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0章 暹羅

近代的東方,遭到了西方世界的野蠻入侵,大部分的國家都淪爲了西方列強的殖民地或者半殖民地,僅有兩個獨*立國家,得以倖免。一個是日本,另外一個就是暹羅了。

日本明治維新以後,開始奮發圖強,向西方世界學習,勒緊褲腰帶發展軍備,終於在甲午一役當中打敗了滿清,成爲了遠東有數的強國,並且獲得了大量的發展資金。隨後在1904年的時候,一舉打敗了俄國,成爲了世界新晉列強。

但是,暹羅只不過是東南亞的一個小國而已,國土面積不過五十多萬平方公里,人口也不過八百多萬而已。這絕對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小國。以西方列強的實力,要打敗泰國,使得泰國變成殖民地的話,可以說是輕而易舉的。但暹羅卻成功的保住了自己的獨*立地位,這的確是讓人很是訝異的。

不得不承認,暹羅能夠避免淪爲西方列強的殖民地,實在是有很大的幸運在其中。究其主要原因,主要有幾個方面,一是暹羅此刻位於英法兩國的殖民地的緩衝地帶,二是暹羅王朝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國力有所增強,三則是暹羅王朝在與英法外交上割讓了部分領土和屬地,滿足了英法殖民主義者一定的欲*望,四則是西方列強集中亞洲力量角逐對中國利益的瓜分,轉移了英法對暹羅的侵略壓力。

19世紀下半葉,西方殖民主義列強在東南亞拉開了劃分勢力範圍,瓜分殖民領地的狂潮1886年1月,英國通過第三次英緬戰爭吞併上緬甸,完成了對整個緬甸的殖民,並將緬甸併入英屬印度聯邦;1887年1月。法國完成對越南南、中、北圻的侵佔,並將越南三圻與柬埔寨合併,組成法屬“印度支那聯邦”。此時,英法兩國的殖民主義勢力就在中南半島中部“相依相偎”。爲了在中南半島地區取得優勢地位,攫取更大的利益,地處中部的暹羅就成了兩國殖民主義的角逐戰場!

19世紀末期。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開啓,促使英、法這兩個老牌殖民主義大國當年如日中天的國際地位受到美、德、日、俄等新興國家的嚴峻挑戰。同時,英法兩國在諸多國際利益面前也是矛盾重重。東南亞這塊肥肉已經被兩頭惡狼叼起,並各自吞掉一部分。此時,兩頭惡狼的目光都死死地盯著中間那一小塊“處女地”暹羅。當然,他們心裡也清楚,盯著暹羅的還有鋒芒畢露而又兇殘不已的其他狼族。坐山觀虎鬥,漁翁得鷸蚌是英法兩國心知肚明而又不願看到的。面對法國咄咄逼人的擴張,英國的不安在其輿論和政治家的演講中日益凸顯《泰晤士報》說:“英國無論如何不能在印度支那同法國爲鄰。現在已經是劃清不許法國逾越的那個界限的時候了。”同樣,爲了避免與英國直接對抗於東南亞的利益範圍劃分中,法國政府曾向英國當局提出暹羅中立化的建議“維持一個強大、獨立的、兩邊都有明確國界的暹羅王國,使大不列顛領土和法國在印度支那半島的領土之間有一個固定的屏障,而這種協定對雙方都是有利的,它可以防止兩國之間不然就有可能發生的那些麻煩。”

1893年10月,曼谷王朝被迫同法國簽訂《暹羅條約》,將湄公河東岸的老撾領土劃給法國。並向法國賠款300萬法郎。此時的法國佔據了相對優勢同俄國結盟。而英國則因戰線過長,兵力分散。需要充足時間鞏固已佔殖民地而在要求法國適可而止的同時拒絕暹羅需要支援的要求。但是,法國依然沒有達到它的全部目的湄公河東岸25公里地帶和馬德望、暹粒兩省作爲中立區而雙方均不得駐軍。並非暹羅軍隊抵抗的結果,而是國際局勢的壓力,或者更主要是英國施加的重壓。《暹羅條約》的簽訂,法國雖然得到一定的利益,但是他始終未敢越雷池一步。侷限在英國的底線之上。而英國也在實力稍遜之時,滿足法國一定的利益要求。未傷暹羅元氣的《暹羅條約》是英法兩國勢力均衡,相互妥協的產物,不至於讓真正處於中間包圍地帶的暹羅落於英法任一國家之手。?)(?1896年1月15日,英法於倫敦簽署了一項《關於暹羅王國和其他事項的聲明》(又稱《倫敦條約》)規定:“湄公河以西屬英國的勢力範圍。以東屬法國的勢力範圍;英法兩國有責任維持暹京曼谷所在的湄南河河谷的獨立與完整;雙方均不得簽訂足以使第三國能在該地區採取任何行動的任何單獨協定”。此條約不難看出,英法兩國在地處中間地帶的暹羅問題上達成了最終妥協。這不但是國際局勢的造作,更是英法兩國勢力均衡下明爭暗鬥的產物。對於兩個殖民大國來說,暹羅的獨立中間國地位是必要的,是符合兩國利益的!

當然,暹羅能夠繼續保持獨*立,除了這些原因之外,還有暹羅王朝的長袖善舞,周旋在英國和法國這兩大殖民者中間,保持這種若即若離的關係,並利用英法兩國之間的矛盾,保證了暹羅的獨*立地位。

不過,暹羅王朝這也好像是在走鋼絲一樣,隨時都有掉落的可能。一旦掉落下去的話,暹羅就有摔的粉身碎骨的可能。所以,暹羅也一直在尋找第三方的力量,希望能夠有效的對英法兩國進行制約。畢竟,數學上說的,三角形纔是最穩固的。暹羅也希望第三方勢力能夠和英法兩國形成一個穩定的三角形,這樣的話,暹羅的局勢就穩定了。

現在統治暹羅的是拉瑪六世,名叫哇棲拉兀,當然,還有一箇中文名字,叫做鄭寶。拉瑪六世是三年前才繼位的,他是拉瑪五世的次子。拉瑪六世應該是中國人所熟知的一位泰國君主。不過,不是因爲別的,而是因爲他繼位後纔開始的排華運動。

從1910年泰國拉瑪六世登基到1944年鑾披汶.頌堪軍人政權的垮臺,在這30多年的時間裡,泰國統治階級掀起了泰中關係史上的第一次排華浪潮。可以說拉瑪六世最先拉開了排華運動的序幕,創建君主立憲制的民黨政府則將排華醜劇推上了舞臺,而鑾披汶.頌堪政府則把這出醜劇表演得淋漓盡致。縱觀這期間的排華政策,幾乎都是以“限制華人政治權利、打壓華人經濟、阻止中華文化傳播”爲主線,但在具體措施上略有異同。

拉瑪六世也算得上是一個傑出的君主了,1894年,年僅13歲的他來到英國倫敦克里斯徹學院學習英語、法語及法律。1895年,他被封爲王儲。1897年,拉瑪五世訪問歐洲時,他就作爲王儲跟隨訪問。從克里斯徹學院畢業後,先後在英國的桑赫斯特軍事學院和牛津大學攻讀軍事和法律。在英國讀書9年期間,曾在英國陸軍中服務過一段時間。190年,他赴埃及遊歷。回國時,他選擇由美日返暹的路線。在美國,他拜會了當時的美國總統西奧多.拉斯維爾德,向他請教了許多西方政治問題,還參觀了著名的西點軍校。在日本,他拜會了日本天皇,在那裡瞭解到了東西文化的衝突與融合。歸國後,被國王任命爲國王衛隊長,他工作很勤奮,先後任警察總監等職,登基前他已是上將軍銜。1907年,五世王二次訪歐時,他更是以王儲身份代理朝政。

拉瑪六世於1911年12月舉行的登基大典,前來參加的國國賓創暹羅歷史之最,在東方國家的歷史上也是創舉。

拉瑪六世立志改革暹羅軍隊,建立一支訓練有素的現代化正規部隊。他對國家軍隊進行了重大改革:他把暹羅皇家海軍從國防部分離出來,成立皇家海軍部,由其弟布里帕親王擔任海軍大臣。1911年5月1日,他在曼谷宣佈成立一個新的準軍事組織,賜名“野虎隊”。這是效仿英國的國防軍而組建的,它以英軍的模式,分爲團和旅。不同的是,它是由拉瑪六世親自指揮的直轄部隊。

在拉瑪六世的統治之下,暹羅的國家實力正在不斷的提升。掀起排華運動之後,從華人那裡掠奪了大量的財富,使得暹羅有足夠的財力來進行改革。但是,這也埋下了一個定時炸彈。特別是在中華帝國強大起來之後,暹羅的很多華人已經開始從各種渠道,向國內反應他們在暹羅受到的不公正待遇了。尤其是在帝國一舉攻佔荷屬東印度,把荷屬東印度從荷蘭人的手中搶過來之後,更是讓暹羅的華人歡欣鼓舞,他們巴不得中華帝國什麼時候對暹羅動手,滅亡暹羅後,他們就能夠不再受到暹羅王室和政府的打壓了。(。)

第343章 強行收回第1700章 猛烈炮擊第1667章 站穩腳跟第924章 搶灘登陸第1676章 運河攻防戰第655章 一戰結束第1023章 受寵若驚第1277章 獵殺第1747章 損失慘重第2章 奉系巨頭第1702章 斯大林的恐懼第161章 發展規劃第289章 山海關之戰第995章 屈服第533章 挑釁第181章 討價還價第224章 扣屎盆子第1484章 求援第1074章 血債血償第1776章 老爺戰艦出馬第1526章 重創第1364章 慘敗第1469章 張韻農的計劃第242章 激戰第1784章 本土防空第1287章 自告奮勇第1554章 一觸即發第162章 少帥的野心第1208章 崩潰第859章 強行抓人第1200章 逃跑第1416章 活埋第713章 坦克出動第1096章 失敗第913章 大勝第903章 勢均力敵第430章 超遠程炮擊第420章 日本人慫了第343章 強行收回第1658章 出人意料第1382章 和平建議第1127章 英國人的質問第1461章 戰略主動第1754章 瘋狂攔截第1366章 合圍第1071章 引渡要求第72章 各方反應第1402章 回敬美國人第269章 俄日聯合?第1492章 沙特密使第718章 反擊第817章 急轉直下第1008章 日本流亡政府第657章 四巨頭第1624章 明智的選擇第838章 狂喜的華人第1687章 失敗了第1342章 奪取制空權第797章 激戰第1464章 一敗塗地第553章 戰列線對轟第1230章 元首的鬱悶第283章 燕京風雲起第1353章 大炮打坦克第229章 各懷鬼胎第176章 海軍班底第559章 大勝第551章 決戰第1619章 掌控地中海第1410章 夜戰第1091章 勒索第52章 女匪第252章 受挫第237章 復仇之戰第1336章 羅斯福的憤怒第282章 僵持第1077章 兒子不幹老子上第470章 未來的參謀長第117章 趁火打劫第1292章 強勢碾壓第174章 工業基礎第1205章 棄子第72章 各方反應第1080章 統治崩潰第148章 進軍朝鮮第1052章 暹羅危機第1720章 斬首第649章 達成共識第821章 元帥之死第1323章 欲哭無淚第1177章 羅斯福的堅持第1515章 高興的太早了第329章 和平倡議第1253章 陷阱第1405章 拿下第106章 決死攻擊第752章 美國人的煩惱第1213章 出擊第840章 態度強硬第1028章 異想天開
第343章 強行收回第1700章 猛烈炮擊第1667章 站穩腳跟第924章 搶灘登陸第1676章 運河攻防戰第655章 一戰結束第1023章 受寵若驚第1277章 獵殺第1747章 損失慘重第2章 奉系巨頭第1702章 斯大林的恐懼第161章 發展規劃第289章 山海關之戰第995章 屈服第533章 挑釁第181章 討價還價第224章 扣屎盆子第1484章 求援第1074章 血債血償第1776章 老爺戰艦出馬第1526章 重創第1364章 慘敗第1469章 張韻農的計劃第242章 激戰第1784章 本土防空第1287章 自告奮勇第1554章 一觸即發第162章 少帥的野心第1208章 崩潰第859章 強行抓人第1200章 逃跑第1416章 活埋第713章 坦克出動第1096章 失敗第913章 大勝第903章 勢均力敵第430章 超遠程炮擊第420章 日本人慫了第343章 強行收回第1658章 出人意料第1382章 和平建議第1127章 英國人的質問第1461章 戰略主動第1754章 瘋狂攔截第1366章 合圍第1071章 引渡要求第72章 各方反應第1402章 回敬美國人第269章 俄日聯合?第1492章 沙特密使第718章 反擊第817章 急轉直下第1008章 日本流亡政府第657章 四巨頭第1624章 明智的選擇第838章 狂喜的華人第1687章 失敗了第1342章 奪取制空權第797章 激戰第1464章 一敗塗地第553章 戰列線對轟第1230章 元首的鬱悶第283章 燕京風雲起第1353章 大炮打坦克第229章 各懷鬼胎第176章 海軍班底第559章 大勝第551章 決戰第1619章 掌控地中海第1410章 夜戰第1091章 勒索第52章 女匪第252章 受挫第237章 復仇之戰第1336章 羅斯福的憤怒第282章 僵持第1077章 兒子不幹老子上第470章 未來的參謀長第117章 趁火打劫第1292章 強勢碾壓第174章 工業基礎第1205章 棄子第72章 各方反應第1080章 統治崩潰第148章 進軍朝鮮第1052章 暹羅危機第1720章 斬首第649章 達成共識第821章 元帥之死第1323章 欲哭無淚第1177章 羅斯福的堅持第1515章 高興的太早了第329章 和平倡議第1253章 陷阱第1405章 拿下第106章 決死攻擊第752章 美國人的煩惱第1213章 出擊第840章 態度強硬第1028章 異想天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