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忠臣不忠

bookmark

李冕沒有隱瞞自己擔任錢糧師爺,準備跟着孫傳庭一起前往大興縣的消息,很快就流傳了出去。

田維嘉坐在酒樓裡喝着悶酒,聽說了李冕擔任錢糧師爺的消息,立即放下了手裡的青白釉酒杯,扔了散碎銀子放在八仙桌上,急匆匆離開了酒樓。

田維嘉走向了金水河畔的一座園子,這座園子看着普通,只是金水河畔衆多園子裡的一處。

園子裡的人可不簡單,錢東澗聚集了一幫東林黨高官子弟,在這裡成立了名爲復社的學社。

對外宣稱是普通的學社,其實是爲了讓東林黨高官子弟結成朋黨,更好的利用各自長輩手裡的權力。

錢東澗坐在復社的正堂裡,正在與復社的讀書人一起品評大才子楊慎的著作,恨不得說出花來。

楊慎可以說是大朱王朝最有才華的才子,卻是帶罪之身,圈禁在四川布政司。

錢東澗等東林黨高官子弟可不是隻會吟誦兩句酸詩的腐儒,精通官場上做官的規矩,卻在這裡鼓吹嘉禎皇帝厭煩的楊慎。

目的只有一個,看中了楊慎父親楊延和留下的關係。

當初大禮儀事件過後,楊延和作爲內閣宰輔卻被迫辭官,後來也病死了。

楊慎被圈禁在四川布政司,也與大禮儀有着很大的關係。

錢東澗等人不會故意惹得嘉禎皇帝的不高興,只是因爲楊延和留下的門生故吏關係過於誘人,便在在復社裡鼓吹楊慎的著作。

田維嘉走進了復社,說起來一件事:“諸位可曾聽說了,李冕準備擔任孫傳庭的錢糧師爺,一起前往大興縣推行新政。”

復社裡的聲音戛然而止。

錢東澗等人放下了楊慎的詩詞,轉過頭來,看向了匆匆忙忙走進復社的田維嘉。

錢東澗不免有些驚喜:“當真?”

這話剛說完,錢東澗想起來以自己的身份,不適合出現驚喜的情緒,擺明了想要針對李冕。

錢東澗道貌岸然的說了一句:“不知道又有多少老百姓要遭殃了,本公子可是聽說了,孫傳庭上一次在大興縣推行新政,鬧的是官員百姓怨聲載道,甚至害得幾名老百姓家破人亡。”

官紳公子明白了錢東澗的意思,想要藉着李冕和孫傳庭一起推行新政這件事,打壓了李冕。

先不說可以幫着錢東澗找回面子,還能提高復社在京城裡的名聲。

田維嘉鄭重其事的說道:“天底下的學社可不少,少說也有幾十家學社,復社想要從這些學社裡脫穎而出,需要在京城裡有着任何人都無法撼動的名聲。”

田維嘉這句話裡的意思,始終在暗示一件事,只要能夠踩了李冕一腳,就能讓復社名聲大振。

錢東澗心裡認同,嘴上卻是口是心非:“我等成立復社的目的,只是因爲志同道合,平時在一起也只是爲了品評天底下有名的詩詞歌賦,不會摻合官場上的爭鬥。不過,涉及到了李冕就不一樣了,他一個鄉試末尾的小人,竊據了高位,卻總在京城裡耀武揚威,我輩讀書人爲朝廷剷除了奸佞,應該義不容辭。”

官紳公子紛紛附和了起來,說出了各種抨擊李冕的話,在他們的嘴裡,李冕儼然成爲了禍國殃民的大奸臣。

田維嘉看着坐在首位的錢東澗,暗暗佩服,不愧是太僕寺寺卿的長子。

不僅利用復社輕鬆聚集了京城裡的高官子弟,還在身邊擰成了一股繩。

錢東澗三言兩語就把李冕變成了大奸臣,這一次針對李冕不是因爲私人恩怨,更不是圖謀官場上的一些名利。

只爲了一件事。

還了大朱王朝一個朗朗乾坤。

田維嘉放心了,說出了自己的看法:“李冕這一次前往大興縣,不僅不去阻止他,還應該幫着孫傳庭獲得更高的官職。”

這句話落下,立即就讓復社裡的官紳公子陷入了思索。

田維嘉在京城裡做官多年,不會幹出幫着李冕的蠢事,說出這句話,一定有他的深意。

錢東澗略微一想,明白了田維嘉的意思:“你的意思是捧殺?”

田維嘉點了點頭,沒想到錢東澗才思敏捷到了這般地步,很快就想通了這裡面的關節。

田維嘉滿臉厭煩:“李冕和孫傳庭不可能推行了新政,相當於站在了所有官紳的對立面,這一趟前往大興縣多半也是無功而返。只是禍害了大興縣的官員百姓,還不足產生足夠大的影響,兩人前往通州推行新政可就不一樣了。”

錢東澗越想越覺得可行:“李冕和孫傳庭把推行新政這件事想得過於簡單了,真要是能夠推行新政,王安石也不會被士大夫罵了幾百年了。王安石當年可是宰相,身邊還聚集了一大幫有才幹的宰輔之才,依舊是在推行新政時折戟沉沙了,就憑李冕和孫傳庭兩人,只會是折騰官員又折騰了老百姓。”

田維嘉有了試探錢東澗的意思:“他們倆人這一次前往通州推行新政,應該是還會影響到其他人。”

錢東澗看了田維嘉一眼,明白他的意思,沒有說出來。

復社理人多嘴雜,不適合說出來。

錢東澗只能做出了暗示,嘆了一口氣說道:“李冕、孫傳庭兩人折騰了官員百姓不要緊,千萬不能耽誤了漕運,尤其不能影響了給宮裡運送貢品的黃船。”

田維嘉徹底放心了,從錢東澗的這句話裡可以聽得出來,他同樣是想到了宮裡的那一層。

只要李冕、孫傳庭兩人因爲推行新政得罪了宮裡,不可能只是灰頭土臉的回來,不會受到任何的影響了。

得罪了宮裡的人,還想全身而退?

任何人聽來都是笑話了。

錢東澗大義凜然的說道:“爲了給李冕這般的小人一個教訓,事不宜遲了,咱們立即想辦法讓他前往通州。只有在通州吃了虧,他這個娶了公主就得意忘形的小人,纔會有所收斂,不會給長平公主招惹麻煩了。”

復社裡的大部分官紳公子都被錢東澗的大義凜然給騙了,認爲他是一心爲國,孫傳庭和李冕纔是危害社稷的禍害。

復社裡最頂尖的一羣官紳公子,看向錢東澗的眼神,只剩下佩服了。

本書完結,看看其他書:
第38章 贈傘第17章 沒錢第93章 一兩銀子第108章 自有因果第122章 撿到楓葉第105章 良緣天賜第148章 名伶邀請第50章 豆腐宴第76章 賀錦第113章 果斷出手第28章 江南才女第87章 一句詩第129章 不留後患第155章 歷史教訓第148章 名伶邀請第152章 柳女引誘第99章 糞段第18章 石灰點豆腐第18章 石灰點豆腐第100章 紅螺寺第2章 金水上河圖第96章 家生子第74章 解決劉鵝頭第98章 營生第33章 芸娘第137章 姑爺做主第153章 心願終成第11章 挺甜的第93章 一兩銀子第47章 開始賣豆腐花第131章 公主造反第103章 高僧真高第91章 一封奏章第44章 以後的打算第117章 透明水晶第112章 建州女真第9章 圓圓第41章 規矩第118章 三次偶遇第99章 糞段第140章 定王心思第155章 歷史教訓第15章 妖嬈第149章 遭遇刺客第132章 皇莊練兵第12章 看來豈是尋常色第82章 官鹽第31章 清客園第77章 漕口第140章 定王心思第111章 二次偶遇第150章 刺殺原因第49章 害人害己第149章 遭遇刺客第33章 芸娘第135章 京城風氣第87章 一句詩第33章 芸娘第113章 果斷出手第108章 自有因果第114章 女真闈秘第21章 蘭臺詩會第152章 柳女引誘第126章 心有所屬第70章 撐腰第63章 動手第44章 以後的打算第40章 撞六市第53章 白豆腐有毒第122章 撿到楓葉第120章 山豬細糠第109章 大小玉兒第87章 一句詩第68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144章 府邸牌匾第119章 緣分天定第74章 解決劉鵝頭第100章 紅螺寺第96章 家生子第61章 草場院第106章 玉兒化瓶第24章 百萬漕工第138章 草原使節第96章 家生子第88章 請假一天,明天多補兩章第2章 金水上河圖第20章 錢糧賬冊第98章 營生第12章 看來豈是尋常色第116章 一家之見第111章 二次偶遇第148章 名伶邀請第96章 家生子第21章 蘭臺詩會第39章 生活第14章 陳圓圓的閨房第19章 妓品第95章 御馬監的示好第106章 玉兒化瓶
第38章 贈傘第17章 沒錢第93章 一兩銀子第108章 自有因果第122章 撿到楓葉第105章 良緣天賜第148章 名伶邀請第50章 豆腐宴第76章 賀錦第113章 果斷出手第28章 江南才女第87章 一句詩第129章 不留後患第155章 歷史教訓第148章 名伶邀請第152章 柳女引誘第99章 糞段第18章 石灰點豆腐第18章 石灰點豆腐第100章 紅螺寺第2章 金水上河圖第96章 家生子第74章 解決劉鵝頭第98章 營生第33章 芸娘第137章 姑爺做主第153章 心願終成第11章 挺甜的第93章 一兩銀子第47章 開始賣豆腐花第131章 公主造反第103章 高僧真高第91章 一封奏章第44章 以後的打算第117章 透明水晶第112章 建州女真第9章 圓圓第41章 規矩第118章 三次偶遇第99章 糞段第140章 定王心思第155章 歷史教訓第15章 妖嬈第149章 遭遇刺客第132章 皇莊練兵第12章 看來豈是尋常色第82章 官鹽第31章 清客園第77章 漕口第140章 定王心思第111章 二次偶遇第150章 刺殺原因第49章 害人害己第149章 遭遇刺客第33章 芸娘第135章 京城風氣第87章 一句詩第33章 芸娘第113章 果斷出手第108章 自有因果第114章 女真闈秘第21章 蘭臺詩會第152章 柳女引誘第126章 心有所屬第70章 撐腰第63章 動手第44章 以後的打算第40章 撞六市第53章 白豆腐有毒第122章 撿到楓葉第120章 山豬細糠第109章 大小玉兒第87章 一句詩第68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144章 府邸牌匾第119章 緣分天定第74章 解決劉鵝頭第100章 紅螺寺第96章 家生子第61章 草場院第106章 玉兒化瓶第24章 百萬漕工第138章 草原使節第96章 家生子第88章 請假一天,明天多補兩章第2章 金水上河圖第20章 錢糧賬冊第98章 營生第12章 看來豈是尋常色第116章 一家之見第111章 二次偶遇第148章 名伶邀請第96章 家生子第21章 蘭臺詩會第39章 生活第14章 陳圓圓的閨房第19章 妓品第95章 御馬監的示好第106章 玉兒化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