在口,刀劍在手(1)第558章 要相信後人的智慧第639章 伎術官的春天(2)第478章 吳安持:我必令汝家破人亡186.第177章 汴京膽石貴248.第236章 刺激經濟379.第359章 寶津樓會議(3)346.請假條第67章 旋渦第520章 遼國想嫁公主?317.第301章 天胡開局313.第298章 呂公著的提醒第567章 虎狼之師第551章 你們讓朕很爲難吶!第51章 登基第517章 使者第14章 通風報信238.第226章 西夏使者的驚魂一日(1)第54章 仁恕天子第59章 太皇太后:王珪之罪,罪莫大焉!236.第224章 元祐字典236.第224章 元祐字典271.第257章 前奏 (111jza萌主加更)194.第184章 司馬光請郡233.第221章 這條魚有點大第479章 打算告黑狀的蔡京和封賞377.第357章 瓊林苑會議(1)206.第196章 交趾也敢讓大宋割地了!?第26章 曾布301.第286章 漢明之質 唐宣之德94.乙未日加封、推恩名單第30章 趙煦:我還只是一個孩子啊403.請假條第25章 真香432.第409章 宋誓(1)97.第94章 嚴查第557章 西南忠孝之家439.第416章 進擊的高遵惠164.第155章 呂公著:司馬光到底在擔心什麼453.第430章 有人要反攻倒算第517章 使者第58章 少年天子,小試牛刀211.第201章 趙煦巧學成王129.第124章 準備看戲139.第133章 好人就會被人欺負427.第404章 交趾:難道是呂惠卿南下?80.第79章 司馬光入覲(2)第68章 宋用臣 (1)【求首訂!】285.第271章 仁多保忠:求賜姓288.第274章 兩宮:又有人要來欺負我們孤兒269.第255章 血洗親賢宅233.第221章 這條魚有點大244.第232章 樑太后:假意悔過,日後再犯 (第630章 大宋的城市化太快了第556章 現實的天龍八部241.第229章 被激怒的向太后 (9500月票加更349.第331章 潛移默化第646章 朕纔不需要大臣的把柄!第607章 戰局(1)第547章 向宗回 高公繪: 我也可以聽話,我也可以做事221.第210章 佛牙舍利起風浪316.第300章 蘇頌353.第335章 交趾君臣389.第369章 趙煦:他們應該感恩戴德第48章 耆英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