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調度

bookmark

李昭有些擔心:“可先生你覺得這漢中城池真那麼牢靠,能抗拒李效的大軍嗎?”

顧蘭心有成竹地笑道:“大王放心,就算李效這次難得英明一回,卻也無濟於事。他手下的兵將經過這幾次和趙平的大戰之後,厭戰之情必濃,就算有人願意領兵來攻,士氣也難以凝聚起來。而反觀我漢中守軍,則是以逸待勞,軍紀、戰力、士氣等各方面都在敵軍之上,敵軍縱使藉着那人數優勢,也難以和在短時間內攻陷漢中城。況且,大凡興兵,總要冒險,若是不冒奇險,何以建奇功,何以成就萬世不遇之大業!”

顧蘭這最後一句鏗鏘有力,他這個白衣儒生,難得有這般激情澎湃之時,李昭也被他說得熱血上涌,胸口發熱:“不錯!想我李昭當年以區區一郡之地就敢徑直稱王,如今又有何不敢冒此等危險的!難道是有了一點本錢就自畏首畏尾了嗎?若是如此的話,我還不如早些回家放牛種田去呢!”

顧蘭見李昭終被說服,心懷大放,頓時便笑了起來。李昭此人之所以算得上明主,不在他不犯錯,而在他犯錯之後能接納別人的意見,並立即改正,這等毫不諱疾忌醫的做法甚爲顧蘭所推崇,這也是他寧可隨着地小勢弱的李昭,卻不願意去投效趙平、李效等雄主的原因。

“大王,既然此事定下,就應該確定領兵的人選了。劍閣那邊雖然是佯攻,但若是領兵之人全無民名氣也不好,這樣引起不了對手的足夠重視,難以達到吸引兵力的作用。而最重要的是領兵奇襲江油之人,不但要有勇武的軀體,更要有堅毅的內心,非同小可。”

李昭點點頭,沉吟了一陣子,最終還是沒有直接道出人選,而是反問道:“先生有何提議?”

顧蘭毫不猶豫地說道:“大王您自己便是一員百戰之將,若去攻劍閣,則敵軍守將必然以爲我軍傾巢而出,從吸引敵軍注意力的效果方面來看,罕有更甚於此者。而俊山老將軍老驥伏櫪,不下於年輕人,以他來襲江油,乃是最好的選擇。”

李昭笑了笑,臉上卻露出一絲談論如此嚴肅問題之時並不應該出現的曖昧笑意,似乎欲言,卻又有所顧忌,不便出口。顧蘭見了,連忙搖頭說道:“大王之議,絕不可行,大王乃是漢中脊背,輕身涉險,殊爲不智。而且,漢中大軍中失了任何人都可,卻絕不可失了大王。大王便是我漢中軍民的依仗,若是大王有個三長兩短,我漢中大軍一夜之間分崩離析也就在情理之中了。所以,大王爲了自己個人的生命安全不能去江油,爲了我等千萬軍民,也不可去江油!”

顧蘭和李昭之間可算得上是心有靈犀了。李昭並無道出自己心中的想法,但顧蘭卻是瞭如指掌,知道李昭的意思是希望自己能親自領兵奇襲江油。但李昭的這個沒有宣之於口的提議對於顧蘭來說,絕對是瘋狂的,他想也未想,立即給予了回絕。

李昭苦笑一聲:“孤自起兵以來已歷多年,剛開始的時候每戰都衝鋒在前,廝殺於如今的刀槍之中,如今好不容易穩固了漢中這塊地盤,每戰卻只能坐視於後,眼睜睜地看着兄弟們爲了孤而流血犧牲,孤於心何忍!況且,此次奇襲,雖然如先生所言,極爲危險,但我等謀算已經到了極致,江油城如今極爲空虛,危險已經降到了極致,若是這等戰役,孤尚且不能單獨領兵出戰,以後孤還能單獨領軍嗎?孤若是連領軍之能尚且消弭殆盡,又如何震懾諸將,如何乾坤獨斷?”

被李昭這般一說,顧蘭倒是不好再勸了。要知道,漢中軍之所以今日能保持團結,對李昭這般忠心,並不是因爲李昭人品比別人高尚一點,更不是李昭的詩賦比別人做得好一點而是因爲漢中的這塊地盤,是李昭親自領着衆人去打下來,然後面臨強敵入侵,又是李昭帶着衆將守下來的。

也就是說,衆將對李昭的忠誠,是因爲李昭還能領着他們打仗,領着他們擊敗一個個的敵人。但若是李昭因有了今日之地位,便徹底扒去戎裝,成爲一個只對民政、賦稅這等事情精熟,而對行伍則並不在行的人,他在漢中軍中的地位,也就堪虞了。就算今天還在領兵的這些大將都忠於李昭,以後升上來的那些大將還能保持多少的忠心,就難說得很了。

沉吟良久,顧蘭終於讓步,他說道:“大王一定要去,也不是不可以,不過卻需引一員大將爲副將,而且此副將必須有監督大王之職權,必使大王不得親身涉險,這樣纔可!哦,差點忘記一件更重要的,那便是不能以明亮大王旗號,軍中打那副將之旗號,而且在漢中這邊,也不能讓人知道大王親征之事,以防泄密。”

李昭只要能領軍出征,倒也顧不得其他了。況且,他也知道李昭這也是爲了他好,他展顏笑道:“先生之言,孤一概遵循,只是,這統軍副將,當用何人呢?”

顧蘭想了想,道:“還是俊山老將軍吧!俊山老將軍爲人沉穩,熟知韜略,有他在大王身邊照料,蘭也可放心了。還有公朗,他年紀正輕,正在成長的階段,經歷這樣一場大戰對他來說,不啻一次進步的良機。”

“只是,這樣一來,誰也守漢中,誰又可攻劍閣呢?”

顧蘭斷然道:“在下蒙大王信重,這些年以來,一直未嘗親自通兵,若是大王不嫌棄的話,蘭願意親自坐鎮漢中,爲大王守住家門。至於劍閣,我看不如讓子謀將軍去好了!”

這李韜李子謀乃是李昭的族兄,本身也是悍勇的大將,只是顧蘭一直覺得他野心過重,一再對他進行壓制,這還是他第一次主動推薦李韜。

李昭倒也不以爲意,他點了點頭,道:“先生用兵如神,如能爲孤看護家門,孤便可高枕無憂了!”

52.莫名六四 情思25.怒退84. 敵手四一 大勢221.雙管五八 代郡攻防212安置 5五六 戰事365.聞訊七二 衝突296.阻擊之戰1二七 成敗18.問計40.人質六四 移民二九 融合三二 大棘城之戰827.果決35.獨追三一 樂浪之戰2十七 激戰12.南征河內12四一 郡治5八五 追襲10八二 動盪四一 大勢2十七 臨淄之變1三十 樂浪之戰164.襲營二十 亂起四 王家谷之戰4七十 國策4.南征河內4三七 滅族4四十 壺關十 局勢29.安置 294.館陶城下4六五 合作1七一 衝突十二 始末三十 樂浪之戰1十九 槍法120.幽州1297阻擊之戰2三二 將帥之道三二 大棘城之戰831.調度六九 婚儀45.報訊12.南征河內12三八 窮途末路1111.幽州3十 平胡安國策1十五 備戰85. 行軍七六 往事八 憤怒八 前奏362.兵敗四七 怒斬二九 攻城236.險道41.恩典五十 奇斤氏158運籌六四 情思六十 憂慮二二 幽谷佳人4112.幽州4六六 名將63.定計二二 國本六二 鳳鷹84. 敵手八 前奏3一、王家谷之戰1五 走私2二一 局勢七八 背影五九 代郡攻防3三七 郡治1三 傷情三三 大棘城之戰9八四 新政325.勾心鬥角16. 相迎七八 背影二四 使命八六 追襲11六 圍爐夜話3106.壺關上的最後一戰3七六 疑雲2五九 婚事1四一 各有打算1九十 追襲15二九 攻城240.人質31.調度
52.莫名六四 情思25.怒退84. 敵手四一 大勢221.雙管五八 代郡攻防212安置 5五六 戰事365.聞訊七二 衝突296.阻擊之戰1二七 成敗18.問計40.人質六四 移民二九 融合三二 大棘城之戰827.果決35.獨追三一 樂浪之戰2十七 激戰12.南征河內12四一 郡治5八五 追襲10八二 動盪四一 大勢2十七 臨淄之變1三十 樂浪之戰164.襲營二十 亂起四 王家谷之戰4七十 國策4.南征河內4三七 滅族4四十 壺關十 局勢29.安置 294.館陶城下4六五 合作1七一 衝突十二 始末三十 樂浪之戰1十九 槍法120.幽州1297阻擊之戰2三二 將帥之道三二 大棘城之戰831.調度六九 婚儀45.報訊12.南征河內12三八 窮途末路1111.幽州3十 平胡安國策1十五 備戰85. 行軍七六 往事八 憤怒八 前奏362.兵敗四七 怒斬二九 攻城236.險道41.恩典五十 奇斤氏158運籌六四 情思六十 憂慮二二 幽谷佳人4112.幽州4六六 名將63.定計二二 國本六二 鳳鷹84. 敵手八 前奏3一、王家谷之戰1五 走私2二一 局勢七八 背影五九 代郡攻防3三七 郡治1三 傷情三三 大棘城之戰9八四 新政325.勾心鬥角16. 相迎七八 背影二四 使命八六 追襲11六 圍爐夜話3106.壺關上的最後一戰3七六 疑雲2五九 婚事1四一 各有打算1九十 追襲15二九 攻城240.人質31.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