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妓品

bookmark

第19章 妓品

新晉駙馬李冕在袁公的眼裡,同樣甚是奇怪,京城裡的官紳公子狎妓是風尚,蓄養孌童也是大有人在。

以李冕的寒門出身,若要儘快融入官紳公子裡,拈米、梟聲、奇石、解字、打牌、養貓等等無不狹弄,時常在舞榭歌樓裡進出。

從沒見過李冕侍弄過其中任何一樣,整日帶着一名小丫鬟在街頭巷陌閒逛。

不熱衷於權勢,也不借着駙馬身份結交京城裡的官紳公子,倒是挺像他們兩個老頭子,忙裡偷閒,浮生悠然。

只是他們兩人已經過了花甲年紀,李冕不過弱冠。

沒有半點年輕人應有的銳氣,比起兩個老頭子還像是辭官以後的頤養天年。

袁公招了招手,身後提着豆青釉茶壺的一人,在李冕面前的矮腳方桌上擺放了一隻豆青釉蓋碗,斟了一杯茶。

李冕接過來呷了一口茶,滿口留香,不吝讚譽的說道:“好茶,堪比梔子陳皮茶了。”

豆青釉蓋碗裡沖泡的茶水是產自黃山的松蘿茶,在衆多茶葉裡脫穎而出,成爲了貢茶。

講究土壤氣候,但凡是氣候稍差了一些,茶葉就會落了下乘,不能送入宮裡當做貢品。

渾然天成的貢茶,當然要比人手窨制的茶葉更佳了。

孫公笑罵了一句:“這可是有幸成爲貢茶的松蘿茶,當然是好茶了,你小子居然拿着人手窨制的茶葉相比較,你當是女狀元陳圓圓親手窨制的梔子陳皮茶。”

此狀元非彼狀元。

每逢春闈結束以後,金水河畔的十里煙花勝地通常會舉辦一次盛會,名士曹大章在《燕都妓品序》裡列出‘品、韻、才、色’四樣,分別從人品、氣質、才藝、容貌等四個方面對清倌人和伶人進行品藻。

依次定下狀元、榜眼、探花、傳臚等妓品。

陳圓圓九歲那年在金水河畔的梨園初步登臺,驚爲神女,連續三科春闈成爲《燕都妓品序》裡女狀元,引來了很多官紳權貴的歎爲觀止。

李冕在東梢間書房裡看過《燕都妓品序》,知曉了孫公那句話裡女狀元是何意思,煞風景的說了一句:“不見得是幸事。”

換作平時誰敢大煞風景,孫公早就伸出手掌敲那人的腦袋了。

孫公今天卻是嘆了一口氣:“確實不見得是一件幸事。”

徽州府每年爲了進貢松蘿茶,地方官員已經足夠勞民傷財了,還要應付宮裡來的漕運太監。

在貢茶以外,額外採辦一批松蘿茶,進獻給宮裡來的劉瑾。

想到此處,孫公袁公兩人又是打量了幾眼李冕,感覺眼前的皮籟備懶小子,與他們印象裡駙馬李冕相去甚遠。

三座門那場朝論過後,長平公主不知是爲了給李冕結交官紳做鋪墊,還是爲了給他揚名,從府裡流傳出了一個消息。

漕運太監的夾帶是由駙馬李冕潤色,看穿了其中的弊病。

一直默默無聞的李冕,在官紳裡有了一個模糊印象,品行還算是端正。

至於李冕看穿了太監夾帶,官紳們多半是不相信,這等對於朝政時局獨到且毒辣的眼光,不是寒門子弟所能擁有。

沒有世代宮保的長輩提攜,見識和眼界達不到看穿漕運太監的層次。

孫公袁公兩人經過與他的接觸,又有發人深省的廢漕改海言論,心裡有了回數,長平公主說的那話多半真實。

袁公說出的提點,超出了點頭之交:“朝爲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人一旦讀了書開了心智,總會有所求。學得文武藝賣予帝王家是大多數讀書人的所求,品德高尚些的也會一心爲國做些實事,再是性子淡泊總有著書立傳的想法,只是小友已然身在名利場,卻別無他求,就連老夫都看不穿你了。”

李冕笑了笑,沒有把這句看不穿當真,以這兩位的經世練達豈會看不穿他的心思。

不過是有了惜才的心思,想要讓他幹些實事,爲朝廷出一份力。

寒風習習,吹來了金水河畔的悠揚曲調,孫公端着豆青釉蓋碗,耐着性子品茶,眼神沒有落向金水河上宜人的陽春白雪,注意力始終在李冕身上。

難道世上真有人對功名利祿漠不關心。

倘若是一名官紳公子還好說,吃過見過,享受過各種功名利祿了。

李冕偏偏是寒門子弟出身,最是講究一個出人頭地了,做夢都在渴求着衣錦還鄉。

李冕坦然的說道:“作爲一名駙馬,我家娘子還是由嫡長公主變成庶長公主的長平公主,說出看淡了功名利祿的話,估計沒有官紳願意相信,多半會把我的行爲當成韜光養晦。其實吧,現在的日子過得挺舒服,騎騎馬,逛逛街,逗一逗雉奴,何必惹來一身煩心事,活得太累。”

雉奴偷偷塞着蜜餞,聽到一句逗一逗雉奴,臉蛋瞬間就紅了。

還是當着好多人的面說出來,臉蛋紅的發燙,羞死個人了。

這番話裡充斥着坦然,像是勞累了一輩子,身子累垮了,心累了,不想繼續過着勞勞碌碌的苦日子。

可是李冕不過弱冠年紀,哪裡來的一輩子勞碌的滄桑感。

孫公是個隨性的人,見他實在不想操心案牘了,也就不再勸了。

世事無常,世人大多是身不由己,何況李冕迎娶的那位公主還是長平公主。

往後的事情,誰好說。

袁公辭官不做了,還是整日爲國操心,不忍心賢才在野:“不爲了朝廷,爲了長平公主也是好的,以長平公主和劉瑾等八虎的不對付,不做些努力,早晚有一天會被逐出京城,驅趕到金陵,從此遠離朝廷中樞。”

前往金陵?

李冕樂了:“還有這等好事,早就聽聞了秦淮河的繁華程度僅次於金水河,剛好想去見識一番,看來以後需要儘量少說話了。”

“你小子”

孫公先是一愣,又是忍不住笑罵了一句:“京城裡官紳公子見了老夫和袁公,恨不得一口氣吐露完胸中的所有豪言壯語,試圖獲得一點青睞。你小子可倒好,不想吐露心聲也就罷了,還想着法的惹來老夫和袁公的不滿,着實怪哉。”

(本章完)

第143章 玉兒護人第133章 謠言抄家第133章 謠言抄家第77章 漕口第100章 紅螺寺第40章 撞六市第142章 馬匹主人第150章 刺殺原因第113章 果斷出手第63章 動手第91章 一封奏章第153章 心願終成第31章 清客園第87章 一句詩第38章 贈傘第137章 姑爺做主第50章 豆腐宴第71章 順天府衙門的黃冊第97章 亭亭如蓋第155章 歷史教訓第61章 草場院第99章 糞段第68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44章 以後的打算第129章 不留後患第9章 圓圓第24章 百萬漕工第52章 出事了第91章 一封奏章第99章 糞段第27章 木蘭花令第32章 女清客第80章 拿下萬四泉第72章 養濟院的少年第18章 石灰點豆腐第100章 紅螺寺第22章 壽寧公主第145章 手起刀落第26章 無才無德第56章 各方心思第147章 傳庭送禮第76章 賀錦第67章 京城浮收第71章 順天府衙門的黃冊第108章 自有因果第94章 十六錢第56章 各方心思第41章 規矩第99章 糞段第48章 別有用心第48章 別有用心第60章 高手第107章 看似無緣第67章 京城浮收第79章 賀錦的手段第74章 解決劉鵝頭第127章 緣盡緣起第149章 遭遇刺客第81章 調把第103章 高僧真高第49章 害人害己第107章 看似無緣第77章 漕口第12章 看來豈是尋常色第41章 規矩第40章 撞六市第57章 孫易發的結局第87章 一句詩第10章 太監採辦第10章 太監採辦第33章 芸娘第49章 害人害己第153章 心願終成第99章 糞段第9章 圓圓第52章 出事了第62章 手弩第33章 芸娘第127章 緣盡緣起第33章 芸娘第129章 不留後患第54章 審案第20章 錢糧賬冊第55章 各方登場第62章 手弩第64章 大馬第34章 撞見陳圓圓第121章 紅葉傳情(大章)第55章 各方登場第14章 陳圓圓的閨房第41章 規矩第125章 意料之外第28章 江南才女第3章 無心插柳第37章 肚皮第85章 雨後第68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68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45章 鹹甜第99章 糞段
第143章 玉兒護人第133章 謠言抄家第133章 謠言抄家第77章 漕口第100章 紅螺寺第40章 撞六市第142章 馬匹主人第150章 刺殺原因第113章 果斷出手第63章 動手第91章 一封奏章第153章 心願終成第31章 清客園第87章 一句詩第38章 贈傘第137章 姑爺做主第50章 豆腐宴第71章 順天府衙門的黃冊第97章 亭亭如蓋第155章 歷史教訓第61章 草場院第99章 糞段第68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44章 以後的打算第129章 不留後患第9章 圓圓第24章 百萬漕工第52章 出事了第91章 一封奏章第99章 糞段第27章 木蘭花令第32章 女清客第80章 拿下萬四泉第72章 養濟院的少年第18章 石灰點豆腐第100章 紅螺寺第22章 壽寧公主第145章 手起刀落第26章 無才無德第56章 各方心思第147章 傳庭送禮第76章 賀錦第67章 京城浮收第71章 順天府衙門的黃冊第108章 自有因果第94章 十六錢第56章 各方心思第41章 規矩第99章 糞段第48章 別有用心第48章 別有用心第60章 高手第107章 看似無緣第67章 京城浮收第79章 賀錦的手段第74章 解決劉鵝頭第127章 緣盡緣起第149章 遭遇刺客第81章 調把第103章 高僧真高第49章 害人害己第107章 看似無緣第77章 漕口第12章 看來豈是尋常色第41章 規矩第40章 撞六市第57章 孫易發的結局第87章 一句詩第10章 太監採辦第10章 太監採辦第33章 芸娘第49章 害人害己第153章 心願終成第99章 糞段第9章 圓圓第52章 出事了第62章 手弩第33章 芸娘第127章 緣盡緣起第33章 芸娘第129章 不留後患第54章 審案第20章 錢糧賬冊第55章 各方登場第62章 手弩第64章 大馬第34章 撞見陳圓圓第121章 紅葉傳情(大章)第55章 各方登場第14章 陳圓圓的閨房第41章 規矩第125章 意料之外第28章 江南才女第3章 無心插柳第37章 肚皮第85章 雨後第68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68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45章 鹹甜第99章 糞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