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未卜先知

楊小蘭見客廳裡只剩下她和金珠了,知道金珠這是在給她機會開口,猶豫了一下,也不跟金珠繞圈子了。

“金珠,你爸這幾天有沒有託夢給你?”

這開場白有些令金珠意外,她想起了昨天周水仙提的無理要求,難不成是見金珠拒絕了她便找了一個託夢的藉口?

果然,見金珠搖頭,楊小蘭接着往下說:“你婆這幾天不知怎麼魔怔了,說好幾次做夢夢到你爸,說你爸怪她沒有照顧好他的娃,你婆尋思了半天,你們幾個都大了根本用不上她,所以她猜你爸放不下的只能是金玉和孫小燕肚子裡的娃,所以她昨天才對你說了那些話。”

楊小蘭說到這,看着金珠。

金珠微微笑了笑,說實在的她不太相信這個說辭,楊大山明知道周水仙從沒有善待過他的孩子,怎麼會向周水仙託這個夢?即便要託,也該託給金珠纔是。

聰明的金珠沒有接這個話頭,而是等着楊小蘭的下文,周水仙不可能無緣無故編出這個夢來,肯定還有後續。

見金珠不接話,楊小蘭只得硬着頭皮說:“你婆昨天見你死活不肯養那兩個娃,回去之後跟我商量了一下,她說如果孫小燕不要這兩個娃,找到你來,你能不能以你的名義要過來,你婆說了,娃她來帶,只要你把鄉下的房子給她,她帶着他們就在鄉下過日子,反正米糧是現成的,她自己種點菜喂點雞鴨,加上你爸的贍養費,應該夠他們唸完小學,只是念中學的費用就得你們幾個負擔了。”

“爲什麼?”

她沒理解錯吧?周水仙要親自收養金玉和孫小燕肚子裡的孩子,這可能嗎?

先不說孫小燕肯不肯把兩個孩子給她,就算給她了,她有什麼能力去撫養這兩個孩子?就算只念到小學畢業了,也得有十來年。這十來年就靠她一個農村老人種點菜喂點雞去拉扯兩個孩子,期間的辛苦她到底清不清楚?更別說還有一個是剛生下來的奶娃娃。

年齡、精力、體力以及經濟實力哪樣也不允許她去收養這兩個孩子,她動這個念頭是爲什麼?

金珠不太相信周水仙是良心發現,可如果不是良心發現。她圖什麼呢?

金珠倒是閃過這個念頭,周水仙有可能是在打着她的主意,想讓她出錢周水仙出力,可聽楊小蘭話裡的意思似乎也不對,周水仙說了小學畢業前不用金珠管。也就是說至少這七八年是不用金珠操心。

七八年之後周水仙都快七十了,就算金珠肯出錢去供金玉唸書,可這對周水仙又有什麼好處呢?她就那麼確定自己能活着等到金玉回報她的這一天?

金珠左思右想的不明白,問楊小蘭,楊小蘭也搖頭,她倒是信了是楊大山託夢,否則的話,以周水仙對孫小燕的憎惡,她怎麼可能去收養孫小燕的孩子?

可金珠不信,不管是由於什麼目的。她不希望這兩個孩子落到周水仙的手裡,“二姑,你也是當媽的,這兩個孩子沒有爸爸已經夠可憐的了,你忍心再讓他們沒有媽媽?我不覺得這兩個孩子跟着婆生活會比跟着孫小燕強。所以我絕對不會去開這個口,也絕對不贊成把孩子給婆。不瞞你說,如果孫小燕敢把孩子送人或者賣掉我絕對會去法院起訴她。孩子爸沒了,她這個做媽媽就必須擔負起撫養孩子的責任。”

楊小蘭聽了張了張口,想說什麼又閉上了。

雖說來之前她已經猜到了會是這個結果,可她沒想到金珠的態度會這麼堅決。

想到金珠在法庭上的口才。楊小蘭自知不是對手,所以她聰明地閉嘴了。

其實她也不太贊成這個主意,可老太太魔怔了,她勸不動。只好來這一趟。

另外,昨天看到金玉手上的傷痕,她對這個孩子確實也很同情,想着萬一要是說服金珠了,讓這兩孩子跟着金珠,也算是他們的造化。

送走楊小蘭。金珠絕口不提這件事,因爲她覺得孫小燕應該不至於真的會把金玉送人,金玉漸漸大了,能在她身邊做點事情了,再加上這個孩子是孫小燕千辛萬苦盼來的,她不會如此沒有人性吧?

可惜,金珠還是高估了孫小燕。

第二天上午,黎想送金牛和金柳去市裡學習,金珠正在輔導金楊的功課,孫小燕領着金玉和孫母上門來了。

金珠猜到了對方的來意,不想當着金楊和金玉的面說這些,讓金楊領着金玉下樓了。

待這兩人出門後,孫母先向金珠陪笑說:“還是你這娃本事,竟然把弟弟妹妹都帶到了縣城唸書,自己又考進帝都大學,聽說金楊唸書也不錯,金柳更不用說了,從小就是個大明星,金牛也學會了下什麼棋,還是你會帶娃啊。”

見金珠不耐煩聽這些,孫小燕拉了下孫母的衣袖,自己開口說:“金珠,我今天來是跟你解釋一件事的,我沒有對不起你爸,在東莞生的那個娃其實就是你爸的。”

孫小燕的意思是那個孩子是她剛回老家過年時跟楊大山有的,只是那會不知道,是她回東莞上班之後才發現的,當時要依她的本意是把孩子做掉,可楊大山不同意,說那太殘忍了,想讓孫小燕把孩子生下來,他去掙錢養家。

可誰知那個孩子到底還是早產了,剛六個月的孩子生下來還有心跳和呼吸,於是醫生把孩子送進了保溫箱。

誰也沒想到這個孩子竟然活了下來,可問題是醫生說這個孩子起碼要在保溫箱裡住滿一個月之後才能出來,而且從保溫箱出來後還得在醫院再觀察一段時間,這費用就不是孫小燕能承擔得起的。

可巧孫小燕有一個好姐們結婚五年沒有孩子,聽說這件事後找到了孫小燕,提出想收養這個孩子,於是,孫小燕給楊大山打電話了,兩人商量一下,只得把這孩子送人。

“這事是真的,當時你爸也在場。哭得跟淚人似的,可我們也沒辦法,留下他也養不活,把他送走了興許還能有條命。跟着別人也能過上幾天好日子。”孫母擦着眼角說。

“可不是這樣,要不哪個做父母的會捨得把自己的娃送走,這不見你爸傷心,總想着那個娃,我就又要了一個娃。想着再生個娃你爸就能放下那個娃了,誰知我倒是有了他卻走了。”孫小燕說到這也掉了幾滴眼淚。

金珠自然不相信這套說辭。

“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事實如何你們自己清楚,我也不想跟你們掰扯這些,我只能答應你,只要你做事不太過分,等孩子生下來好好把他和金玉帶大,我是不會去找你麻煩的。”

“哎,可不是這話,到底是念過書的。道理比我們明白。金珠啊,索性你就好人做到底,你也不差這點,你就看在你爸的份上退一步,你小燕姨這些年也不容易,她現在又有了身孕,什麼事也做不了,手裡又沒有幾個錢,這兩個娃也不是這麼好養大的,你就別跟她打這個官司了。算我老婆子求你了。”孫母說。

原來這次孫小燕來上門還有一個目的,說她同意調解,也願意出那筆罰沒款,條件是楊大山的那筆死亡賠償金要全部給她。正好貼補她帶兩個孩子。

“你憑什麼認爲我會接受你們的條件?”金珠沒想到對方會這麼貪心,剛答應了他們一個條件便想得寸進尺了?

“金珠,我不跟你講大道理,我也講不過你,以前是我不好,傷了你們幾個的心。千錯萬錯都是我該死,可金玉和我肚子裡的娃是無辜的,他們也是你的弟弟妹妹,你就忍心讓他們過苦日子?你爸也會死不瞑目的啊?你不是答應了你爸要把弟弟妹妹們都帶大?金珠,就算不是爲我,爲你爸,我替兩個娃求你,行嗎?”孫小燕放低了姿態。

“你要不忍心讓他們過苦日子,你就多吃點苦去賺錢,都說爲母則強,多少做母親的爲了自己的孩子付出了常人不能想象的淚水和汗水,你爲什麼做不到?”

“你也說了我這人又懶又饞,都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我這輩子就這樣了,吃不了苦。要不這樣吧,我也不要你爸的那筆賠償金,那筆罰沒款我也認交,你把金玉和我肚子裡的娃帶走,他們兩個跟着你們或許還能過上幾天好日子,也算我對得起你爸了。”

金珠聽了這話不禁笑了出來,她是被孫小燕的邏輯氣笑了,站起來打開門,“我們之間沒法溝通,你們走吧,孩子我不會要,該我的錢我也不會放棄。”

孫母沒想到金珠說翻臉就翻臉,有些掛不住了,剛要開口再跟金珠掰扯掰扯,孫小燕拉着她的手,搖搖頭。

她太瞭解金珠了,這些年雖然跟金珠生活時間不長,可每次打交道她都沒有從金珠手裡佔到便宜,所以見金珠翻臉,她便死心了,不想再激怒她把那件事翻出來。

這母女兩個下樓後,金珠正疑惑周水仙怎麼會未卜先知猜到孫小燕會來找她把孩子託付給她時,金楊進來了,也追問這件事。

“誰跟你說的?”

“金玉說的,說她媽媽養不起她,要把她送人。”

“你願意嗎?”金珠試探地問道。

“當然不願意了,憑什麼啊?願意給誰就誰,她一個做媽的都不心疼我心疼什麼?”

“好了,這件事你也別跟金柳和金牛說去,大姐心裡有數,等這個官司打完,我們就不跟他們來往了,等我們搬到帝都去,以後也不用再見他們了。”

金珠擔心的是金牛,金牛跟楊大山的感情最深,又曾經跟金玉在楊大山身邊生活過一段時間,他如果知道了這件事雖然不一定會要收養金玉,但心裡肯定會糾結會自責。

其實糾結的又何止金牛?

金珠雖不同意收養金玉,可每次想起金玉那雙怯怯的眼睛以及手上新舊不一的傷痕,心裡也頗不是滋味。

這都是什麼爛事啊!

原本以爲楊大山一死,自己可以帶着弟弟妹妹過上安寧的日子,誰知還丟給了她這麼一個爛攤子,沒完沒了的。

思索了一下,金珠給白律師打了個電話,下次開庭她不打算回來了,直接委託給白律師做她的代理人,她的原則第一是解除關係,第二是不接受調解。

說逃避也好說厭煩也罷,總之她不想去面對這些人和事了,也不想去操心那些她做不到的事情。

回到帝都後,金珠很快放下了這些事情,因爲有一大堆的事情等着她。

她要幫黎想縫製一件走紅毯的禮服,要幫黎想完成一幅大型的山水畫,這幅畫是李睿鍾要的,倒不是他喜歡,而是他預備拍一部民國時的電視劇,劇中的男主角是一位文弱的畫家,經歷了一系列的愛恨情仇和國恨家仇之後終於走上了民族復興的道路。

黎想是李睿鍾欽定的主演,因爲需要很多畫作作爲道具,也需要一幅大型的山水畫,李睿鍾找到黎想,他的本意是出錢買,可黎想也知道他的畫作現在賣不出高價,還不如先留着等自己什麼時候出名了再說,反正給李睿鍾做道具也不吃虧,在電視裡露面也算是間接給他做廣告了。

此外,金珠的小說已經寫到了五十來萬字,故事的脈絡和走向都大致清楚,可看性也強多了,當然打賞和催更的也多了,編輯注意到了這個現象,給金珠這個新人做的廣告也多了,這樣一來,金珠更不能斷更了。

所以這段時間她確實是忙,偏偏謝晉華找上她,說她做的那兩期古鎮兩日遊的介紹很不錯,不管是文字和照片都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尤其是那些文字,歷史感很強,讀起來就像走進了時空的隧道,讓人忍不住也想去那裡轉一圈找點歷史的回味。

因此這份工作金珠還不能放棄,誰知連出了三期之後,有人找上了金珠。(。)

PS:

謝謝hxj千回西域、夢紫亭fairy、書友150616230639168、灑家不瞎四位親的禮物,也謝謝小小人ㄦ的評價票和愛狗的KELLY等幾位親的月票。

祝各位女同胞節日愉快,麼麼噠。

第333章 一而再的被告白第277章 難道是他?第446章 找點麻煩第288章 牽線第316章 我也是個命硬的(二百)第四百六十二 別樣的敘舊第375章 籤售第227章 不負衆望第285章 未卜先知第239章 既生瑜何生亮第398章 家長不好當第260章 又一個不給面的第295章 楊靜的桃花第四百六十七 赴約第367章 伯樂第450章 不懼第130章 畢業禮物第413章 接親第133章 有識貨的第18章 七寸第153章 這個妹妹好醜第275章 竟然賣了第282章 無理要求第三百五十四 康學熙的條件月票二百五第151章 靈感第440章 曲封認親第268章 這只是一件極小的事情第437章 推測第160章 同情和愛情第29章 財路第417章 已解第27章 兩個第一第408章 請排飯第180章 病倒第242章 驚人之語第110章 捉弄第28章 又碰上了第299章 雙喜第235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367章 伯樂第206章 冠冕堂皇第四百四十八 僵局第352章 這個故事很長第243章 古怪第288章 牽線第186章 受刺激了第218章 無解第501章 撐腰第18章 七寸第203章 倚仗第229章 烏龍番外九金牛一第307章 家的感覺第二百八十七章第389章 誰來動手第33章 找上門第321章 婚訊第71章 和稀泥第233章 都想出面第96章 媽媽第376章 金楊回鄉第458章 累贅第435章 防備第149章 硬傷第472章 去見康王第27章 兩個第一一百零九章 都想分一杯羹第453章 捧高第369章 資格第197章 遷就第24章 決定第281章 怪圈第四百九十三 抓週第163章 誰的天使第371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260章 又一個不給面的第326章 幫倒忙第291章 與君相約第459章 背叛的感覺第64章 高下第32章 驚動第160章 同情和愛情第126章 夢想第350章 往事第264章 一個巴掌第226章 定情第154章 誰都靠不住第四百零四 雙輸第485章 起訴第492章 什麼最重要第378章 不放第282章 無理要求第12章 撕破臉第82章 有媽的孩子像塊寶第397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170章 變故第307章 家的感覺第340章 願望第114章 搬離第224章 提親
第333章 一而再的被告白第277章 難道是他?第446章 找點麻煩第288章 牽線第316章 我也是個命硬的(二百)第四百六十二 別樣的敘舊第375章 籤售第227章 不負衆望第285章 未卜先知第239章 既生瑜何生亮第398章 家長不好當第260章 又一個不給面的第295章 楊靜的桃花第四百六十七 赴約第367章 伯樂第450章 不懼第130章 畢業禮物第413章 接親第133章 有識貨的第18章 七寸第153章 這個妹妹好醜第275章 竟然賣了第282章 無理要求第三百五十四 康學熙的條件月票二百五第151章 靈感第440章 曲封認親第268章 這只是一件極小的事情第437章 推測第160章 同情和愛情第29章 財路第417章 已解第27章 兩個第一第408章 請排飯第180章 病倒第242章 驚人之語第110章 捉弄第28章 又碰上了第299章 雙喜第235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367章 伯樂第206章 冠冕堂皇第四百四十八 僵局第352章 這個故事很長第243章 古怪第288章 牽線第186章 受刺激了第218章 無解第501章 撐腰第18章 七寸第203章 倚仗第229章 烏龍番外九金牛一第307章 家的感覺第二百八十七章第389章 誰來動手第33章 找上門第321章 婚訊第71章 和稀泥第233章 都想出面第96章 媽媽第376章 金楊回鄉第458章 累贅第435章 防備第149章 硬傷第472章 去見康王第27章 兩個第一一百零九章 都想分一杯羹第453章 捧高第369章 資格第197章 遷就第24章 決定第281章 怪圈第四百九十三 抓週第163章 誰的天使第371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260章 又一個不給面的第326章 幫倒忙第291章 與君相約第459章 背叛的感覺第64章 高下第32章 驚動第160章 同情和愛情第126章 夢想第350章 往事第264章 一個巴掌第226章 定情第154章 誰都靠不住第四百零四 雙輸第485章 起訴第492章 什麼最重要第378章 不放第282章 無理要求第12章 撕破臉第82章 有媽的孩子像塊寶第397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170章 變故第307章 家的感覺第340章 願望第114章 搬離第224章 提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