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風起雲涌(四)

bookmark

如果上蒼再讓完顏守緒重來一次,那他一定就會在即位之初,割掉世宗留下的尾巴:猛安謀剋制,徹底將金國漢化,但他至死都不明白,當年世宗也是不得不留下這個尾巴,女真族立國百年,權貴利益盤根錯節,環環相扣,他完顏守緒不過是他們利益的總代表,若他們的利益有絲毫損害,那這個皇帝將即刻被推翻。

但無論如何時光不可能倒流,完顏守緒也再沒有機會,他身體已經僵硬,冰冷地躺在龍榻之上,所有的雄心壯志、悲哀恥辱都隨東去的黃河之水,了無蹤跡。

羣臣呆立在大慶殿,等待着皇上的消息,一陣哀哭聲傳來,完顏賽不和完顏白撒捧一卷黃綾,木然步入大殿,淚痕未乾,望了望靜立的同僚,完顏賽不淚如泉涌,他展開黃綾緩緩念道:“朕爲金紫十年,太子十年,人主十年,自知無大過惡,死無恨,所恨者祖宗傳社稷百年,至朕而衰,與自古荒淫暴亂之君,結果有何區別?自古無不亡之國,亡國之君往往爲人囚禁,或爲俘獻,或辱於階庭,閉之空谷,朕所幸不至於此。卿等慎聽,完顏社稷,以承麟繼之!”

讀罷,完顏賽不緩緩跪地,仰天長泣道:“皇上崩了!”

大慶殿內羣臣伏倒,頓時哭聲一片,左相完顏白撒猛地站起,急喊道:“各位,現在不是哭的時候,國不可一日無君,當定新君,再哭聖上。”皇上既定其弟爲新君,他豈能不心急。

一言即出,所有的目光都刷地投向了跪在一旁的的完顏承麟,完顏承麟直勾勾地盯着地面,一言不發,按理,這種天大的好事他焉能不喜,但事實上他卻想哭,這不就讓他做亡國之君嗎?或許從古至今沒有哪個皇位象今天這樣燙手過。

“承麟!你快表態啊!”完顏白撒急走兩步,站在他面前大吼道。

“是啊!國不可一日無君,督元帥,你就應了吧!”羣臣皆紛紛附和,雖說古制須三推方好即位,可這個完顏承麟的態度似乎並不是這個原因,誰都知道,他無心即位。

“我才薄德鮮,無資格繼承大統,各位還是推選得高望重的皇裔繼位吧!”完顏承麟吞吞吐吐,總算把心中的不情願說出來。

完顏白撒聞言大怒,厲聲喝道:“這是聖上的遺旨,你敢抗旨不遵嗎?”

完顏承麟驀地回頭,怒視着兄長,完顏白撒一陣心虛,竟說不出一句話來。

“都元帥大人聽我一言”右相完顏賽不緩緩走前道:“事實我金國並未到山窮水盡的地步,雖蒲察官奴在城外猖狂,但據阿虎老將軍說,這兩天叛軍的攻勢已經明顯減弱,還有部分軍向西邊而去,這說明什麼?這說明駙馬已經出兵,蒲察官奴的末日就在眼前,若都元帥大人即位,勵精圖治,我金國未必沒有中興之日,昔日太祖的困境比現在更不堪十倍,卻能最終成就霸業,而現在將士用命,百官擁戴,怎會沒有機會,只怕屆時都元帥的功績,可追太祖。”

羣臣紛紛附和,完顏承麟萬般無奈,他慢慢地站起來,走到龍階前向北跪倒泣道:“不肖子孫完顏承麟,願繼承我完顏社稷!”

羣臣大喜,將完顏承麟請上龍座,擁立其爲新的金國皇帝,龍座尚未坐熱,完顏承麟又率百官進內宮哭拜先帝完顏守緒。

“此時之際,我、不!朕當該做何事?”他腦海裡亂成一團糨糊,呆呆地望着丞相。

完顏賽不苦笑一聲,新帝即位要做的事太多太多,可當務之急,還得安撫軍心,莫要讓那蒲察官奴趁亂打進城來。

“請皇上上城宣告天下,激勵諸軍百姓的士氣!”

“這....”完顏承麟嘆了一口氣,無奈道:“走吧!”

守城之戰,已到了第十日,連婦人也穿着男服上城助戰,近百萬軍民萬衆一心,蒲察官奴竟無法攻破這百年古都。

但肌體之壞往往始於體內,完顏承麟的龍攆緩緩而行,他卻不知道,一場兵變的危機已經向他襲來,剛到內城,前方士兵突發一聲喊,街上頓時大亂起來,有人大喊:“王銳反了!王銳反了!”

沒等完顏承麟反應,城門突然大開,一千多士兵殺將過來。

御林軍大將軍完顏霆大驚,一面命手下抵住亂軍,一面急跑上來攔住龍攆叫喊道:“炮軍元帥王銳造反,請皇上退避!”

完顏承麟龍顏大變,也顧不上皇上的體面,徑直跳下龍攆翻身上馬,一催戰馬,戰馬向皇宮狂奔而去,把一衆侍衛遠遠拋下,也合該有事,行不到兩百步,前面的路口又衝出數百包抄的叛軍,冰冷的弩箭對準奔來的孤馬。

“射!”還沒等看清馬上之人,叛軍便亂箭齊發,將完顏承麟射得跟刺蝟一般,可憐這個皇帝,即位還不到一個時辰,便被亂軍所殺。

新帝一死,南京城內大亂,兩方都殺紅了眼,整個內城彷彿象發生了內戰,一些士兵趁機闖進百姓家劫掠。此時,城外的蒲察官奴已經接到王銳的響箭,他大喜過望,當即命全軍壓上,只在今日便要破城。

守城主將完顏阿虎能指揮的士兵已不到二千人,他望着城下密密麻麻涌來的敵軍,不由老淚縱橫,拔劍在手,仰天長呼:“天要亡金國!天要亡金國啊!”

又驀然回首,死盯着東方大喊道:“李思業!你無信無義,我看錯你了!”

突然,遠方傳了一聲低低的號角聲,象淺淺的龍吟,片刻,天邊出現了一條望不邊際的黑線,大地開始震動起來,彷彿整個城市都被這伴着悶雷的震撼所傾覆,所有的人都呆呆地立着,不知發生了何事?只有完顏阿虎喜極而泣,旋又欣喜若狂地高聲叫喊:“弟兄們,咱們的援軍到了!”

......

十日後,李思業被金國羣臣請入南京,共商再立新帝大事,羣臣無首,爲太后馬首是瞻。

太后即是完顏明珠的母親,完顏守緒的皇后,一個柔弱的女人,一直生活在深宮,從不問政事,可如今,卻要她來決定這天下最大之事,還要面對強勢的女婿。

她從竹簾後默默地注視着李思業,恍然驚覺,女兒出嫁已經多年,自己竟從來沒有好好看過女婿,還好,他目光親切柔和,渾然沒有半點暴戾之氣,太后微微放下心來。

“明珠和倩兒還好嗎?”

“她們母女都好,臨行之前,明珠請臣代給母后問安。”李思業微微欠身,他心裡卻有些後悔,早知是這個結果,就應把完顏明珠也帶來,由她和母親溝通,或許更能把自己的意思表達出來。

“臣已派人去接她們母女,不日將到。”

“來了最好,這些日子發生的事太多,哀家也累了。”太后遲疑一下,又問道:“大家皆言,國不可一日無君,不知駙馬有何想法?”她雖是女流,卻也明白,李思業在京內駐軍二十萬,這立主大事,誰都不敢言,才把她推上前臺。

李思業微微一笑道:“先帝獨選承麟,承麟一死,皇族內再無可用之人,或失於德,或失於行,皆不可立爲帝。”

太后大驚,不立皇族,金國不就完了嗎?“這、這.....”她本不善言,半天竟說不出一句話來,卻聽李思業繼續道:“爲帝者,首要有德,正所謂‘人之初,性本善’,只需選一年幼皇子,派大儒日夜薰陶,待其成年之後,豈不又是一中興之主?”

太后這才明白,李思業的意思是要選一個年幼的皇子即位,她本是個無主意的人,心中微微覺得不妥,卻又無從辯駁,憋了半天才冒出一語:“那駙馬認爲那個皇子合適?”

“臣以爲樑王幼子完顏喜生性活潑聰穎,最爲合適!”樑王完顏從恪已在亂軍中被殺,唯其二歲幼子完顏喜被家人救出,不料卻被李思業看中,欲立爲新帝。

太后暗暗嘆了口氣,語氣蕭索道:“此事重大,待哀家想想!”

當下,太后遣宮人向完顏賽不和完顏白撒通報了李思業的意見,不料二人的答覆卻讓人沮喪,皆大力贊同立完顏喜爲新帝,同時完顏賽不還送來辭呈,其意甚明,要讓出右相之位。

當天夜裡,皇宮裡傳出太后懿旨:“冊完顏喜爲太子,並封李思業爲唐王、右丞相、樞密院使、太子少保。”

次日李思業率百官拜祭太廟,正式擁立完顏喜爲金國皇帝,改年號爲中興.

第2章 奴隸生涯第13章 再見舊人第13章 手足情斷第10章 關中毒刺(二)第17章 飲馬江南(四)第14章 思業降妖第6章 風起雲涌(六)第12章 思業娶親第29章 金都之旅(二)第29章 金都之旅(二)第9章 愛恨情仇第20章 貨殖之利(上)第16章 變天之兆第9章 科舉考試(四)第35章 金國來使(上)第10章 血戰密州(上)第2章 視察新港(下)第9章 聲名鵲起第33章 剿滅海匪(下)第11章 金國名士第10章 議和(一)第29章 新船下水(下)第25章 渤海戰略(八)第13章 擦槍走火(二)第33章 金都之旅(七)第19章 江山如棋(七)第34章 金都之旅(八)第18章 發行報紙(上)第21章 貨殖之利(中)第24章 渤海戰略(七)第8章 挽月之心第26章 渤海戰略(九)第5章 徐州會戰(五)第10章 小乙小乙第36章 金國來使(下)第21章 渤海戰略(四)第29章 大宋廟堂(二)第19章 江山如棋(七)第24章 織布工場(中)第30章 大宋廟堂(三)第4章 內鄉空虛第31章 北方來使第22章 渤海戰略(五)第9章 科舉考試(四)第6章 重獲自由第2 章 吞噬金國(二)第14章 移民風波(下)第22章 江山如棋(十)第3章 求訪大賢第8章 挽月之心第21章 貨殖之利(中)第1章 徐州會戰(一)第19章 江山如棋(七)第16章 江山如棋(四)第16章 百年大計(下)第11章 海權思想第2章 奴隸生涯第36章 再見宋國第8章 科舉考試(三)第18章 渤海戰略(一)第2章 徐州會戰(二)第10章 議和(一)第4章 吞噬金國(四)第17章 飲馬江南(四)第9章 科舉考試(四)第8章 吞噬金國(八)第11章 海權思想第26章 四寶買米(上)第10章 小乙小乙第14章 奸雄之色第7章 科舉考試(二)第15章 飲馬江南(二)第31章 北方來使第13章 再見舊人第9章 科舉考試(四)第20章 渤海戰略(三)第30章 大宋廟堂(三)第36章 再見宋國第28章 金都之旅(一)第28章 新船下水(上)第14章 思業降妖第1章 視察新港(上)第3章 巨賈賞識第20章 渤海戰略(三)第33 章 金都之旅(六)第5章 完顏心事第8章 艱難創業第15章 重返臨安第7章 科舉考試(二)第32章 剿滅海匪(上)第24章 想做買賣第24章 江山如棋(十二)第12章 思業娶親第12章 思業娶親第17章 飲馬江南(四)第12章 血戰密州(下)第28章 金都之旅(一)第33章 剿滅海匪(下)第14章 高等官學
第2章 奴隸生涯第13章 再見舊人第13章 手足情斷第10章 關中毒刺(二)第17章 飲馬江南(四)第14章 思業降妖第6章 風起雲涌(六)第12章 思業娶親第29章 金都之旅(二)第29章 金都之旅(二)第9章 愛恨情仇第20章 貨殖之利(上)第16章 變天之兆第9章 科舉考試(四)第35章 金國來使(上)第10章 血戰密州(上)第2章 視察新港(下)第9章 聲名鵲起第33章 剿滅海匪(下)第11章 金國名士第10章 議和(一)第29章 新船下水(下)第25章 渤海戰略(八)第13章 擦槍走火(二)第33章 金都之旅(七)第19章 江山如棋(七)第34章 金都之旅(八)第18章 發行報紙(上)第21章 貨殖之利(中)第24章 渤海戰略(七)第8章 挽月之心第26章 渤海戰略(九)第5章 徐州會戰(五)第10章 小乙小乙第36章 金國來使(下)第21章 渤海戰略(四)第29章 大宋廟堂(二)第19章 江山如棋(七)第24章 織布工場(中)第30章 大宋廟堂(三)第4章 內鄉空虛第31章 北方來使第22章 渤海戰略(五)第9章 科舉考試(四)第6章 重獲自由第2 章 吞噬金國(二)第14章 移民風波(下)第22章 江山如棋(十)第3章 求訪大賢第8章 挽月之心第21章 貨殖之利(中)第1章 徐州會戰(一)第19章 江山如棋(七)第16章 江山如棋(四)第16章 百年大計(下)第11章 海權思想第2章 奴隸生涯第36章 再見宋國第8章 科舉考試(三)第18章 渤海戰略(一)第2章 徐州會戰(二)第10章 議和(一)第4章 吞噬金國(四)第17章 飲馬江南(四)第9章 科舉考試(四)第8章 吞噬金國(八)第11章 海權思想第26章 四寶買米(上)第10章 小乙小乙第14章 奸雄之色第7章 科舉考試(二)第15章 飲馬江南(二)第31章 北方來使第13章 再見舊人第9章 科舉考試(四)第20章 渤海戰略(三)第30章 大宋廟堂(三)第36章 再見宋國第28章 金都之旅(一)第28章 新船下水(上)第14章 思業降妖第1章 視察新港(上)第3章 巨賈賞識第20章 渤海戰略(三)第33 章 金都之旅(六)第5章 完顏心事第8章 艱難創業第15章 重返臨安第7章 科舉考試(二)第32章 剿滅海匪(上)第24章 想做買賣第24章 江山如棋(十二)第12章 思業娶親第12章 思業娶親第17章 飲馬江南(四)第12章 血戰密州(下)第28章 金都之旅(一)第33章 剿滅海匪(下)第14章 高等官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