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 “活捉閻老狗!”

玉門關內,這一夜防守的主力其實是一千農兵。楊易從三千老兵中抽調了二百多人出來,其中一百人作爲兩隊機動隊,剩下一百多人做這一千農兵的火長、隊正、校尉,而從百帳軍的牧騎中選拔兩百多精銳補充原有編制缺出來的兵員,因此玉門關內便多出了一個府的編制,以田浩爲都尉。這個農兵府若用於野戰廝殺那完全還不夠格,但靠着城牆來回防守,在很多情況下不用像野戰那樣直接面臨肉搏,一些人被安排了去搬運磚石、燒熱水,或者擡巨木準備撞雲梯,或者豎起軟盾幫忙抵擋弩箭,或者挑起泥土準備堵塞被攻破的缺口,都是熟悉了就能幹的活兒,也有部分膽氣較壯者被安排去與機動隊一起衝殺登上城牆的敵人,戰鬥剛打響的時候,這些農兵有不少手忙腳亂,若不是有火長、隊正作爲督導隨時激勵、喝令,只怕有一些人在歸義軍衝城的時候就得嚇得逃跑了。

郭師庸有個觀點認爲守城乃是個“匠人活兒”,翻譯成現代漢語就是“技術活”,他將守城分爲了許多具體而細小的程序,認爲只要將兵將按照程序去做,城池十有七八便能守住,至於突發事故,則得倚靠將領臨陣時的能力,非平時的訓練所能全部預料了。而糧食之充裕或缺乏,士氣之高或低,那就是戰爭技巧之外的事情了。

所以在安西老兵的組織下,當最慌張的片刻過去以後,一旦站穩腳跟,接下來農兵的行動就顯得越來越熟——因爲他們做的事情都只是在重複。

閻肅是一個老派的將領,用兵偶爾出奇,行軍佈陣卻總是傾向於採用穩健的陣勢,楊易帶兵常自衝鋒在前以激勵士氣,閻肅卻選擇坐鎮中軍,使主旗處於九環重地,聽着麾下將領的來回馳報,及時調整攻城戰略。

兵法雲:十則圍之。閻肅手裡掌握着兩萬兵力,雖然在數量上佔優勢,但由於是攻擊方,所以說多也不多,對玉門關採用的主要是重點攻擊,即一邊用弩箭壓制安西軍的弓手,一邊選派甲兵擁至城門兩側——那裡是城樓弓箭手視力難及的一個死角。

但在這樣一個十分明顯的角落,楊易即便不是安西軍中最擅守的人,卻也不會沒有準備,田浩早就命人在城樓側面多打了四個孔用以射擊,同時在這一段城牆上也準備多了兩個隊的兵力。

在第一次接鋒時閻肅頗爲驚羨安西軍以貓眼燈殺敵所表現出來的戰法優勢,但在接下來的正面攻堅階段,他就覺得安西軍的反擊力度沒有表現出他預想中那麼強勁,他已知道張邁除了三千精騎之外還徵集到了不少人馬並加以訓練,所以他預想中玉門關的兵力當在五千人到一萬人之間,可現在玉門關內對歸義軍攻城的應對卻顯得有一些倉促。

閻肅很注意戰場上的細節,包括那一段城牆敵人在拋擲磚石射發羽箭的力度有所減弱他都要考慮,由此而發現:在歸義軍持續的攻擊下,部分城牆段安西守軍甚至開始顯得有些疲軟了。

“是城內兵力不足麼?”閻肅心想:“這不應該啊,還是說……張邁其實不在城中?只是留下了部分精銳在這裡,所以一開始打得精彩,接下來卻就越來越不濟了。難道他的主力其實不在城中?”

像他這樣老辣的人,在知道要以張邁作爲對手的那一刻開始就細心地蒐集所有與張邁有關的消息,對疏勒攻防戰尤其用心,那一場戰爭是《安西唐軍長征變文》後半部分的重頭戲,裡頭關於安西軍以攻守城的描述細節尤其多,因爲那最能體現安西將士的英勇神武。

然而到現在爲止,城內卻依然沒有出動騎兵出城衝擊。

“這不合理!”閻肅心道。

在敦煌的時候他曾與安西三千精騎近距離接觸過,以他的眼光自然看得出那是一支擅長騎戰的部隊,像這樣一支部隊在防守上顯得不夠老練狠辣是可以理解的,但一開始就放棄野戰則違反常理“叔叔,張邁也許不在玉門關裡頭!”閻一山顯然也注意到了這一點:“他雖然豎着大旗,可他的人也許跑到別處去幹什麼去了!”他馬上就想起了張邁繞過瓜州大澤對肅州的奇襲與對狄銀的埋伏。

但閻肅卻搖頭道:“此人最喜用詐,不可掉以輕心。咱們且……”

就在閻氏叔侄還沒得出一個結論來時,城頭的一聲熱烈的歡呼便打斷了他的思緒。

那是一波猶如浪潮般的聲音,隔得有些遠了,閻肅聽不明白城頭歡呼着什麼,心中有些奇怪,只聽那聲潮從東面城牆響起,跟着響到了城樓,跟着就像一個推進的波浪一樣,從東向西捲去,去到哪裡,哪裡就是轟然歡呼!

隨着歡呼聲的響起,玉門關的抵抗忽然顯得強勁了許多,歡呼聲響到哪裡,哪裡歸義軍的傷亡就明顯多了不少。

“這是怎麼回事呢?”

閻肅忍不住也有些好奇,勒馬走近些,玉門關城內數千人在歡呼着、吼叫着甚至是在狂號着,那不是那種練就的統一的口號,似乎每個人都是某種刺激下從心裡直接呼出自己的激情,數百人至少有數十種聲音,糾纏在一起便完全聽不明白他們在嚷什麼,但嚷的語句雖然不一樣,那種澎湃之情卻是一致的!

怎麼安西軍忽然有了這種變化?難道是在做妖法不成?閻肅越弄不明白是怎麼回事,就越想知道是怎麼回事,越走越近,風向有些亂,時而是南風,時而是西風,偶爾有一陣將那聲潮吹了過來,有幾句是一種喉嚨叫嚷得差點撕裂的尖銳:“大都護,大都護,大都護!”

閻肅心頭一凜:“是張邁!”

卻聽聲聲大都護中夾着“殺”字,那一個個的“殺”字彷彿刀劍一般鋒利,在陰暗的星月之下讓人感到一種打心裡冒出的涼意!

連夜攻城的歸義軍不知道關城之上爲什麼會發生這種變化,只是直覺地感到害怕,龍柏那邊則聯想起了他們在張邁手底下敗北的經驗,更是暗自惴惴,聽着城牆之上那些像是瘋狂的叫聲,肅州來的龍家兵將中有一些人甚至產生了一種想要逃跑的衝動!

是張邁,是張邁!一定是張邁!

《安西唐軍長征變文》中張邁如何克敵制勝的種種場景浮現在了整個戰場所有人的心頭,在變文那傳奇的描繪中,每一次龍面將軍的忽然出現總會爲戰場帶來某種神奇的變化,變文僧們說張大都護能夠讓身邊的將士戰鬥能力提升一倍,茶館轉說變文者更誇張地說張大都護的面具是施過魔法的,無論是什麼樣的敵人望見了那面具馬上就會喪失力量,軍隊會變得沒有士氣!

閻肅以前不相信,但現在卻發現城頭安西軍的士氣猛地高漲,而自己的士兵則在這種突如其來的變化中顯得驚疑不定。心中那傳說一旦冒出來,不知不覺間就被不知名的恐懼給攫住了,正如城頭的安西守軍忽然陷入某種癲狂的氛圍之中。

“啊!龍面具!龍面具!”

城樓之上,在二十支火把的閃耀中,一個銀光閃閃的龍面具出現在破曉前最黑的黑暗中。

“張大都護!”

“大都護,大都護!”

“龍面將軍來了!兄弟們!殺啊!”首先振作的是隊正、火長們,然後一直沒有動手的龍驤府騎兵也發出了他們的呼聲,他們對張邁的擁戴那已經是一種深入骨髓的瘋魔,在激昂的吼聲背後是一種說不明白的崇拜,跟着就像傳染了病毒一樣,農兵與牧騎都受到了影響。這些人對張邁都很有好感,但這只是一個基礎而已,在今夜之前,他們從來不知道自己會忽然陷入到這種狀態中來。

周圍的空氣彷彿有一種熱流,在這種熱流之中自己不狂躁也要變得狂躁,當週圍的人都在大叫時你也要跟着大叫,當週圍的人都在狂吼時你也會跟着狂吼,當週圍的人淚流滿面時,不知不覺間你的眼角也溼潤了。整個玉門關忽然之間陷入到一種狂態之中。

爲什麼這樣呢?似乎沒有理由!只是一股氣迅速地從胸腹之間涌起,叫人無法不興奮,無法不癲狂。

“殺他奶奶的,操他奶奶的!”

粗口大爆,夾雜在對“張大都護”的歡呼之中,在這一刻關城中的士兵變得彷彿在用情感來作戰!

攻守的拉鋸戰在安西軍激昂的士氣下又持續了好久,歸義軍和肅州軍沒有得到半點便宜,唯一得到的,只是驚疑與疲倦。

閻肅怔在那裡,越來越不理解關城上發生的事,而就在這時,一縷陽光刺破了黑暗——東方紅了!

就在那一瞬間,一種數十年浸淫出來的直覺衝上閻肅腦際!有一些若隱若現的訊息在他心中迅疾地化作警惕!

“快停下!”閻肅叫道:“護住主旗!”

護住主旗,也就是護住他自己!

閻肅本來都是通過身邊的人傳令,但這時候自己脫口而出,身邊的傳令將士自然是想也不想就答應了。

“護住主旗!”

最近的騎兵動了,由鬆散前衝變成環形圍護。

閻一山還弄不明白他叔叔爲什麼要忽然改變陣勢,砰的一聲,城門打開了!

兩千四百騎猶如山洪爆發般猛地衝了過來!

最前面的肅州軍有人還很愚蠢地歡呼:“城門開了!”但很快就發現這座城門的開啓對他們來說可不是什麼好事!

新升的旭日在破曉之前的黑暗中憋了好久,正如石拔在城內憋了好久一樣,陽光迅速地掃蕩着黑暗,正如龍鷹兩府鐵騎如入無人之地地踐踏着所有靠近城牆的敵人!

那正如龍欺魚羣,那正如虎睨諸獸!

“果然還有預備部隊!”閻肅心中一凜:“張邁……他剛纔是在示弱!”

“大旗在那裡!”石拔獠牙棒一指,叫道:“擊垮不義軍,活捉姓閻老狗!!”

“擊垮不義軍!活捉閻老狗!”

玉門關城樓附近的歸義軍將兵大多數已經苦熬了好久,體力上已經疲累,在如此情勢之下,在養精蓄銳了大半夜的龍鷹兩府將士面前,歸義軍與肅州軍的非精銳部隊根本就連抵擋都沒資格!

攻城方位於最前的本來是龍柏麾下的甲士,他五千部隊負責攻打玉門關東部的區域,如果這時候他能勇敢一點,率領二千甲士橫地裡攔過來,或許還能成爲石拔與閻肅之間的緩衝,然而龍柏卻不往西攔,反而往東稍稍一縮,這一縮就讓出了一個空缺,讓石拔得以迅速地直犯閻肅的中軍!

“混賬!”閻肅大怒,若龍柏能攔石拔一攔的話,他將有機會重新佈局以謀取在野戰上於安西軍的抗衡,甚至謀求勝利!然而龍柏卻選擇了自保!

在閻肅的身週四千多步騎已經動了起來,幸而是閻肅提前一步的命令讓歸義軍的中軍轉變了陣勢,晉昌的這支部隊裡頭有二千多人的核心在西北也堪稱精銳,這兩千多人半騎半步,或刀或斧,以此爲核心的晉昌軍便是歸義軍佈置在沙州地區的干城!曹議金能夠維持其在沙州的統治垂二十年,靠的並不止是和親政策而已。

饒是如此面對石拔時仍然夠嗆!

儘管老眼昏花了,但閻肅還是看得分明:石拔已經衝到了閻肅幾乎能看清他五官的距離!風中的血腥味道也撲鼻而來,轟隆隆的蹄踏聲甚至讓閻肅覺得自己的心臟有些受不了了!畢竟已經是過七旬的人,儘管神經依然堅韌,身體卻跟不上他的意志!

一方是歸義軍中精銳中的精銳,一方是安西軍中強者中的強者,在這一刻終於對上了!

“活捉閻老狗!”

“保護閻公!”

此起彼落的呼聲正如戰場上的斧鉞一般激烈,有些時候甚至是橫刀對橫刀!晨光之中有時候甚至還能看得見點點火星在刀刃相擊中濺落!

張邁在城頭用千里鏡望見忍不住生出些許惆悵,但惆悵過後則是更強烈的決心:自己一定要以最快的速度結束這種內耗,要讓橫刀永遠對外!

“努力啊,小石頭!”激動的張邁彷彿不知道石拔不可能聽見一樣大叫着,但很快地他身邊的所有人都一起叫了起來:“努力啊!小石頭!”

數百人的聲音遠遠傳了出去,傳到了對決的陣前,石拔一聲狂笑,用肩胛骨逼住一支射中他左肩的冷箭,忘命地衝往閻肅身後的大旗!

(未完待續)

第三十三章 綠化肇端第一五九章 這邊的家第四十章 四面襲擾之二第八十八章 高昌攻防之二第二五零章 驅虎吞狼第十七章 血色之夜之二第一一零章 不把禍根留給子孫!第一六二章 伐交之一第六十三 智取滅爾基第三一八章 楊易入京第十六章 血色之夜之一 附地圖第五十六章 昭山夜宴之二第三十三章 棋勢連環第六十二章 百帳風雲之二第二四八章 養民如羊,不如養民如狼! 完第一一五章 大同第一零七章 窮寇必殲!第三零一章 新都第六十六章 威震河西第二十八章 何恃無恐第二三三章 毀家爭勝第五十六章 昭山夜宴之二第一六三章 士子之心第一六四章 三十萬衆戍輪臺第一二九章 血塗門之一第一七六章 韓家父子第二二一章 涅盤戈壁斬首灘第一四四章 會戰投筆崗 之一第二五五章 遼國上京第三零九章 蟄伏者的涌動第一一三章 河西五都尉第八十九章 西線第二六三章 外交的陽謀與陰謀第二八零章 千屍坑第二四四章 更深的權謀第一二零章 百工至 百具隨第六十九章 換將第五十八章 火牛雷豬第二一三章 先鋒政略之一第一一四章 還第一七八章 傳國玉璽第二六二章 驚破奇議第二七五章 大戰餘緒第二十章 各就各位第二一六章 草原鬼面軍之一第五十九章 血矛鐵印第十八章 俱蘭城第二二四章 鷹鳴破夢之二第十六章 血色之夜之一 附地圖第一八零章 戰爭的理由第十九章 孃家人第二一七章 草原鬼面軍之二第三十八章 新的商路第四十四章 索賞第三十章 下馬威第七十八章 五大留守第六十二章 靠山第十二章 盟友的遲疑第一六九章 通牒第二九四章 下臺階第二五零章 驅虎吞狼第七十二章 這裡沒有張大都護第二八二章 白馬歸心第一零四章 血性第二四三章 養民如羊,不如養民如狼! 之二第一一三章 戰後的難題第二零三章 戰後外交第二十九章 野菜湯第二十章 各就各位第一零八章 高昌城外第一六四章 三十萬衆戍輪臺第一八四章 不是洛陽,就是揚州!第八十一章 亂陣第五十一章 畏唐威德之一第三二一章 恐慌第一章 拆城第三一六章 東京政變之一第六十一章 改造俘虜第六十一章 百帳風雲之一第一零三章 郭洛之鞭第八十章 西域縱橫之二第八十六章 大宛王族第十五章 兵家無秘籍第一零七章 窮寇必殲!第一六零章 隔岸觀火第二一九章 漠北騎兵的優勢第六十七章 不祥之兆第十四章 天大地大老婆最大!第二九零章 拒降第一零一章 君臣關係第十九章 龜茲的春天第一 一三章 龍戰於野之一第三十章 納貢不稱臣第六十三章 張邁的道理第一 一 零章 西北攻略第一二六章 冰雪渠務第九十七章 回敦煌去!第二五一章 誰的土地誰的家第四十三章 大殺而後大治第四十五章 轉向
第三十三章 綠化肇端第一五九章 這邊的家第四十章 四面襲擾之二第八十八章 高昌攻防之二第二五零章 驅虎吞狼第十七章 血色之夜之二第一一零章 不把禍根留給子孫!第一六二章 伐交之一第六十三 智取滅爾基第三一八章 楊易入京第十六章 血色之夜之一 附地圖第五十六章 昭山夜宴之二第三十三章 棋勢連環第六十二章 百帳風雲之二第二四八章 養民如羊,不如養民如狼! 完第一一五章 大同第一零七章 窮寇必殲!第三零一章 新都第六十六章 威震河西第二十八章 何恃無恐第二三三章 毀家爭勝第五十六章 昭山夜宴之二第一六三章 士子之心第一六四章 三十萬衆戍輪臺第一二九章 血塗門之一第一七六章 韓家父子第二二一章 涅盤戈壁斬首灘第一四四章 會戰投筆崗 之一第二五五章 遼國上京第三零九章 蟄伏者的涌動第一一三章 河西五都尉第八十九章 西線第二六三章 外交的陽謀與陰謀第二八零章 千屍坑第二四四章 更深的權謀第一二零章 百工至 百具隨第六十九章 換將第五十八章 火牛雷豬第二一三章 先鋒政略之一第一一四章 還第一七八章 傳國玉璽第二六二章 驚破奇議第二七五章 大戰餘緒第二十章 各就各位第二一六章 草原鬼面軍之一第五十九章 血矛鐵印第十八章 俱蘭城第二二四章 鷹鳴破夢之二第十六章 血色之夜之一 附地圖第一八零章 戰爭的理由第十九章 孃家人第二一七章 草原鬼面軍之二第三十八章 新的商路第四十四章 索賞第三十章 下馬威第七十八章 五大留守第六十二章 靠山第十二章 盟友的遲疑第一六九章 通牒第二九四章 下臺階第二五零章 驅虎吞狼第七十二章 這裡沒有張大都護第二八二章 白馬歸心第一零四章 血性第二四三章 養民如羊,不如養民如狼! 之二第一一三章 戰後的難題第二零三章 戰後外交第二十九章 野菜湯第二十章 各就各位第一零八章 高昌城外第一六四章 三十萬衆戍輪臺第一八四章 不是洛陽,就是揚州!第八十一章 亂陣第五十一章 畏唐威德之一第三二一章 恐慌第一章 拆城第三一六章 東京政變之一第六十一章 改造俘虜第六十一章 百帳風雲之一第一零三章 郭洛之鞭第八十章 西域縱橫之二第八十六章 大宛王族第十五章 兵家無秘籍第一零七章 窮寇必殲!第一六零章 隔岸觀火第二一九章 漠北騎兵的優勢第六十七章 不祥之兆第十四章 天大地大老婆最大!第二九零章 拒降第一零一章 君臣關係第十九章 龜茲的春天第一 一三章 龍戰於野之一第三十章 納貢不稱臣第六十三章 張邁的道理第一 一 零章 西北攻略第一二六章 冰雪渠務第九十七章 回敦煌去!第二五一章 誰的土地誰的家第四十三章 大殺而後大治第四十五章 轉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