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內、河東之間渡口

一個渡口的形成,往往有幾個因素:

其一,當時的地質水文條件。

很好理解,歷朝歷代氣候、水文甚至河道都不一樣,必須依據當時實際情況。

其二,當時的經濟貿易路線。

這個很正常,渡口大部分還是在和平年代使用的,荒山野嶺誰廢那勁去設渡口?

其三,當時的配套公路。

渡河後上岸,你終究要走驛道,必須要有配套的公路。

下面就講講關內道與河東道之間的黃河渡口及配套公路,其實之前有章節提到過了,我自己忘了哪章了,可能有人記得,懶得找了,重新整理一下。

公路歷朝歷代也不太一樣,路線不一。前朝存在的路,在本朝可能完全廢棄了,無法再通行,除非你徵發民夫重新修路。

這裡主要以唐代公路爲主。

唐代渡口基本都是國營的,即天下舟津濟樑都有令,從九品。

渡口設關城及碼頭,配渡船、水手、工匠,都是體制內人員。

從北向南數:

一、榆林關

勝州東三十多裡的黃河西岸,此渡口隋代就有,即榆關總管。

現代位置爲內蒙古托克托縣附近,因唐代黃河河道與現在差別極大,大概瞭解一下在哪就行。

這個渡口有配套驛道,向西三百里至中受降城,安北都護府所在地,中受降城再往西三百五十里至豐州。渡河東北行一百里至振武軍城,東南行三百八十餘里至朔州。

二、河濱關

位於勝州河濱縣城東面一點點。

河濱縣,在今山西偏關縣西、河曲縣東北那一個拐彎的地方,黃河西岸。

貞觀七年置河濱關。

這個渡口歷史很悠久了,北魏時叫君子津,唐代置河濱關。

北宋時廢棄。他們在唐河濱關以南約百里處置河濱堡,設雄勇津。在唐河濱關以北設久浪津,與西夏、遼國互市貿易。

唐代渡口在北宋廢棄的原因不明,大概率是軍事原因,離前線太近了。

渡口向西,進入沙漠、草原,至榆多勒城。

向南、向北接入豐勝驛道、麟勝驛道。

渡河向東,有驛道經朔州通往雲州,東南行,可經草城川進入嵐州地界。

三、合河關

蔚汾河匯入黃河之口南岸。今山西興縣境內,唐代合河縣北。

шωш☢ ⓣⓣⓚⓐⓝ☢ c o

這個渡口在唐代就比較重要了,是關北、河東間的交通要道之一,居然設了館驛。

碼頭大小、水手規模、船隻數量等都要多出很多。不要覺得是個渡口都一樣,根本不是一回事,碼頭的吞吐量是關鍵。

18、19、20世紀,登陸戰都是一場噩夢。玩過鋼鐵雄心的都知道,對登陸作戰是有巨大的懲罰的,現實中也一樣。亂哄哄的人員,四處堆放的物資,彷徨的心情,永遠不足的運力等等,敵人都不用半渡而擊,放你過河又如何,只要沒整隊完畢,照樣輕鬆打崩。

基本上,只要守渡口的不是智障、弱雞,哪怕守軍兵力遠少於渡河的攻方軍隊,也能輕鬆取勝。

合河關渡河向西,介入麟勝道。合河關向東,經蔚汾關,可至嵐州,總共二百多裡。

四、孟門關

綏州(綏德)東一百三十里、石州(離石)西九十五里的黃河東岸。

東岸置孟門關、孟門鎮,百步之外就是石州定胡縣縣城。

從這個架勢就可以看出,這個渡口十分重要。

確實,此關/津爲開元十三中關之一,有館驛。孟門關有守兵不算,還專門加設一個孟門軍鎮,額外駐兵。東面百步外就是縣城,還有輪戍的土團鄉夫,架勢確實很大。

這個渡口爲什麼規模這麼大,地位這麼重要呢?

因爲他配套的驛道體系不得了。

向西接上了橫山北麓的東西向大驛道,沿途有綏、夏、宥、鹽、靈五州,再接上通往河隴、安西的道路。

向東,經石州、汾州,通往太原。

北宋時此渡口仍在用,曰伏落津,對岸是綏州鐵茄關。

五、永和關

延川縣東四十里、永和縣西六十里的黃河東岸。

開元七下關之一,對岸是延州延水關。

此渡口向西,經橫山入靈夏,東至隰州。

此關在唐代不重要,因爲橫山道路特別難走,也沒有靠譜的驛道,一般是走關北靈夏平坦的大道,那就是走孟門關渡口了。

但北宋不一樣……

他們的主驛道在橫山中的栲栳城(保安軍)一線,且栲栳城也是與西夏互市之所,因此永和關還是蠻重要的,專門設了館驛。

永和關到隰州一百四十里,有驛道。

六、馬鬥關

當蒲水入黃河處。

渡口往東不到七十里至大寧縣,又東北八十多裡至隰州。

渡口往西一百多裡至延州。

小渡口、小透明、沒人疼、沒人愛的地方……

七、烏仁關

丹州汾川縣東七裡、慈州文城縣西南三十六裡處,黃河西岸。

這一段黃河河岸陡然變狹,是著名的孟門石槽。

河岸窄,是不是很好渡河?

呃,如果告訴你這段黃河流速極快,上下落差特別大,懸水奔流如瀑布,魚鱉不能遊,你還這麼覺得嗎?從這裡往南不遠,就是壺口瀑布了。

渡口往東五十多裡可至慈州。繼續向東,橫穿整個慈州山區,沿着山區小驛道,可經昌寧至晉州臨汾,全程三百里。

這個渡口,沒事別走,玩命呢。我多跑兩步,走馬鬥關也好啊。

八、龍門關

同州韓城縣東北五十里,絳州龍門縣西北二十二里,國朝中關之一。

向東可經絳州、晉州北上至太原,向西至長安,兩端都是重要驛道。

九、蒲津關

河中府所轄之河西、河東二縣之間,有關城、有碼頭、有浮橋,三位一體,牛逼普拉斯!

浮橋連鎖蒲津關三城,向東通往太原,向西至長安,交通要道,核心樞紐,爲河東、河北西入關中第一鎖鑰,開元六上關之一。

第四十三章 宣州第二十二章 行禮第六十五章 一幫叛逆!第二章 兄友弟恭第1288章 坐檯理政第五十五章 快快快!第六章 修武第三十三章 平亂?第十五章 戰爭沒那麼簡單第九十二章 調整第六十二章 掃尾第五十三章 錢、人第十二章 夏州(一)第七十八章 休養生息第1225章 新土第三十八章 往前一步是深淵第二十章 樑泉縣第1334章 說動(給盟主鬼魅森林i加更)第十五章 第一擊第五十七章 他回來了第六十章 落幕第十五章 最後一次第四十一章 邀請第1230章 開城第六章 州情(三)第586章 後備第三十一章 風貌第一章 廟小妖風大第二十三章 人心第二十三章 人類的戰爭啊!第七十八章 分割第八十九章 接力第七十八章 分割第1114章 屠夫第六十六章 咄咄逼人第八章 聚散第五十六章 但前行第1187章 排陣使第三十一章 萬變不離其宗第八十三章 追憶第十五章 北方與錨定物第十一章 震動第四十二章 擴散第1325章 誘惑第二十五章 一停二看三通過第1272章 歸心第1031章 壓制與反壓制第六章 州情(三)第四十八章 報冤將第二十三章 人心第三十六章 選人與良性循環第六十五章 授劍與交待第1266章 土著與移民第七十七章 軍心與消息第五十五章 諸葛爽(存稿灰飛煙滅,爲書友徐宇的大力贊助加更2)第十七章 督戰第十二章 恩德第1193章 蘆臺軍第二十九章 搏命之行第1148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第四十五章 洛南第1223章 生擒第1229章 轟然倒地發個單章,隨便聊聊。第二章 太子與調整第三十一章 會州(五)第六十八章 人心向背第1327章 杜光乂第十一章 投石問路第二十七章 財稅改革之三第七十一章 佈告中外之二第三十五章 你來我往第八十五章 迎接第七十七章 軍心與消息第二十章 戰宥州(四)第六十六章 宣州第五章 鄉村第四十四章 塞下秋來風景異(一)第二十九章 下注第1046章 計劃第三十九章 勸降第1269章 侄女婿第六十二章 探探口風第八十九章 接力第七十九章 請斬朱瑄!第1135章 腐朽第四十五章 不朽第二十六章 出動第四十二章 兵臨城下第十三章 心事第二十七章 汝潁路第三十八章 加註第九十章 帶走他第十七章 山民第1162章 河東道第二十章 河清第976章 北上第五十章 書稿關內、河東之間渡口
第四十三章 宣州第二十二章 行禮第六十五章 一幫叛逆!第二章 兄友弟恭第1288章 坐檯理政第五十五章 快快快!第六章 修武第三十三章 平亂?第十五章 戰爭沒那麼簡單第九十二章 調整第六十二章 掃尾第五十三章 錢、人第十二章 夏州(一)第七十八章 休養生息第1225章 新土第三十八章 往前一步是深淵第二十章 樑泉縣第1334章 說動(給盟主鬼魅森林i加更)第十五章 第一擊第五十七章 他回來了第六十章 落幕第十五章 最後一次第四十一章 邀請第1230章 開城第六章 州情(三)第586章 後備第三十一章 風貌第一章 廟小妖風大第二十三章 人心第二十三章 人類的戰爭啊!第七十八章 分割第八十九章 接力第七十八章 分割第1114章 屠夫第六十六章 咄咄逼人第八章 聚散第五十六章 但前行第1187章 排陣使第三十一章 萬變不離其宗第八十三章 追憶第十五章 北方與錨定物第十一章 震動第四十二章 擴散第1325章 誘惑第二十五章 一停二看三通過第1272章 歸心第1031章 壓制與反壓制第六章 州情(三)第四十八章 報冤將第二十三章 人心第三十六章 選人與良性循環第六十五章 授劍與交待第1266章 土著與移民第七十七章 軍心與消息第五十五章 諸葛爽(存稿灰飛煙滅,爲書友徐宇的大力贊助加更2)第十七章 督戰第十二章 恩德第1193章 蘆臺軍第二十九章 搏命之行第1148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第四十五章 洛南第1223章 生擒第1229章 轟然倒地發個單章,隨便聊聊。第二章 太子與調整第三十一章 會州(五)第六十八章 人心向背第1327章 杜光乂第十一章 投石問路第二十七章 財稅改革之三第七十一章 佈告中外之二第三十五章 你來我往第八十五章 迎接第七十七章 軍心與消息第二十章 戰宥州(四)第六十六章 宣州第五章 鄉村第四十四章 塞下秋來風景異(一)第二十九章 下注第1046章 計劃第三十九章 勸降第1269章 侄女婿第六十二章 探探口風第八十九章 接力第七十九章 請斬朱瑄!第1135章 腐朽第四十五章 不朽第二十六章 出動第四十二章 兵臨城下第十三章 心事第二十七章 汝潁路第三十八章 加註第九十章 帶走他第十七章 山民第1162章 河東道第二十章 河清第976章 北上第五十章 書稿關內、河東之間渡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