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二章 蘇俄的逆襲

在德國政府和軍方的默許之下,中華帝國的大量企業和德國很多朝不保夕的企業進行了合作。來自克虜伯、奔馳、卡爾-蔡司等企業的先進技術和設備,一船一船的從德國起航,運往中國。甚至連這些企業的技術研發人員,也都打包運回了中國。

戰敗後的德國,經濟凋敝,人民生活困苦,如果再留在國內的話,無疑是沒有什麼發展前途的。還不如去國外發展一段時間,等到國內的情況有了改變之後再回來。特別是在德國*軍方的要求下,很多軍工企業都將研發團隊派往了中國,和中國進行合作。因爲《凡爾賽和約》的限制,如果他們繼續留在國內的話,將無法繼續發展了,只能夠轉移到中國區。等到條約的限制解除之後,德國可以立刻利用這些先進的技術,而不至於被西方世界甩的太遠。

當然,爲了獲得這些先進的技術、設備和人才,中華帝國付出的則是一船船的糧食、藥品和輕工業品。這不僅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德國的困境,也消化了一部分國內過剩的產能,可謂是一舉兩得。

另外,中華帝國恢復了駐德國的大使館之後,也開始招募那些有能力的科學家和技術工人。

在中華帝國駐柏林的大使館以及其他的公使館門口,都張貼了招募啓事。只要是有一技之長的人,都可以前往中國就業,由中國駐德國大使館提供船票和路費。

戰後的德國,很多人都因爲看不到希望,陷入了迷茫之中。前往其他國家躲避戰亂,就成爲了最好的選擇了。特別是中國和美國這兩個世界強國,更是很多德國人的首選之地。雖然。中華帝國曾經‘背叛’過德國,讓很多德國人不恥。但中華帝國在巴黎和會上的表現,贏得了很多德國人的好感。加之德國政府的有意推波助瀾。使得大部分的德國人都願意去中國,而不是美國。

來自於德國的大量先進技術和設備。以及各種各樣的人才,使得中國的工業化進程速度大爲加快。過去的中國,雖然初步完成了工業化,但很多都是簡單的製造業而已。研發能力很薄弱。現在有了德國人的幫助,這塊短板終於補齊了。

德國柏林,洪堡大學,愛因斯坦的住處。一個黃皮膚的中年人正在拜訪他。

“教授,現在德國國內的情況已經非常糟糕了。儘管德國政府正在努力。但經濟凋敝,物資匱乏。同時還有協約國的打壓。可以預見,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德國的經濟情況都不會得到好轉。我們誠摯的邀請教授一家前往中國。我們將會爲教授提供最好的生活條件和科學實驗條件的。”中年人苦口婆心的勸說道。

但是,愛因斯坦卻彷彿不爲所動一樣,雖然他是一個堅定的反戰者,但他也是一個德國人。現在等正經歷一場磨難,他豈能這樣就拋棄祖國呢?

“教授,您就算不爲自己着想,也應該爲您的妻子和兒子着想吧。”中年人繼續勸說道。

愛因斯坦的目光落到了妻子和兒子身上。雖然他在等享受的待遇非常不錯,但因爲等的整體環境糟糕,他們母子也只能夠跟着他遭罪。這讓愛因斯坦心中滿是愧疚。

“教授,我們希望您能夠去帝國燕京大學物理系講學,如果帝國皇家物理研究所您不願意去的話,那也沒有關係。”中年人繼續說道。

愛因斯坦彷彿依舊在考慮當中,他心中在衡量,到底應該怎麼考慮。

在這個時候,中年人從提包裡面拿出了一張紙,遞到了愛因斯坦的面前。他的上級告訴他,如果實在無法說服愛因斯坦的話。就把這張紙交給愛因斯坦。

這是一張白紙,上面只是簡單的寫了一個公式而已。中年人並不知道是什麼意思。他也不知道愛因斯坦會不會因爲這個公式就做出決定。

但是,隨後他發現。當愛因斯坦的目光落到了這張紙上之後,一下子就完全沉浸在裡面了。

“這怎麼可能?中國不是向來號稱是科學的荒漠嗎?怎麼有人能夠得出這個公式?”愛因斯坦連聲音都有些顫抖了。

“教授,您能夠做出決定了嗎?”中年人問道。

“這個公式是誰寫的?”愛因斯坦問道。

“我不知道。不過,如果您願意去中國的話,我想,我能夠查到誰寫出的這個公式。”中年人回答道。

愛因斯坦沒有再猶豫,直接點頭答應前往中國。那張紙上的公式,讓他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實際上,那隻不過是定皇帝吳浩軒隨手寫的狹義相對論的一個公式而已。

不僅愛因斯坦受到了邀請,還有很多德國的科學家也受到了邀請。比如物理學家奧本·海默,奧托·哈恩,海森堡等人,還有科學家塔拉斯曼、梅特納、貝蒂、弗蘭克等等。

另外,已經崩潰的奧匈帝國,也是帝國這一次撿漏的地方。匈牙利的物理學家西拉德、泰勒,奧地利的科學家拉比、弗瑞士。都受到了來自於中國的邀請。中國的多所大學和科研機構,都向這些解除的科學家們拋出了橄欖枝。這些科學家,不管他們再怎麼愛國,但他們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慾,也要生存吃飯的。就算他們本人不願意,他們的家人也想要前往一個和平、安全的國家的。

正是因爲如此,大部分的科學家因爲各種各樣的原因,都前往了中國,在中國的資助下進行科學研究。而中華帝國也專門派人向他們學習,爲本國培養了大量的人才。正是因爲這些科學家的幫助,使得帝國能夠在覈武器計劃的研究上,領先於其他國家。使得帝國能夠在未來的戰爭當中,利於不敗之地。

世界大戰雖然結束了,但是,戰火併沒有在世界範圍內停息。在俄國戰場上,蘇俄紅軍和白軍以及列強幹涉軍的戰鬥還在繼續。只不過,經過一年多的苦戰之後,蘇俄紅軍以及從不利局面當中掙脫了出來了。他們越打越強,兵力也越打越雄厚,現在已經逐漸佔據了上風了。

雖然,在戰爭初期,白軍和干涉軍的實力要遠遠強於蘇俄紅軍。但白軍內部和干涉軍內部並不是鐵板一塊,白軍的各個首領各懷鬼胎,各國的干涉軍更是出工不出力,這就導致殲滅蘇俄紅軍的最佳時機已經錯過了。

黃帝紀元4616年(18)夏,東線(伏爾加河中游和烏拉爾地區)成爲主要戰場。8月底至9月初,東方面軍(轄5個集團軍和伏爾加河區艦隊)在伏爾加河中游地區對白軍轉入進攻,9月10日攻克喀山,12日解放辛比爾斯克,10月上旬解放塞茲蘭和薩馬拉。隨後,蘇俄紅軍挺進烏拉爾,至11月中旬解放伊熱夫斯克和沃特金斯克。

在南線戰場上,同年7~11月,紅軍在察裡津保衛戰中連續兩次擊退克拉斯諾夫哥薩克白軍的進攻;北高加索的兩個集團軍在與主力隔絕情況下堅持作戰,牽制鄧尼金‘志願軍’北進。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協約國騰出兵力加強對蘇維埃俄國的干涉。黃帝紀元4616年(18)11月~黃帝紀元4617年(19)2月,英法日三國派遣13萬人在南方的新羅西斯克、敖德薩和塞瓦斯托波爾登陸,先後佔領巴統、梯弗里斯、巴庫等城市,隨後兵分三路向莫斯科實施主要突擊,因遇蘇俄游擊隊和起義部隊的激烈抵抗,只向內地推進100~150公里。英、美、日干涉者則增派援軍在摩爾曼斯克、阿爾漢格爾斯克登陸,加強對白軍的援助。

針對當時的形勢,蘇俄紅軍貫徹烏里揚諾夫的戰略方針,決心在白軍同干涉軍會合之前,先殲滅白軍,再擊敗協約國軍隊。黃帝紀元4616年(18)年末至黃帝紀元4617年(19)年初,蘇俄紅軍在各條戰線上發起進攻,解放第聶伯河左岸烏克蘭、頓河州、南烏拉爾、申庫爾斯克。蘇俄紅軍的勝利以及協約國內部爆發反對干涉蘇俄的運動,使協約國以武力消滅蘇維埃共和國的計劃破產。法軍和希臘軍隊被迫從敖德薩、赫爾鬆、尼古拉耶夫、塞瓦斯托波爾等城市撤走。

等到巴黎和會結束之後,蘇俄紅軍已經在各條戰線上取得了勝利了。蘇俄面臨的危局也大大的緩解了,不再像之前那樣危在旦夕,隨時都有覆滅的危險了。

不過,協約國對蘇俄的干涉並沒有結束。各國依舊在加強對白軍的支持,希望他們能夠抵擋住蘇俄紅軍的進攻,最好能夠一舉消滅蘇俄紅軍。

反正,戰火是在俄國的國土上進行,就算是把整個俄國都打成了一片焦土,對協約國各國也沒有損失,反而能夠因此遏制蘇俄的發展,爲徹底滅亡蘇俄創造機會。正是因爲如此,蘇俄也想要儘快結束戰爭。(。)

ps:第四更到,感謝書友淸颩お戀仴、q神大人、天馬流星炮、閒的小說、是否忘記我、天空夢靜的打賞!感謝書友水遠山長、boss杜、醉天子、maojiping、arthur127、碧血情魂、mweb的月票!

第587章 軍火貿易第942章 憤怒和無奈第255章 大軍壓境第31章 施壓第1043章 黑色星期四第126章 固守待援第1387章 不當炮灰第853章 皇太子的初戀第9章 我的部隊第523章 帝國的條件第576章 退讓第918章 一個條件第1408章 碾壓第1472章 重創第69章 日本人的阻攔第1364章 慘敗第744章 ‘大和級’戰列艦第1099章 叛變第961章 鋼鐵洪流第518章 印度支那第1361章 不斷填人第503章 找死第1424章 推遲計劃第370章 白日做夢第28章 強盜行徑第989章 投名狀第485章 政治犯第1682章 緊急起飛第1544章 航道打通第89章 第1師的野望第21章 工業基礎第530章 援日抗華第1725章 末路第818章 敗局已定第708章 制空權第421章 分歧太大第90章 慘烈第356章 馬家軍出動第1579章 勝利無望第620章 參戰條件第388章 重創第194章 搜捕第533章 挑釁第701章 求援第816章 援軍來了第294章 兵臨城下第714章 裝甲對決第660章 中國的善意第358章 投降第1302章 放棄領土第591章 佈局俄國第1196章 計劃成功第376章 破交戰第1685章 真正的殺招第35章 有限支援第1136章 抵達柏林第53章 招安第1561章 突破第1611章 尼米茲的抉擇第956章 裝甲突擊第1232章 相互算計第1008章 日本流亡政府第544章 慘敗第770章 勝利閉幕第1762章 野蠻戰術第1022章 抵日第772章 民衆的怒火第57章 警惕第1191章 恐慌蔓延第698章 進攻西伯利亞第8章 總理大臣第1551章 放棄北非第1106章 斯大林的危機感第1356章 真正的坦克第257章 決戰來臨第1424章 推遲計劃第660章 中國的善意第1400章 暴亂平息第300章 燕京易手第723章 慘烈第1642章 戰略欺騙第258章 騷擾疲敵第203章 戰雲密佈第937章 英美的恐懼第469章 士官三傑第67章 張馮爭霸第557章 困獸猶鬥第1771章 追殺第914章 日本必亡第1768章 阻止美國人第1167章 大勝第673章 導師不會錯第1241章 制空權到手第760章 下馬威第1342章 奪取制空權第1390章 斯大林的決定第1138章 劃分勢力範圍第14章 兄弟反目第1182章 包圍瓦胡島第1644章 驚弓之鳥
第587章 軍火貿易第942章 憤怒和無奈第255章 大軍壓境第31章 施壓第1043章 黑色星期四第126章 固守待援第1387章 不當炮灰第853章 皇太子的初戀第9章 我的部隊第523章 帝國的條件第576章 退讓第918章 一個條件第1408章 碾壓第1472章 重創第69章 日本人的阻攔第1364章 慘敗第744章 ‘大和級’戰列艦第1099章 叛變第961章 鋼鐵洪流第518章 印度支那第1361章 不斷填人第503章 找死第1424章 推遲計劃第370章 白日做夢第28章 強盜行徑第989章 投名狀第485章 政治犯第1682章 緊急起飛第1544章 航道打通第89章 第1師的野望第21章 工業基礎第530章 援日抗華第1725章 末路第818章 敗局已定第708章 制空權第421章 分歧太大第90章 慘烈第356章 馬家軍出動第1579章 勝利無望第620章 參戰條件第388章 重創第194章 搜捕第533章 挑釁第701章 求援第816章 援軍來了第294章 兵臨城下第714章 裝甲對決第660章 中國的善意第358章 投降第1302章 放棄領土第591章 佈局俄國第1196章 計劃成功第376章 破交戰第1685章 真正的殺招第35章 有限支援第1136章 抵達柏林第53章 招安第1561章 突破第1611章 尼米茲的抉擇第956章 裝甲突擊第1232章 相互算計第1008章 日本流亡政府第544章 慘敗第770章 勝利閉幕第1762章 野蠻戰術第1022章 抵日第772章 民衆的怒火第57章 警惕第1191章 恐慌蔓延第698章 進攻西伯利亞第8章 總理大臣第1551章 放棄北非第1106章 斯大林的危機感第1356章 真正的坦克第257章 決戰來臨第1424章 推遲計劃第660章 中國的善意第1400章 暴亂平息第300章 燕京易手第723章 慘烈第1642章 戰略欺騙第258章 騷擾疲敵第203章 戰雲密佈第937章 英美的恐懼第469章 士官三傑第67章 張馮爭霸第557章 困獸猶鬥第1771章 追殺第914章 日本必亡第1768章 阻止美國人第1167章 大勝第673章 導師不會錯第1241章 制空權到手第760章 下馬威第1342章 奪取制空權第1390章 斯大林的決定第1138章 劃分勢力範圍第14章 兄弟反目第1182章 包圍瓦胡島第1644章 驚弓之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