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章 降等襲爵

王錫爵看了一眼晉王朱敏淳,又看了看老王妃李氏,笑着說道:“做什麼?陛下不但是天下的天子,也是朱家的族長,怎麼會讓晉王府做什麼。”

“在臣來太原之前,陛下還親自召見了臣。”

“陛下對臣說,晉王府有什麼要求都可以提,陛下願意盡全力滿足晉王府的要求。大家都是太祖皇帝后裔,陛下能做的肯定要做。”

無論是晉王朱敏淳還是老王妃李氏都沒把這話當真,誰當真誰傻子。

“我們都是大明的臣子,也是陛下的臣子,怎麼會有要求,陛下的話就是旨意。”老王妃李氏連忙開口說道,神態嚴肅而認真。

雖然這是一些沒必要的廢話,雙方心裡面都明白這是怎麼回事。但是這話是必須說的,以後這都是要上史書的,這是基調。

對外宣傳也是這個基調,皇上仁慈,藩王本分,君臣和諧。

這裡面不允許有質疑,也不允許有差池,王錫爵聽老王妃李氏如此說,滿意的點了點頭,接着說道:“朝廷有人向陛下提出了降等襲爵。”

來了!

一聽到這個話,無論是老王妃李氏還是晉王朱敏淳都知道,戲肉來了。

這纔是關鍵點!

雖然要整飭皇室,但是朱翊鈞也不會把藩王給一竿子弄死。事實上朱翊鈞的策略是親遠宗,用遠宗,限制親王爵。

唐朝的藩王政策從某種程度上是有借鑑意義的,親王限制,但是遠宗是可以用的。

如果大明被一個遠宗得了皇位,那大明估計也完蛋了,就像漢光武中興一樣,只有出現天下大亂的情況,遠宗才能夠拿到皇位。

真的到了那一步,其實也就無所謂了。

歷史上奪嫡很多,但是藩王造反成功的案例就很少,當然了,五代十國那種亂七八糟的時期就不算了。限制藩王,也要用藩王。

現在勳貴糜爛,自己需要一些人爲自己撐場面,皇族遠宗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雖然廢物居多,可是架不住人多,矬子裡面拔將軍,怎麼也能有兩個堪用的。一代不行就兩代,總能培養出幾個像樣的了。

降等襲爵,朱翊鈞準備在除親王以外的爵位上使用。

現在大明還有世襲罔替的國公,如果一刀把所有的宗親都變成了降等襲爵,那會出亂子。先把開藩禁的事情擺平了,後面可以慢慢收拾,一步一步來。

不能出亂子是前提,朱翊鈞對於這點想的很清楚。

等到開藩禁完成,朱翊鈞會搭配其他的制度限制親王。藩王宗親要限制,要開藩禁,但是卻不能徹底的廢掉。這是一個禮法時代,雖然很多人私底下乾的事情很齷齪,但是禮法確實是這個時代表面上人人都要遵從的東西。

朱翊鈞不光是大明的天子,同時也是朱家的族長。

如果對宗親過於苛責,那真的會被人戳脊梁骨的,李世民雖然殺兄囚父,但是對自己其他的兄弟還是很好的,待遇什麼的也給的足。

因爲這不光是你的家事,也不光是政事,這還是禮法的問題。

比如後世的美國,家庭永遠是主基調,愛家顧家是政治正確。在大明,你既然是族長,擔負家族衆人,照顧家族親屬後輩,這也是政治正確。

別說皇上,哪怕是普通百姓家,長房苛責其他房,那都是要被戳脊梁骨的。

朱翊鈞身爲天子,天下之主,那就更應該做出表率。當年朱允炆削藩手段那麼激烈,使他大失人心,與這一點是有很大關係的。

當然了,如果藩王造反或者有罪,那就是另外一碼事情了。

降等襲爵,可以實行,但是卻不能對藩王實行,尤其是太祖皇帝留下的這幾個藩王。那可是太祖親封,你把人家爵位給降了,你想做什麼?

王錫爵在來之前,與朱翊鈞詳談過,這個鍋朱翊鈞背不起,他王錫爵就更背不起了。

“陛下的意思是親王爵不降等,自親王爵以下,全部降等襲爵。”王錫爵看着晉王朱敏淳,沉聲說道:“不知道晉王意下如何?”

親王爵不降等,說白了就是告訴這些藩王,你們別擔心,你們的爵位不會降等。

可是你們的支脈就要降等了,兒子除了一人承襲親王爵以外,其他兒子封郡王,孫子就要封鎮國將軍,一代一代降等。

六世之後,與百姓無異。

現在的大明宗室採用的是降等襲封,雖然都是降等,可是這裡面卻大不一樣。如果朱敏淳有三個兒子,大兒子承襲晉王爵位。

那麼剩下的兩個兒子,封兩個郡王,這兩個郡王的爵位就存在了。

到了孫子那一代,除了繼承兩個晉王的爵位,還要封出去一大堆鎮國將軍。每一代晉王的兒子都會封郡王,基本上生多少就會增加多少郡王的爵位。

郡王在封鎮國將軍,開枝散葉之後,每個親王府都是爵位生產機。

如果改成降等襲爵,雖然朱敏淳的兒子依舊是封郡王,可是孫子承襲的就不是郡王爵,而是鎮國將軍的爵位,六世之後,這個爵位就消失了。

雖然每年都會產生,但是每年也都會消失掉一批,能夠使大明的宗室維持一個恆定的數值。或許這些年生的多,會多一些,生的少一些,那就少一些,但是總會維持一個恆定的量。

降等襲爵一旦推出,現在爵位最底層的奉國中尉,馬上就會有一大批在承襲的時候爲庶民。

大明立國百多年,那可真的是積攢了無數的奉國中尉。光是晉王一系,郡王幾十個,鎮國將軍輔國將軍更是一大堆,如果現在不收拾,那宗室人口大爆炸馬上就要到了。

當然了,朱翊鈞給親王不降等襲爵的待遇,未嘗沒有利用他們壓制其他宗室的想法。

比如晉王一系,必然得有一個人統領,如果晉王降等襲爵了,那朱敏淳拿什麼震懾其他人?到時候你有這樣的想法,我有這樣的想法,不一定鬧出什麼亂子。

保住親王的爵位,能夠震懾這些人,也能夠壓制他們,這個很關鍵。

聽到王錫爵說降等襲爵,晉王朱敏淳和老王妃李氏都是心頭一緊,聽到親王爵位不在降等襲爵的範圍之內,讓他們鬆了一口氣。

同時也聽出這話裡面的意思了,這是要晉王府支持降等襲爵,並且幫着壓制其他的晉王一系宗室。比如那些郡王府,那些鎮國將軍府等等。

這個決定不好下啊!

一方面是自己的利益,一方面是所有宗室的利益,或者說是晉王一系的利益。同時因爲自己是第一家,這樣爲其他的藩王開了一個頭。

晉王朱敏淳和老王妃李氏都在心裡面叫苦了,前面還覺得條件不錯,現在看來真的是大坑了。

要知道朱敏淳的年紀不大,那些郡王有不少都是他的叔叔大爺,朱敏淳如果真的答應下來了,估計那些人敢指着朱敏淳的鼻子罵。

要說這裡面沒有宮裡那位的險惡用心,晉王朱敏淳是不相信的。

王錫爵也不着急,端起茶杯喝了一口,事實上事情到了這一步,不是晉王府答應或者不答應的問題,而是晉王府必須得答應。

開藩禁的第一刀就在晉王府,如果這一刀砍不下去,以後怎麼辦?

這邊氣氛陷入了沉寂,在晉王府的另外一個房間裡面,張朝看着面前的兩個太監,淡淡的說道:“宮裡面的意思咱家都說清楚了。”

“乾爹那邊有話交代,這一次把事情辦好了,可以給你們一個機會。”

這兩個太監正是晉王府的兩個管事太監,一個是內務府總楊奇,另外一個則是外事總管苗晟,兩個人的年紀都不小了,五十多了。

雖然年紀不小了,可是面對張朝,兩個人依然不敢造次。張朝坐着,他們站着,張朝說着,他們聽着。

“你們這些年在晉王府做事,拿了多少,乾爹那邊會幫你們遮掩,不會追究你們這些,但是前提事情辦得漂亮。”張朝繼續說道:“事情完了,宮裡面可以准許你們回鄉養老。”

對於老太監來說,回鄉養老是一個非常不錯的待遇。

除非是像張鯨徐德這樣的大太監,否則能夠回鄉養老,在從宗親處過繼一個兒子繼承香火,頤養天年,是可遇不可求的事情。

尤其是像楊奇和苗晟這樣的太監,好處拿了不少,平安落地回鄉,也算是善終了。

楊奇和苗晟也明白,京城不是太原,一旦藩王進京,京城那邊肯定要重新安排人手,他們這些老人得不到京城那邊的信任。

“回張公公,我們知道怎麼做!”兩個人連忙躬身道。

事情到了這個地步,如果不知進退,那就是敬酒不吃吃罰酒了,東廠這杯罰酒可不好吃。加上張朝說這是宮裡的意思,這個就得深思了,宮裡面誰的意思?

無論是誰的意思,兩個人都不敢作死,聽話是最好的選擇。

張朝點了點頭,然後笑着說道:“儘快把王府的產業整理一份,咱家到時候要用。”

當然了,整理出一份不是爲了貪污,這個銀子他們可不敢拿。藩王雖然不受皇爺待見,但是也絕對不是他們這些太監惹得起了。

尤其是在開藩禁這麼大的事情上,貪污藩王的財產,那就真的是不知道怎麼死的了。

張朝這邊沒有起絲毫的波瀾,禮部侍郎宗申這邊的談話也沒有花費太大的力氣。王府的這些屬官也不傻,有些東北該撒手就得撒手。

在得到宗申的保證之後,他們也表示順從的接受了。

晚上,三個人從新回到一起商議,王錫爵把晉王朱敏淳的態度說給了兩個人聽。晉王朱敏淳表示事關重大,需要仔細考慮一下。

王錫爵一點都不擔心晉王的考慮結果,他知道晉王朱敏淳沒得選。

在我王府的後宅,晉王朱敏淳苦笑着喝掉了杯中酒,看着自己的母親李氏說道:“娘,我們該怎麼辦?答應還是不答應?”

到了這個時候,朱敏淳也沒有其他人可是商量這些事情。

府裡面的那些屬官師傅,或者那些太監侍從,到了這個時候,一個可以相信的都沒有。事實上朱敏淳心中還是氣憤的,難道真的只能如此了?

老王妃李氏看了一眼自己的兒子,開口說道:“不答應你想怎麼樣?”

“看看這一次來的是什麼人,禮部侍郎,內閣大學士,司禮監雖然來的只是一個隨堂太監,可是他是東廠廠公張鯨的乾兒子。”

“這些都說明,皇上這是一定要動咱們了。”

“在這個時候,學乖一點,還能撈到不少好處,如果不乖,怕是要被打板子了。”說到這裡,老王妃李氏嘆了一口氣說道:“明天告訴王錫爵,咱們晉王府答應他們了。”

朱敏淳點了點頭,事到如今他也沒有什麼好選擇,你能怎麼樣?

宮裡那位開出來的條件好不錯,要產業有產業,要地位有地位,親王的爵位不降等,如果還不識相,估計就這好事情了。

自己攪黃了開藩禁對有什麼好處?完全沒有啊!

至於自己的子孫,反正抱住一個親王的爵位也就是了,剩下的就隨他們去吧!朱敏淳想開了之後,發而不那麼鬱悶了,對着老王妃李氏躬身道:“母親早點歇息,孩兒告退了。”

李氏點了點頭,沉聲說道:“行了,早點休息吧!”

第二天,王錫爵就得知了晉王府答應的消息,這讓王錫爵鬆了一口氣,完成了這件事情,這第一步算是走踏實了。接下來這一步纔是難走的一步,那就是擺平那些郡王。

比起親王,他們纔是最難擺平的一羣人,親王只是一個,但是郡王卻是一大堆。

不過王錫爵也知道,只要擺平了這些郡王,接下來就再無障礙了。一旦郡王擺平了,那麼其他人就不是問題了,可是恰恰這些人是最難擺平的。

與親王不同,雖然降等襲爵了,可是嫡系的親王爵還在。

降等襲爵對郡王來說可就不一樣了,他們的下一代繼承就沒有郡王爵了,只有鎮國將軍的爵位了,這個可就沒有那麼好接受了。

第九章 扔石頭第三十七章 求仁得仁第二十八章 目標 (晚餐更新)第六十七章 俞大猷之死第二百一十章 戚繼光南下第三十三章 堅定第一百七十三章 咱家說了算 下第七十六章 馬芳第四百五十五章 劉綎的想法第二十三章 雷厲風行 (中秋節加更)第二百九十章 忙碌第三百零七章 落定第一百一十九章 瓦剌美女琪琪格第四百五十七章 瓊州第三百零六章 軍機處第一百七十八章 無視波瀾第二十七章 困局 (下午茶更新)第二百九十一章 稅律第三百九十一章 收復平壤第四百一十八章 初見成效第二百九十三章 錦衣憲兵第三百五十九章 好武成風第三百一十九章 戰爭壓力第二百一十七章 情報第二章 給皇帝選秀女吧!第二百五十九章 去三邊第七十九章 大驚喜第三百六十一章 皇家水師第四百四十八章 靜謐如水第七十七章 卷終第三百一十四章 殺敵有功第二十五章 來龍去脈 下第三十八章 戚繼光的手下第一百八十章 西北第三百六十四章 擔憂的李成樑第二百零五章 熱血沸騰第三百零六章 軍機處第六十四章 果決第一百九十一章 張維賢的感觸第二百零二章 進展第三百五十八章 薊州第二百零四章 絕望與希望第一百七十章 問過本官了嗎?第三百零四章 預料之外第一百一十八章 封爵第四百七十三章 除夕第四十章 落幕第二百七十九章 皇帝哥哥腰板硬第一百七十六章 文官的圓滑之道第二百七十五章 搜刮錢財第三章 內閣大學士第二百八十六章 藩王表率第三百五十七章 孤寂第三十八章 戚繼光的手下第八十二章 成了第三十五章 張居正的麻煩第三百二十一章 打第二百二十一章 申時行的選擇第二百八十一章 堵不如疏第七十七章 卷終第三百七十九章 李成樑請戰第五十章 爭辯第三十二章 無聲的抗議第一章 萬曆五年第三百三十二章 科爾沁美女多第二百六十三章 人生巔峰第五十三章 平息第二十三章 開學了第五十四章 大佬進京第七十章 公私合營第二百八十三章 機遇第四百一十一章 軍陣第二百二十章 海瑞和巡城御史第二百五十六章 這就是天賦第三百五十六章 出行第二百五十八章 案發第三百二十三章 豪奢第二百零四章 絕望與希望第一百一十三章 一個字:錢!第一百六十四章 本能第二百零一章 查第三百二十章 朵顏部第二百八十二章 基本操作第三百章 說服第二十八章 奪情第三百零三章 生產許可證第三百九十九章 礪石嶺之戰 上第三百三十章 承德第三百三十四章 草原風雲 上第一百三十三章 沒人可以和朕做交換第十九章 叫人第四十六章 劉顯和廷推第三百八十章 李成樑,你怎麼當的遼東總兵?第六十五章 國士第七十三章 第二個買賣第六十四章 佈局第十七章 娶一個草原姑娘怎麼樣?第九十章 靠山第八十六章 騎鶴下揚州第四百一十二章 宇喜多秀家的末日
第九章 扔石頭第三十七章 求仁得仁第二十八章 目標 (晚餐更新)第六十七章 俞大猷之死第二百一十章 戚繼光南下第三十三章 堅定第一百七十三章 咱家說了算 下第七十六章 馬芳第四百五十五章 劉綎的想法第二十三章 雷厲風行 (中秋節加更)第二百九十章 忙碌第三百零七章 落定第一百一十九章 瓦剌美女琪琪格第四百五十七章 瓊州第三百零六章 軍機處第一百七十八章 無視波瀾第二十七章 困局 (下午茶更新)第二百九十一章 稅律第三百九十一章 收復平壤第四百一十八章 初見成效第二百九十三章 錦衣憲兵第三百五十九章 好武成風第三百一十九章 戰爭壓力第二百一十七章 情報第二章 給皇帝選秀女吧!第二百五十九章 去三邊第七十九章 大驚喜第三百六十一章 皇家水師第四百四十八章 靜謐如水第七十七章 卷終第三百一十四章 殺敵有功第二十五章 來龍去脈 下第三十八章 戚繼光的手下第一百八十章 西北第三百六十四章 擔憂的李成樑第二百零五章 熱血沸騰第三百零六章 軍機處第六十四章 果決第一百九十一章 張維賢的感觸第二百零二章 進展第三百五十八章 薊州第二百零四章 絕望與希望第一百七十章 問過本官了嗎?第三百零四章 預料之外第一百一十八章 封爵第四百七十三章 除夕第四十章 落幕第二百七十九章 皇帝哥哥腰板硬第一百七十六章 文官的圓滑之道第二百七十五章 搜刮錢財第三章 內閣大學士第二百八十六章 藩王表率第三百五十七章 孤寂第三十八章 戚繼光的手下第八十二章 成了第三十五章 張居正的麻煩第三百二十一章 打第二百二十一章 申時行的選擇第二百八十一章 堵不如疏第七十七章 卷終第三百七十九章 李成樑請戰第五十章 爭辯第三十二章 無聲的抗議第一章 萬曆五年第三百三十二章 科爾沁美女多第二百六十三章 人生巔峰第五十三章 平息第二十三章 開學了第五十四章 大佬進京第七十章 公私合營第二百八十三章 機遇第四百一十一章 軍陣第二百二十章 海瑞和巡城御史第二百五十六章 這就是天賦第三百五十六章 出行第二百五十八章 案發第三百二十三章 豪奢第二百零四章 絕望與希望第一百一十三章 一個字:錢!第一百六十四章 本能第二百零一章 查第三百二十章 朵顏部第二百八十二章 基本操作第三百章 說服第二十八章 奪情第三百零三章 生產許可證第三百九十九章 礪石嶺之戰 上第三百三十章 承德第三百三十四章 草原風雲 上第一百三十三章 沒人可以和朕做交換第十九章 叫人第四十六章 劉顯和廷推第三百八十章 李成樑,你怎麼當的遼東總兵?第六十五章 國士第七十三章 第二個買賣第六十四章 佈局第十七章 娶一個草原姑娘怎麼樣?第九十章 靠山第八十六章 騎鶴下揚州第四百一十二章 宇喜多秀家的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