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誤導戰術

bookmark

確山軍演結束後,歐美各國列強紛紛急招駐華使館武官代表回國,向各自政府彙報中華帝國的軍力情況和實際戰鬥力,以此作爲各國政府評估未來中華帝國和沙俄帝國可能爆發的戰爭所帶來的政治、經濟、軍事和外交影響。

各國政府在隨後聽取了相關人員的報告後,對於中華帝國的軍事戰鬥力進行了系統評估。各國政府基本上都肯定了中華帝國陸軍的戰鬥力較六年前的直隸新軍更爲強大,反過來對俄國陸軍的評估報告卻顯示俄軍除了有限的裝備提升外,軍隊因爲經費不足而缺乏訓練。綜合之後,大多數國家的評估報告最後稱中華帝國的獲勝機率稍大於沙俄帝國。

有了這份評估報告後,歐美大多數國家的對華政策也相應進行調整,繼續鼓勵國內資本家們對華投資,他們堅信投資〖中〗國將會獲利。

對於歐美各國的軍事家們來說,中華帝國在確山軍演最後一天的炮擊表演和飛艇表演給各國吃了一大驚。

同樣口徑的火炮,中華帝國的火炮射程遠,打擊精度高,破壞力強,這代表中華帝國火炮工業已經獲得了質的飛躍。尤其令各國震驚的是,中華帝國的新式火炮上的液壓制退機系統較之歐美各國的現役火炮的彈簧制退機系統更加先進,這簡直就是一場火炮領域的〖革〗命。因此中華帝國的火炮工業得以被世界各國列強們承認,各國軍方紛紛向中華帝國國防部和北洋兵器重工聯繫,希望獲得該項技術。而法國最爲悲催,當初法國人早早的就研製成功帶有液壓制退機的75山炮,爲此法國還故意大費周章的欺騙了德國間諜。如今這項桂冠竟然被〖中〗國人奪走了,法國人當即表示他們早就開發成功了液壓制退機系統。以便挽回些面子。

而在飛艇上面,各國列強們早就開始了相關研製工作,不過一直不成功,或者不具備實際作戰能力。德國人在1899年開發成功了硬式飛艇,整體技術已經超過了歐美,但因爲不具備實際作戰能力而最終敗給了中華帝國的阿德爾00型飛艇。

中華帝國的確山軍演最後一招是飛艇轟炸,這令歐美各國井軍事家們發現了新的戰略和戰術理念。

〖中〗國空軍首次被歐美各國列強正式承認其戰爭地位,由此歐美列強軍方紛紛提請各國政府。要求增加空軍作爲新兵種,而且要向中華帝國空軍那樣組建龐大的空軍部隊。

〖中〗國空軍的飛艇部隊很快成爲歐美各國新成立的空軍部隊的參考對象,由此引發了歐美各國列強們的新一輪飛艇軍備競賽,各國爭相研究飛艇和飛艇作戰理論,而中華帝國空軍則被直接捧爲世界第一空軍部隊。

英國成立皇家空軍後,英國政府無恥的向中華帝國政府索要飛艇設計圖紙和一些相關的建造技術,理由是中英兩國作爲軍事同盟,理應技術共享。

對此,中華帝國政府表示無奈,被英國人的無恥徹底打敗了。不過,中華帝國從大局出發,答應了英國人的要求。

英國人從中華帝國得到00式飛艇的設計圖紙和技術參數後,huā費五萬英榜購買了一艘00式飛艇,並直接飛回了英國,消息傳出後,歐美列強們頓時更加感興趣了,想到中華帝國用飛艇進行轟炸山頭一事,很快便有軍事家提出飛艇可以作爲戰略轟炸使用,戰時可以轟炸敵國首都和重要城市。

這條消息很快被歐美各國列強軍方所重視,英國得到圖紙後迅速開始大規模生產。英國人有錢,議會一口氣給空軍撥款兩百萬英榜,一口氣要建造四十艘〖中〗國00式飛艇。

得到消息的法國大爲緊張,因爲英國空軍的飛艇可以悄無聲息的飛到法國首都投彈,對於法國的國防安全威脅是非常巨大的。於是法國專門撥款數百萬法郎立項研究飛艇,但之前法國沒有這方面的技術積累,不得不向〖中〗國救援,希望可以採購〖中〗國的飛艇。

中華帝國考慮到即將對沙俄的軍事行動,安撫法國並和法國保持良好關係是第一要務,因此中華帝國皇帝王辰浩親自批示,兔許對法國出口00式飛艇。

但此舉遭到英國反對,於是中華帝國放棄向法國出口00式飛艇,但卻答應法國對法國的飛艇項目提供技術援助。中華帝國冒看得罪英國的風險按照幫助法國,於是得到了法國政府和軍方的友好,而作爲回報,法國政府和軍方表示不會介入中俄之爭,但法國表示僅限於亞東部分,如果中華帝國將戰火燒到歐洲,那麼法國依然不會不管,畢竟法俄有着同盟條約。

中法兩國於是在私底下秘密達成了妥協,於是法國在〖中〗國空軍的暗中幫助下,迅速成立了法國空軍飛艇部隊,並開始生產00式的法國版本梅菲特式飛艇。

德國的齊柏林飛艇在受到中華帝國00式飛艇的影響後,也開始加速向軍用化方向研製,但進展還是不盡人意。於是德國軍方計劃向中華帝國採購00式飛艇,然後帶回國內研究。對此,中華帝國出於對俄對法戰略角度,同意了德國的要求,而英國跟德國雖然不是很愉快,但矛盾不如英法深,因此也沒有反對。於是中華帝國國會批准向德國出售五艘00式飛艇,單價也是五萬英榜每艘。

同樣,美國也死皮賴臉的向〖中〗國下了訂造五艘00式飛艇的訂單,美國陸軍也因此成立了飛艇部隊。

其他歐美國家如丹麥、荷蘭、西班牙等國,也陸續組織了飛艇部隊,並向中華帝國訂造一艘到幾艘不等的飛艇。在亞洲,〖日〗本陸軍也對飛艇感興趣,於是也向阿德爾飛艇公司採購一艘飛艇,以便回國研究。

不過,中華帝國國會要求〖日〗本需要至少採購至少二十艘飛艇才行,否則拒絕對〖日〗本出口飛艇。對此,〖日〗本政府咬咬牙同 意了。

隨後,〖日〗本也組建了飛艇部隊,同時也開始自己立項研究飛艇。

沙皇俄國也希望獲得中華帝國的飛艇技術沙俄駐華大使庫曼不要臉的提出了要求。本來中華帝國政府不想出口飛艇和技術給俄國,但是法國已經獲准得到〖中〗國的飛艇技術了,即便帝國政府不答應,將來俄國也可能從法國獲得相關技術。

中華帝國皇帝王辰浩出於誤導歐美各國的航空發展方向誤導敵國也是首要任務,於是王辰浩特別批准了對俄出口飛艇和轉讓飛艇技術。

這樣一來,中華帝國在航空方向上即誤導俄國人,又可以賣飛艇賺錢兩全其美。同時,對於中華帝國軍方來說,緩和對俄關係將更加有利於總參謀部的秘密突襲作戰計劃的實施。

確山軍演對於沙俄帝國的打擊是巨大的沙俄遠東統帥阿列克塞耶夫在給尼古拉二世的報告中稱,中華帝國的軍備水平遠高於沙俄帝國,其作戰能力非常強其戰術也不容小覷請尼古拉二世重新制定對華作戰部署,同時阿列克塞耶夫也表示,中華帝國已經將常備陸軍升級到了作戰狀態,在東北的中華帝國軍隊調動頻繁,有可能率先發動戰爭請尼古拉二世迅速派軍隊加強遠東防禦力量。

尼古拉二世看到這份報告後非常不高興,頓時發電報痛斥了阿列克塞耶夫一頓並回複稱:中華帝國的軍事實力發展固然迅速,但依然不是帝國的對手,從他們這次(確山軍演)的表現來看,他們依然奉行着跟多年前的戰術(永平軍演)一樣,即被動防守,打防守反擊戰。因此,尼古拉二世電令阿列克塞耶夫,要求他不用擔心這件事,中華帝國沒有膽子主動發起戰爭。不過,尼古拉二世也安撫阿列克塞耶夫,告訴他西伯利亞鐵路再有三四個月便會修通,到時候來自歐洲的源源不斷的軍隊和補給就會到位,讓阿列克塞耶夫不必擔心。

雖然阿列克塞耶夫有種不祥的感覺,他似乎覺得中華帝國會先發制人,但是海參崴的天氣預報顯示,再有一個月就會下大雪,進入嚴冬季節了,對於進攻方來說是非常不利的。

於是,阿列克塞耶夫便將這份擔心放下了。不過他還是下令軍隊提高警覺,工程部隊抓緊時間修築海參崴、尼布楚、蔚山等基地要塞防禦工事。

當確山軍演的巨大成功消息傳出,對於中華帝國的國民們來說,無疑給他們吃了一顆定心丸。

帝國政府向帝國臣民們保證,帝國貨幣龍幣將一如既往的堅挺,不會受到戰爭因素的影響,將保持對英榜和美元的比值恆定。於是乎,市場上的龍幣被兌換的數額急劇減少,帝國國民不再大量採購外匯。國際金融大嶄們意圖趁機擾亂中華帝國金融市場,大發戰爭財的陰謀宣告破產。

不過,這些金融商們並沒有立即選擇撤退。拋開戰爭因素,他們也看到了中華帝國國內巨大的經濟發展潛力。中華帝國京津唐工業基地已經形成龐大生產規模,另外遼中南工業基地、長江三角洲工業基地、珠江三角洲工業基地、長江中上游工業基地,以及歸綏工業基地等五大工業基地正在形成規模,而且條件優越,跟三十年前的美國發展模式很是相似,更是融入了德國式的以科技來引導生產力的先進思想,這種將美國和德國的先進技術完美結合到一起的〖中〗國式經濟發展模式被各國投資者們看好,因此這些國際金融大嶄們索性投資〖中〗國各種國債,包括戰爭國債、教育國債、醫療國債等,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工業發展國債,他們相信中華帝國的工業在未來肯定高速擴張,不會比美國差,因此投資〖中〗國的利潤將非常可觀。

而對於中華帝國政府來說,穩定住金融,保證帝國經濟高速發展是第一要務。來自英法美德等歐美經濟發達國家的投資,對於中華帝國的各項經濟建設極爲有利,因此帝國政府對於各國在華投資十分歡迎。其中英美德三國正處於資本大規模輸出的時代,而〖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正是三國轉移資本輸出的市場。

截止光華元年十月,英國累積向〖中〗國投資兩億英榜,其中購買〖中〗國國債支持中華帝國對抗沙俄帝國的部分佔了大部分。美國最爲有錢,跟中華帝國皇帝王辰浩關係密切的美國策林根、huā旗財團和克利夫蘭財團和洛克菲勒財團帶頭,大規模向〖中〗國輸入資本,累積高達十五億美元,其中策林根家族作爲皇親國戚只購買了戰爭國債,其他幾大財團卻是以投資〖中〗國各大工業基地股票爲主要手段。而德國則以克虜伯公司爲代表,一大批容克新資產階級貴族在歐洲無法爭奪老牌資產階級貴族們的市場,只好轉移〖中〗國,投資也超過三億金馬克。

當然,針對歐美列強大規模對華輸入資本,對於中華帝國本土資產階級新貴族階層來說也是個不小的衝擊,爲此中華帝國政府學習美國藉助歐洲資本快速發展的策略,也豎起高高的貿易關稅壁壘,同時對國內民族工農業提供各種國家財政補貼,和政策優惠,扶植他們跟外國公司競爭。

總體來說,歐美資本大規模向〖中〗國輸入,對於中華帝國的經濟建設和國力增長是利大於弊的。

中華帝國漸漸穩定了金融,北洋證券交易所內的股指恢復了平穩增長,龍幣的幣制波動也回到了政府允許的範圍內,一切看起來恢復如初。

然而,國外針對〖中〗國的金融戰爭剛剛謝幕,可凡事都有來有往。

中華帝國也不是好欺負的,隨之而來的是反報復措施。

不過,中華帝國的反報復措施並不是針對國際金融大嶄們,而是將怒火撤在了沙俄帝國身上。

第392章 日本要遷都第36章 芙蓉帳暖度春~宵第116章 拍賣第534章 羅斯福的大清洗第302章 世界第二海軍強國第38章 幼憔入幕第600章 北冰洋黑洞第343章 救俄國一命第669章 決戰大西洋之現代戰爭序曲第577章 二戰擴大 美國參戰第159 加勒比寶藏第152章 遼陽會戰第84章 大禮第356357章 bb黨第304章 帝國海軍工業的崛起第192章 免稅第200章 就是不消停第210章 廷議(二)第238章 風雨京畿(四)第351章 航母計劃第87章 大洋彼岸的搶錢計劃(3)第6章 遭遇圍觀第19章 周密部署第459章 中美大西洋海戰(八)第626章 二戰全面爆發第679章 颱風行動之下諾曼底登陸第692章 一覺回到解放前第218章 發行龍幣第577章 二戰擴大 美國參戰第715章 計算機時代第70章 我的新軍我的兵(6)第421章 坦克大戰第700章 核談判(下)第623章 特克斯科斯海戰第114章 唐代沉船第690章 斬首美利堅之鷹(2)第278章 中俄宣戰第720章 深海較量第97章 一個人情第377章 蘇伊士運河衝突第134章 六六艦隊第480章 西班牙大流感第692章 一覺回到解放前第636章 伊莎貝爾大撤退(下)第513514章 條約時代的海軍競賽第506507章 空中堡壘第472章 全球海軍假日第473章 第二炮兵第710章 噴氣時代下的海軍航空兵第561章 空中堡壘 中華帝國志願軍大顯神威第685章 喚醒計劃第499500章 愛爾蘭內戰和聯合國軍的成立第254章 核物理工程第670章 決戰大西洋之終極戰列艦的對決第124章 科技掠奪第602603章 中德海軍的初次較量第125章 籌備工業基地第693章 希特勒的救命稻草第130章 大國博弈(2)第587章 終極戰列艦對決之芬蘭灣海戰第469章 美利堅投降第237章 風雨京畿(三)第680章 颱風行動之撕裂的大西洋壁壘第42章 拜門子第135章 用心良苦第544章 各國終極戰列艦大PK第564章 龐塔斯提洛海戰第506507章 空中堡壘第237章 風雨京畿(三)第723章 核大戰第310章 澳洲內戰爆發第146章 幾百張嘴等着吃他第602603章 中德海軍的初次較量第123章 併購帕森斯第666章 決戰大西洋之洞悉陰謀第74章 登雲級戰列艦第600章 北冰洋黑洞第26章 世界震驚第12章 魂夢牽繞第415章 夏威夷條約第136章 舌戰夏宮第277章 偷襲蔚山灣第239章 風雨京畿(五)第269章 第二次美國圈地第76章 貸款造艦第556章 英德海軍潛艇競賽第257章 殺機重重第262章 危機四伏第446章 攻佔阿拉斯加(三)第370章 從北冰洋到南極洲的地軸計劃第234章 給農民實惠第207章 爲高升號復仇(下)第183章 其心可誅第391章 滅寇計劃第711章 鋼鐵的碰撞第465章 兩百億美元怎麼夠?第476章 繞開條約限制第651章 決戰大西洋之黑洞頻率第419章 戰國時代第226章 血火加勒比(中)
第392章 日本要遷都第36章 芙蓉帳暖度春~宵第116章 拍賣第534章 羅斯福的大清洗第302章 世界第二海軍強國第38章 幼憔入幕第600章 北冰洋黑洞第343章 救俄國一命第669章 決戰大西洋之現代戰爭序曲第577章 二戰擴大 美國參戰第159 加勒比寶藏第152章 遼陽會戰第84章 大禮第356357章 bb黨第304章 帝國海軍工業的崛起第192章 免稅第200章 就是不消停第210章 廷議(二)第238章 風雨京畿(四)第351章 航母計劃第87章 大洋彼岸的搶錢計劃(3)第6章 遭遇圍觀第19章 周密部署第459章 中美大西洋海戰(八)第626章 二戰全面爆發第679章 颱風行動之下諾曼底登陸第692章 一覺回到解放前第218章 發行龍幣第577章 二戰擴大 美國參戰第715章 計算機時代第70章 我的新軍我的兵(6)第421章 坦克大戰第700章 核談判(下)第623章 特克斯科斯海戰第114章 唐代沉船第690章 斬首美利堅之鷹(2)第278章 中俄宣戰第720章 深海較量第97章 一個人情第377章 蘇伊士運河衝突第134章 六六艦隊第480章 西班牙大流感第692章 一覺回到解放前第636章 伊莎貝爾大撤退(下)第513514章 條約時代的海軍競賽第506507章 空中堡壘第472章 全球海軍假日第473章 第二炮兵第710章 噴氣時代下的海軍航空兵第561章 空中堡壘 中華帝國志願軍大顯神威第685章 喚醒計劃第499500章 愛爾蘭內戰和聯合國軍的成立第254章 核物理工程第670章 決戰大西洋之終極戰列艦的對決第124章 科技掠奪第602603章 中德海軍的初次較量第125章 籌備工業基地第693章 希特勒的救命稻草第130章 大國博弈(2)第587章 終極戰列艦對決之芬蘭灣海戰第469章 美利堅投降第237章 風雨京畿(三)第680章 颱風行動之撕裂的大西洋壁壘第42章 拜門子第135章 用心良苦第544章 各國終極戰列艦大PK第564章 龐塔斯提洛海戰第506507章 空中堡壘第237章 風雨京畿(三)第723章 核大戰第310章 澳洲內戰爆發第146章 幾百張嘴等着吃他第602603章 中德海軍的初次較量第123章 併購帕森斯第666章 決戰大西洋之洞悉陰謀第74章 登雲級戰列艦第600章 北冰洋黑洞第26章 世界震驚第12章 魂夢牽繞第415章 夏威夷條約第136章 舌戰夏宮第277章 偷襲蔚山灣第239章 風雨京畿(五)第269章 第二次美國圈地第76章 貸款造艦第556章 英德海軍潛艇競賽第257章 殺機重重第262章 危機四伏第446章 攻佔阿拉斯加(三)第370章 從北冰洋到南極洲的地軸計劃第234章 給農民實惠第207章 爲高升號復仇(下)第183章 其心可誅第391章 滅寇計劃第711章 鋼鐵的碰撞第465章 兩百億美元怎麼夠?第476章 繞開條約限制第651章 決戰大西洋之黑洞頻率第419章 戰國時代第226章 血火加勒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