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老縣城的城牆

第一節 老縣城的城牆

薊縣是歷史文化名城,自春秋以來即設縣置州,隋朝還被設爲漁陽郡的郡址。但是,由於歷史資料保存的不全,過去的郡城、州城是什麼樣子,不得而知。

根據《薊縣誌》記載,元朝時,薊縣是薊州下屬的漁陽縣,州治和縣治都在這裡,另外周邊的玉田、豐潤、遵化、平谷四縣也歸薊州管轄。可是作爲州治的漁陽縣縣城,卻只是夯土城牆,而且這裡的夯土城牆,是什麼年代建造的也不清楚。明洪武四年,也就是公元1371年,對夯土城牆進行了磚石貼面。也就是把過去的土城牆的內外兩側和上面,用石塊和大塊城磚包裹起來。本文所說的薊縣老縣城的城牆,就是明清朝代以來的城垣。

薊縣的城垣位於縣境中部,形狀爲北圓南方,方圓九里十三步。北圓指的是北面的城牆是一條弧線,而東、南、西三面的城牆都是直線。

老縣城的北面沒有城門,東、西、南面城牆的中部各有一個城門,都是圓頂拱形城門,俗稱城門洞。東門位於現在的氣象局大門和農商銀行(信用聯社)辦公樓北側街道上,西門位於獨樂寺西邊停車場南側街道上,南門位於南樓商場與建材局辦公樓之間的街道上。城門洞的上方前後面都懸掛着知州手書的匾額,東門的東面稱“永固”,西面稱“東來紫氣”;西門的西面稱“永寧”,東面稱“西拱神京”;南門的南面稱“永康”,北面稱“達津”。

老縣城的東、南、西城門洞上都有城樓,都是斗拱飛檐的宮殿式建築,是長方形的屋子,相當三四個鼓樓上的樓室大。城樓是守城士兵的宿舍,裡面要住好幾十人呢。這三個城門樓一直保存到1945年9月。北面的城牆沒有城門,但在北城牆的中部有一個城樓,俗稱“北極樓”。

據記載城牆上還有兩座敵樓,但是在城牆上的什麼位置不清楚。

在城牆的四個轉角處,也有樓閣樣式的士兵宿舍,俗稱“轉角樓”。

由於清代薊縣縣城已經失去抵禦外敵侵入京師的作用,駐守城牆上的士兵人數減少,作爲守城部隊宿舍的城樓和角樓作用漸失,兩個敵樓、北極樓和東北角、西北角、西南角的轉角樓因年久失修而損壞拆除,到清末年間,只剩下一個東南角處的“轉角樓”了,位於現在四正街北口東北側的財政局家屬院處。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東南角的轉角樓被拆毀了,城牆上只剩三個城門樓。

三個主城門外邊還有甕城,俗稱月牙城,甕城只有城門洞,上面沒有城樓。南門的甕城城門朝東開,西門、東門的甕城城門都是朝南開。出城需要拐兩個九十度的彎,才能再往前走到三個關的大街上。

城門洞大約四五米高,三四米寬,每個門洞裡都有兩扇二十公分厚的大木門。主城門洞裡面的兩側分別設有登上城牆頂部的臺階人行道和斜坡型的大馬車道,登城車道及與其相連接的地面道路,被人們俗稱“馬道”。城牆頂部的中間是供人和大馬車行走的通道,外側是作戰用的垛口,內側是半人高的護欄牆。

老縣城的城牆不是普通院牆那種與地面垂直的建築,而是略有坡度(80多度)的等腰梯形體。它的高度大約十幾米(縣誌記載爲三丈五尺),比現在城裡的鼓樓基座要高得多,而是與鼓樓的房檐差不多。城牆頂部一般有三四米寬,到城門處就更寬了。因爲城樓的樓室就比普通城牆還寬,再加上樓室前後的行人走車的通道,當然就更寬了。城牆的底部俗稱“城牆根”或“城根”,爲防止非法登城,城根的兩側沒有與其相連的其他建築物。城根的外側是一條三四米寬狹長的空地,再外邊是一圈護城河。城根內側除去城門附近的城根有可以行車的道路與城牆的馬道相通外,就是空地或者園田,臨近的建築只有廟宇,沒有民宅。

薊縣的老縣城規模不算太大,但是,與周邊幾個縣的老縣城相比,還算是比較大的。據老人們說從東門到西門的大街長三華里,從南門到北城根也是三華里。可是據我的觀察,東西方向可能比南北方向要長些,要相差二百米左右,不是標準的正方形十字街道。

城裡的居民區以鼓樓爲中心,按街道劃分爲四個村,即東南隅、西南隅、東北隅和西北隅。三個城門外的居民區稱爲東關、西關和南關。過去俗稱的“城裡人”,就是指的三關四隅七個村的人。

薊縣縣城的城牆在1945年以前一直保存的是很好的。雖然自1644年清軍入關後,薊縣就成了內地城市,城牆也失去了抵禦外敵侵略的作戰功能,但北部山區裡的響馬(竇爾敦一類的山大王)還是有的,他們沒有攻城掠地的能力,卻有打家劫舍的本領。因此,過去的城牆在防盜搶方面,還是有作用的。所以,一直有守城士兵,城門也是白天打開,供人們進出(持槍挎刀的響馬肯定不許進城)。晚上關閉,任何人不許出入。在日僞時期,進出城門還要持“良民證”(類似現在的身份證),以防止八路軍和游擊隊進入。

自明代以來,薊縣的老縣城就變成一座磚城了,城牆的外皮是用大塊城磚砌成的(內側牆皮也有的部位是塊石砌的),裡面用黃粘土夯實。城磚是43公分長、20公分寬、10公分厚的青灰色粘土磚,重14公斤(現在普通紅粘土磚是24公分長,12公分寬,5公分厚,重2,5公斤),是一種特製的專用材料,什麼年代燒製的也說不清。我估計應該是明朝末年維修時留下的的,因爲在明朝崇禎十五年(1642年),清兵避開山海關,侵入薊州時,拆毀城垣。清兵撤走後,需要重修。而在明末李自成的農民軍攻佔北京後,以及李自成與吳三桂和清軍的戰鬥中,薊縣縣城沒有戰事,城牆不會損毀重修。所以,這種大塊城磚應該是明代生產的,現在老城裡有的農戶家的磚頭牆裡還可以看到。

老縣城的城牆最後損毀,主要還是由於戰爭。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日本人佔據了東三省,並開始進犯華北。1933年“長城抗戰”失敗後,國民黨政府與日本人簽署了“塘沽協定”,薊縣就落到親日漢奸部隊的手中。1935年“何梅協定”簽署後,薊縣成爲冀東22個漢奸自治政府之一,徹底成爲日本人的殖民地,薊縣城裡也有了日本指揮官。1938年7月,在國民黨和共產黨的領導下,冀東地區掀起了抗日大暴動,薊縣人民也在此次暴動中組建了抗日武裝,俗稱“便衣隊”(沒有軍裝)。當時薊縣城裡沒有日軍作戰部隊,只有幾個日本官員,一聽說下邊各警察所被端,嚇的往北京跑了。抗日隊伍便衣隊沒費事就佔領了薊縣城。但是沒過幾天,日本人的援軍滿洲隊(僞滿洲國的軍隊)到了。滿洲隊攻城,便衣隊守城。便衣隊雖然有一千多人,卻只有少數步槍,其餘的是鳥槍(散彈火槍)和大刀長矛,沒有炮。滿洲隊雖然幾百人,但是武器好。他們在城東離城很遠的地方架起了小鋼炮,先把東面的城牆給打壞了,然後又用機關槍掩護攻城,便衣隊在城上哪裡守得住。在犧牲一些人後,趕緊撤退了。日本人又佔領了薊縣城,並組織建立漢奸武裝警備支隊(下轄四個大隊),加強了縣城的防衛,又對損壞的城牆進行修補。

1943年以後,抗日戰爭相持期間,八路軍攻打過兩次縣城,不知是真打還是佯攻騷擾,打的不太激烈,也沒有打下來。最後是在1945年9月,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後,薊縣的僞縣長李午階爲等中央軍接收,拒絕向八路軍投降。爲防備八路軍攻城,李午階強令城裡13歲至65歲的男子,全部出動到城牆上去挖戰壕和修暗堡。城牆垛口是第一道防線,因當時八路軍已經有了機關槍和迫擊炮,在猛烈炮火掩護下,光靠垛口很難阻擋對方登城。挖戰壕就是把城牆頂部的地面城磚起開一溜,挖幾條半人多深的壕溝,準備在八路軍架雲梯登上城牆後,作爲第二道防線繼續抵抗。修暗堡則是在城牆中間的夯土部位掏洞,把城牆掏空,在城牆外層磚皮上掏槍眼,以阻止八路軍靠近城牆。這些暗堡不怕機槍和炮彈,因爲槍彈打不透城磚,炮彈不能直射,也炸不到暗堡(迫擊炮炮彈是弧形彈道往下落地爆炸,無法朝暗堡發射炮彈)。只能用綁在木棍上的炸藥包,靠在暗堡槍眼下面來炸,但是靠近城牆又不容易。由於在城牆上修建了許多暗堡和壕溝,確實給八路軍攻城造成很大困難。八路軍大部隊攻城時,從9月15日至17日,經過兩天一夜的激烈戰鬥,纔打下了薊縣城。擊斃了李午階,俘獲了1100多個日僞軍。這時的城牆和城樓,自然是千瘡百孔破爛不堪了。

共產黨進城後,薊縣成了解放區。1945年10月10日,國共兩黨“重慶談判”成功,簽訂了《雙十協定》。當時的中國進入了“和平民主新階段”,政府也沒必要再耗費錢財對殘破不全的城牆進行修復了(那時顧不上發展旅遊業),於是就組織老百姓拆城。城牆上的磚和城樓上的磚瓦木料,誰拆走歸誰。這麼便宜的事老百姓能不幹嗎,所以,很快就把殘破的城牆外皮的磚石及城門樓子都拆了。

1946年9月,蔣介石背信棄義,派兵進攻冀東解放區,薊縣縣城及幾個大村鎮又被國民黨傅作義部隊佔領,建立了國民黨縣黨部和縣政府,縣長是李維周。1947年2月開始,李維周下令修城,準備抵抗解放軍的反攻。因爲拆城時難免土胎和碎磚頭上壓下蓋,城牆下部大磚拆的並不太徹底,清除淤積垃圾後繼續砌磚。又因爲大城磚特殊,容易辨認,就讓城裡城外的老百姓交回以前拆走的城磚。不少老百姓已經用城磚蓋房或者打牆用了,國民黨政府毫不客氣,強行把城磚從房或牆上拆走。當然已無法“原土打原牆”了,又攤派大車去山裡運來不少塊石,總算把城牆修復上了。但是城門樓沒有恢復,可能城樓的軍事意義不大,而且也無處尋找宮殿式建築材料,纔沒再修復吧。

不過這次修城卻白修了,到1947年6月,國民黨收縮兵力,全部西撤北京,同時協裹城裡的六十一戶商鋪掌櫃全部西逃。國民黨軍隊沒有守城,解放軍也沒有攻城,城牆多堅固也沒用啊,這不是白修復了嗎。

國民黨的縣政府走了,共產黨的縣政府也沒有立刻進來,薊縣城裡出現了幾天無政府狀態,有些商鋪裡沒帶走的商品,也被有些膽大的窮人給拿走了,共產黨的縣政府進城後才制止了這種行爲。

在這種情況下,原來那些被從房屋和院牆上拆走城磚的老百姓,必然要從城牆上拆回城磚,以修補自家房屋和院牆。對這種“正義”的拆城行爲,後來進城的縣政府也未表示反對。所以,這次不用政府組織,大家就自發的把城牆的磚和塊石都拆了,而且這次比前次拆的更徹底。

1948年7月,國民黨部隊對冀東解放區開展“大掃蕩”,共產黨的政府轉移撤走了,國民黨孫殿英的部隊又佔領了薊縣城,這次他們在薊縣城裡只呆了二十八天,又撤走了。由於來和去都沒動武,對破城牆也未變動。

解放後,我在上小學之前所見到的城牆,是滿布被拆磚痕的土城牆和土門洞,甕城的半圓城牆和門洞也都是土的了,進出城門還是繞着甕城走(注)。後來,大概是1955年農業合作化之後,爲方便交通和防止城門洞垮塌,就把城門洞和甕城都拆除了。三個城門變成了三個城牆豁口,城內的街道直通城外護城河石橋,連通三個關的大道。

那時的土城牆,多數地段還是很陡峭的,只有些人們爲出城幹活方便而踩出來的羊腸小道。因爲拆城磚時造成牆體土胎散落下滑,使城牆的高度降低了,寬度加大了。頂部的牆面,已成爲寬窄不一高低不平的荒草地。1958年,在城外西北角修建了三八水庫後,在西北隅文廟衚衕西頭路口修了一條斜上城牆的簡易大車坡道,往北通過水庫大壩,與城西面的國道——天津至承德的公路相通。1962年黨中央提出三自一包的政策後,老城牆上也有不少地段被附近的農戶開荒種地,有些地段的城牆斜坡還被開成層層梯田。1969年戰備活動中,還有的生產隊在城牆上挖過防空洞。

老城牆及其兩側包括“馬道”在內的空曠荒蕪的地皮,過去被視爲無主土地,實際上應該是歸屬當地政府所有的“官地”。因爲那時沒有《土地法》,城牆及兩側的空地,究竟是國家的還是所在村集體的歸屬不明。所以,解放後老城牆逐漸被瓜分爲公家或私人的建設用地了。

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後期,在城牆東南拐角的轉角樓北側,首先建立了縣氣象站(後來氣象站又改建在東城門豁口南側的城牆上,轉角樓處改爲財政局家屬院)。六十年代後期又在西城門豁口北側修建了城關醫院。

後來,主要是1970年以後,城裡人口膨脹,大興蓋房之風。老城牆有的地段建成機關單位,有的地段建起職工宿舍,有的地段則成爲城裡社員的房基地,蓋起了個人住宅。後來城區的建設範圍擴展到老城牆外邊,不少的地段的城牆又被掘開成爲通道。

1980年改革開放後,有些社員家庭和國家單位(建材局、外貿局)又在城牆上建起大樓房。

現在,原來縣城裡的老城牆,早已喪失了“城牆”的形狀。南關的城門兩側,被挖平修建了商貿大樓、建材局、外貿局的辦公樓。東關的城門兩側被挖平,修建了供電局家屬樓和氣象局。西關的城門兩側被挖平,修建了古街商貿店鋪和獨樂寺停車場。其它地段也有的被挖成了平地,在上面建起了房屋。那些沒有挖平的部位,爲了建房,也被削去了較窄的城牆頂部,變成了較寬的土崗。

從城外看,老城牆的北半部因三八水庫的存在,尚可看到護城河上陡峭的土城牆遺蹟。可是從城裡看,除了西北部,即漁陽中學至一中體育場一段,還保留着高出地面的土埂之外,真正像牆的地段已經看不到了。

東南角和西南角以及白塔寺西側等處的老城牆上,都蓋了民宅。從老城牆外的街道上看,民房下的地面是個土崗,比外面的街道高出許多。可是從老城區裡面看,老城牆部位的地面已經與其它地面無異了,因爲大家蓋房都講究墊高地基,老城牆的夯土大多被城裡人建房使用而挖走了。所以,從老城區裡面來看,夯土城牆早已蹤跡全無了。

現在,如果沒有老年人作介紹,大多數生活在城區的人,已經不知道薊州老城牆的位置在哪裡了。

注:1991年版《薊縣誌》中記載:“1945年10月,城附近居民拆除大部城牆磚石,東、南、西3門甕城無存。1946年,再次拆除城垣磚石。”此記載與實際不符,第一次拆城牆磚石確實是1945年10月,第二次應該是1947年6月。而且甕城也只是被拆除磚石,夯土城牆門洞和甕城都存在。我是1948年出生,我小時候步行出城,見過西關和南關的城門洞和甕城。

第五節 老縣城的宅院和房屋第二節 老縣城的護城河第五節 老縣城的宅院和房屋第四節 老縣城的商家店鋪第七節 老縣城裡的鼓樓與新鼓樓第八節 老縣城公用的水井、碾子和磨天翻地覆六十年前言和第一章序言第五節 老縣城的宅院和房屋第六節 老縣城的廟宇和“官宅”“官地”第九節 老縣城的交通運輸工具第四節 老縣城的商家店鋪第五節 老縣城的宅院和房屋第三節 老縣城的街道第九節 老縣城的交通運輸工具第一節 老縣城的城牆第六節 老縣城的廟宇和“官宅”“官地”第四節 老縣城的商家店鋪第二節 老縣城的護城河天翻地覆六十年前言和第一章序言第四節 老縣城的商家店鋪第七節 老縣城裡的鼓樓與新鼓樓第四節 老縣城的商家店鋪天翻地覆六十年前言和第一章序言天翻地覆六十年前言和第一章序言第三節 老縣城的街道第三節 老縣城的街道第五節 老縣城的宅院和房屋第八節 老縣城公用的水井、碾子和磨第一節 老縣城的城牆第七節 老縣城裡的鼓樓與新鼓樓第九節 老縣城的交通運輸工具第一節 老縣城的城牆天翻地覆六十年前言和第一章序言第七節 老縣城裡的鼓樓與新鼓樓第九節 老縣城的交通運輸工具第五節 老縣城的宅院和房屋第二節 老縣城的護城河第三節 老縣城的街道第二節 老縣城的護城河第二節 老縣城的護城河第三節 老縣城的街道第二節 老縣城的護城河第二節 老縣城的護城河第一節 老縣城的城牆第一節 老縣城的城牆第三節 老縣城的街道第一節 老縣城的城牆第三節 老縣城的街道第六節 老縣城的廟宇和“官宅”“官地”第八節 老縣城公用的水井、碾子和磨第四節 老縣城的商家店鋪第五節 老縣城的宅院和房屋第八節 老縣城公用的水井、碾子和磨第八節 老縣城公用的水井、碾子和磨第八節 老縣城公用的水井、碾子和磨第五節 老縣城的宅院和房屋第四節 老縣城的商家店鋪第六節 老縣城的廟宇和“官宅”“官地”第五節 老縣城的宅院和房屋第二節 老縣城的護城河第七節 老縣城裡的鼓樓與新鼓樓天翻地覆六十年前言和第一章序言第七節 老縣城裡的鼓樓與新鼓樓第六節 老縣城的廟宇和“官宅”“官地”第九節 老縣城的交通運輸工具第七節 老縣城裡的鼓樓與新鼓樓第二節 老縣城的護城河第一節 老縣城的城牆第三節 老縣城的街道天翻地覆六十年前言和第一章序言第八節 老縣城公用的水井、碾子和磨第八節 老縣城公用的水井、碾子和磨第八節 老縣城公用的水井、碾子和磨第五節 老縣城的宅院和房屋第二節 老縣城的護城河第一節 老縣城的城牆第七節 老縣城裡的鼓樓與新鼓樓第九節 老縣城的交通運輸工具第五節 老縣城的宅院和房屋天翻地覆六十年前言和第一章序言第五節 老縣城的宅院和房屋第四節 老縣城的商家店鋪第二節 老縣城的護城河第八節 老縣城公用的水井、碾子和磨第一節 老縣城的城牆第一節 老縣城的城牆第五節 老縣城的宅院和房屋天翻地覆六十年前言和第一章序言第三節 老縣城的街道第三節 老縣城的街道第九節 老縣城的交通運輸工具天翻地覆六十年前言和第一章序言第三節 老縣城的街道
第五節 老縣城的宅院和房屋第二節 老縣城的護城河第五節 老縣城的宅院和房屋第四節 老縣城的商家店鋪第七節 老縣城裡的鼓樓與新鼓樓第八節 老縣城公用的水井、碾子和磨天翻地覆六十年前言和第一章序言第五節 老縣城的宅院和房屋第六節 老縣城的廟宇和“官宅”“官地”第九節 老縣城的交通運輸工具第四節 老縣城的商家店鋪第五節 老縣城的宅院和房屋第三節 老縣城的街道第九節 老縣城的交通運輸工具第一節 老縣城的城牆第六節 老縣城的廟宇和“官宅”“官地”第四節 老縣城的商家店鋪第二節 老縣城的護城河天翻地覆六十年前言和第一章序言第四節 老縣城的商家店鋪第七節 老縣城裡的鼓樓與新鼓樓第四節 老縣城的商家店鋪天翻地覆六十年前言和第一章序言天翻地覆六十年前言和第一章序言第三節 老縣城的街道第三節 老縣城的街道第五節 老縣城的宅院和房屋第八節 老縣城公用的水井、碾子和磨第一節 老縣城的城牆第七節 老縣城裡的鼓樓與新鼓樓第九節 老縣城的交通運輸工具第一節 老縣城的城牆天翻地覆六十年前言和第一章序言第七節 老縣城裡的鼓樓與新鼓樓第九節 老縣城的交通運輸工具第五節 老縣城的宅院和房屋第二節 老縣城的護城河第三節 老縣城的街道第二節 老縣城的護城河第二節 老縣城的護城河第三節 老縣城的街道第二節 老縣城的護城河第二節 老縣城的護城河第一節 老縣城的城牆第一節 老縣城的城牆第三節 老縣城的街道第一節 老縣城的城牆第三節 老縣城的街道第六節 老縣城的廟宇和“官宅”“官地”第八節 老縣城公用的水井、碾子和磨第四節 老縣城的商家店鋪第五節 老縣城的宅院和房屋第八節 老縣城公用的水井、碾子和磨第八節 老縣城公用的水井、碾子和磨第八節 老縣城公用的水井、碾子和磨第五節 老縣城的宅院和房屋第四節 老縣城的商家店鋪第六節 老縣城的廟宇和“官宅”“官地”第五節 老縣城的宅院和房屋第二節 老縣城的護城河第七節 老縣城裡的鼓樓與新鼓樓天翻地覆六十年前言和第一章序言第七節 老縣城裡的鼓樓與新鼓樓第六節 老縣城的廟宇和“官宅”“官地”第九節 老縣城的交通運輸工具第七節 老縣城裡的鼓樓與新鼓樓第二節 老縣城的護城河第一節 老縣城的城牆第三節 老縣城的街道天翻地覆六十年前言和第一章序言第八節 老縣城公用的水井、碾子和磨第八節 老縣城公用的水井、碾子和磨第八節 老縣城公用的水井、碾子和磨第五節 老縣城的宅院和房屋第二節 老縣城的護城河第一節 老縣城的城牆第七節 老縣城裡的鼓樓與新鼓樓第九節 老縣城的交通運輸工具第五節 老縣城的宅院和房屋天翻地覆六十年前言和第一章序言第五節 老縣城的宅院和房屋第四節 老縣城的商家店鋪第二節 老縣城的護城河第八節 老縣城公用的水井、碾子和磨第一節 老縣城的城牆第一節 老縣城的城牆第五節 老縣城的宅院和房屋天翻地覆六十年前言和第一章序言第三節 老縣城的街道第三節 老縣城的街道第九節 老縣城的交通運輸工具天翻地覆六十年前言和第一章序言第三節 老縣城的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