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聽取

bookmark

選南征大將,自然是老話重提。

這次周成安在京中,支持的是更加支持,反對的則是愈加反對。從開始懷疑周成安的能力,到後來直接上演人身攻擊了。事情的演變激烈到,御史臺的言官差點跟支持周成安的人擼袖子打起來。

當然了,也並不是這個言官是多麼的耿直,不過所在黨派不同罷了。

孝昭帝看着很堵心,忍不住扶着腦袋,直嚷腦仁疼。當事人周承安似乎預見了這樣的情景,早朝的時候根本就沒來。

下了朝,孝昭帝就召了周承安去御書房。

孝昭帝沒有給他做任何預熱,屏退了左右,直接單刀直入的問:

“選南征大將這件事你怎麼看?”

周承安對着孝昭帝行了一禮,站在一旁,恭敬地說:

“這事兒父皇都無可奈何,就不要爲難兒臣了。”

孝昭帝聽他這樣說,也是無奈的一嘆,接着又問:

“如果朕力排衆議,定了你,你可有退敵的把握?”

孝昭帝經歷了這次選將的事情才發現,馮氏的力量遠比自己想的要深的多,易太子之事並沒有那麼容易,稍不留神,就會造成血流成河的局面。若是長此以往,江山早晚得易主。

如今,趁着自己還不老,可以扶植起足以對抗馮家的力量。

周承安卻不接着燙手的山芋,而是反問孝昭帝:

“父皇可有把握能壓住馮黨一派?”

聽到這句話,孝昭帝面露慍怒,也不怪他心裡不爽,你想啊,自登基以來,因着英國公府重權在握,這個皇帝當得多有憋屈。如今馮氏一黨更是坐大,他心裡能舒服纔怪。

周承安看到孝昭帝的表情,就知道他的想法,脣邊揚起一絲意味深長的笑,對孝昭帝說:

“如果父皇選了兒臣,馮黨一系會善罷甘休?行軍打仗非同兒戲,不想讓兒臣有所建樹的,大有人在,這中間,兒臣沒有把握能保證萬無一失。”

周承安說的很明瞭,直接的告訴孝昭帝,你若是選了我,看不慣的人背後會陰我的。

孝昭帝何嘗沒有想過這些,只是西北的軍權已經落入馮家之手,孝昭帝不想他們的人手再安插到南邊去。

“你可有萬全之策?”

孝昭帝知道,這麼些日子了,自己都一籌莫展,更何況是剛剛回京的周承安。

豈料,聽周承安說道:

“父皇,這次承泰逼宮,逼退叛軍的是誰?”

孝昭帝一愣,天下誰都知道是是馮家的老二,他是禁衛軍統領,所以纔會在第一時刻趕到。

“是禁衛軍。”

周承安笑了笑,又說道:

“如今赤膽忠心效忠父皇的將軍,只怕只有鎮守遼東的楚將軍了,可是,當時宮變,父皇能指望上的,還是禁衛軍。”

孝昭帝面色不虞的點點頭,雖說馮家可恨,但當時的確是馮家救駕有功。

“正是因爲如此,朕才覺得爲難,一旦馮家有異心,這宮門便成了擺設。”

周承安見孝昭帝沒能明白自己話裡所含的意思, 便更進一步的說:

“既然如此,父皇何不將他禁衛軍統領的的職權給奪了?”

孝昭帝無奈一笑,有些泄氣的說:

“朕如何不想奪了他的兵權,如今馮家在朝廷根基已深,一發而動全身,朕輸不起。”

周承安看着孝昭帝無奈的樣子,委實覺得父皇這個皇帝做的窩囊,可是,隨後一想,軍權不在自己手裡,做事處處受人牽制,這樣的皇位,換了誰都得窩囊。

周承安想到他不僅是個君王,還是個父親,如今看着自己的老父被人制約的束手無策,周承安心裡很不是滋味,便將自己心底的話說了出來:

“父皇是不是想易儲?”

孝昭帝擡起頭,看着眼前的這個兒子,他是政治嗅覺敏銳,還是對自己太瞭解?誰都沒有看出的想法,他卻說了出來!

周承安繼續說道:

“馮家坐大,這內宮之內,不知道有多少眼線,如今連太子府都快成了馮氏的天下,父皇當時爲太子聘的秦氏爲妻,是想打壓未來的馮側妃,豈料馮側妃後來者居上,日漸的蓋過太子妃的勢頭。太子若是登基,憑着馮家今時今日的地位,太子妃能不能走到皇后之位還兩說,一旦馮側妃入主東宮,馮家外戚的地位就會更近一步。”

周承安一邊說,看到孝昭帝在聽到秦氏的時候,面露些許不自然,便猜到他是想起那樁被截胡的親事了,心中不以爲意,又說道:

“太子做事處處穩妥,至少會是個守業的好君王,可是,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太子事事都依賴馮家,天長日久的,誰又能保證馮家不會起異心?”

孝昭帝看着眼前分析的頭頭是道的周承安,發現自己從未了解過這個兒子,以前只看他心性隨和善良,有廣闊的胸襟,到現在才發現,他有睿智的眼光和敏銳的觀察力,之前縱然是在自己面前,也從未展露過真實面目。

孝昭帝試探的問道:

“依你看,誰可託付?”

周承安見孝昭帝問自己,便實話實說道:

“若論果敢英勇,還有處理事務的能力,當是四弟無疑,他禮賢下士,有主見卻不偏執,時常聽取他人的意見,若非是差在出身上,四弟更適合做太子。”

周承安說的是實話,周承乾的確具備這些優點,但周承乾唯一美中不足的,他不佔嫡,不佔長。

周承安能在此時,毫不保留的力贊周承乾,孝昭帝心裡更是爲這個兒子感到驕傲,自己自小,從來沒有兄友弟恭的時候,這皇位更是踏着一衆兄弟的屍首走來,周承安身上的東西,讓他感動。

“爲何不說你自己?”

周承安擡起頭,正色地說:

“相較起四弟,兒臣差得遠。”

孝昭帝聽了他的回答,沉思了起來,周承安猜不到他在想什麼,便把話題帶回了馮家的身上。

“父皇,如今兒臣有一計,可以奪了馮二禁衛軍統領的職位,且不會驚動他們。”

聽到周承安說有計策,孝昭帝提着精神問道:

“你說說看。”

ps:感謝Ansons的粉紅票。

二更奉上,晚上還有一更。R1152

第146章 涵養第94章 昏迷第159章 傳信第113章 流言第100章 又起底223章不走第142章 已決第68章 得救第61章 沈長寧第14章 賜婚第20章 嫁妝第106章 比試第53章 吃虧第173章 欲來第102章 湊巧第85章 生恨第181章 遼東第96章 啪啪第18章 進宮第161章 私會第220章 反擊第114章 心事底223章不走第104章 提醒第147章 自由第231章 今生已非他生1第47章 烏龍第200章 迎頭痛擊第164章 小產第146章 涵養第82章 侍疾第196章 情動第154章 應下底223章不走第129章 司棋第118章 險象第204章 沒事就好第179章 離開第31章 找虐?第89章 妥協第128章 發怒第140章 因由第205章 樹欲靜風不止第156章 般配第80章 情迷第216章 尋人第52章 路遇第45章 榮幸第91章 失控第90章 赴宴第33章 居處第147章 自由第207章 定州第169章 難產第34章 過嫁妝(上)第180章 因果第188章 懷疑第4章 來者何人第1章 還好,是個姑娘第1章 還好,是個姑娘第85章 生恨第39章 大婚(下)第173章 欲來第91章 失控第69章 開唱第23章 矛盾第114章 心事第215章 身亡第4章 來者何人第79章 偏心第195章 高下第82章 侍疾第56章 勸說第160章 是誰第162章 反諷第182章 人販子第179章 離開第59章 相約第160章 是誰第135章 見招第138章 欲第188章 懷疑第118章 險象第42章 江城第66章 中秋(二)第17章 姑母第125章 郡主第221章 人呢?第96章 啪啪第113章 流言第170章 回京第91章 失控第59章 相約第184章 得救第236章 今生已非他生6第150章 無眠第166章 同榻第135章 見招第158章 好奇第64章 心虛
第146章 涵養第94章 昏迷第159章 傳信第113章 流言第100章 又起底223章不走第142章 已決第68章 得救第61章 沈長寧第14章 賜婚第20章 嫁妝第106章 比試第53章 吃虧第173章 欲來第102章 湊巧第85章 生恨第181章 遼東第96章 啪啪第18章 進宮第161章 私會第220章 反擊第114章 心事底223章不走第104章 提醒第147章 自由第231章 今生已非他生1第47章 烏龍第200章 迎頭痛擊第164章 小產第146章 涵養第82章 侍疾第196章 情動第154章 應下底223章不走第129章 司棋第118章 險象第204章 沒事就好第179章 離開第31章 找虐?第89章 妥協第128章 發怒第140章 因由第205章 樹欲靜風不止第156章 般配第80章 情迷第216章 尋人第52章 路遇第45章 榮幸第91章 失控第90章 赴宴第33章 居處第147章 自由第207章 定州第169章 難產第34章 過嫁妝(上)第180章 因果第188章 懷疑第4章 來者何人第1章 還好,是個姑娘第1章 還好,是個姑娘第85章 生恨第39章 大婚(下)第173章 欲來第91章 失控第69章 開唱第23章 矛盾第114章 心事第215章 身亡第4章 來者何人第79章 偏心第195章 高下第82章 侍疾第56章 勸說第160章 是誰第162章 反諷第182章 人販子第179章 離開第59章 相約第160章 是誰第135章 見招第138章 欲第188章 懷疑第118章 險象第42章 江城第66章 中秋(二)第17章 姑母第125章 郡主第221章 人呢?第96章 啪啪第113章 流言第170章 回京第91章 失控第59章 相約第184章 得救第236章 今生已非他生6第150章 無眠第166章 同榻第135章 見招第158章 好奇第64章 心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