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天看着眼前陌生的地方,頭頂上方有幾塊石頭散發着柔和的光亮,遠處光暗的地方是一些潮溼的石頭,黃天判斷這是一個被封閉的山洞,這裡沒有出現黃天想像中的世外高人,指點他潛心修道,道法有成後手刃仇人,有的只是地上的一段話。
“年輕人你有兩個選擇,一是,往前踏一步,與這天地紛爭,你能獲得不可想象的能力,但是這條路充滿了艱辛和坎坷,從來不知道下一刻會怎樣,命運不可能時刻掌握在自己手中;二是,咬破手指滴在眼前的蒲團之上,你的仇恨自然會有劫緣在冥冥之中爲你明瞭一切,而且你也會富貴一生,長命百歲。”
黃天思緒良久,這個山洞除了這個蒲團別的什麼也沒有,最後他想起了那張皮卷子:“年輕人不要氣餒,按照圖上所示打坐靜心,悟了靈道之路可開啓吾之傳承,紅塵恩怨皆可明瞭。”
於是黃天盤膝打坐在這個蒲團上,心境明瞭很快進入了忘我的境界,腦海中很快傳來了一段話語:“年輕人,既然你選擇了這條道路,老夫也就接引你一條靈脩之路,這條路你能走多遠就看你的造化了,也算了卻了與你們黃家的這段因果源。”
這時黃天睜開了眼睛,發現自己身處一個神秘的地方,眼前說話的老人依稀在腦海中有些印象,黃天明瞭(liao)了(le)眼前之人就是其再造之人後,當下跪拜在老人面前:“黃天能得老仙人指引是在下的絕大機緣,這條靈脩路我黃天絕對不會苟且偷生的。”
老人欣慰的點點頭:“起來吧!當日你大喜之日老夫還贈與你一塊小石頭,可否記得。”
黃天忽然明瞭眼前之人,就是那日的老乞丐,真讓自己吃了一驚。
後面又傳來的老人的聲音:“當日老夫贈與你的那塊石頭不是尋常之物,是在悟道石旁長年累月得其一絲精華,可保人精魂不散,不然你不可能出現在老夫面前。”老人這才把其一絲原委說了個明瞭。
聽到這裡黃天才明白自己能得以活下了的原因所在,纔有了眼前所發生的一切。
“在你面前只是老夫的一具靈身,是爲了在這裡給悟道石找個新主人罷了,既然你選擇了這靈脩之路,這塊石頭也就與你有些緣份,老夫也可了卻這最後的一點因果,老夫再次問你一次,你可準備好了。”
黃天再次表明了決心,要爲黃家以及清水小鎮討上個公道,在靈脩之路上做一個公正無畏的俠客。
老人爲其介紹了靈脩者基本的修煉法門,人爲了在這片天地間生存下去,前人悟出了這靈脩之路,起初是爲了對抗野獸和自然災難,最後徹底開發了己身走上了長生和強大之路。
所爲人體有三個丹田,分爲上丹田.中丹田和下丹田。也有靈脩者把上丹田稱爲靈海,中丹田稱爲氣海,氣海是一個承上啓下的作用,把天地間的靈氣轉化爲己身有用的靈力,大部分下沉到下丹田也就是現在靈脩者所指的丹田,有少部分上升到上丹田也就是現在靈脩者所說的靈海。
靈海位於人眉心偏下一點,氣海位於人胸口凹窩處,丹田也就是人的臍下三寸。絕大部分人往往不能開啓氣海感應,踏上靈脩之路,所以只能練一些外家功夫也只能收取一點天地間的營衛之氣,用助於人體氣血的推進,抵抗勞累和疾病。
當傳承接引開始之後,黃天盤膝在蒲團上,老人雙手結印,口中唸唸有詞,面上有一絲鄭重,黃天眼前白光一閃,出現一個丈許大的石頭,這塊石頭並沒有出奇之處,只是比普通的青石顏色要深上一些,只見老人雙眼凝視石頭,雙手不停的變幻,黃天感覺有強大的氣流波動,不時的從石頭旁邊衝到黃天身上,使他衣服啪啪作響,面部都有一些扭曲變形,待黃天快堅持不住的時候,老人雙手再次結印,口中咒念加快,一盞茶的功夫,忽然停下了咒念,老人化成一道流光沒入悟道石中,奇異的一幕出現了,這塊石頭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變小,最後變得和雞蛋一樣大小,直接沒入黃天的氣海當中。
黃天耳邊傳來了老人的聲音:“本想傳你一套功法,但悟道石神秘莫測,你既有自己的機緣,老夫不想從而限制你的成就,當悟道石升到你的靈海當中,自然可感知到蒲團上的傳送法陣,傳送至北天大陸,那裡靈脩者衆多,一些大的門派可容你棲身修練,以後的路要靠你自己了,當你修道有成,你的父母恩怨自然可以了卻。”
踏上靈脩之路的初始階段爲靈氣境,其分爲初期•中期•後期。由氣海感應天地靈氣,人體再通過特定的靈脩功法,牽引對己身有用的靈氣,淬鍊改變身體,從而更好的容納靈氣,在這一境界是靈脩者的根基,直接決定以後靈脩者破入下一境界,以及更高境界的機緣所在。
黃天努力鎮定自己,靜心打坐。每呼吸一次就感覺到,有一股熱流在氣海中自主的分散到身體當中,黃天並沒有功法的運轉,這一切都歸於悟道石,良久之後黃天睜開眼睛,查看自己和狀況。
••••••
在遙遠的北極之地,白雪皚皚的一座山峰上,盤膝打坐着一位老人,有所感應的睜開了眼睛,自語道:“看來就在這幾日了,你們幾個老傢伙還不死心呢?”
••••••
當黃天消失在牢房中,久久無語的矮瘦青年也許是大有感觸,也許是得到了黃天的“傳承功法”,靜心打坐也成了其必修之事。最無語的是王牢頭,黃天離奇失蹤給他造成了不小的麻煩。
深夜王太師的書房,傳來了一聲嘶吼:“廢物,一羣廢物。”隨後書桌上的茶杯和文房四寶都被很很的砸到了地上。
管事房的朱管事和王牢頭把頭埋的很低,儘管身上沾染了茶水和墨汁,也不敢說一個字。
王太師在書房不停的走動,時不時的一句廢物響起,也許是體力不支坐了下了,看這眼前低頭的兩人,雙手狠拍書桌:“滾•滾•給本太師滾。”
兩人如獲大赦倒退出書房後,呼出了一口悶氣,分別回去了自己的住處,對着自己的老婆一陣牢騷。
待兩人退出了書房,漸漸控制了情緒的王太師,吩咐身邊的老管家:“明天帶我的書信,到靈脩殿給於林兒,讓他抽身到黃天失蹤的牢房和太平山查看一番,也許這場機緣不爭就錯過了。”
次日清晨,座落在國都南邊的香山,山頂上的一片建築正是靈脩殿的所在,這時迎來了身着華麗的老管家,身後跟着兩個隨從,其中一人道:“這靈脩殿到底有什麼了不起,上山還要徒步而行,真是豈有此理。”
另一個附和:“就是,我們林少爺天賦異稟被靈脩殿看中,本家也應該不受這破規矩,來顯示我們太師府的威風。”
老管家彷彿沒有聽到一樣,所以兩人才壯膽說了起來,待走到殿門前外,靈脩殿外站立一位錦衣大漢,身後背有一把大刀,雙手交叉於胸前,擡頭看過眼前三人,只聽一聲冷哼傳出。兩個隨從身影倒退滿臉通紅,哇的一口心頭血吐到了地上。
“如有下次就不要活在這世間了,兩個小奴才也會仗勢而行,難怪太師府的人眼高過天。”錦衣大漢說道
老管家很恭敬的把書信交於眼前之人,待大漢接過書信看過封頁後,說了一句你等在此等候,便從身上取下一個玉佩,口 中唸唸有詞右手食指一點玉佩,只聽玉佩中傳出:“東師兄有何事。”
“你家有人送於書信於你,可別耽誤了王師弟的大事。”
“豈敢,有勞東師兄了,小弟馬上就到。”
隨後大漢把玉佩掛到了腰間,並未有任何言語,彷彿眼前沒有這三人一樣。很快殿門打開,裡面走出一個十六七的英俊少年,一身白衣很是不凡。
少年躬身行禮“管家,多謝遠道來送書信,要不是這靈脩殿不讓接待外人,林兒還要留管家看一看這香山的風光。”
“小少爺客氣了,我這把老骨頭要不是太師當年相救,早年落下了病根,要不也不至於這麼沒有用,也只能還一還太師的恩情了。”老管家還禮道。
少年目送三人下山,而後向東師兄告別回了殿中。錦衣大漢待少年進了殿後,心道:“以這小子的心性,爲何對這管家這般客氣。”隨後把目光投向了下山的三人。
錦衣大漢雙手結印,口中唸唸有詞,只見雙眼兩道亮光飛出,向着三人下山的方向而去,下山的老管家心有所感,微微停頓身體,口中哼的一聲,心道:還是年輕氣盛,當年我要有這王家少年沉穩,也不至於有現在這個結果,希望你能懂得修道之路的艱辛。
錦衣大漢雙眼射出的兩道亮光,隨着老管家的一聲冷哼崩潰,靈脩殿口的錦衣大漢胸口氣海翻騰,嘴角溢出鮮血,臉上露出了驚恐。
待王林兒回到殿內看完了書信,思慮良久後,起身走向了靈脩殿主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