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不給建議
“除了做自有咖啡種植基地之外。”王敬宇像是在推銷項目的創業者:“我們還準備做線下的咖啡新零售,力圖讓韻味咖啡成爲華夏的星巴克……”
“你別說了。”
吳韻有些無奈過來,掐了一下男友腰肉,咬着牙提醒他說道:“這是滿月酒,不是辦公室。”
“哦,抱歉。”王敬宇摸着腦袋說:“我失禮了。”
“沒有。”吳奇擺手說:“你說得也挺有趣的,至少做咖啡種植沒有錯。”
“是啊,喝茶的人越來越少,喝咖啡的人越來越多。”王敬宇說:“我們老家普洱年年降價,茶葉的種類也越來越多了,做茶葉質量的玩不過做營銷的,索性,我另闢蹊徑進入咖啡種植行業,國內每年要進口那麼多高檔咖啡豆,我想華夏地大物博肯定能種出好咖啡的……”
嗯,這點纔是吳奇一直聽下去的原因!
後面的咖啡新零售,做成華夏的星巴克,這都是糊弄投資人了……
新零售?
有蘋蘋零售這麼一家進入華夏十大的零售品牌的公司,吳奇怎麼會對國內新零售產業發展沒有深刻的認識呢?
大多是掛羊頭賣狗肉的!
實體經濟在未來到底是怎樣的出路?
新咖啡零售?華夏星巴克?
這是在給投資人畫餅,暗示將來要美股上市,有了星巴克這個模板,公司股價很有想象空間!
“你又來了。”
吳韻無奈地抱怨道。
“保證不了。”王敬宇在嘴邊做了一個拉鍊的手勢對吳奇說:“抱歉。”
吳奇頷首。
恰好,門外一陣喧囂。
有些老態的舅舅張竹走在前面,父親和母親聯袂走在他身邊……
看見了吳奇和懷中襁褓之後,三人才露出了一絲笑意道:“來了啊?”
“嗯!”
看着三人臉上哀色,吳奇也去沒有多問。
肯定是三人又去看了外婆!
“咱們開席吧?”
“好的。”
安江的滿月酒很簡單。
外婆要爲孩子準備紅蛋、新衣、鞋帽、座椅、推車、搖籃等嬰兒用品。
然後就是宴請親朋好友。
親友會送一些‘長命鎖’、‘吉祥如意’、‘銀項圈’、‘金鈴鐺’這類吉祥意義的小玩具。
與一般請客吃飯的酒席不一樣的,滿月酒的宴會上,主家還會爲客人準備四個染色的紅蛋。
與外面的流水席不同,家裡的席面更大一些。
高級食材在這兒一點也不稀罕,頂級的大廚精心烹製的手段,色香味俱全的菜式端上來,不少親戚也都是第一次瞧見,不由嘖嘖稱奇看向了張玉。
沒錯,這次滿月酒是二表哥張玉幫着主持的!
甚至每一道菜他都親自過問!
抱大腿,他是認真的!
就連張玉的大哥,吳奇的大表哥,看向自己的弟弟,也不由多了一絲玩味。
‘嚯,老二身段夠軟啊?’
無視自己大哥嘲弄的眼神,二表哥張玉小聲解說菜式:“這道菜是淮揚菜的名廚蔡師傅……”
吳奇的父母和舅舅張竹兜裝作看不見小輩們的硝煙。
嗯,反正幫誰也不好,那就當做看不見吧!
吳韻和王敬宇和大伯靠着座。
王敬宇在看向在座張氏的小輩們時,眼中不由多了一絲複雜的神色。
而看向女友吳韻的時候,眼中閃過了一絲溫柔。
這頓飯吃得很一般。
孫狸在孩子哭鬧後,就與母親一起離席了。
吳奇吃完飯,被張玉拉着,參觀了張集鎮的小龍蝦養殖基地……
而後,張玉一臉苦惱地說:“表弟,我叫你一聲表弟,你給我指個明路吧?”
“嗯!”吳奇對於這種子女的鬥爭很好奇,也許未來自己的子嗣們也會如此:“你想問什麼?”
“我爹把地產生意交給了大哥,我管的是家裡的水產生意,雖然這個生意比較穩定,我們家做水產生意也比較早,但是我總覺得行業瓶頸那麼大,想突破實在是沒有頭緒啊?”張玉有些苦惱地說:“我現在,想得頭都快禿了……”
吳奇聞言不由一笑。
“廚師學校辦的還是不錯的,而且能控制行業的標準,至少你已經邁出很大一步。”
吳奇知道這個想法是眼前的二表哥實施的!
至少,舅舅掌握水產公司的時候,壓根沒想着辦廚師學校這一招……
“一流企業賣標準,二流企業賣品牌,三流企業賣產品。”張玉不好意思地說道:“我也沒想到行業標準那麼容易就被我竊取了?”
“這只是一個小項。”吳奇比劃了一個微小的手勢說:“而且你佔了上游的資源端,還有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弄出一個廚師標準很簡單,只不過在於你敢不敢想?”
很顯然。
張玉接受過全面的九年制義務教育,還讀了一個不算太好的二本師範院校,至少他的思維和眼界比父輩高了不止一籌,再加上他有吳奇這個大靠山撐着,不用擔心自己的試錯失敗後會全面崩盤……
有想法、有能力,再加上一點運氣,成功也是必然的!
反之,像王敬宇這種,沒背景的傢伙,想要成功付出的代價,是張玉付出的十倍以上!
“那麼未來呢?”張玉有些迷茫地說:“除了陽澄湖的項目還在增長之外,整個小龍蝦產業的佔比,張氏水產是日漸下降的……”
“這是市場大了。”吳奇提醒他道:“一個年產一百億的市場,與年產千億的市場一樣嗎?”
吳奇自己也沒想到,就簡單一個小龍蝦,居然能做到千億的產值?
“野生捕撈,農業污染,密度下降……”張玉比吳奇更瞭解這個行業,掰着手指細數着行業痛點說:“養殖的成本遲遲降不下去,更大規模的需求只能靠野外捕撈,但是各種污染和品質問題隨之而來,我們想要制定通行的行業質量標準,可是卻沒有力量推行……”
確實,這種農業養殖做好了不算難,但是想要做大做強實在是有些困難。
國際上的大型農業公司就那麼幾家,能夠學習的榜樣就那麼兩三個。
“也許張氏可以學習正大,又或者是養豬業的溫氏。”吳奇建議道:“衣食住行,未來就算再變,吃飯問題總要滿足,行業不會出大問題的,不過你想要有新的突破,必須要有毅力和耐心,多關注關注新技術和行業新動向,你是行業內人,我纔是行外人,就不給你不切實際的建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