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歸順 調轉槍頭

bookmark

馬得臣聽了耶律敵烈這半開玩笑的笑語,也知大事將成,說道:“得看大王的志向了!”

耶律敵烈訝然道:“志向?何解?”

他原本是一個粗魯的漢子,自與東契丹分裂以後,一直與中原交好,耳濡目染,深受影響。

在心腹大將面前,或許略顯粗鄙,但在馬得臣這樣的名士面前,變得彬彬有禮。

馬得臣說道:“大王可知阿史那社爾、執失思力、契必何力與膠東王錢弘俶乎?”

耶律敵烈說道:“自然知道。阿史那社爾、執失思力、契必何力此三人皆是李唐赫赫有名的大將,爲唐王朝攻城略地,忠貞不二。至於錢弘俶原是吳越國王,現在居於汴京,受到羅天子禮遇……”

錢弘俶雖不掌權,手上沒有了硬實力,但是軟實力在汴京乃至整個羅虞朝廷都是獨一份的。

但凡朝廷舉辦宴席,錢弘俶永遠是最上首,最靠近羅幼度的那一個人。

逢年過節的賞賜,錢弘俶也永遠是最多的。

錢家人只要不造反,逍遙幾代不成問題。

耶律敵烈即便是在大同雲州,也聽過此事。

他話說道這裡,也反應了過來,帶着幾分驚喜地看着馬得臣道:“先生的意思是問在下願意當阿史那社爾等將,還是當膠東王?”

馬得臣作揖道:“正是如此,大王所佔據的雲九州對於中原極爲重要,大王若攜雲九州歸順中原,必受中原天子禮遇,待遇將僅次於膠東王錢弘俶。大王若是放不下身份,以您契丹太宗之後,又爲契丹封爲冀王的身份,歸順中原,意義非同一般。就算無法與膠東王相比,卻也穩勝江南李景、泉漳留從效之流。不過依事實推論,到了那一步,大王想要掌兵卻不可能了。”

耶律敵烈完全不在乎這個,而是急切問道:“我沒有留戀王位的念頭,只是歸順中原以後,羅天子真的容得了我這個契丹王子?”

馬得臣遲疑了一會兒,說道:“這個屬下並不敢替羅天子作主。不過屬下在殿試時,見過羅天子。羅天子給屬下的感覺開明大度,目光尤爲長遠。屬下個人覺得,唐朝太宗皇帝有的氣度,羅天子一樣擁有。”

耶律敵烈深深地看了馬得臣一眼,說道:“你去聯繫中原朝廷,便說我耶律敵烈願意攜雲九州歸附。但中原需答應我兩個條件:第一、善待雲九州的百姓,尤其是那些契丹百姓,得對他們一視同仁。第二、雲九州的文武官員需妥善安排。至於在下,就聽憑中原天子處置吧!”

馬得臣聽着條件,也覺得意外,隨即作揖道:“屬下領命。”

耶律敵烈看着馬得臣離去,帶着幾分失落地坐在位子上。

耶律敵烈一開始是很有野心的,覺得當皇帝就是你們一回事:自己那愚蠢的哥哥,每天喝酒宿醉熬夜,都能當好這個契丹皇帝,自己再怎麼不比他強?

然而真坐上高位的時候,耶律敵烈很快就發現自己當初的想法太天真了。

他根本就不是當上位者的料。

雲九州之前是有耶律屋質負責所有政務,耶律敵烈便如阿斗一樣,做個甩手掌櫃,與親信練兵狩獵,欺負欺負不安分的小部落,去府谷找找折家的麻煩。

然耶律璟遇刺時,耶律屋質正在上京述職,耶律敵烈並沒有機會留下這位契丹于越。

面對雲九州數十萬百姓的生計,面對九州官員的安撫調配,耶律敵烈一個頭兩個大。

除此之外,他還得面對東契丹的威脅,漠北契丹也有吞併他的意思,他只能向中原靠攏,得到中原的支持,才能勉強支撐下去。

耶律敵烈當然知道中原也是不懷好意,可在那種形勢下,他別無選擇。

當然如果有後悔藥,耶律敵烈也許不會這麼選。

中原懷柔之力遠比他想象中的更加厲害,連他自己都忍不住沉淪,何況他人?

耶律敵烈在中原攻滅嶺南,平定交趾以後,已經察覺到中原將重心往北遷移。

雲九州在他手中漸漸失控,他想過歸順,卻又有些不甘心,也有些拉不下面子。

尤其是跟他一起造反的大哥在扶持阻卜克烈部之後,越來越有漠北霸主的風範。

明明一起搞分裂的時候,自己更強一些,最後人家成了漠北霸主,自己卻歸順了中原。說句不好聽的,成了中原的狗。

這也太丟臉了。

面對種種原因,耶律敵烈一直強撐着。

直到這一次意外……

耶律敵烈已經察覺羅幼度有收復雲九州的想法,將逃亡漠北視爲自己最後的退路。

結果蕭術魯列、蕭撻凜這一仗斷絕了北逃之路,與其耗着,等着中原找到藉口滅自己,不如識相地歸附。

耶律敵烈茫然了一會兒,忽然發現內心深處,莫名有種如釋重負的感覺。

“也許,自己真不適合當這個王!有多久沒有上陣了?”

耶律敵烈心中升起這個念頭,他大笑一聲,大步走出大殿,只是看了一眼,身後的大殿,高呼道:“來人,將我的鎧甲取來,將耶律海思也叫來。賊人犯我疆界,老子在後面看戲算什麼事情,點齊兵馬,隨我去前線迎敵。”

《重生之金融巨頭》

他放下了身上的擔子,找回了原來那個常爲契丹先鋒大將的感覺。

耶律敵烈不再一味死守,主動的將兵馬聚集在了豐鎮,與漠北聯軍相隔不過三十里地。

楊業自然也在其中。

面對耶律敵烈此番轉變,楊業自是大喜過望,尋得耶律敵烈說道:“大王,楊某已得陛下快報,府谷折家,麟州楊家各領五千輕騎,一人三馬正向雲中集結。另外太原方面也會派遣騎馬步卒北上,隨時支援。”

羅幼度這些年一直在跟甘州回鶻、青海吐蕃、歸義軍、橫山羌以及北方的各部貿易,收購了不少的戰馬。

馬政也如火如荼地進行着……

府谷、麟州便有朝廷創建的麟谷馬場,養了五萬多匹戰馬。

此刻正好派上用場。

耶律敵烈聞言大喜過望,羅虞朝廷的騎兵他是見識過的。

論及裝備之精良,天下無出其右。

府谷折家,麟州楊家也是大名在外,都是響噹噹的存在。

這一萬精騎,對上裝備參差不齊的聯軍,不說以一當十,以一當五應該不成問題。

還有楊業的靜塞軍……

再加上自己手上的強兵勁旅,耶律敵烈信心倍增,這波,怎麼輸。

耶律敵烈洋洋自得,說道:“賊人剛經一場大敗,士氣必然大受影響。他們裝備亦不及我們,待援兵一到,便可直接北上,叫他們從此不敢南下。”

楊業也認同耶律敵烈此提議,在擁有優勢的情況下,主動出擊,靠實力碾壓纔是最高明的戰術。

他沉穩多智,特別提醒道:“援兵到來之前,大王不可鬆懈防備。”

耶律敵烈怔了怔,覺得有理,叫了親信,安排佈防。

等了三日,這還沒有等到援兵,卻等到了耶律罨撒葛、兀氏乞兒退卻的消息。

耶律敵烈愕然之下,趕忙召集麾下諸將商議。

會議的內容只有一個,追是不追。

耶律海思立刻道:“他們退的從容,末將以爲還是不追得好,提防有詐。”

蕭術魯列也道:“先前一戰,末將並未給對方造成多大傷亡。尤其是漠北契丹與克烈部,他們折損可以不計。他們是此次南下的主力,他們實力尚在,便有一戰之力。這時退去,必有緣故,不宜追擊。”

耶律敵烈本有些心動,但屬下兩將連潑了冷水,便看向了楊業。

楊業也道:“還是別追了,讓他們襲擾東契丹去。”

耶律敵烈驚奇地看着楊業,說道:“楊兄是說,他們轉道往東去了?”

楊業自信笑道:“如果就這樣回去了,兩人將顏面盡失。南下行不通,八成往東去了。”

耶律敵烈有些不信邪,派人前去查探。

果然一切如楊業預料的一樣,耶律罨撒葛、兀氏乞兒在黃旗海整頓了一會兒,轉道往東去了。

耶律敵烈看着一臉平靜澹定的楊業,感慨道:“楊兄神人也。”

忽地有些慶幸,與中原這樣的敵人爲敵。

何必呢?

耶律罨撒葛、兀氏乞兒聲勢浩大的南下劫掠,以這種方式結束,讓遠在汴京的羅幼度始料未及。

但很快他就爲耶律敵烈的態度轉變而興奮。

他揮了揮拳頭,只要完成最後的商談合併,燕雲十六州就徹底回來了。

看着耶律敵烈談的兩個條件,羅幼度微笑着對羣臣說道:“耶律敵烈這是小覷朕了,只要真心歸附,朕不論是契丹、党項、蒙古還是吐蕃,皆是我中國子民,朕一視同仁。”

說着他親自修書一封,命人送給耶律敵烈,允許他保留本部兵馬鎮守蔚州張家口。

至於他麾下的文武官員,朝廷也會依照能力逐一接納。

受到羅幼度書信的耶律敵烈沒有任何遲疑,只帶了少許人,親自南下面聖。

**********

契丹上京。

耶律必攝氣得摔壞了自己最喜歡,從中原搶來的青瓷杯。

“混蛋!豈有此理!”

耶律必攝本來心情不錯。

西邊不亮,東邊亮。

因爲耶律罨撒葛、耶律敵烈的緣故,契丹將重心轉向東方,失去了漠北的控制權。

可他們在東方的行動極爲順利,通過軍事手段,收編了不少生女真的部落。

原本不服管制的完顏氏也在韓德讓的努力下,選擇了向他們臣服,還順帶說服了一直盤踞在長白山上的長白山女真和蒲盧毛朵女真。

現在女真軍在契丹的編制中佔據了一定的比例,已經能與奚族軍相提並論了。

連契丹太祖耶律阿保機都沒有做到的事情,竟然在他手上成功了。

攻打高麗的戰事也出奇順利,他們的軍隊已經攻破了高麗在他們疆界佈置的所有防線,現在軍隊正在圍攻平壤城。

他們特別訓練的攻城軍,在此次戰役中大放異彩。

可謂諸事順利。

對於將來與中原的決戰,耶律必攝底氣也越來越足。

尤其是聽到西方傳來,自己那叛徒兄長耶律罨撒葛領着兀氏乞兒率十萬之衆南下以後,更是擺出一副看好戲的表情,還曾對身旁左右說道:“這纔是草原男兒的氣概。儘管太平王對朕誤會甚深,但他不同於叛賊耶律敵烈,賣國求榮,骨子裡流着的是我契丹皇族的血液。他若能夠改過自新,朕願意封他爲漠北王,統領漠北諸部。”

他這是想放出消息,只要耶律罨撒葛低頭認個慫。

自己這邊就能承認他的地位,而且軍餉物資都會有一定程度的支援。

到時候兩路一起對付中原,能夠爲他分擔不小的壓力。

至於未來,解決了中原之患以後,漠北那點力量,還不是隨意拿捏的。

結果這消息還沒有來得及傳出去,耶律罨撒葛、兀氏乞兒轉道襲擊中京的消息就傳來了。

原本看戲的他們,一下子就陷入了戰火。

關鍵契丹不比中原。

雲九州的主力百姓還是漢人,他們堅壁清野很容易。

其他的牧民只要將牛羊馬往雁門關方向一驅趕,耶律罨撒葛、兀氏乞兒就得抓瞎。

契丹中京則以契丹人爲主了,本來就是冬季,水草不豐。

諸多依賴畜牧度日的契丹百姓,不得不將牛羊馬遠遠的放養。

這臨時臨急根本來不及通知所有部落,甚至於他們自己都不知道牧民追着水草去哪了。

耶律罨撒葛、兀氏乞兒這一擊,直中東契丹要害。

牛羊馬損失慘重。

好在負責中京軍事的耶律沙是一員老將,反應迅速,正面打退了耶律罨撒葛、兀氏乞兒,這才及時止損。

東契丹的經濟本就讓中原逼迫的千瘡百孔,看着上報的損失的牛羊,耶律必攝心如刀絞。

便在這時,耶律屋質一臉憤慨地快步入內,切齒道:“耶律敵烈動身去汴京了,他已經決定率部歸順中原!”

耶律必攝腦袋一翁,大叫道:“他這麼敢?他怎麼敢?”

“雲九州乃我太宗皇帝費盡心思才從中原奪來的,他怎麼敢,怎麼敢的?叛徒,耶律家的罪人……”

耶律必攝無能狂怒!

雲九州重歸中原,意味着什麼,他焉能不知。

第四十四章 五代冠首第八章 委屈的趙匡胤第五章 江陵城亂第一百五十四章 賊人休想靠近雁門關第八十四章 內捲起來第十六章 最不起眼的最致命第四十六章 求穩之策第七十章 做媒第四章 不敢置身事外第一百五十七章 皇帝姊夫,打輕一點第三十二章 救命稻草第709章 願爲陛下舞上一曲第十六章 博弈第九十一章 小人得志的羅幼度第七十五章 吳越世代禮遇中原第653章 奇襲的前奏第一百八十五章 明日決戰!第三章 問計第四十三章 戰艦爲橋第七十三章 唯一的路第五十八章 六神無主的李弘冀第十章 醉酒遇名將第四十章 琉球羣島第四十一章 進攻大渡河第一百二十五章 能幹事,也能惹事第九十六章 驚天消息第十六章 洞房花燭夜第五十二章 重擔加身第十章 壯烈第二十章 羅幼度,黃口小兒,欺朕太甚第654章 將計就計第九十二章 政令不通第二十二章 交手第三十九章 三降將第二十七章 指揮內行的外行第四十五章 鮮明對比 忠義伊審徵第三十一章 陛下,真神人也第675章 大仁大義第669章 孫吳在世,韓白重生第五十一章 出得來,回不去第四十六章 殿中策(下)第六十二章 內應李從嘉第六十一章 碾壓的力量第四章 誘其腹心第六十三章 契丹撤軍第二十三章 暗盟 惦記”趙子龍“第697章 妾身這裡沒問題第五十八章 六神無主的李弘冀第三十三章 禁軍逆行第五十五章 真不講武德第二十二章 選擇第一百三十九章 駕臨洛陽第七十三章 火燒輝月樓第一百一十九章 富二代第五十六章 造勢第671章 手忙腳亂第五十三章 風水不好第七章 結交第二十章 羅幼度,黃口小兒,欺朕太甚第一百四十四章 規劃地域 蒙古崛起第六十四章 欺我中原無人?第一百一十六章 做個選擇第六十章 功利第四十六章 求穩之策第三十三章 先發制人第698章 大虞少年郎第一百四十四章 理念的衝突第二十章 生活零碎第十四章 誘敵第五十九章 出征前的安排第一章 嫡長子名“醜醜”第二十七章 英雄遲暮第六十一章 直搗臨潢府第四十章 半日閒第五十二章 唯一活路第四十八章 真義士!第十四章 淺灘伏擊戰第三十三章 陋室第四十四章 望風而降第一百六十一章 萬千感慨第五章 差距第一百九十一章 十二年第十五章曹潘雙壁 步騎配合(第四更)第一百一十九章 富二代第二十二章 收心第九十五章 毫無節操第二十九章 御下第五十七章 蕭家姐妹第三十九章 馬上驢?第一百五十七章 皇帝姊夫,打輕一點第十八章 老少兩狐狸第四十四章 達成一致第六十六章 伏擊不成就強襲第三十六章 眼睛有點紅第四十八章 深謀遠慮第四十八章 真義士!第十九章 風馳電掣王昭遠第九十七章 禪讓第一百二十九章 給小覷了第二十二章 收復幽州
第四十四章 五代冠首第八章 委屈的趙匡胤第五章 江陵城亂第一百五十四章 賊人休想靠近雁門關第八十四章 內捲起來第十六章 最不起眼的最致命第四十六章 求穩之策第七十章 做媒第四章 不敢置身事外第一百五十七章 皇帝姊夫,打輕一點第三十二章 救命稻草第709章 願爲陛下舞上一曲第十六章 博弈第九十一章 小人得志的羅幼度第七十五章 吳越世代禮遇中原第653章 奇襲的前奏第一百八十五章 明日決戰!第三章 問計第四十三章 戰艦爲橋第七十三章 唯一的路第五十八章 六神無主的李弘冀第十章 醉酒遇名將第四十章 琉球羣島第四十一章 進攻大渡河第一百二十五章 能幹事,也能惹事第九十六章 驚天消息第十六章 洞房花燭夜第五十二章 重擔加身第十章 壯烈第二十章 羅幼度,黃口小兒,欺朕太甚第654章 將計就計第九十二章 政令不通第二十二章 交手第三十九章 三降將第二十七章 指揮內行的外行第四十五章 鮮明對比 忠義伊審徵第三十一章 陛下,真神人也第675章 大仁大義第669章 孫吳在世,韓白重生第五十一章 出得來,回不去第四十六章 殿中策(下)第六十二章 內應李從嘉第六十一章 碾壓的力量第四章 誘其腹心第六十三章 契丹撤軍第二十三章 暗盟 惦記”趙子龍“第697章 妾身這裡沒問題第五十八章 六神無主的李弘冀第三十三章 禁軍逆行第五十五章 真不講武德第二十二章 選擇第一百三十九章 駕臨洛陽第七十三章 火燒輝月樓第一百一十九章 富二代第五十六章 造勢第671章 手忙腳亂第五十三章 風水不好第七章 結交第二十章 羅幼度,黃口小兒,欺朕太甚第一百四十四章 規劃地域 蒙古崛起第六十四章 欺我中原無人?第一百一十六章 做個選擇第六十章 功利第四十六章 求穩之策第三十三章 先發制人第698章 大虞少年郎第一百四十四章 理念的衝突第二十章 生活零碎第十四章 誘敵第五十九章 出征前的安排第一章 嫡長子名“醜醜”第二十七章 英雄遲暮第六十一章 直搗臨潢府第四十章 半日閒第五十二章 唯一活路第四十八章 真義士!第十四章 淺灘伏擊戰第三十三章 陋室第四十四章 望風而降第一百六十一章 萬千感慨第五章 差距第一百九十一章 十二年第十五章曹潘雙壁 步騎配合(第四更)第一百一十九章 富二代第二十二章 收心第九十五章 毫無節操第二十九章 御下第五十七章 蕭家姐妹第三十九章 馬上驢?第一百五十七章 皇帝姊夫,打輕一點第十八章 老少兩狐狸第四十四章 達成一致第六十六章 伏擊不成就強襲第三十六章 眼睛有點紅第四十八章 深謀遠慮第四十八章 真義士!第十九章 風馳電掣王昭遠第九十七章 禪讓第一百二十九章 給小覷了第二十二章 收復幽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