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7章 英國人的質問

bookmark

綠教聯盟成功起義之後,立刻向印度河流域進攻。生活在這一區域的人,幾乎都是綠教徒。他們完全響應綠教聯盟的起義,不少人更是自發的加入到起義當中。很多加入了英印軍的綠教徒,更是攜帶着武器來投奔起義軍,使得綠教聯盟的軍隊,開始不斷的擴大。短短半個月不到的時間,居然就已經拉起了一支超過十萬人的部隊了。整個印度河流域,都落入了他們的控制之中。

另外,綠教聯盟還計劃向孟加拉地區發展,生活在那裡的孟加拉人,絕大部分也都是綠教徒。綠教聯盟在那裡發動起義,也更加容易成功。同時,孟加拉距離中國也更近,在那裡也更加容易得到中國的支持。一旦起義成功的話,更可以直接出兵威脅加爾各答等印度的沿海大城市。

南部的幾個民族的起義,也得到了那些民族的民衆的大力支持。作爲少數族人,他們在印度也是長期受到英國殖民者以及印度斯坦人的欺壓的。現在有機會獨*立建國,他們當然不會放過了。這就使得整個印度半島南部,彷彿在一夜之間就脫離了英國人的掌控一樣。

原本,英國陸軍對印度布爾什維克黨領導的印度紅軍的鎮壓,已經佔據了一定的上風了。印度紅軍雖然在不斷的發展壯大,並且得到了大量印度民衆的支持。但是,烏合之衆始終是無法和精銳軍隊對抗的。這使得印度紅軍雖然兵力衆多,但是在戰場上,卻不斷的被英國陸軍打敗,控制區也在不斷的縮小。如果不是英國陸軍需要鎮守的地方太多,無法集中全力的話,說不定印度紅軍早就被剿滅了。

但是,其他幾場大規模的武裝起義,使得英國人在印度的殖民統治受到了重創。大量的區域依舊脫離了英國人的控制了。他們的補給線,更是不斷的受到攻擊。而英印軍又完全不可靠了。這使得英軍不得不抽調兵力去對付其他的起義,從而給了印度布爾什維克黨和印度紅軍喘息之機。這也就使得這場戰爭,或許會進行更長的時間。這對於英國人來說,無疑是一場災難。

如果說印度此起彼伏的武裝起義,讓英國人焦頭爛額的話,那他們至少還能夠應對。畢竟,他們在印度部署的幾十萬精銳軍隊,不是那麼容易被擊敗的。不管是布爾什維克黨發動的武裝起義,還是綠教聯盟發動的起義,以及南部的泰米爾人、泰盧固人和馬拉地人發動的起義,都無法對英國人在印度的統治構成致命的威脅。受死的駱駝比馬大,以大英帝國的底蘊,一步步的鎮壓這些起義軍,也不是不可能的。

初期,這些起義軍看似聲勢浩大。但是,英國人鐵了心要鎮壓他們的話,他們也長久不起來的。當然,英國人要鎮壓這些起義,本身也會付出極其慘重的代價的。出動數十萬乃至更多的軍隊遠征印度,這些軍隊每天的消耗、武器彈藥的補給甚至是撫卹,都是非常驚人的。對於還沒有走出經濟危機的大英帝國來說,這些費用足夠讓他們原本已經十分羸弱的財政崩潰掉了。

但是,大英帝國顯然不會這麼輕易就放棄印度這塊重要殖民地的。他們會竭盡全力來鎮壓印度的起義。以英國的財力和工業實力,動員兩百萬陸軍,絕對不是什麼問題。哪怕是出動一百萬陸軍,也足以鎮壓印度的那些起義了。到時候,依舊可以維護英國在這裡的殖民統治。

只不過,真正要命的來了。黃帝紀元4635年8月12日,印度東北部的阿薩姆邦和曼尼普爾邦,相繼發生了武裝起義。生活在這裡的阿薩姆人和梅泰人,拿起了武器,趕走了英國殖民者,宣佈獨*立。阿薩姆人建立了阿洪王國,並且開始以阿薩姆邦爲基地,向四周進攻,意圖擴大領土面積,重現古代阿洪王國的輝煌。而曼尼普爾的梅泰人,也宣佈建立梅泰王國,以英帕爾爲首都。

阿薩姆人現在兩百萬人而已。梅泰人也只有百餘萬而已。他們的武裝起義對於之前發生的幾起大規模武裝起義來說,根本就不算什麼。畢竟,這隻能夠算是小規模的武裝起義而已。如果不是英國人的精銳陸軍從這一區域抽調了,足以輕易的鎮壓他們的起義。就算是現在,他們的起義僥倖成功了。但一旦英國人回過神來,隨便派一點軍隊去,也能夠將他們給鎮壓了。

要是真的這麼容易就好了。在阿洪王國和梅泰王國宣佈成立之後,他們隨即發表了一個讓全世界都震驚的聲明。阿洪王國和梅泰王國都聲稱,他們是中國後裔。因此,他們懇求中華帝國皇帝兼任阿洪王國和梅泰王國的國王,並且允許他們加入中華帝國的藩屬體系,成爲中華帝國的藩屬國。

如果說,阿洪王國和梅泰王國只不過是纖芥之疾,微不足道,英國人可以隨便鎮壓。但是,如果把中華帝國給引出來了。那可就不好收拾了。中華帝國原本就已經不是大英帝國能夠對付的了,更別說現在的大英帝國還是焦頭爛額的。

世界其他國家更是普遍認爲,這分明就是中華帝國策劃的阿洪王國和梅泰王國,並且是想要藉此機會插手印度。原本印度爆發的大規模起義,已經被視爲英國即將丟掉印度了。現在,這更是被作爲英國即將丟掉印度的標誌。畢竟,中華帝國一旦插手,英國人絕對守不住印度的。

連英國人自己,也是非常的驚慌。他們擔憂中華帝國這真的是要對印度動手。一旦那樣的話,整個局面就到了無法挽回的地步了。

“上帝啊!誰能夠告訴我,這到底是怎麼回事?中國人到底想要怎麼樣?他們是否已經準備好了,想要將印度從我們的手中搶奪過去了。”英國首相內維爾·張伯倫憤怒的咆哮道。

“首相閣下,阿洪王國和梅泰王國的事,肯定是中國人策劃的。要不然的話,阿薩姆人和梅泰人,常年處於被壓之下,怎麼可能有能力發動武裝起義,並且還取得成功呢?”印度事務大臣澤蘭特侯爵黑着臉說道。現在印度各地都在爆發起義,他這個印度事務大臣,似乎已經當到頭了啊!儘管,這些問題都和他這個纔剛剛上任不久的大臣沒有任何的關係。但是,一旦出了問題,總得有人來負責任的。

“阿洪王國和梅泰王國,到底是怎麼回事?那些阿薩姆人和梅泰人,難不成真的是中國人的後裔嗎?”外交大臣安東尼·艾登有些好奇的問道。

“誰知道是怎麼回事。在大英帝國統治那一區域的時候,那裡原本是屬於緬甸人的統治區域的。我們只不過是打敗了緬甸之後,順勢獲得了那些地區的統治而已。不過,從目前得到的資料來看,那些人或許真的是中國人的後裔。”印度事務大臣澤蘭特侯爵說道。

“該死,這樣的話,不是給了中國人名正言順的插手印度事務的藉口了嗎?以中國人的貪婪,就算是和他們無關,他們也會厚着臉皮伸手的。現在,事情和他們有關,他們就更加不會罷手了。”內維爾·張伯倫首相罵道。

“首相閣下,中國人介入印度的問題,可不僅僅是阿洪王國和梅泰王國。根據我們掌握的情報,綠教聯盟的起義,印度南部的泰米爾人、泰盧固人和馬拉地人的起義,也有中國人的影子。要不然的話,他們絕對不會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就有實力發動起義的。”陸軍大臣萊斯利·霍爾說道。

“該死的中國人,他們這分明就是想要將印度從我們的手中奪走啊!我們絕對不能讓他們成功。”外交大臣安東尼·艾登說道。

“外交大臣閣下,讓我們的駐華大使,質問該死的中國人,他們到底是想要幹什麼?如果他們介入印度的事務,那就是要和大英帝國開戰。”內維爾·張伯倫首相說道。

“首相閣下,態度需要這麼強硬嗎?如果和中國人撕破臉的話,對我們沒有好處。”安東尼·艾登說道。

內維爾·張伯倫首相猶豫了一下,然後說道:“讓外交官態度稍微放軟一點。不過,向中國人表達抗議,這是必不可少的。另外,詢問一下中國人的底線,他們到底要怎麼樣才能夠罷手。”

“是,首相閣下。”安東尼·艾登點了點頭。他知道,這纔是內維爾·張伯倫首相的性格嘛。

黃帝紀元4635年8月14日,英國駐中華帝國大使許閣森爵士,緊急會見了中華帝國外交大臣唐紹儀,正式就中華帝國插手印度事務表示了強烈的不滿和憤慨。英國政府要求中華帝國向英國道歉,並且立刻停止對印度叛軍的支持。

對此,中華帝國當然予以否認了。(。)

第1370章 突圍第207章 收錢不辦事第718章 反擊第213章 狼子野心第781章 帝國的選擇第999章 日本總督第1543章 閃擊第1095章 圍剿第1720章 斬首第235章 宣戰第1019章 氣得吐血第1191章 恐慌蔓延第229章 各懷鬼胎第223章 栽贓嫁禍第301章 威脅第1691章 還得打第1282章 登陸第355章 兵圍金城第993章 逃跑的裕仁第788章 阿三的戰鬥力第449章 第三軍種第18章 投降第58章 小鬼子的謀劃第1761章 恐怖武器第1552章 英美聯軍的目標第863章 聯合施壓第1014章 日本的變化第872章 帝國愛好和平第976章 最後一擊第46章 首戰第74章 死守盛京第926章 日軍的反擊第1700章 猛烈炮擊第1246章 損失慘重第1677章 挫敗第843章 突發變故第1306章 冒險出擊重新修改了一下今天書友們可以不要訂閱第1124章 中國插手第670章 正視第896章 準備決戰第107章 誘敵深入第854章 爭風吃醋第1225章 大軍壓境第885章 損失慘重第1767章 增援古巴島第1184章 艱鉅任務第904章 又現雷擊第1751章 奇葩的反擊計劃第1655章 送死第202章 炸死伊藤博文第1183章 B計劃第1062章 帝國的決心第1223章 悍不畏死第408章 主動求和第1630章 閃擊第418章 元老會議第784章 戰爭不可避免第29章 格殺勿論第146章 誰打敗了?第1468章 名將之死第340章 超級訂單第27章 老子罵兒子第441章 復仇之心第389章 補刀第407章 再次調停第1565章 夜襲第843章 突發變故第1107章 輸出革命第223章 栽贓嫁禍第778章 強硬回擊第754章 華盛頓會議第823章 海戰落幕第82章 第二師團第345章 婉拒結盟第971章 救日本的方法第816章 援軍來了第1332章 慘敗第1795章 無條件投降第941章 戰爭或者閉嘴第1147章 美蘇密約第190章 移民的幸福生活第962章 血戰名古屋第696章 訪問日本第836章 美國調停第1497章 進軍蘇伊士第629章 被圍第1727章 滅國第1476章 斯大林慌了第178章 德國公使第1643章 一箭雙鵰第278章 固執的沙皇第1297章 麥克阿瑟的底氣第287章 稱帝第1430章 大規模空戰第1040章 悲劇的國王第299章 投誠第479章 空頭支票第962章 血戰名古屋
第1370章 突圍第207章 收錢不辦事第718章 反擊第213章 狼子野心第781章 帝國的選擇第999章 日本總督第1543章 閃擊第1095章 圍剿第1720章 斬首第235章 宣戰第1019章 氣得吐血第1191章 恐慌蔓延第229章 各懷鬼胎第223章 栽贓嫁禍第301章 威脅第1691章 還得打第1282章 登陸第355章 兵圍金城第993章 逃跑的裕仁第788章 阿三的戰鬥力第449章 第三軍種第18章 投降第58章 小鬼子的謀劃第1761章 恐怖武器第1552章 英美聯軍的目標第863章 聯合施壓第1014章 日本的變化第872章 帝國愛好和平第976章 最後一擊第46章 首戰第74章 死守盛京第926章 日軍的反擊第1700章 猛烈炮擊第1246章 損失慘重第1677章 挫敗第843章 突發變故第1306章 冒險出擊重新修改了一下今天書友們可以不要訂閱第1124章 中國插手第670章 正視第896章 準備決戰第107章 誘敵深入第854章 爭風吃醋第1225章 大軍壓境第885章 損失慘重第1767章 增援古巴島第1184章 艱鉅任務第904章 又現雷擊第1751章 奇葩的反擊計劃第1655章 送死第202章 炸死伊藤博文第1183章 B計劃第1062章 帝國的決心第1223章 悍不畏死第408章 主動求和第1630章 閃擊第418章 元老會議第784章 戰爭不可避免第29章 格殺勿論第146章 誰打敗了?第1468章 名將之死第340章 超級訂單第27章 老子罵兒子第441章 復仇之心第389章 補刀第407章 再次調停第1565章 夜襲第843章 突發變故第1107章 輸出革命第223章 栽贓嫁禍第778章 強硬回擊第754章 華盛頓會議第823章 海戰落幕第82章 第二師團第345章 婉拒結盟第971章 救日本的方法第816章 援軍來了第1332章 慘敗第1795章 無條件投降第941章 戰爭或者閉嘴第1147章 美蘇密約第190章 移民的幸福生活第962章 血戰名古屋第696章 訪問日本第836章 美國調停第1497章 進軍蘇伊士第629章 被圍第1727章 滅國第1476章 斯大林慌了第178章 德國公使第1643章 一箭雙鵰第278章 固執的沙皇第1297章 麥克阿瑟的底氣第287章 稱帝第1430章 大規模空戰第1040章 悲劇的國王第299章 投誠第479章 空頭支票第962章 血戰名古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