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2章 德俄媾和

早在十月革命成功之後,掌權的蘇俄政府就已經開始着手和俄國進行停戰談判了。究其主要原因,弗拉基米爾·伊里奇·烏里揚諾夫和其他布爾什維克黨的領導者,都接受過德國的資助。

當時,德國人開出的條件就是他們掌權之後,要結束戰爭。現在,他們成功掌權了,自然要履行承諾了。否則的話,一旦德國將他們接受資助的證據公開的話,對布爾什維克黨的打擊將是毀滅性的。特別是弗拉基米爾·伊里奇·烏里揚諾夫,他一心想要成爲蘇俄的最高領導人。但是,在布爾什維克黨內,他的對手可不少,尤其是托洛茨基,更是他的主要對手。如果德國公開那些證據,那麼他恐怕就得永遠和蘇俄的最高領導人的位置說再見了。

任何人都是有私心的,即便被後世神化爲革命導師的弗拉基米爾·伊里奇·烏里揚諾夫也是一樣。因此,布爾什維克剛剛開始掌權,蘇俄政府就開始行動了起來。

俄國十月革命勝利之後,由於原來俄國屬於協約國一方而與同盟國處於交戰狀態,爲了退出戰爭,新成立不久的蘇俄政府在提出的和平建議被協約國拒絕後,便與同盟國的德國進行和平談判。

黃帝紀元4615年(17)12月3日,談判開始,德國提出了把波蘭、立陶宛、愛沙尼亞的局部和拉脫維亞、白俄羅斯的全部割讓給德國並賠款30億盧布的苛刻條件,這引起了布爾什維克黨內嚴重的分歧。弗拉基米爾·伊里奇·烏里揚諾夫主張接受德國的條件,簽訂和約,爲新生政權爭得喘息機會,季維諾也夫、索柯里尼柯夫、斯大林、阿爾喬姆、斯塔索娃、斯維爾德洛夫等六名中央委員支持弗拉基米爾·伊里奇·烏里揚諾夫;布哈林爲代表的“****共產主義者”反對簽訂和約,主張對帝國主義繼續世界大戰。中央委員布勃諾夫、烏里茨基、洛莫夫支持布哈林;托洛茨基則主張停戰,復員軍隊,但不與德國簽約(即不戰不和),中央委員克列斯廷斯基、捷爾任斯基、越飛支持托洛茨基。

黃帝紀元4616年(18)1月2日,蘇俄政府召開中央和地方負責人會議。60人出席的會議上,贊成布哈林主張的32人。贊成托洛茨基主張的16人,贊成弗拉基米爾·伊里奇·烏里揚諾夫主張的僅15人。最終,弗拉基米爾·伊里奇·烏里揚諾夫的主張因處於少數而未能被通過。

黃帝紀元4616年(18)1月24日,蘇俄政府召開中央會議,重新表決簽約的問題。托洛茨基的主張以9票對7票的多數通過,弗拉基米爾·伊里奇·烏里揚諾夫的主張仍然沒有被多數所接受。

可見,現在的弗拉基米爾·伊里奇·烏里揚諾夫在布爾什維克黨和蘇俄政府內部,並沒有掌握最高權力。雖然支持他的人不少,但同樣的。反對者更多。那些人都是能夠對他的地位構成威脅的人。

1月25日,就在弗拉基米爾·伊里奇·烏里揚諾夫的主張未能通過表決的那一天晚上,他的住處,迎來了一位客人。

“特使先生,歡迎您。”弗拉基米爾·伊里奇·烏里揚諾夫滿臉堆笑。

“烏里揚諾夫閣下,你答應我們的承諾,到底什麼時候才能夠兌現?如果你的承諾不能夠兌現的話,那會有什麼後果。你應該清楚。”來人冷冷的說道,他是奉德國政府之命來警告弗拉基米爾·伊里奇·烏里揚諾夫的。

弗拉基米爾·伊里奇·烏里揚諾夫臉色有些不太好看。俄國革命勝利之後,他的地位也隨之提高了不少。現在,德國人依舊在他面前大呼小叫的,讓他非常的沒有面子。不過,一想到德國人手裡有很多證據,他就只能夠死死的按捺住心中的怒火。

“特使先生。你應該知道我現在面臨的困境。黨內依舊有很多反對我的人。我已經多次提出主張了。但是,依舊沒有能夠通過。”弗拉基米爾·伊里奇·烏里揚諾夫咬着牙說道。

“這就是你的問題了。我提醒你一句,我們的耐心是有限的。如果遲遲沒有得到讓我們滿意的消息的話,那後果將是非常嚴重的。”特使冷着臉說道。

弗拉基米爾·伊里奇·烏里揚諾夫點了點頭:“我知道該怎麼辦。”

“對了,提醒你一句。協約國已經在倫敦開會,商議如何剷除你們了。如果你們遲遲不能夠和我們停戰,一旦協約國開始干涉你們的革命的話,那你們將陷入兩線作戰當中。恐怕,你們將來的下場將會很慘。”特使說道。協約國的代表在倫敦開會,很多國家都知道了,也包括德國在內。不過,俄國現在亂成一團,獲勝的布爾什維克黨內也忙着爭權奪利,根本就沒有精力去顧及那些。

弗拉基米爾·伊里奇·烏里揚諾夫頓時大驚失色,如果協約國干涉俄國的話,那麼,新生的蘇俄政府想要抵擋住協約國的入侵,那幾乎沒有可能。毫無疑問,俄國革命現在已經到了最危急的時刻了。

“特使先生,你放心,我會盡快給德國一個答覆的。”弗拉基米爾·伊里奇·烏里揚諾夫眼中閃過一絲堅定。他知道,必須要儘快完成和德國人的交易了。

1月30日,佈列斯特談判恢復。作爲外交人民委員(即外交部長)、談判代表團團長,托洛茨基臨行前與弗拉基米爾·伊里奇·烏里揚諾夫約定:如果德國下了最後通牒就讓步簽約。結果德國果然向蘇俄下了最後通牒,托洛茨基向弗拉基米爾·伊里奇·烏里揚諾夫電報詢問對策,弗拉基米爾·伊里奇·烏里揚諾夫立即覆電堅持:接受德國條件,立即簽約。但是托洛茨基沒有接受弗拉基米爾·伊里奇·烏里揚諾夫的建議,而是發表了拒絕簽約的聲明,率團離開佈列斯特。結果,德國開始對蘇俄大舉進攻。

2月18日,在十分緊急的情況下,蘇俄*****舉行了的緊急會議。會上,弗拉基米爾·伊里奇·烏里揚諾夫的主張又被以6:7的票數否決。隨後,中央又連夜開會,經過激烈的爭論,托洛茨基轉而支持弗拉基米爾·伊里奇·烏里揚諾夫,會議結果以7票贊成、5票反對、1票棄權的結果通過了弗拉基米爾·伊里奇·烏里揚諾夫的提案。蘇俄政府連夜通知德國方面,同意簽約。

但是,德國在得到通知後任沒有停止進攻,並於2月23日提出更加苛刻的條件。蘇俄黨中央又召開有15名委員參加的緊急會議。會議中,大多數委員表示不贊成弗拉基米爾·伊里奇·烏里揚諾夫的主張。弗拉基米爾·伊里奇·烏里揚諾夫只得提出,如果這種空談繼續下去,他就要辭職,退出政府和*****。布哈林對此毫不在乎,斯大林也未發生動搖。托洛茨基不同意弗拉基米爾·伊里奇·烏里揚諾夫的意見,但爲了防止弗拉基米爾·伊里奇·烏里揚諾夫辭職和黨的分裂,他的態度發生變化。在他的影響下,出現了4票棄權。結果弗拉基米爾·伊里奇·烏里揚諾夫的主張以7票贊成、4票棄權、4票反對獲得通過。

2月24日,蘇俄政府重新派出了談判代表團與德國進行談判。3月3日,佈列斯特和約正式簽訂。按照合約,蘇俄割讓323萬平方公里領土,賠款60億馬克。托洛茨基被解除了外交人民委員的職務。

《佈列斯特條約》的主要內容是締約雙方宣佈停戰。俄軍全面復員,在簽訂普遍性和約之前,俄軍艦駛回俄港口或立即解除武裝。俄國放棄對波蘭、立陶宛、庫爾蘭、利夫蘭和愛斯特蘭的管轄與主權。在締結普遍性和約和俄軍全面復員之前,德國將繼續佔領德軍於和約簽訂前夕在上述地區以東所佔領的地方。俄軍立即撤出阿爾達罕、卡爾斯和巴統地區(該地區實際由土耳其兼併)。俄國承認烏克蘭、芬蘭獨立,立即從芬蘭、烏克蘭和奧蘭羣島撤軍,保證同烏克蘭立即簽訂和約並承認烏克蘭同德、奧、保、土之間的和約。俄國付給德國60億馬克的戰爭賠款。德國承諾不干涉蘇俄內政,不從芬蘭方面進攻俄國。

這個苛刻的和約,不僅使蘇俄喪失了將近三百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和近五千萬居民,而且在被佔領區有佔全國煤炭開採量的90%,鐵礦石的73%,54%的工業以及33%的鐵路。

當然,《佈列斯特合約》的簽署,也給蘇俄政府帶了一個喘息之機。更重要的是,通過這一外交政策,弗拉基米爾·伊里奇·烏里揚諾夫的個人聲望達到了頂峰,他的對手托洛茨基則遭受了巨大的打擊。弗拉基米爾·伊里奇·烏里揚諾夫的地位,已經無人能夠危及了。(。)

ps:

第一更到,

第1145章 英法的白日夢第101章 惡戰第1565章 夜襲第187章 日本間諜第604章 緊急會談第1745章 攻擊開始第1460章 不惜代價第482章 中國人的妄想第898章 遭遇戰第361章 帝國海軍第958章 野戰第346章 不想陪葬第711章 悍不畏死第1665章 衝鋒第1420章 德國人的求助第876章 戰爭不可避免第104章 艦炮兇猛第1069章 帝國雄威第608章 攤上大事了第1395章 狠狠鎮壓第474章 格格不入第268章 打臉第1009章 帝國的抗議第535章 重巡出馬第1260章 招降第1510章 再次交手第465章 父子攤牌第1591章 鑿穿第93章 神話破滅?第391章 最後的決戰第1634章 異想天開的斯大林第560章 帝國夢碎第823章 海戰落幕第1373章 功虧一簣第1002章 中日友好條約第852章 子女教育第848章 共同防禦第1168章 吞槍自殺第1484章 求援第1148章 東線和西線第993章 逃跑的裕仁第702章 帝國出手第659章 宰割戰敗國第16章 教導營首戰第994章 威脅天皇第875章 忍字頭上一把刀第1163章 突襲瓦胡島軍港第1048章 鬱悶的蘇俄第1609章 戰沉第1192章 逃離西海岸第1675章 不惜代價第61章 美國朋友第1372章 鏖戰第243章 局勢惡化第1091章 勒索第596章 皇帝召見第1415章 地下坑道第396章 自殺式進攻第1486章 軍售第675章 裡海海戰第1322章 沉沒的航母第993章 逃跑的裕仁第1432章 虐殺第1184章 艱鉅任務第16章 教導營首戰第1304章 機會還是陷阱第575章 撞擊第1149章 A計劃第937章 英美的恐懼第265章 甕中捉鱉第217章 墮落的活佛第635章 刮目相看第463章 亂起蕭牆第754章 華盛頓會議第885章 損失慘重第278章 固執的沙皇第999章 日本總督第534章 開打第697章 蘇俄的機會第1001章 日奸第190章 移民的幸福生活第160章 晉升和任命第1485章 拉攏意大利第1056章 血債血償第519章 佈局第1681章 出擊第385章 反擊第209章 寶馬上市第1555章 垂死掙扎的斯大林第1666章 鏖戰海灘第316章 總督們的選擇第324章 返回燕京第987章 裕仁的決斷第161章 發展規劃第933章 天罰日本第685章 大國等於強盜第778章 強硬回擊第440章 新天皇和新內閣第202章 炸死伊藤博文第513章 一毛不拔
第1145章 英法的白日夢第101章 惡戰第1565章 夜襲第187章 日本間諜第604章 緊急會談第1745章 攻擊開始第1460章 不惜代價第482章 中國人的妄想第898章 遭遇戰第361章 帝國海軍第958章 野戰第346章 不想陪葬第711章 悍不畏死第1665章 衝鋒第1420章 德國人的求助第876章 戰爭不可避免第104章 艦炮兇猛第1069章 帝國雄威第608章 攤上大事了第1395章 狠狠鎮壓第474章 格格不入第268章 打臉第1009章 帝國的抗議第535章 重巡出馬第1260章 招降第1510章 再次交手第465章 父子攤牌第1591章 鑿穿第93章 神話破滅?第391章 最後的決戰第1634章 異想天開的斯大林第560章 帝國夢碎第823章 海戰落幕第1373章 功虧一簣第1002章 中日友好條約第852章 子女教育第848章 共同防禦第1168章 吞槍自殺第1484章 求援第1148章 東線和西線第993章 逃跑的裕仁第702章 帝國出手第659章 宰割戰敗國第16章 教導營首戰第994章 威脅天皇第875章 忍字頭上一把刀第1163章 突襲瓦胡島軍港第1048章 鬱悶的蘇俄第1609章 戰沉第1192章 逃離西海岸第1675章 不惜代價第61章 美國朋友第1372章 鏖戰第243章 局勢惡化第1091章 勒索第596章 皇帝召見第1415章 地下坑道第396章 自殺式進攻第1486章 軍售第675章 裡海海戰第1322章 沉沒的航母第993章 逃跑的裕仁第1432章 虐殺第1184章 艱鉅任務第16章 教導營首戰第1304章 機會還是陷阱第575章 撞擊第1149章 A計劃第937章 英美的恐懼第265章 甕中捉鱉第217章 墮落的活佛第635章 刮目相看第463章 亂起蕭牆第754章 華盛頓會議第885章 損失慘重第278章 固執的沙皇第999章 日本總督第534章 開打第697章 蘇俄的機會第1001章 日奸第190章 移民的幸福生活第160章 晉升和任命第1485章 拉攏意大利第1056章 血債血償第519章 佈局第1681章 出擊第385章 反擊第209章 寶馬上市第1555章 垂死掙扎的斯大林第1666章 鏖戰海灘第316章 總督們的選擇第324章 返回燕京第987章 裕仁的決斷第161章 發展規劃第933章 天罰日本第685章 大國等於強盜第778章 強硬回擊第440章 新天皇和新內閣第202章 炸死伊藤博文第513章 一毛不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