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淑儀殿中再會晉陽

年末,初初透着歡聚與來年之希冀,加上國家打了勝仗,整座長安城處處洋溢着喜氣,街坊京民多有歡慶,似乎在期盼着“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的年關。

徐真的府邸也掛上了門匾,乃出自當朝將作大匠閻立德之手,上書“神勇徐府”四字,雖稱不上金碧恢弘,卻也算得是大氣手筆。

十四紅甲既是家臣,又有翊衛官職,每日準時點卯值守,空閒時纔回到徐真府上來安頓,少了胤宗等人在旁挑釁切磋,日子過得乾巴巴的,只好每日與自家主公對練,一個兩個也不知留手,徐真時常黑着眼眶去內廷當值。

且說李明達與徐真雖有了兄妹名分,實則卻居於內宮之中,每日陪伴君側,又多與兄長李治親近,她自小知書達理又乖巧玲瓏,三位哥哥對她都是疼愛有加,有了她從中調劑,李承乾哥仨倒也算得和睦。

這李明達是個盡孝之人,失蹤了一年之後,似要將分離之日都補了回來,聖主閒暇之餘,就論起過往經歷,雖言語樸實,聽着卻是驚心動魄。

所謂知女莫若父,李世民又是個洞察如觀火的真龍,漸漸也就察覺到了女兒對徐真的那番小心思。

雖說徐真出身卑微,然則品性良善,舉止有度,且謙恭好學又廣博多才,說他文武雙全也不爲過。

早在班師之後,聖人就檢閱了諸軍將士,對搬運回來的神火炮“真武大將軍”有着極度濃烈的興趣,已然使人搬運到了明德門城頭,以供百姓瞻仰,展示**之神威,又命工部好生鑽研,勢必要將此等戰爭利器發揚起來。

前些日子閻立德又獻上一方稀罕之物,固稱得了徐真的傳授,卻是一方高六尺,寬一尺的銀鏡!

與尋常銅鏡不同,此鏡銀亮非常,周遭飾以金銀,包裹點綴異常華麗,更難得投影纖毫畢現,背面木底子上卻是刻着徐真親筆的一段詞。

“以銅爲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爲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爲鏡,可以明得失。”

此乃聖人金句,鐫刻於明鏡背後,越是妥帖,徐真字如其人,筆鋒消瘦卻不失蒼勁,行雲流水卻又暗含跌宕,深喜書法的李世民,都不禁對徐真的字多看了兩三眼。

觀其字而得其志,推其志而知其人,這段時日的觀察之下,李世民對徐真的家底也越發的清晰明朗起來,終究是放心下來,如此,對李明達這顆掌上明珠也就鬆懈了一些。

這日徐真在軍衙之中處理完公務,到了內湖小亭賞雪,小泥爐溫溫地煮着新酒水,正欲附庸風雅,卻是被宦官喊到了掖庭宮西側的淑儀殿中。

此殿乃聖上特意爲李明達開闢出來,未得允許,任何人不得干擾,而守衛此殿的也並非左右衛和三衛,乃是聖人親自栽培起來的女武衛,個個窈窕,雖稱不上絕色,卻健美頎長,頗有風姿。

女武衛見得徐真帶刀而來,不由特意矚目,卻見徐真深緋官服,銀魚袋,那長刀封了鞘,造型卻頗爲惹眼,當即認了出來,這風流漢子,不正是眼下最炙手可熱的翊衛中郎將麼!

李世民如約將長刀歸還徐真之時,還切切期望了一番,道是讓徐真繼承殷公的風德與英雄,徐真自不敢忘,又允徐真帶刀入宮,便宜行事,如此權益,卻是他人所不及也。

到得淑儀殿中,連那宦官也撤了下去,換了宮女兒來引徐真進殿,轉過正殿又穿插內廷,到得李明達平日讀書的養氣殿相見。

見得徐真帶到,李明達心頭雀躍不已,忙迎了出來,卻着實讓徐真好生驚豔了一番。

寶殿之中如春溫暖,故而李明達也未披蓋厚重冬衣,此時肩若削成,腰如約素,眉如翠羽,肌如白雪。

上身淡黃色雲煙衫,大朵牡丹翠綠煙紗碧霞羅,又有逶迤拖地白色宮緞素雪絹雲形千水裙,低垂青絲,斜插鑲嵌珍珠碧玉步搖,雖未及豆蔻,卻出落得亭亭有致,身子越發拔得修長,胸脯也開始發育起來,媚眼漸漸清晰,卻是十足的美人胚子了!

“丫頭,一段時日不見,倒是長大了不少咧!”徐真也沒個正色,伸手就摸了晉陽的頭,三千青絲亂了一團麻似的,小丫頭白眼連連,叉腰佯怒,心頭卻是享受着這久違的親暱。

“哼!當死的騙子,見了本公主不行禮數也就罷了,怎地還動手動腳,信不信本公主差使了女官來,剁了你的狗爪子!”

徐真見得宮女都已退下,四下無人,就趁勢捏了捏晉陽的滑嫩臉蛋,嘿嘿一笑道:“裝個甚麼公主,你就是我徐真的親妹子,莫在此裝腔作勢,近年了還一嘴一個死,不甚吉利,惹惱了你哥哥,少不得一頓屁股!”

晉陽畢竟情竇初開,聽得徐真牽扯到肌膚之親,臉色頓時羞得通紅,但知曉徐真並無邪念,自己也不好顯露,輕啐了一口,扮了個鬼臉,見徐真作勢要打自己屁股,連忙躲將開,順勢將徐真迎入房中。

若是一年以前,謹守禮儀的晉陽公主殿下,何嘗做得出如此粗俗的尋常女兒姿態,又如何說得出這調笑的言語,然而這一年間,她與徐真所經歷的過往,足以將她的心性改變。

想到改變,她不禁想起自家親生大哥的改變,這一年來,李承乾的改變,也着實讓人憂心,小丫頭眉頭就皺了起來。

徐真對她知根知底,見得不太樂意,遂問起話來,李明達也不忌諱徐真,畢竟在她心中,徐真並非那不能交心的外人,便將心中憂慮都說與徐真知曉。

原來這李承乾並非史料上那般不堪,少時也是個賢淑好孩兒,聰慧可喜,仁孝純深,八歲即被立爲太子,貞觀九年五月庚子,唐高祖李淵病逝,李世民居喪期間,更是下詔令太子監國權知軍國大事,太子識大體、能聽斷,頗得李世民歡心,之後聖上每每外出巡幸,皆由太子留京監國。

到得貞觀十二年,李承乾集諸官臣及三教學士於弘文殿,舉行佛道儒三教論道,頗得文人之心,於是乎,聖人下詔令東宮置弘文館,多募學士,以掌東宮經籍圖書,教授諸生,但凡課試舉送,皆入弘文館。

然此時李承乾罹患足疾,行動不便,年少之心倍受打擊,年歲又越發成長,便有了主見,開始叛逆起來,聖上擔憂,遂搜訪賢德,以輔東宮,挑選房玄齡、魏徵、孔穎達等老臣、名臣出任東宮輔臣,以正李承乾心性。

可這些個老臣都是善諫之人,教授之餘多嚴厲,稍有差池即痛心疾首,指謫李承乾不是,且爭相上疏,措辭兇狠,言語鋒利,以致於適得其反,引了李承乾越發叛逆。

貞觀十四年,承乾不過搭建了房屋,老臣于志寧便上疏聖人,批判太子過於奢華,承乾與宦官玩樂,又被上疏,于志寧甚至將其比作秦二世,而孔穎達批判更甚,諫諍愈加迫切,承乾越不能納言。

李承乾對女子無愛,卻偏好南風,寵幸一名太常樂人,並賜名“稱心”,未想到卻又被上疏,聖人知曉後自然大怒,遂殺了這稱心,承乾痛徹心扉,於宮中立室,日夜祭奠,又樹冢立碑,贈予官職,常爲稱心而悲泣。

如此一來,聖人越發不喜承乾,然而就是這緊要的時刻,李承乾居然還不知收斂,暗中集合了一幫突厥殺手,想要刺殺這些個老臣,替那稱心報仇!

李明達向來心思玲瓏,兄長們對她也疼溺,故而知曉了李承乾的意思,卻不知該如何勸解,一時間主意全無,束手無策,只有暗自傷神,此番見得徐真,觸動了心中傷情,自然傾吐了出來。

徐真也是心頭大駭,若史料無差,這李承乾引了突厥羣豎入宮,並非爲了刺殺老師,而是意圖逼宮謀反!

然而此時卻無法與李明達乃至於任何人知曉,按着史料,謀反一事乃始於齊王李佑,這才牽扯出太子之心,可此時卻跳過這一環節,如此變動卻不知是史實如此,亦或是徐真令得李明達不死,才引發的蝴蝶效應!

在李明達心中,徐真素來多智多謀,眼下見得徐真眉頭緊蹙,也知曉事情利害,心裡越發擔憂起來。

徐真思慮了片刻,決意從中阻撓,再不濟也要勸阻了李承乾,以期歷史能撥動回了正軌上來,減免蝴蝶效應的影響。

“丫頭,你也莫要多操心,尋個適當的時日,讓我見一見太子殿下,某自當從中盤旋,消了太子此等念頭,否則必釀大禍矣...”

晉陽聽了徐真之言,心頭頓時安穩,只覺又有了主心骨,畢竟此等違逆之事,若讓聖人知曉,無論真僞,李承乾的太子之位必定難保,作爲妹子,李明達實不願看到此等場面,故而對徐真百依百順,自是與李承乾溝通一番,安排他與徐真會面之事宜。

且說徐真離了晉陽,回頭與張久年密議了一番,卻是沒甚對策,心頭兀自煩躁,又與凱薩說了,這女兒家也沒大見解,越發讓徐真感到棘手。

正不知如何處置,晉陽那邊卻已經安排妥當,不日將再赴淑儀殿,與東宮太子李承乾來一番口舌之勸。

第2章 鴻臚車隊武侯逆襲第7章 郡王身前處變不驚第201章 密謀行事吐蕃來人第165章 全城歡慶敵人夜襲第28章 徐真踏河收服人心第22章 陳國公親臨涼州營第175章 遼東城下針鋒相對第231章 吐蕃局勢暗流涌動第181章 左黯失蹤徐真爲使第171章 靺鞨叛變李勣遇刺第28章 徐真踏河收服人心第213章 李泰書畫聖上夜哭第215章 長安夜奔求醫被阻第155章 惡徒相逼燧神使徒第133章 無雙受封文成出嫁第22章 陳國公親臨涼州營第90章 真猴王遇六耳獼猴第27章 河邊設計火神降臨第269章 國師仙姑太乙鬥法第117章 天降神雷名爲驚蟄第215章 長安夜奔求醫被阻第43章 山丹渡口分道揚鑣第85章 徐真反擊夜探杜府第210章 帝王之心如海似天第127章 盛典開幕徐真表演第163章 蓋牟城軍前來圍困第167章 唐軍大勝金珠被俘第57章 美人相慰謀臣奇策第101章 承乾謀反帝君決斷第42章 鞭笞軍士直面監軍第213章 李泰書畫聖上夜哭第22章 陳國公親臨涼州營第87章 奔走無用凱薩受刑第146章 殘兵歸心幽州新策第189章 遠離朝堂出使天竺第40章 鐵血雄師風光入城第69章 聖火之子臨戰天威第157章 假扮祭司混入圖壤第112章 夜營二女徐真送甲第162章 大唐雄師駐軍圖壤第151章 衙門做戲徐真募兵第273章 武媚檢舉寒竹密謀第30章 暫做休整薩勒聯盟第32章 李德騫深夜送連弩第7章 郡王身前處變不驚第9章 大匠鬥嘴卻謀連弩第82章 密見太子徐真射覆第142章 俘虜斥候素靈僞裝第273章 武媚檢舉寒竹密謀第243章 祆教神子浴火重生第58章 半途相救太史局郎第88章 情動深處許之以心第30章 暫做休整薩勒聯盟第143章 混世魔女降服左黯第79章 太極大朝逆天封賞第252章 府兵行兇姐妹救人第159章 圖壤安定使團迴歸第122章 雙雙脫險甘鬆大勝第140章 驚蟄一震全城轟動第149章 逆轉乾坤氣壞張儉第158章 血色之夜大火沖天第131章 遺愛獻策高陽威逼第48章 鹽澤大軍抵達刪丹第1章 東市異人偷樑換柱第222章 徐上柱國帶刀入殿第163章 蓋牟城軍前來圍困第238章 梭羅拿人大論力爭第163章 蓋牟城軍前來圍困第67章 寒竹發狠摩崖上陣第53章 人牆當道左右爲難第157章 假扮祭司混入圖壤第142章 俘虜斥候素靈僞裝第171章 靺鞨叛變李勣遇刺第157章 假扮祭司混入圖壤第166章 乙支反叛金姝身死第66章 何力發兵破虜告密第215章 長安夜奔求醫被阻第190章 天竺北國劇變突生第197章 受命於皇位極人臣第233章 無辜徐真躺着中槍第199章 閻府門前偶遇狄公第53章 人牆當道左右爲難第141章 刺史圖謀壯士斷腕第55章 何力遲來敵軍退散第195章 抵達吐蕃再遇舊人第160章 都督陷害徐真反升第6章 得勝歸營惡虎攔道第132章 晉陽公主撞破幽會第36章 慕容突襲混亂大戰第130章 魏王李泰決意反擊第170章 徐真封將暗流再起第264章 探訪太乙秘境工程第199章 閻府門前偶遇狄公第180章 小人阻擋功敗垂成第148章 兩虎相鬥周滄建功第138章 軍師測字大膽入府第33章 段瓚遊騎直逼薩勒第191章 弟兄離散偶遇公主第142章 俘虜斥候素靈僞裝第83章 多事之秋凱薩殺人
第2章 鴻臚車隊武侯逆襲第7章 郡王身前處變不驚第201章 密謀行事吐蕃來人第165章 全城歡慶敵人夜襲第28章 徐真踏河收服人心第22章 陳國公親臨涼州營第175章 遼東城下針鋒相對第231章 吐蕃局勢暗流涌動第181章 左黯失蹤徐真爲使第171章 靺鞨叛變李勣遇刺第28章 徐真踏河收服人心第213章 李泰書畫聖上夜哭第215章 長安夜奔求醫被阻第155章 惡徒相逼燧神使徒第133章 無雙受封文成出嫁第22章 陳國公親臨涼州營第90章 真猴王遇六耳獼猴第27章 河邊設計火神降臨第269章 國師仙姑太乙鬥法第117章 天降神雷名爲驚蟄第215章 長安夜奔求醫被阻第43章 山丹渡口分道揚鑣第85章 徐真反擊夜探杜府第210章 帝王之心如海似天第127章 盛典開幕徐真表演第163章 蓋牟城軍前來圍困第167章 唐軍大勝金珠被俘第57章 美人相慰謀臣奇策第101章 承乾謀反帝君決斷第42章 鞭笞軍士直面監軍第213章 李泰書畫聖上夜哭第22章 陳國公親臨涼州營第87章 奔走無用凱薩受刑第146章 殘兵歸心幽州新策第189章 遠離朝堂出使天竺第40章 鐵血雄師風光入城第69章 聖火之子臨戰天威第157章 假扮祭司混入圖壤第112章 夜營二女徐真送甲第162章 大唐雄師駐軍圖壤第151章 衙門做戲徐真募兵第273章 武媚檢舉寒竹密謀第30章 暫做休整薩勒聯盟第32章 李德騫深夜送連弩第7章 郡王身前處變不驚第9章 大匠鬥嘴卻謀連弩第82章 密見太子徐真射覆第142章 俘虜斥候素靈僞裝第273章 武媚檢舉寒竹密謀第243章 祆教神子浴火重生第58章 半途相救太史局郎第88章 情動深處許之以心第30章 暫做休整薩勒聯盟第143章 混世魔女降服左黯第79章 太極大朝逆天封賞第252章 府兵行兇姐妹救人第159章 圖壤安定使團迴歸第122章 雙雙脫險甘鬆大勝第140章 驚蟄一震全城轟動第149章 逆轉乾坤氣壞張儉第158章 血色之夜大火沖天第131章 遺愛獻策高陽威逼第48章 鹽澤大軍抵達刪丹第1章 東市異人偷樑換柱第222章 徐上柱國帶刀入殿第163章 蓋牟城軍前來圍困第238章 梭羅拿人大論力爭第163章 蓋牟城軍前來圍困第67章 寒竹發狠摩崖上陣第53章 人牆當道左右爲難第157章 假扮祭司混入圖壤第142章 俘虜斥候素靈僞裝第171章 靺鞨叛變李勣遇刺第157章 假扮祭司混入圖壤第166章 乙支反叛金姝身死第66章 何力發兵破虜告密第215章 長安夜奔求醫被阻第190章 天竺北國劇變突生第197章 受命於皇位極人臣第233章 無辜徐真躺着中槍第199章 閻府門前偶遇狄公第53章 人牆當道左右爲難第141章 刺史圖謀壯士斷腕第55章 何力遲來敵軍退散第195章 抵達吐蕃再遇舊人第160章 都督陷害徐真反升第6章 得勝歸營惡虎攔道第132章 晉陽公主撞破幽會第36章 慕容突襲混亂大戰第130章 魏王李泰決意反擊第170章 徐真封將暗流再起第264章 探訪太乙秘境工程第199章 閻府門前偶遇狄公第180章 小人阻擋功敗垂成第148章 兩虎相鬥周滄建功第138章 軍師測字大膽入府第33章 段瓚遊騎直逼薩勒第191章 弟兄離散偶遇公主第142章 俘虜斥候素靈僞裝第83章 多事之秋凱薩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