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心細如髮

bookmark

楊業深知契丹騎射功夫,已經做好了預防箭矢襲來的準備。

只是對方前部似乎並沒有弓箭在手,就在他疑惑之際,對方後排五百騎軍頓住了衝鋒的腳步,對着他們拉開了弓弦。

比馬蹄還要急促的弓弦聲響起!隨着「颼颼」的破空聲。

楊業高呼道:「俯地身型,護腕掩面,加速衝鋒!」

靜塞軍訓練有素,其實不用他呼喊,都懂得如何在戰場上保全自己。楊業與契丹騎兵交戰多次,對於契丹箭矢的威力心中有數。

靜塞軍以遊擊爲上,騎士皆身着騎士輕甲,對於刀劍有一定的防禦力,可對上弓箭便遠遠不足。

故而所以靜塞軍都在輕甲內部多穿一件鎖子甲,能夠有效地抵擋弓箭帶來的傷害。除此之外,他們的護腕大如圓盤,也能夠很好地護住面門要害。

但是這一次的箭雨威力卻超乎楊業的預料。二十餘兵士慘叫着中箭摔倒......

還有三十餘名兵士中箭掉隊。

楊業身經百戰,並未多想,尖嘯一聲,繼續縱馬向前。靜塞軍與契丹騎軍狠狠撞擊在一處。

楊業爆喝一聲,手中的金刀在夕陽的餘下閃着耀眼的光芒,起手一刀,便將面前的一名騎兵從肩膀到腰間,砍成了兩斷。

鮮血噴射,腸子內臟外流一地。

楊業作戰向來喜歡先聲奪人,先喪敵膽。一擊殺敵不夠,手中金刀直刺而出,探入一兵卒的胸膛,雙手使力,將對方連人帶屍高高舉起,然後橫轉刀柄,以刀面將屍體揮擊而出。

屍體受到了楊業膂力甩擊,如同炮彈一般對着契丹騎兵砸去,五人受到了屍體的波及,或是給砸下馬去,或是撞到身後騎兵,亂做一處。

楊業大笑一聲,順着混亂的地方殺入,左衝右突,舞動金刀,遠挑近打,將契丹的陣勢衝個七零八落。

樑崇贊、靜塞軍早已跟自己的統帥形成了默契,順着楊業以個人武勇切開的缺口蜂擁而入。

大規模的團戰,個人武勇並不能左右戰局,但是這類小規模的團戰,個人的英雄主義完全得以體現。

楊業神威凜凜,所爆發出來的戰意戰力,讓契丹騎兵忍不住膽怯,出於求生的本能,下意識地選擇避讓。

楊業率靜塞軍不斷向契丹陣形腹地挺進。

不到一刻鐘的功夫,以摧枯拉朽之勢穿透了這股敵兵。

此時契丹後面的五百騎兵速度還來不及提上來,爲首一人正是那個身着光要甲的將領。

楊業想着先前倒地與掉隊的五十餘名兵士,臉上猙獰一笑,正對着敵將就衝了過去。

耶律德里也是初生牛犢不怕虎,見狀居然絲毫不懼,叫吼着:「楊業鼠輩,吃你大爺一棒!」

他針鋒相對的直衝楊業而去,笨重的狼牙棒在他手上輕若無物,對着楊業就當頭劈下。

負責指揮衝鋒的奚律擎正要調轉馬頭,支援耶律德里,見狀駭然失色,大叫:「少主不可。」

他的叫喊在這嘈雜的戰場,自然無法傳到耶律德里的耳中。楊業面對耶律德里如此一擊,絲毫不讓。

相比耶律德里的奮力劈砍。

楊業顯然更加高明,他在兩人即將近身的時候,猛地一拉繮繩,讓麾下神駒雙腿離地而起。

然後在更高更遠的地方,舉着自己的金刀,人馬合一,與戰馬一起而下。楊業的金刀與耶律德里的狼牙棒都屬於重型武器。

刀棒重重撞擊在一起。星火四射。

耶律德里瞬間雙手就失去了知覺,狼牙棒竟微微彎曲,彈飛出去。他整個人如招雷擊,虎口鮮血迸射,卻完全感受不到痛處,身軀肌肉都震得一僵,動彈

不得。

楊業也受力後仰,可他經驗豐富,順着力量平躺在了馬背上。在人馬交錯的時候,右手一撈,將短暫僵硬的耶律德里夾在了臂彎裡,猛地一夾,聽得骨頭移位的聲音以後,丟在了地上。

耶律德里口中鮮血狂噴,摔得七葷八素,但總算回過了神。

可還沒等他動彈,馬蹄已經蹋在了他的胸口,靜塞軍的騎士從他身上掠過,將之生生踩踏地嵌進了草地裡。

楊業並沒有停頓,而是斜刺裡迂迴一小圈,在不減速的情況下,再次與契丹的前騎軍撞在了一起。

連環突擊!

奚律擎已經失去了理智,耶律德里的慘死,他不知道如何去跟耶律沙覆命,叫吼着舞動手中的鐵棍,衝進了靜塞軍中。

他不要命地舞動鐵棍,只攻不守。

亂戰中靜塞軍的騎兵竟一時間拿他不下,反而給他殺了五人。樑崇贊見狀,將手中長槍當作暗器,射向奚律擎。

奚律擎一棍揮出,還來不及回招格擋,給鐵槍穿透了胸膛,眼看活不了了。

兩名核心將官慘死,其他契丹騎兵鬥志大喪,哪裡還敢再戰,紛紛向四方潰逃。

楊業、樑崇贊與靜塞軍早已達成默契,並沒有深入追擊,只是稍微掃蕩了周邊,便準備撤退。

打游擊戰最關鍵一點就是不能貪心,見好就收。不過這一次有些意外。

楊業命人砍下耶律德里的腦袋,自己去觀察了之前爲契丹弓箭手射倒或是掉隊兵士的傷勢,看着面前的情況,對着樑崇讚道:「你去收集一些契丹人用的弓與他們的箭矢。」

他認真查看了中箭受傷兵士的傷口,眼中透着幾分肅然,腦海中想着交手的那一幕,若有所思。

他們並未在打掃戰場上浪費時間,只是依照楊業的命令收集了一些弓箭與箭矢,將戰場上無主的戰馬一併遷走,僅此而已。

就在他們離開的一刻鐘,周邊的契丹援兵抵達了戰場。隨着夜幕的來臨,他們理所當然地失去了楊業的蹤跡。

楊業得勝之後,並未繼續在耶律沙的包圍圈裡繼續隱藏,而是前往已經抵達承德的羅幼度匯合。

當楊業抵達承德的時候,羅幼度正在與符彥卿、盧多遜、韓微聊到楊業。

「楊業以一軍之力,在漠南耀武揚威,與賊軍叢中來去自如,漲我軍威風,削敵人士氣,當真了得。」

面對羅幼度的感慨讚賞。

符彥卿亦道:「楊業此人用兵之靈活,大有昔年彭越風采。陛下有如此良將,可謂洪福齊天。」

他精於兵事,深知楊業這種風格的將領用得好,能夠勝過千軍萬馬。

盧多遜自是少不了一陣吹捧,「千里馬常有,伯樂不常有。若非陛下,楊業哪有這般施展能力的空間機會?」

楊業此時求見,打斷了他們的交談。

羅幼度笑道:「真是說曹操,曹操就到了。快,讓人將他請入帳中。」楊業一身戎裝,風塵僕僕地走進大殿。

「見過陛下!末將盔甲在身,不便行大禮,望陛下恕罪。」如他這樣忠義之人,士爲知己者死。

羅幼度不計較他降將身份,委以重任,特地爲他量身打造了一支靜塞軍。這種恩情,楊業早已決定以性命報答。

羅幼度上前將楊業扶起,笑道:「朕已聽說愛卿事蹟,以幹人之衆,橫行於萬軍之中,予取予求,來去自如,還斬殺了耶律德里。朕剛剛還說到愛卿,古之名將,亦不過如此.....愛卿,辛苦了。」

楊業趕忙道謝,隨即說道:「陛下,此次與耶律德里的一戰,末將有些發現。」

羅幼度揮了揮手,命人搬來凳子道:「坐下,

慢慢說!」

楊業再次感謝,坐下以後,道:「末將之前遇到不少契丹騎軍,他們莫不是遠用弓箭,近則刀槍。憑藉北地馬耐力優秀的特點,儘量不與我們正面短兵相交。若非我們中原馬爆發力強勁,很難在一箭之地追上他們。可在與耶律德里他們對戰的時候,對方的部隊在一箭之地分爲了前後兩隊,一隊維持衝鋒,近距離交戰,另外一隊停馬射擊。」

「他們人數不多,也就五百人上下。可只是第一輪,就讓我部五十餘人失去了戰鬥力。」

羅幼度微微皺起了眉頭,聽懂了楊業話中的意思。

對方只是五百人,但若兩軍對壘,對方的人數上五千一萬,兵卒陣型密集,那他們造成的傷害就不只是五十餘人了。

羅幼度道:「這是他們的新戰術?」

楊業頷首道:「臣是這麼認爲的,一直以來,契丹的騎射對我們都不能造成多大的危害。想來,他們已經想到了應對之法。」

符彥卿道:「是弓?他們改良了馬弓?」

楊業說道:「不只是馬弓,還有箭矢,他們的箭矢特別的重。」羅幼度忙問道:「可有樣本?」

楊業道:「臣收集了一些,就在帳外等候。」羅幼度揮手讓將弓箭與箭雨呈上來。

弓箭一共三張,箭矢若干。

羅幼度拿過一張遞給符彥卿,自己又拿了一張,在手上把玩。

弓箭與常見的馬弓大小相差無幾,入手也沒有多少重,只是弓身呈現反曲狀態。

反曲弓?

羅幼度腦海裡出現了一個名詞,他擺了一個架式,用力後拉,頓時覺得雙手吃重,他定了定馬步,勉強將弓拉開,總算沒有丟臉。

他雖不善弓箭,但對於弓箭的忌諱卻是知道的,並沒有直接放空弦,用了最後一點餘力,將弓弦回收。

許多電視,爲了證明自己得了好弓,放空弦測試。其實這是最愚蠢,最不符合實際的。

弓箭的結構是通過拉動弓弦帶動弓片,撒放的時候通過弓片回彈帶動弦上的箭飛出去,如果弦上沒有箭的話,弓片回彈的巨大力道就完全作用於弓的本身,有翻弓的危險,甚至會直接斷裂,對射空弦之人造成致命傷害。哪怕你的弓耐造,並無異常,也會嚴重損害弓箭的壽命。

羅幼度也不覺得丟人,說道:「朕在地上都如此費勁,換做在馬背上,決計拉不開這弓的。」

他看了一眼身旁的符彥卿。

這老傢伙雙足站立,反覆拉了幾次,認真端詳着馬弓,說道:「確實是好弓,這是羊角?嫩竹、軟木......"

他說着突然意識到什麼,道:「陛下,借水一用。」羅幼度指了指桌上的茶。

符彥卿含了一口在嘴裡,對着弓弦噴了上去,連噴了三口,他繼續將馬弓拉了一個滿環,說道:「他們也沒有閒着呀!」

羅幼度自然明白符彥卿說的是什麼。楊業顯然也明白了。

唯獨盧多遜、韓微一頭霧水。

羅幼度說道:「弓箭最怕雨雪,匈奴人、突厥人、鮮卑人、契丹人都有在雨雪天氣因爲弓箭無法使用,被我們華夏擊敗的例子。契丹這馬弓,顯然耐得住小雨大雪。」

羅幼度將弓箭放在一旁,拿起了箭矢細看。

契丹的箭矢入手特別重,箭矢的箭鏃又大又寬,箭身也形如鑿,有七寸長。羅幼度問道:「實戰效果如何?細說!」

楊業道:「此弓箭配此箭矢,威力極大。有一箭射入戰馬頭骨,造成戰馬直接死亡。有一箭射穿了護腕,直接刺入了兵士的前額,還有一箭射穿了內裡的鎖子甲。重甲或許能夠抵抗,輕甲難擋此弓箭。另外箭矢箭身過長,深入肌膚

以後,必須立刻折斷,不能耽擱。靜塞軍便有幾位勇悍兵士,不顧自身中箭,繼續衝鋒。導致箭身上下搖動,將傷口撕裂,造成二次傷害,血流不止。此外這箭矢上還有一股馬糞的味道,想來,他們休息的時候,箭頭是***馬糞裡的。」

符彥卿道:「老臣明白了!對方深知我軍鎧甲之堅固,他們之前的弓箭、箭矢無法對我們造成傷害,特地改良了弓箭、箭矢。從楊將軍所述的情況來看,這弓箭張力極大,即便是他們也無法做到在馬背上射擊,必須停下來才能射出手中箭矢。故而以往進退的戰術無法使用,必須要有衝鋒騎兵或者是重甲步卒相護。他們的新戰術具裝騎兵在前突擊,弓騎兵在後或者左右迂迴射擊,以配合來彌補不足。」

羅幼度頷首笑道:「八成如此了。」他對楊業說道:「楊愛卿心細如髮,從微末中見真知,又立一大功。」

這事先知道契丹發明了反曲弓以及破甲鏃,將會免於被動,能夠挽回許多兵士的性命。

第五十二章 用人不疑第八十八章 矯情的江南諸臣第四十八章 登島 封鎖第一百八十六章 百戰之軍第699章 我爹是石守信第一百零四章 大舔狗第五十二章 美夢與現實第678章 三軍北上第二十七章 臨時府衙第九章 升官第九十七章 高麗之事第三章 文化入侵第四十九章 四面楚歌第一百四十五章 新學第二十一章 影響擴大第六十五章 虎口奪食第四十八章 深謀遠慮第一百六十九章 兵抵西域第十二章 名動汴京,指日可待第701章 “朕這個皇帝,當得憋屈”第707章 壓力反轉……第三十一章 成都,朕來了!第二十二章 輕騎下廬州第三十四章 洗浴第五十六章 發揮失常 潰敗在即第十四章 立於不敗之地第十五章 輿論爆發第二十三章 暗盟 惦記”趙子龍“第十七章 致命錯誤第十九章 風馳電掣王昭遠第七十六章 垂拱而治第十六章 羅虞朝廷的太子第七十二章 首相的野心第三十四章 入甕第三章 前線無糧第五十一章 絕對公允第三十四章 入甕第六十三章 甘爲棋子第686章 亡第六十七章 埋下一顆大雷(二合一)第三十六章 說服第九章 知己第662章 過於熟悉 處處破招第七十二章 迎“大小周後”第七十五章 文德殿夜第九章 卒雖少,可用矣!第688章 倭國消息 耶律賢逝第一章 去其靈魂第三十五章 備棺斷案第一百二十八章 幹你……第三十三章 歸義軍的窘境第三十五章 孤身一人足矣第三十九章 羅幼度的小米弟們?第九十五章 鑿穿戰術第708章 諸國降王侯長第六十六章 伏擊不成就強襲第二十八章 羅幼度的嘴第一章 去其靈魂第四十二章 毒煙、猛火第十章 壯烈第二十九章 可朕捨不得第四十一章 甩手節度李處耘第十五章 餓極的猛虎第五十一章 悔不聽幼度之言!第五十二章 用人不疑第六十章 亂局中的決策第三十九章 大理權臣高方第一百五十四章 賊人休想靠近雁門關第一百五十二章 草原上的第一場雪第三十五章 水桶大戰第一百二十三章 定設計圖第九章 知己第二十九章 御下第一百五十一章 拜師第二十四章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第八十七章 知難而退第七十一章 越級的折賽花第三十章 心服口服第五十五章 孤注一擲第六章 麟州楊家第五章 內應第十一章 灌酒第四十章 社死現場第二十八章 進擊的符清兒第四十二章 將遇良才第四章 一腳踹了過去第四十五章 焦慮的周娥皇第十六章 攻不攻嘛!第五十五章 真不講武德第一百六十章 歸順 調轉槍頭第二十章 帶汁諸葛亮第二十八章 進擊的符清兒第一百六十四章 愚蠢第三十四章 鴻門之宴第一百五十五章 爲羅天子所擄第三十六章 眼睛有點紅第一百三十七章 就讓本殿說服他吧第三十七章 多才多藝第六十二章 內鬥小能手第659章 將遇良才
第五十二章 用人不疑第八十八章 矯情的江南諸臣第四十八章 登島 封鎖第一百八十六章 百戰之軍第699章 我爹是石守信第一百零四章 大舔狗第五十二章 美夢與現實第678章 三軍北上第二十七章 臨時府衙第九章 升官第九十七章 高麗之事第三章 文化入侵第四十九章 四面楚歌第一百四十五章 新學第二十一章 影響擴大第六十五章 虎口奪食第四十八章 深謀遠慮第一百六十九章 兵抵西域第十二章 名動汴京,指日可待第701章 “朕這個皇帝,當得憋屈”第707章 壓力反轉……第三十一章 成都,朕來了!第二十二章 輕騎下廬州第三十四章 洗浴第五十六章 發揮失常 潰敗在即第十四章 立於不敗之地第十五章 輿論爆發第二十三章 暗盟 惦記”趙子龍“第十七章 致命錯誤第十九章 風馳電掣王昭遠第七十六章 垂拱而治第十六章 羅虞朝廷的太子第七十二章 首相的野心第三十四章 入甕第三章 前線無糧第五十一章 絕對公允第三十四章 入甕第六十三章 甘爲棋子第686章 亡第六十七章 埋下一顆大雷(二合一)第三十六章 說服第九章 知己第662章 過於熟悉 處處破招第七十二章 迎“大小周後”第七十五章 文德殿夜第九章 卒雖少,可用矣!第688章 倭國消息 耶律賢逝第一章 去其靈魂第三十五章 備棺斷案第一百二十八章 幹你……第三十三章 歸義軍的窘境第三十五章 孤身一人足矣第三十九章 羅幼度的小米弟們?第九十五章 鑿穿戰術第708章 諸國降王侯長第六十六章 伏擊不成就強襲第二十八章 羅幼度的嘴第一章 去其靈魂第四十二章 毒煙、猛火第十章 壯烈第二十九章 可朕捨不得第四十一章 甩手節度李處耘第十五章 餓極的猛虎第五十一章 悔不聽幼度之言!第五十二章 用人不疑第六十章 亂局中的決策第三十九章 大理權臣高方第一百五十四章 賊人休想靠近雁門關第一百五十二章 草原上的第一場雪第三十五章 水桶大戰第一百二十三章 定設計圖第九章 知己第二十九章 御下第一百五十一章 拜師第二十四章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第八十七章 知難而退第七十一章 越級的折賽花第三十章 心服口服第五十五章 孤注一擲第六章 麟州楊家第五章 內應第十一章 灌酒第四十章 社死現場第二十八章 進擊的符清兒第四十二章 將遇良才第四章 一腳踹了過去第四十五章 焦慮的周娥皇第十六章 攻不攻嘛!第五十五章 真不講武德第一百六十章 歸順 調轉槍頭第二十章 帶汁諸葛亮第二十八章 進擊的符清兒第一百六十四章 愚蠢第三十四章 鴻門之宴第一百五十五章 爲羅天子所擄第三十六章 眼睛有點紅第一百三十七章 就讓本殿說服他吧第三十七章 多才多藝第六十二章 內鬥小能手第659章 將遇良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