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一起走出大廳,來到前面的大悲院裡面。大悲院外有四五十人,卻有一部分人韋小寶認識。有馬超興、林永超、徐天川、錢老本、高彥超、玄真道人等天地會的一幫兄弟。
韋小寶急忙走上前,“諸位兄弟,你們怎麼來了?”
“我們也是聽說我們的韋香主作了明教的教主,所以就過來看看。”家後堂堂主馬超興道。
“各位哥哥,你們能來韋小寶非常高興,這後面這些人都是咱們天地會的人嗎?”韋小寶看着後面的這些人,有很多人他並不認識。
“也不全是,還有很多的江湖散勇。山下還有不少當初神龍教的一些人,大家都想跟着明教一起幹一番事業,爭取能反了請,復了明。”玄真道長道。
“那大家都往裡面請吧!”韋小寶道。
“韋教主,我們怎麼能相信你一定能帶着我們反清復明呢?當初你在天地會和神龍教的時候都在爲朝廷做事。聽說後來天地會有人擁立你爲皇帝,共同反清復明,還是被你拒絕了。”後面有一個人在喊道。
“我說什麼都沒有什麼意義,只能看着咱們大家一步一步地走了。你們投靠明教,我雖爲我明教教主,但是教裡的很多事情都是幾個明教使者來商量。包括以後,不論有什麼行動,都是你們和明教的使者來共同協商,我韋小寶的加入,只是爲了能把諸位招進明教,具體事情就有諸位去協商解決了。
“所以,現在還不是說我是否能讓你們相信的時候,總有一天我會讓你們相信我,但不是現在。明教現在的方式就是羣策羣力,大家的主意大家拿,我不做主!”韋小寶解釋道,“你們要是相信自己,咱們就可以走到一起。如果你們連自己的都相信,我勸你們還是在江湖遊走吧,明教會延續自己的做法,一直擴大,招納更多的教衆,共同來反清復明。”
“你們還有什麼意見?願意和我們明教合作嗎?”張子良走上前問了一句。“願意與明教合作的朋友,請往裡面走。如果還沒想好的朋友,你們可以在外面或下了光明頂繼續思考,什麼時候想通了,我們明教都會舉雙手歡迎大家。”
韋小寶和明教的一衆人進了大悲院的大堂,外面那些人也都跟着走了進來。“既然大家願意加入明教,那麼,以後我和大家一樣,都是明教的教衆了。那就讓我們精誠合作,反清復明!”
“精誠合作,反清復明!”大堂裡一陣吶喊聲。
“終於,我明教又向前邁了一步,我們的實力又增加了很多。”薛龍飛高興地說道。
“就是,擺酒,咱們慶祝一下,我也和老朋友們好好喝一杯!”韋小寶高興地看着玄真道長一夥人,他是從心裡高興。
大家終於又共聚一堂,“韋香主,不,韋教主,明教下一步做什麼打算?”錢老本問道。
“我還不是很清楚,得問明教的六大使者!”韋小寶笑着說道。
“那怎麼成?你是教主,我們就是奔你來的,你怎麼可以不知道呢?”徐天川道。
“沒關係,天地會的兄弟剛纔不也對我不信任嗎?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慢慢來,現在是你們商量,我聽聽就是了。要是忌諱的話,我也可以不聽!”韋小寶道。
“韋教主,你剛進天地會的時候,大家也都不信任你,最後你還不是爲天地會做了很多事情,爲了天地會裡麪人的安全,你寧可與小皇帝決裂,還是保全了大家的安全。我們相信你,一如當初你是青木堂堂主時一樣相信你。”玄真道長道。
再次看見這幫兄弟又來投奔自己,韋小寶的心情異常的激動,可激動之餘,又多了一份內疚。他這次來明教當教主,純粹是爲了小玄子,都是朋友,他怎麼能爲了那一個朋友來傷害這些朋友呢?可是,還有別的辦法嗎?也許有,等時間來定奪吧。
“謝謝兄弟們的厚愛,青山不改,綠水長流。你我兄弟來日方長,我一定會爲大家謀一個好前程的。”韋小寶笑言道。
“就是,有朝一日明教奪了大清天下,在座的所有人都是開國功臣!”薛龍飛道。
“我們很想知道明教下一步有什麼打算?”徐天川問道。
“這個……”薛龍飛看了看韋小寶和張子良,“這個事情我們還需要進一步商議再做決定。教主的位置剛剛有人,教裡的很多事情還沒有理順。不過,我們會盡快安排下一步該做的事情。”
“我覺得,我們大家齊心協力,先把康熙皇帝殺了,這樣,大清朝就會大廈將傾。明教一呼百應,自然就可以奪回大明的江山。”左千斤道。
“大家以爲如何呢?”薛龍飛看了看大家問道。
明教的幾位使者和剛入明教的天地會的幾個人相互間看了看,“這倒也不失爲一種方法!”錢老本道。
“韋教主,你有什麼看法?”張子亮看着韋小寶道。
“我也沒什麼意見,你們決定吧!”韋小寶頷首道,“不過,我們現在的實力還不能說是江湖老大,很難做到一呼百應,更不比洪武皇帝時的以軍突起。我們現在想要對付的只是滿洲**。但是,如果康熙死了,首先,朝中的大臣們會立即扶太子上位。更重要的是,到時候或許就真的是到處舉事,我們所面對的敵人就不單單是滿清**,還有更多的義軍來和我們搶地盤了。
“所以,我認爲我們當務之急就是壯大我們的勢力。首先在民間網絡教衆,壯大聲勢。其次,我們要在江湖上立威,讓所有江湖上的人都知道明教。即使他們不來投明教,至少也不會阻礙我們明教的事業。”韋小寶侃侃而談,卻讓那些天地會舊部下刮目相看。他們過去和韋小寶打過交道,那時的韋小寶說話沒章法,辦事沒規矩。沒想到二十多年過去了,韋小寶也從一個無賴變成了聖人。
“我看我們就聽教主的吧,先壯大我們的聲威和勢力。總有瓜熟蒂落的時候,到那時候,滿清**就順利的成爲我們的囊中之物了。”薛龍飛道。
“好,就依照教主所言。”衆人異口同聲說道。
韋小寶面無表情的看着這些人,權宜之計就是穩住這些人。待挖出明教更深的根基,一定把明教徹底滅了,這樣,才能還黎明百姓一個清貧世界。
從餘姚到揚州,康熙和蘇銅錘等人分成兩路。康熙帶着蘇銅錘和羅天嬌爲一路,隨來的那些御前侍衛爲一路。兩路人馬分開來走,倒是安全了許多。
康熙再次微服,心情卻是大不如前,一路上都是心事重重,一直在想着這一路上遇到的事情。
餘姚遇刺,好像是事先準備好了的。他也是臨時決定去餘姚,就和衆侍衛上馬開路了,爲什麼那些匪寇就能早早的安排在池塘中間等着他?難道他的身邊也有匪類?
在路上遇見一位老人,家裡本來有自己的土地,卻把土地很便宜的賣給了當地的大戶,自己再去做那家大戶的佃戶。其原因就是丁畝稅太高,讓那些小戶人家忙乎一年,到最後連肚子都填不飽!
農民糶米的價格是每斤四錢到五錢銀子,可下面的官員上報的時候卻都是八錢倒九錢銀子。四阿哥胤禛和十三阿哥胤祥徹查戶部官員的欠銀,八阿哥幫人墊付,他哪來的那麼多的錢?太子本是四阿哥、十三阿哥的靠山,卻在中間和稀泥,令戶部徹查不了了之,幾千萬的庫銀打了水漂。
康熙這次南巡帶的是太子,一路上的官員卻都在讚頌着八阿哥胤禩的仁德。使得皇上心理不舒服,更加劇了他的皇子們之間隔閡。
很多問題,一直在皇上的腦子裡迴旋着,誰之錯?他有點不明白了,此刻,他是那麼希望韋小寶能陪在他的身邊,哪怕是逗逗他開心也行。人上了年紀,就會更加的懷舊,尤其是曾經唯一一個敢和他稱兄道弟的韋小寶。
回到京城,蘇銅錘和羅天嬌又來到了雍王府。四阿哥是出了名的冷麪人,見到蘇銅錘還是格外的高興。“銅錘哥,我早就等你了,你怎麼纔來?”
“我也是一路護送皇上,剛回到京城就來看你來了。”蘇銅錘微笑道。
四阿哥這兩年流年不利,早年福晉們生的兩個阿哥都雙雙夭折了,幸好,去年家裡又添了一個阿哥,卻是身體不好,每日裡鬧病,讓一家人不得安生。
皇宮裡外的阿哥們基本是分爲兩個派系。大阿哥雖爲兄長,卻得不到兄弟們的認可。以太子、四阿哥、十三阿哥爲主的是***。以八阿哥爲主的其他一夥阿哥算作八爺黨。
朝廷重臣納蘭明珠之前支持大阿哥,與索額圖鬥得火熱,結果納蘭明珠被罷黜,後來有降職錄用,卻不得重用。大阿哥沒有了靠山,只能靠點小伎倆左右着自己的處境。
索額圖被皇上處死,太子卻沒有失勢,只是,太子就像一個扶不起的阿斗,從小到大就沒幹好過一件讓皇上滿意的事情,這讓四阿哥也頭疼不已。
有事,四阿哥就去努力辦好自己的事情,沒事的時候,他就在家專心修佛。雖然皇上對他還算賞識,可是他自己的處境還是不好。
蘇銅錘的到來,讓他有點撥開烏雲見太陽的感覺。“銅錘哥哥,你當侍衛,韋叔叔做明教教主,你們相互影響嗎?”
“你說呢?”蘇銅錘微微一笑,“你在京城都知道我父親當明教教主的消息,可見你的組織已經起了作用了,所以你就閉門不出了?”
“也不是,我是感覺明教可能是在利用韋叔叔在江湖上的影響,他們應該說對韋叔叔不會太信任。”四阿哥道。
“大家彼此彼此,我父親在明教裡也不管什麼事,只是知道他們的消息,慢慢的分化明教,直至明教消失。這也是皇上的主意。”蘇銅錘道。
“阿瑪也知道這件事?”四阿哥驚奇地問道。
“那當然了,我們南下之前父親和皇上商量過了!”蘇銅錘道。
四阿哥有些詫異,沒想到韋小寶和皇上的關係到瞭如此地步,韋小寶所作所爲都是爲了皇上,而皇上對韋小寶竟然如此信任。韋小寶下一步有可能就會掌握整個江湖。蘇銅錘手裡有一塊無限制兵符。作爲皇上,對大臣如此信任的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銅錘哥,你這次護送皇上回來之後還要去哪裡?”四阿哥問道。他要抓緊蘇銅錘,千萬別讓他和其他阿哥接觸。他知道,艾雙雙每天幾乎都是和大阿哥在一起,如果蘇銅錘他們再接觸了大阿哥,那大阿哥在皇上面前就不是孤立無援了。四阿哥現在每天擔心的是太子的位置,有點不牢固。
“也沒什麼事,就在京城待命。隨時等待皇上或者我父親的命令。”蘇銅錘道。
“那銅錘哥哥幫我一點幫,”四阿哥看着蘇銅錘道,“據傳大阿哥利用巫術做了布娃娃在陷害太子,而太子現在四處結交武林人士。我擔心他們倆對皇阿瑪不利。我直接去查又怕被哥哥們發現,會導致宮廷內亂。我想讓銅錘大哥暗中幫我注意的點,一有動靜我們可以及時的保護皇阿瑪。”四阿哥道。
蘇銅錘最忌諱的就是介入他們兄弟之間的爭奪,可是保護皇上又是他不可推卸的責任,令他有些左右爲難。斟酌再三,蘇銅錘只有答應了。“好,我會密切關注的。”
“你們的組織是以什麼名字命名的?”羅天嬌問四阿哥。
“就是以血滴子命名的。”四阿哥微微笑着,看着羅天嬌。他知道蘇銅錘不想介入他們的事情,但是,他必須把蘇銅錘以致韋小寶一家拉進來,要想在皇上面前有一定的地位,沒有韋小寶一家的支持是不行的。
就這樣,蘇銅錘和四阿哥的血滴子組織一樣,也做起了密探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