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初臨前世

在說那馬天嬌變成江月昭後的故事之前,需要交待一下與江月昭這一生密切相關的兩戶人家。一個是東州江家,是東州城內有名的大商賈,歷代經營茶莊綢莊,在全國範圍內都有分號,算是個鉅富之家。江家這一代的繼承人名叫江承安,便是江月昭的爹了。

另一個容家,可是大有說頭的。容家在東州城內乃至大月朝中,比江家的勢力要大得多,皆因江家是民間的商號,而容家是皇商,手中握有大月朝的漕運權,同時皇宮大內的物資採購,具是通過容家的商號,容家還有自己的錢莊。容家祖上並不經商,乃是大月朝的開國功勳。前朝末世,藩王割據,外族擾邊,內憂外患,連年征戰,民衆苦不堪言。大月朝的開國皇帝朱遠章出身微寒,卻是一代梟雄,他在南方扯起一杆義旗,一路殺向北方,經過幾年的苦戰,終於滅了前朝,定都東州,國號月,朱遠章便是那開國皇帝月太祖。

從朱遠章在南方一處山寨中,憑藉幾百號人頭扯起義旗,到最後登基爲帝,建立自己的王朝,有一個人一直都陪在他的身邊,這就是容家先祖容友德。當初朱遠章還是山大王的時候,容友德就是他的二當家,兩人還是拜把子兄弟。朱遠章起事後,容友德誓死追隨,爲朱遠章東征西討,立下赫赫戰功。大月建國後,太祖朱遠章本意要封容友德爲異姓王爺。容友德追隨太祖多年,心裡清楚朱遠章不是個心胸豁達之人,且疑心甚重。他是個聰明人,思忖着一旦入了朝堂,一步行差踏錯,恐怕結果便是功高蓋主,兔死狗烹。於是他上表請辭,言明自己本就是閒散野人,受不得朝規約束,不願入朝爲官,更不想受封王爺,只求太祖恩准,放他歸鄉。太祖便問他:“如果

朕準了二弟的請辭,二弟回鄉後,欲以何爲生?”容友德便答:“做個買賣吧,能維持臣一家安然度日即可。”太祖想了想就說:“朕知道二弟你的性情,即不願入朝堂受拘束,朕便準了你吧。現在倒有一樣營生,交與你來經營是朕最放心的。我朝甫立,江山雖定,民生未穩。更加上北方去歲大旱,今年又鬧蟲災,民生一片凋敝。南方雖富庶,怎奈路途遙遠,一路上又不太平,這漕糧的運輸,便成了朕的一大心病啊。不如朕就把這漕運事務交給你吧,你去戶部領了銀子,好好經營,即替朕解了憂,也可賺銀子養家。你看可好?”

於是從大月朝開國起,漕運就變成了容家的私營產業。這種壟斷行業,賺銀子是很容易的。容家又與朝堂關係好,得了皇宮大內的物資採購權,幾代經營下來,容家便成了大月朝中屈指可數的富賈鉅商。再加上手中握有漕運權,關係着朝廷糧餉調運,因此雖然容家不在朝堂,卻與朝堂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容家在大月朝的地位更是不容小覷。

到了這一代,容家的當家人是容尚天,而江家的當家人便是江承安。這兩位爺之間還頗有些淵源。年輕的時候,容尚天和江承安很是投緣,兩個富家公子經常相攜喝酒遊樂,算是一對酒肉好友。

一日兩人同遊東州城外的龍巖寺,便在那裡遇到了一位美人。

這位美人叫吳蘊琳,江南人氏,其父吳孟是一位秀才,一心求取功名,卻屢考不第。吳孟祖上倒是有幾畝薄田,可是架不住這位吳秀才不事經營,坐吃山空,到最後功名沒得到,家產也被他敗光了。沒法子,吳秀才只能攜妻女來東州城,投奔了他在京城做官的親戚,他在親戚家做了西席,掙點兒銀兩勉強度日。

吳孟的女兒吳蘊琳,確是一位美人,肌膚勝雪,眉目如畫,再加上她生來便是江南女子如水般的溫柔,與北方女子自是不同。那日容尚天與江承安在龍巖寺遇到這位吳蘊琳後,兩個人都上了心,一番打聽,才知道吳蘊琳是這樣一個身世,更起了憐愛之心。兩位爺都喜歡這吳美人兒,便約定誰能先打動她的芳心,誰便去吳家提親娶了她。

可是容尚天回家跟父母一說,父母就不幹了。容家雖不是士族官宦,卻也是辦着皇差,家大勢大,門第之見還是有的,京城多少大門大戶都眼巴巴地盼着容尚天長大,好把自己的女兒嫁到容家呢,容尚天的父親豈能讓兒子娶個窮秀才的女兒爲妻。容父當時就給容尚天下了通牒,想納吳氏爲妾可以,娶爲妻室堅決不行。

而江家就不同了,民間商戶,娶個秀才的女兒也不算辱沒家門,江承安回家一說,家裡就同意了。

那容尚天是真心喜歡吳蘊琳的,心裡一番痛苦的掙扎,掂量着納她爲妾,實在是委屈了她。如果

自己堅持娶她爲妻,只怕將來進了門,公婆不待見,日子也不好過。於是他便放棄了爭取,與江承安商定,讓江承安前去吳家提親,娶了吳蘊琳,將來兩家有了兒女,卻一定要做兒女親家的。

這便是江月昭的娃娃親的由來。

馬天嬌…不是!江月昭感覺頭很疼。

她記得最後那天使說“你到了,去吧。”她的問題還沒問完,就見那天使手一揮,她就什麼都不知道了。

她睜開眼睛,望了望四周,發現自己正躺在一牀榻上,是那種三面有圍子,一面掛有帷帳的牀。這也就是說,她附身成功了,從此以後她就是江月昭了。

她定了定神,顧不得頭疼,擡起身來向四下張望。

“小姐,你醒了?你要什麼?吩咐奴婢給你拿吧。”一個脆靈兒的聲音響起。

江月昭尋聲望去,一個小丫頭從門外走了進來,手中託着朱漆托盤,麻利地走了進來,將托盤放在屋子中間的桌子上,然後走到牀前:“小姐,這是夫人吩咐給您燉的燕窩,說是等小姐醒了就喂您吃下,您已經昏迷兩天了,再不吃點兒東西,即使那毒解了,人也會被餓壞的。”

“哦。”江月昭應了一聲,就要起身。

“小姐您慢點兒。”小丫頭說着,伶俐地扶起江月昭,將牀裡閒置的被子拽過來,墊在她身後,扶她靠過去。

“謝謝。”江月昭順口說道。

“什麼?”小丫頭吃驚地望着她。

“哦…那個…我是說我餓了,快把那燕窩端過來吧,光聞着味兒吃不着,要急死我了。”

小丫頭“哧”地一聲笑了:“看把我們小姐餓的,真是罪過,奴婢這就給您端過來,您別急。”說着就端來了那碗燕窩,斜坐在牀沿上,舀起一勺燕窩來,輕輕吹了吹,送到江月昭嘴邊。

江月昭心想:我是馬天嬌的時候,雖然也是個富家小姐,可也沒享受過這種待遇,這才真叫飯來張口呢,階級社會原來是這樣的啊。

心裡轉着念頭,嘴裡可沒停,不一會兒,一小碗燕窩就剩半碗了。

江月昭正欲繼續消滅那半碗燕窩,就聽門外有人說話:“老爺您慢點兒,小姐已經沒事了,您別擔心。”

小丫頭趕緊把手中的碗放回桌上,幾步退到牀尾,垂手而立。江月昭還不太適應這些規矩,她眼巴巴的瞅着那碗燕窩,心想:我還沒吃飽呢,等我吃完再來探望多好啊。

這時就見一中年男人急急跨進門來,三步並兩步衝到牀邊,抓住江月昭的手,一臉關切地問:“小昭,可還有哪裡不舒服?”

這便是我的爹爹江承安嘍?小昭?這個暱稱不錯,就不知這裡有沒有張無忌。江月昭心裡對自己說。

“爹,我已經好了,就是躺得頭疼,其他就沒什麼不舒服了。”江月昭答道。

“這就好,這就好,這次實在是兇險,爹還以爲……要是爹的乖女兒有個三長兩短,爹也沒法活了。”江承安說着眼淚都要下來了。

“我這不是好了嗎?爹您別難過了,沒事了。女兒大難不死,必有後福。您就等着跟女兒享福吧。”江月昭任江承安拉着手,笑眯眯地說。

“好,好,小昭是爹的心頭肉,小昭好爹就好。”江承安聽了江月昭的話,含在眼中的淚就掉下來了。

江月昭覺得他是真疼女兒,心裡着實感動了,她拿起牀頭的絲帕,替他拭了拭眼淚:“爹,您別這樣。”

“爹…是誰給我下的毒?可查出來了?”

“唉!爹無能啊,那廚娘知道事情敗露,就上吊自盡了。現下雖報了官府,可人死了,也問不出來是誰指使她的了。官府還在查,爹也在想辦法查,不會讓你憑白受這樣的委屈。”

江月昭心想:你們也不用查了,我都知道是誰了,只不過我現在還不想除了她,哼!趙靈兒,看來你這一世也不是什麼善良之輩。可既然我來了,也就由不得你了。

江承安正絮絮地跟女兒嘮叨着,就聽門外有人報:“夫人和兩位姨娘來了!”

就見門一開,從門外當頭走進來一位美婦,身着秋香色緞襖,同色百褶綾裙,鵝黃緞披風,一派雍容地走了進來,身後跟着兩個姨娘和幾個丫環。

那美婦便是江承安的夫人吳蘊琳,江月昭的娘,她來到牀前,先對江承安道:“原來老爺先到了,我說打發人去前堂問,都說不知道呢。”然後在牀上坐了下來,伸手撫上江月昭的臉:“看昭兒的氣色好多了,應該沒大礙了,這樣娘就放心了。”

那邊兩位姨娘向江承安福了福,就站在了江夫人身後。其中一位較年長的曹姨娘接過江夫人的話說:“我們昭兒是個福大的人,任他什麼妖魔鬼怪,都傷不了她的。”

另一位年輕的孔姨娘細聲細氣地接道:“可不嗎?那常太醫說,這個毒可兇險呢,換第二個人怕是熬不住的,我們昭兒是個命大的,將來必是後福無邊”。

“怎麼給我診治的是位太醫嗎?”江月昭疑惑地問。

“是啊,”江夫人答道,“容老爺和容夫人聽說你中了毒,特意央了宮中的太醫來給你瞧的病,那太醫果然不同凡響,居然治好了你的毒。”

江月昭心想,哪裡是他治好的?你們的女兒已經死了,你們現在還能見到這個女兒,與其感謝太醫,不如感謝冥王。

“小秋端來的燕窩可吃了?”江夫人關切地問。

“吃了半碗。”江月昭答。

“小昭大病初癒,身體還弱,夫人要上點兒心,大婚前可要把身體養好,什麼對身體好就弄來吃,我們家又不是吃不起。”江承安吩咐道。

“知道了,老爺放心。今兒早上容夫人打發人送來兩支千年老參,晚上我就打發廚房燉了端來。昨天常太醫給開的補藥方子,正在外面熬着呢,一會兒就好。”

……

大家說着這些話,不覺過了半個時辰,江承安見女兒露出疲態,便吩咐說:“小昭要多休息纔是,我們都回去吧。”

於是大家都隨着江承安出去了。

待人都出去了,小秋上前來:“小姐坐了半個時辰了,躺下歇會兒吧。”於是整理好枕頭,扶着江月昭躺了下來。

江月昭閉着眼睛,心念轉動:這江家的主人都見到了,自己表現還不錯,除了最開始對小秋說的那句“謝謝”,再沒露什麼破綻,他們也沒懷疑。聽江老爺剛纔的話,自己和那容毓飛的婚期將至。怪不得那趙靈兒急了呢,哼!他們不知道是誰幹的,我可知道。我要是現在揭穿了你,送你見了官,我來這兒就沒有意思了。且留着你,我們之間算帳的日子還在後頭呢,看你還能玩出什麼花樣來。還有那個崔天民……啊不,容毓飛,對這樣狠毒的女人傾心愛慕,可見是個沒腦子的笨豬。

江月昭在心裡盤算着這些事,不知不覺就睡着了。

第1章 馬天嬌之死第143章 蜜糖雞翅第215章 隱身青樓第93章 情難自禁第57章 商定計謀第107章 喜得雙麟第76章 神思顛亂第146章 貴妃警示第116章 產後驚嚇第137章 拒領賄物第166章 險遭劫持第165章 忠勇節義第149章 禍從天降第193章 驚見故人第165章 忠勇節義第31章 神玉下落第111章 首輪交鋒第138章 禍及雪兒第129章 涼果餘波第118章 積極施救第169章 棲身之所第88章 遊雲山莊第171章 出京巡遊第211章 雙雙墜崖第53章 遭遇伏擊第163章 火爆青丫第14章 歡樂容府第179章 被拒門外第162章 劫取刑場第19章 清倌進府第51章 王府借馬第142章 初探告捷第163章 火爆青丫第6章 再結連理第194章 隔世追尋第159章 天子私心第70章 月下傾訴第162章 劫取刑場第21章 兩府混亂第76章 神思顛亂第208章 捨命相攜第190章 捲入紛爭第200章 身份敗露第38章 青丫婆婆第141章 離府避禍第3章 初臨前世第23章 黃雀之謎第166章 險遭劫持第99章 輾轉歸去第188章 羣英匯聚(1)第55章 容府戒嚴第15章 冰山初融番外兒女情事3第110章 首當其衝第146章 入宮進讒第38章 青丫婆婆第28章 混戰青龍莊(2)第31章 神玉下落第79章 兩處夾勸第59章 激戰生辰夜(1)第105章 前怨舊帳第130章 黑貓驚魂第25章 被困松石山(2)第129章 涼果餘波第106章 解除禁足第149章 禍從天降番外兒女情事2第94章 猜情疑心第112章 雙子滿月第65章 襄助婆婆第38章 青丫婆婆第93章 情難自禁第180章 警語箴言第16章 前世第一桶金第20章 正室出府第13章 販賣故事第101章 返回容府第121章 救人於水火第92章 錦書述情第209章 當務之策第9章 失玉患病第116章 產後驚嚇第151章 夜探大理寺第51章 王府借馬第71章 醋意橫飛第206章 癡魂玉殞第208章 捨命相攜第153章 鎮國玉佩第166章 險遭劫持第82章 書蝶成親第53章 遭遇伏擊第135章 延請助手第177章 誰家媳婦第6章 再結連理第99章 輾轉歸去第189章 羣英匯聚(2)第94章 猜情疑心第6章 再結連理第14章 歡樂容府第30章 重返容府
第1章 馬天嬌之死第143章 蜜糖雞翅第215章 隱身青樓第93章 情難自禁第57章 商定計謀第107章 喜得雙麟第76章 神思顛亂第146章 貴妃警示第116章 產後驚嚇第137章 拒領賄物第166章 險遭劫持第165章 忠勇節義第149章 禍從天降第193章 驚見故人第165章 忠勇節義第31章 神玉下落第111章 首輪交鋒第138章 禍及雪兒第129章 涼果餘波第118章 積極施救第169章 棲身之所第88章 遊雲山莊第171章 出京巡遊第211章 雙雙墜崖第53章 遭遇伏擊第163章 火爆青丫第14章 歡樂容府第179章 被拒門外第162章 劫取刑場第19章 清倌進府第51章 王府借馬第142章 初探告捷第163章 火爆青丫第6章 再結連理第194章 隔世追尋第159章 天子私心第70章 月下傾訴第162章 劫取刑場第21章 兩府混亂第76章 神思顛亂第208章 捨命相攜第190章 捲入紛爭第200章 身份敗露第38章 青丫婆婆第141章 離府避禍第3章 初臨前世第23章 黃雀之謎第166章 險遭劫持第99章 輾轉歸去第188章 羣英匯聚(1)第55章 容府戒嚴第15章 冰山初融番外兒女情事3第110章 首當其衝第146章 入宮進讒第38章 青丫婆婆第28章 混戰青龍莊(2)第31章 神玉下落第79章 兩處夾勸第59章 激戰生辰夜(1)第105章 前怨舊帳第130章 黑貓驚魂第25章 被困松石山(2)第129章 涼果餘波第106章 解除禁足第149章 禍從天降番外兒女情事2第94章 猜情疑心第112章 雙子滿月第65章 襄助婆婆第38章 青丫婆婆第93章 情難自禁第180章 警語箴言第16章 前世第一桶金第20章 正室出府第13章 販賣故事第101章 返回容府第121章 救人於水火第92章 錦書述情第209章 當務之策第9章 失玉患病第116章 產後驚嚇第151章 夜探大理寺第51章 王府借馬第71章 醋意橫飛第206章 癡魂玉殞第208章 捨命相攜第153章 鎮國玉佩第166章 險遭劫持第82章 書蝶成親第53章 遭遇伏擊第135章 延請助手第177章 誰家媳婦第6章 再結連理第99章 輾轉歸去第189章 羣英匯聚(2)第94章 猜情疑心第6章 再結連理第14章 歡樂容府第30章 重返容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