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遊食出京

從吏部出來後,金臺明氣得渾身都在顫抖,腳步也有些踉蹌。他自信文采出衆,卻沒想到今日受此奇恥大辱。

“金兄,想開些吧。你之前說的對,這官場就是這樣的。”錢進安慰道。

“驛丞……他居然要我去雲南做一個驛丞。”金臺明悲憤的說道。

“此次是我沒想的周全。看那姓林的估計是禮錢給得越多,這給的差事就越肥厚。”

錢進雖然知道去吏部要官肯定需要打點,但沒料到這個行情與他設想的差了不少。出門前他算了一筆賬,一個縣令一年也只有45兩銀子的俸祿。舉人還當不了縣令,吏部頂多只能給金臺明安排個縣丞,或是師爺之類的官職。因此,這20兩差不多就是一個尋常差事大半年的俸祿了。

金臺明嘆了口氣,說道:“罷了……驛丞就驛丞吧。錢老弟對我已經仁至義盡,怪只怪那黑心主事,讀得聖賢書,卻行的苟且之事。”

“剛剛那姓林的把銀兩砸出,只怕現在回去連驛丞都沒有了。”錢進雖不忍雪上加霜,但作爲好友還是得提醒一句。

金臺明聽得此話,臉色黯然。錢進也開始盤算着看怎麼活動一下,幫他謀份好點的差事。兩人就這麼沉默的出了大明門。

到了前門大街,街上也開始熱鬧起來。這裡便是京城的商業街,一眼望不到邊際的商鋪分立在街道兩側,路上也有許多攤販挑着貨擔招攬生意,空氣中瀰漫着繁忙的氣息。

看着忙碌的人羣,金臺明突然駐足說道:“天下熙熙,皆爲利來;天下攘攘,皆爲利往。這林主事本來就是個俗人,是我自己着相了。”

錢進見金臺明終於開口說話,不由鬆了口氣。又見他說起‘天下熙熙攘攘’,不由想起鄉試前與他在臨海府初次見面的情形。想來金臺明應該是早已看破世情之輩,若不是爲生計所迫,是斷然不會出來考這科舉求這官職的。

就在這時,前面來了十幾隊五城兵馬司的弓兵、火夫,每隊俱由一名總甲領隊,所有總甲又由一名吏目率領。只見那名吏目一聲令下,這些兵甲便如強盜一般,將那些攤販的吃飯家伙踢的踢,砸的砸,一時間整個前門大街亂成一鍋粥。稍有不順從或逃逸者,無論男女老幼均以刀背伺候。

錢進兩人看的目瞪口呆,忙拉過一名逃跑的男子詢問:“老哥,出了什麼事?”

那名男子慌忙答道:“五城兵馬司的人驅趕遊食了……”

錢進與金臺明兩人對視一眼,眼中均是疑惑之色。

約摸半個時辰後,街上的騷亂大約止住了,只有偶爾幾聲哭喊聲。那些兵甲將抓獲的百姓驅趕到一起,然後挨個檢查戶貼,沒有戶貼的則通通驅趕到一側。

不一會兒,那沒有戶貼的人羣便聚集了二三百人之多。搜查完畢之後,那些兵士便將這些沒有戶貼的百姓編成一個長隊,然後往城外驅趕,隊伍中不乏老人、婦女和孩童。

錢進和金臺明兩人於是遠遠的跟上。

將至永定門時,只見其他街道也有百姓結成長隊被驅趕出城,到城門口這裡已經匯聚成幾千人的隊伍,多是揹着包袱的。

那些兵甲將這些百姓驅趕出城之後便不再理會,只是守住城門口,若有強行入城者,則以鞭子伺候。

錢進兩人出了城門口,見城外一片空地上,到處都是被驅趕出城的百姓。於是他們找到一名衣衫樣貌尚可的男子問道:“老哥,到底發生什麼事了?五城兵馬司的人爲什麼趕你們出城?”

那名男子三十幾許,臉上有一道血痕,估計是捱了鞭子,身旁還站立一名婦人,以及一名七八歲的女童。見錢進兩人是書生,那名男子做了個揖,答道:“回老爺的話,這是官府在驅趕遊食。”

“這遊食到底是爲何意啊?”錢進奇道。

“嗨……說白了就是到京城討生活的苦哈哈。這些年北方隔三差五就是災年,許多百姓到京城來謀一條活路。天子腳下,總還不至於餓死人。這遊食多了,這京城的米價就貴,官府的老爺不想拿出米來平糶①,就會加以驅趕。”那名男子答道。

“那你們以後生計怎麼辦?”金臺明問道。

“回這位老爺的話,一般到了五六月北方收了新麥之後,官府便不再驅趕了,我們依然可以回來做往日的營生。往常都是四月纔會驅趕遊食,我們也會早早的躲出城去。估計是去年北方冰雪成災,很多地方短了收成,因此今年的時間提前了。”

錢進見他對京城的狀況這麼熟悉,於是問道:“爲什麼不辦個戶貼,總好過被人強行驅趕?”

那名男子悲聲說道:“回老爺的話,並非草民不願辦理這戶貼。沒有禮錢,草民連那些官老爺的面都見不着。再說了,有那些走門路的錢,草民都可以在城外過活好幾個月了。”

錢進聽完這一席話,不由沉思起來。這些遊食說白了就是沒有戶口的外地百姓,官府嫌他們佔了口糧,不便於管理,所以一味驅趕。錢進自己一直行思着賺錢門路,只是一來會試還沒放榜,二來也沒有人手,便一直拖着。這些遊食裡面不乏許多有手藝的人,如果善加利用,倒不失爲一大助力。

想到這裡,錢進又打聽了一下這名男子的來歷。

這名男子姓丁,單名一個‘偉’字,本是河南人士,來京城兩三個年頭了。家中世代種田,閒時幫別人釀酒賺些活錢。因爲前些年莊稼收成不穩定,老百姓吃飯都不夠,哪裡還會拿糧食來釀酒。正好又碰到鄉里豪閥霸佔田地,他一平頭百姓爭鬥不過,便索性賤賣了田產,攜妻帶女到京城來討生活了。

錢進聽說丁偉會釀酒,眼睛不由一亮。他在觀海城時便做過幾壺高度酒,如果正經琢磨一番工藝,再請丁偉來幫忙,倒是可以開個酒坊。想到這兒,錢進說道:“丁老哥,我這裡倒是有一個營生可以讓你免受驅趕之苦。”

那丁偉聽得此話,心中震撼。他一開始以爲錢進只是好奇才打聽這麼多,哪裡想到他居然還關心他的生計。他慌忙跪下說道:“這位老爺,若是有這等營生,誰又願意總是被趕來趕去的。老爺若有用的着草民的地方,但聽差遣。”

錢進趕忙扶起,然後又把林主事扔出的那二十兩銀子遞給丁偉,說道:“這二十兩銀子應該夠你一家支撐到五六月份。你到時候幫我在這些遊食當中物色一些工匠。到五月底的時候,你便去春風樓等我,到時候我再交代於你。”

丁偉見還沒開始幹活,錢進便支付這麼多工錢,便有些猶豫不敢接。

錢進柔聲說道:“去城外租個好點的房子,讓你女人和閨女過得好點。”說罷,便把錢袋子塞到丁偉手中。

丁偉一家人慌忙便要跪下謝恩,錢進一把扶住,然後便和金臺明兩人頭也不回的走了。

路上,金臺明笑問道:“老弟,你就不怕那丁偉拿了錢便遠走高飛嗎?”

“我看他面相,也不像是偷奸耍滑之輩。這二十兩銀子若能分辨他的忠奸,倒也值得了。”

“老弟學識過人,對這些知人用人之事居然也這麼熟稔,佩服佩服。”金臺明此刻他早已將吏部要官的陰影拋諸腦後。

錢進突然想起幫金臺明找差事的事情,心說這酒坊不就缺個管事的嗎,就怕金臺明嫌委屈。於是問道:“金兄,眼下你這官位還沒着落。我這裡倒是有個營生,就是有些委屈你了,不知道你可有興趣?”

“哦?願聞其詳。”

“我打算開個酒坊,專門賣收過水的酒。金兄若得空便幫我做些賬目便行,這工錢絕對不比一個縣太爺低。”

金臺明驚道:“有這麼好的差事?老弟居然還懂酒?”估計是見自己有些失態,金臺明訕訕的笑了笑,繼續說道:“老弟,我並非食古不化之人,只是官場上的事有些做不來。這段時間我白吃白喝你的,也有些過意不去。承蒙老弟看得起,這差事我應承了。”

“兄臺見外了。到時候我們再合計一下這開酒坊的事。”

“都聽老弟的……”

注:①平糶:指官府開倉平抑米價。

第二十二章 金臺明的往事第六章 倭寇乍現第六十一章 拔出蘿蔔帶出泥第一百一十章 籌建鐵血堡第四十一章 重逢第九十三章 靴子落地第一百零六章 韃靼騎兵現第二十四章 送上門的狀元第三十八章 七夕第八十二章 屍未寒,敵蹤現第二十一章 不速之客第四十三章 入宮第七十四章 我需要造反嗎?第七十八章 首輔的棋局第二十章 遊食出京第十五章 雪夜火鍋第二十九章 北首輔第七十三章 一切爲了鋼第九十三章 靴子落地第九十九章 明王府第五十八章 致富之道(一)第四十七章 海運之爭(二)第二十四章 送上門的狀元第一百零八章 退敵第五章 新格物學第三十三章 楊梅詩會(三)第四十二章 文氏的決定第五章 十里亭送十里第一百零九章 傷第十一章 他鄉遇故知第二十七章 雲三娘第五十七章 我就是來找茬的第二章 韶州縣令第四章 天正公(二)第一百零七章 阻敵第十六章 洪治帝崩第六十三章 襲殺第二十四章 送上門的狀元第三十八章 七夕第十章 夜出居庸關第五十九章 致富之道(二)第二十九章 北首輔第九十九章 明王府第六十二章 分道揚鑣第五十六章 兄妹閒聊第十九章 金臺明的選擇第五十四章 春風樓賞刀第一章 故人來訪第五十八章 致富之道(一)第二十章 丹桂飄香月第二十三章 再見蘇文盛第九十九章 明王府第六十七章 高遠現身第三十六章 第一桶金第五十章 靜公主第四十五章 朝議第六章 遇史華德第七十三章 一切爲了鋼第一百零八章 退敵第二十四章 書生詠歎調第十二章 把酒論英雄第三十五章 花間坊第八章 閱兵典禮第十二章 把酒論英雄第六十六章 首輔的病第六十五章 徐寶祿升官第十九章 初臨臨海府第二章 韶州縣令第三十八章 七夕第二十四章 書生詠歎調第四十五章 朝議第五十三章 錢進的報恩第十八章 國富論橫空出世第十六章 少年皇帝的英雄夢第十七章 結青絲第七章 初聞海戰第三章 天正公(一)第二十四章 書生詠歎調第九十二章 激辯(三)第二十六章 襲百戶銜第八十五章 給太后的信第八章 倭亂根源第五章 新格物學第八十五章 給太后的信第九十一章 激辯(二)第一百零八章 退敵第十九章 初臨臨海府第十四章 紅夷大炮第二十一章 不速之客第九十三章 靴子落地第二十四章 送上門的狀元第一百零三章 帶我走吧第二十八章 兩封家書第六十三章 襲殺第七章 初聞海戰第三十二章 楊梅詩會(二)第十七章 結青絲第六章 倭寇乍現第九十九章 明王府
第二十二章 金臺明的往事第六章 倭寇乍現第六十一章 拔出蘿蔔帶出泥第一百一十章 籌建鐵血堡第四十一章 重逢第九十三章 靴子落地第一百零六章 韃靼騎兵現第二十四章 送上門的狀元第三十八章 七夕第八十二章 屍未寒,敵蹤現第二十一章 不速之客第四十三章 入宮第七十四章 我需要造反嗎?第七十八章 首輔的棋局第二十章 遊食出京第十五章 雪夜火鍋第二十九章 北首輔第七十三章 一切爲了鋼第九十三章 靴子落地第九十九章 明王府第五十八章 致富之道(一)第四十七章 海運之爭(二)第二十四章 送上門的狀元第一百零八章 退敵第五章 新格物學第三十三章 楊梅詩會(三)第四十二章 文氏的決定第五章 十里亭送十里第一百零九章 傷第十一章 他鄉遇故知第二十七章 雲三娘第五十七章 我就是來找茬的第二章 韶州縣令第四章 天正公(二)第一百零七章 阻敵第十六章 洪治帝崩第六十三章 襲殺第二十四章 送上門的狀元第三十八章 七夕第十章 夜出居庸關第五十九章 致富之道(二)第二十九章 北首輔第九十九章 明王府第六十二章 分道揚鑣第五十六章 兄妹閒聊第十九章 金臺明的選擇第五十四章 春風樓賞刀第一章 故人來訪第五十八章 致富之道(一)第二十章 丹桂飄香月第二十三章 再見蘇文盛第九十九章 明王府第六十七章 高遠現身第三十六章 第一桶金第五十章 靜公主第四十五章 朝議第六章 遇史華德第七十三章 一切爲了鋼第一百零八章 退敵第二十四章 書生詠歎調第十二章 把酒論英雄第三十五章 花間坊第八章 閱兵典禮第十二章 把酒論英雄第六十六章 首輔的病第六十五章 徐寶祿升官第十九章 初臨臨海府第二章 韶州縣令第三十八章 七夕第二十四章 書生詠歎調第四十五章 朝議第五十三章 錢進的報恩第十八章 國富論橫空出世第十六章 少年皇帝的英雄夢第十七章 結青絲第七章 初聞海戰第三章 天正公(一)第二十四章 書生詠歎調第九十二章 激辯(三)第二十六章 襲百戶銜第八十五章 給太后的信第八章 倭亂根源第五章 新格物學第八十五章 給太后的信第九十一章 激辯(二)第一百零八章 退敵第十九章 初臨臨海府第十四章 紅夷大炮第二十一章 不速之客第九十三章 靴子落地第二十四章 送上門的狀元第一百零三章 帶我走吧第二十八章 兩封家書第六十三章 襲殺第七章 初聞海戰第三十二章 楊梅詩會(二)第十七章 結青絲第六章 倭寇乍現第九十九章 明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