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四章 疏勒血戰夜

瓦爾丹要辦成這件大事,在兵力的調配上也顯得十分微妙,首先,他要選擇一個時機確保唐軍的大部隊離疏勒有一定的距離,這樣他就有一個緩衝的時間,同時四門都保留有兩千人的兵力——包括五百到七百名常備軍以及和一千多民兵,其它的兵力才佈置在城內。

哥碩帶着楊易,悄悄繞到北門的駐兵所,除了輪到守值的士兵之外,其他人都在這裡休息。哥碩熟門熟路,帶人直闖了進來,沿途有幾道門戶,看守的見是哥碩且又帶着幾百人,都是一愣,哥碩道:“奉令,接管北門!”那些看守士兵還沒反應過來,數百人就已經闖了過去。

北門的信任守將聽到消息帶人跑了出來,喝問:“什麼人!”

哥碩笑道:“奉令,接掌北門防務!”

那將領喝道:“印信在哪裡?”

哥碩冷冷道:“瓦爾丹囚禁大總管胡沙加爾,印信又在哪裡?”

那將領吃驚道:“你……”

石拔跨出一步,獠牙棒就砸了下來,那將領急忙拔刀抵擋,他的左右有兩個人也同時出手幫忙抵擋獠牙棒,石拔全不躲避,也不變招,獠牙棒仍然砸下,這一棒石拔是用盡全力,勢有千斤!從旁邊來的兩把刀沒攔住,那將領的彎刀被砸得彎了,獠牙棒順勢砸中他的前額,半張臉登時血肉模糊,楊易領着精銳出刀殺死那將領的護衛,駐兵所登時大亂!

哥碩登高叫道:“奉胡沙加爾大總管命令,接掌北門!從者隨我立功,不從者殺無赦!”

兵將們一聽是胡沙加爾和瓦爾丹的矛盾鬥爭,心中的牴觸登時弱了,這北門有七百常備軍,外加一千八百人的民兵,瓦爾丹發動政變之後雖然將領將大批撤換,但士兵總不可能換完,仍然有一大半都是哥碩的舊部,加之瓦爾丹對北門的整編時間太短,威信尚未鞏固,他提拔的人又都是天方教一系的人,選擇性太過明顯,下層士兵大多不服,只是之前沒人領導,不敢出頭,這時見哥碩出頭,好幾個被貶官的便大叫:“聽哥碩將軍的,聽哥碩將軍的!”

哥碩大叫:“願聽我號令的,往四周靠,讓出中間來!”

駐兵所內大部分的士兵聽到,紛紛便往四周靠,中間只剩下幾十個人不肯投降,因將領又被殺死,蛇無頭難行,楊易催四百士兵從四周圍攏,石拔帶百人衝了進去,那數十人哪裡是對手?不一炷香時間便被殺得乾乾淨淨。旁觀的士兵見哥碩帶來的這些人如此厲害,心中震懼,更不敢妄動了。哥碩看看楊易,楊易道:“這些兵你來帶!”

哥碩大喜,點了舊部統率士兵,除去趁亂逃走的還剩下一千八百人服從指揮。

石拔問楊易:“易哥,我們就在這裡等張特使來麼?”

這時城內的殺聲越來越大,卻是許多佛教徒、祆教徒眼見無幸奮起反抗,雖然到最後他們仍然註定要被鎮壓,但黑夜巷戰,官兵要想將反抗者剿滅也非易事,這一刻正是大亂的高峰。

楊易雖然已從哥碩處得知了這兩天城內新發生的情況大略,但也弄不清楚城內此刻到底是何局面,頗爲躊躇,這時一個士兵忽然哭着站出來,祈求哥碩:“哥碩將軍,救救我哥哥!”

哥碩認出了他是一個百夫長,不過現在已經被貶爲十夫長,問道:“索德,你哥哥怎麼了?”

索德道:“哥碩將軍,你也知道,我哥哥是皈依在鳩羅大師座下的俗家弟子,爲人最是虔誠不過,之前天方教要動普法寺,我哥哥糾合了許多佛教信衆,衝在最前請願,當時我已經很爲他擔心了,結果今天黃昏,民兵忽然大作整頓,那些曾經聯名請願的都被抽調了出來,押到一個營裡頭去,聽說他們進了那營以後就被收繳了武器,現在都不知道是生是死!”

哥碩還沒回答,楊易已經問道:“你知道那個軍營的位置嗎?”

索德點了點頭,說了位置,哥碩道:“那地方在西段城牆和北段城牆之間,離這裡倒是不遠。”楊易對石拔道:“你帶一百人,跟他去救人!救了人後趕回這裡會合。”又讓哥碩抽調五百人跟去。

石拔帶了六百士兵,在索德的帶領下瞧瞧潛至那個看押營,這時城內亂糟糟的,索德走的又是一跳偏僻道路,沒花什麼功夫就來到營門之外,有人喝問:“幹什麼?”

石拔見對方只有幾百人看守,冷笑道:“幹你祖宗!”就衝了過去,石拔揮動獠牙棒,一口氣連殺數人,又撞破了營門,那幾百個看守並非精銳,抵擋不住,大半敗散,石拔闖了進去,索德大叫:“哥哥,哥哥!”

便聽最裡面一個聲音叫道:“是索德嗎?我在這裡!”索德聽說他兄長無事,大喜過望,趕去解救。

這營內關着兩千多人,都是被解除了武裝,索德救出他哥哥索羅之後,索羅問道:“你怎麼來了?”索德道:“是哥碩將軍派人來救我們的。”

滿營被困的民兵無不大喜,石拔拷問俘虜,找到民兵們被繳獲的武器的存放地點,取了出來,發給衆人,民兵們都不認得他,但見他帶了兵救了自己,人人感恩,個個都聽他指揮。

石拔就點了索羅爲首領,索德爲副首領,這些民兵本有組織,草草拼湊了隊伍之後,石拔道:“走,跟我往北門與哥碩將軍會合!”

走到半路,但聽得得聲響,有一隊騎兵趕了過來,石拔用獠牙棒一指,道:“攔我者死!”城內的街巷狹窄,不利騎兵衝突迴旋,石拔揮舞獠牙棒,他背後一百名唐軍齊聲呼喝,忘死跟隨。

這一百名唐軍久經戰場,訓練有素,見是這等地形已有二十名持矛者上前,以七人爲一橫列,街巷狹窄,七人一站登時將街道擠滿了變成一道人牆,七人之後又是七人,最後一層六人,一共列了三層,後面兩層的槍矛都從人牆的縫隙中伸出,二十柄槍矛對外。

最先到達的這隊騎兵才二十餘人,眼看就要接鋒,石拔一跳跳上旁邊一個一人多高的矮屋屋頂,跟着凌空縱下,一棒就砸死了一個騎兵,騎兵隊微微一亂,衝勢登時餒了,跟着槍矛陣推進,將衝在最前面的兩騎捅成了蜂窩。石拔奪了一匹馬,怒揮獠牙棒,將剩下的人馬都殺散了,那兩千多民兵困頓了幾個時辰本來十分頹靡,這時見石拔如此威猛都忍不住精神一振,隨他趕回了北門。

兩處兵力一合已有超過四千人,楊易精神一振,這時有人認出了石拔的兵器:“呀!那不是唐軍那個殺神石拔的獠牙棒嗎?”

原來自那次野戰之後,石拔在疏勒回紇軍中已經立起了威名!他手裡那件大殺器尤其惹人矚目,石拔聽見,嘿嘿一笑,楊易眼見已瞞不住,登上高處,道:“我乃唐軍第三折衝府都尉楊易!哥碩將軍已經投效我們唐軍,我們的大軍隨後便到,若你們願意追隨我,以後就是我大唐士卒,朝廷不會虧待你們,若不願意跟隨的,現在就站出來,我許你們放下武器離開!”

數千人面面相覷,自唐軍逼城以來,回紇一直處於下風,瓦爾丹發動政變以後更是人心惶惶,許多士兵早有異志,那兩千民兵感於石拔的救命之恩,原北門的一千多名守軍唯哥碩馬首是瞻,大部分人便都默認了眼前的局面,就是有心裡頭不願意的,這時又哪裡敢應聲出頭?

忽聽哭聲大作,有數十人跑了過來,卻都是疏勒的百姓,在家園被聖戰者撞破之後,這些百姓慌不擇路,不覺逃到了這附近。

楊易自奪了城門之後,便防備着城內瓦爾丹調兵來攻,已對內放下拒馬柵欄,實際上在石拔回來之前,已有兩隊騎兵趕來卻都被楊易輕易擊退,由於北門忽然被奪乃是大出瓦爾丹意料之外的事,城內這時又正轟亂,所以一時沒法集結大部隊趕到。

那羣百姓涌到附近時被柵欄擋住,石拔跳了下去,問他們怎麼了,一個左手抱着嬰兒的婦女大哭着:“孩子他阿爹,孩子他阿爹……”

原來她的右手還扶着一個男子,半邊腦袋已經沒有了,卻還吊着一口氣沒死。

石拔怒叫道:“這是怎麼回事!”

那婦女哭道:“不知道,不知道,可能因我們門上沒有塗血,所以就遭了殃,他們好狠毒啊,進門後就殺人,好狠毒啊……”

周圍數十名百姓無不痛哭,啜泣着訴說聖戰者進門殺人的慘況,石拔聽得胸中熱血涌起,眼看着城中處處火光、悲號之聲不絕傳來,顯然這慘事還在持續着,石拔跑到楊易面前,叫道:“易哥!我們去救人吧!”

在唐軍高層諸將中,楊易最有俠氣,他本來下令嚴守城門,這時見如此之慘,幾乎就要不顧一切去救人,但話未出口,想起自己若去救人,要是他們走了以後回紇軍趁虛而入奪了城門,那可就誤了大事。

哥碩登高一望,忽然驚呼:“不好,阿維斯陀神廟起火了!”忙來請求楊易:“楊都尉,請你發兵去救人!”

索羅索德望見普法寺的方向也是火光沖天,也趕來求楊易出兵。

北門這一千八百人多是祆教教徒,那兩千多民兵又多是佛教徒中的熱血漢子,這時都如熱鍋上的螞蟻一樣坐立不定,因他們的家人也在城中,個個求着楊易去救人。

楊易爲人,粗中有細,見了他們這樣子,心想:“現在若違逆了他們的心願,只怕等不到大軍趕來,這人心就散了。不如就帶領他們殺進城去,將疏勒鬧個天翻地覆——若北門失了,就再奪一個城門去!”

拔出橫刀,登高道:“天方教這幫畜生慘無人道!隨我來,這便去殺敵救人!”

溫宿武問:“要留多少人守城門?”

楊易心想留的人少了守不住,留多了分兵,既然決定救人,不如放手一搏!喝道:“救人如救火!所有人隨我殺去!”

數千人齊聲高呼,楊易見數千人服飾雜亂、兵器雜亂、旗號雜亂,黑夜裡只怕沒法分清敵我,便命數千人全部撕下一條布條,綁在頭上作標膠。

北門的駐兵營中有一千多匹馬,楊易下令上馬,馬匹不夠,其它人便作步兵擁簇在後,以五百唐軍爲核心,哥碩的一千八百人爲兩翼,兩千剛剛脫困的佛教徒爲外圍,四千餘人搬開了柵欄,便朝火光處衝去,沿途街道上有戒嚴的民兵,卻哪裡攔得住他們?

闖過一條街道,便見數千騎兵衝來,原來瓦爾丹聽說北門起火,暗中吃驚,只是疏勒的兵力分了三分之一把守城門以防外敵,這部分人動不得,剩下的兵力一半在城內各處戒嚴,分得散了,還有一半則正在執行他的“屠教命令”,尤其對普法寺與阿維斯陀神廟的圍攻正到緊要關頭,所以直到這時才從各處抽調出四千士兵,命塞納伊帶領了趕來平叛。此刻瓦爾丹尚不知北門的詳細情況,還知道是士兵作亂。

塞納伊帶領的這四千人有一千是疏勒的常備軍,另外三千人乃是民兵,雙方在疏勒的南北大道上相遇,塞納伊望見哥碩怒喝道:“哥碩,你竟敢發動叛亂!”領兵奔來,猛地裡一員驍將從旁殺出,卻是石拔!塞納伊只道哥碩是首領,不想唐軍纔是這數千人的真正主導者!楊易帶來的這五百人乃是唐軍中的精銳,就算是疏勒的常備軍,唐軍以一敵二至少也能大佔上風!而塞納伊還弄錯了主次,一個不防已經被石拔闖入到十步之內,中間只隔着數騎!

石拔高叫:“大唐石拔在此,擋我者死!”

衆回紇大駭:“大唐!”

便見石拔掄起獠牙棒,如旋風般捲了過來,剎那間連殺三人,已經闖到了塞納伊身邊!

塞納伊當初亦曾出城,遠遠見識過獠牙棒的威力,這時望見,心魂震散,還是大吼一聲,奮力反擊,擋一聲,他手中的大刀也是一把重兵器,竟然將獠牙棒給擋開了,兩般兵器合力撞上了旁邊的士兵,登時打得那人頭顱粉碎。

石拔讚道:“好本事!”口裡說話,手上不停,又是當頭砸來,塞納伊再勉力一擋,虎口劇震,竟而崩裂,這時周圍士兵擁上,雙方都有幫手接力,已成羣體混戰之勢!石拔大怒道:“別礙我們決勝負!”

周圍是他的十餘名部屬,和這個殺神上司早配合得極爲熟練,同時挺出長矛,一邊幫石拔消解壓力,一邊是逼退圍護塞納伊的士兵,石拔第三次闖到塞納伊身旁,雙手握緊獠牙棒一起用力斜揮,敵軍中一個弓箭手覷到破綻,猛地射來一支冷箭,在那一瞬間石拔聽見了破空之聲,卻不肯退讓,只是身子稍稍一偏,獠牙棒仍然揮出。

砰一聲,這一棒竟將對手硬生生砸下馬來。原來塞納伊連擋他兩棒,雙手已經痠軟,偏偏這一棒石拔又是戮力施爲,他的刀一擋沒擋住,獠牙棒便砸中了他的脖子,倒鉤嵌入肉中跟着撕下大塊的皮肉,由於撞擊力太過強大,還未落地半邊脖子就已被砸爛了。

石拔眼見他是難以活了,連道:“可惜可惜,本來想活捉你的。”

卻聽楊易叫道:“小石頭,你沒事吧!”原來在石拔得手的那一瞬,那支羽箭卻已經釘在了他左邊肩膀上,石拔哼了一聲,逆着冷箭的來路,猛地將獠牙棒扔了出去,那個射冷箭的弓箭手被獠牙棒當頭撞中,立馬肋骨折斷,口噴鮮血,從屋頂直掉下來。石拔這才緩出右手來,從容將釘在左肩的箭桿折斷,臉上全不改色。

附近的回紇士兵望就如同見着了魔鬼猛獸,無不喪膽,石拔雖然雙手空空,但在火把的光亮中將眼睛一瞪,便嚇得臨近整隊的回紇士兵慌張後退。

哥碩暗道:“好厲害!看來這一次我沒跟錯人!”

民兵隊中的索德,臉上滿是崇拜,迅疾地穿過人羣,從那弓箭手的屍體邊撿起了獠牙棒,擠到石拔,雙手捧上,石拔接過獠牙棒,一騎當先馳了過去,回紇軍主將被殺,軍勢立刻大亂!

哥碩領兵掩襲,節節進取,沒多久便殺到了南北大街與東西大街的交匯處——兩條大街交匯讓這裡形成了個大廣場,疏勒人稱之爲“”,離普法寺與阿維斯陀神廟已不過五十步了。

楊易正指揮士兵繼進,索羅忽然跑到他的身邊,指着二十餘步外的一個大院道:“楊都尉,黃昏時我從南門被押解到這附近時,見有同伴被押進那邊那座營房,裡面有可能也困着像我這樣的佛徒民兵。請你許我帶人去探一探。”楊易便答允了。

索羅便帶了二百多人奔了過去,原來那卻是一座連院,地下還設有地牢,裡頭果然囚禁着一千五百多名有佛教背景的民兵,唐軍殺到這附近時看守的衛兵大多已經逃了,索羅帶人殺了進去,大叫:“唐軍救我們來了!”將那一千多人全部放了出來。這時滿大街都是回紇敗兵丟下的武器,一千多人涌出來以後拾起武器,也都撕下布條綁在額頭上,隨着索羅加入到唐軍的陣營當中。

楊易眼看着麾下的兵馬越來越多,心中暗喜:“或許邁哥還沒來到,我就能奪下疏勒呢!那可是大功一件,這回邁哥總得將他那支赤緞血矛賜給我了吧!”

就在這時,前方有人高叫:“汗血寶馬!汗血寶馬!是汗血騎兵團!”

——————————————當晚楊易出發之後,張邁也點了六府兵馬,趁着夜色開到離疏勒四十里之外,隱身於一處樹林之後,及望見城中火起,郭洛以望遠鏡遠眺,道:“咿,這火光怎麼不像楊易給我們發信號,倒像城內起火了一般。”

張邁接過望遠鏡望了一望,道:“確實不像阿易發出的信號,不過現在也顧不了那麼多了,全體聽命!出發!”

(未完待續)

第二十七章 誘遷第五十九章 血矛鐵印第四十一章 水的問題第十八章 俱蘭城大遼立國之二第二十五章 火煉銀山第十章 契丹國舅第一八零章 戰爭的理由第五十章 與子偕行第六章 改姓毀宗第八十六章 大宛王族第九十二章 飛師圍敦煌第一八六章 十州易幟!第二五五章 遼國上京第一二零章 十月飛雪第八章 下巴兒思之一 第三更 求票!第一五五章 決壩第一三六章 公審大會第一零八章 張郭會師第二十六章 自取滅亡第三十二章 嶺西迷雲第一六五章 萬里西域盡華族第一二二章 論憲堂第二十八章 遊說工作第六十二章 滅爾基之亂第一五四章 破春冰第二十八章 遊說工作第一一二章 虞詐伐交第三十七章 遠客遠國第一三四章 天策大唐!第二三零章 牛馬疲春第九十三章 六月圍城第一七二章 馬蹄之下無國界第三一九章 遼國西侵第二八二章 白馬歸心第五章 大戰前夕第一一七章 顯戶第一一零章 鐮刀的威力上第二十二章 大都護軍帳會議—中斷!第一三零章 涼州大會第一三八章 晉北鉅變第八十一章 亂陣第十七章 謊言第七十三章 討張邁檄第九十一章 河東有變!第一零二章 匹馬不歸第十九章 孃家人第二十二章 大都護軍帳會議—中斷!尾聲第二十九章 嶺西異動第六十三章 卷終第四十七章 取水部隊第七十四章 共討不義軍!第七十二章 這裡沒有張大都護第六十五章 星夜血緞第二八五章 定州軍議第六十五章 柴榮?第二二七章 國家未來之一第二六六章 上京會戰之一第一章 割地?免談!第一五四章 破春冰第一七九章 羣雄割據?第一百章 冥河易帥第六十四章 相認第二八五章 定州軍議第二七零章 上京會戰之五第一五四章 自強而後國強第十六章 上下同欲第五十五章 攻佔怛羅斯之一第五十五章 借刀第八十章 玉門攻防第十七章 宣戰第四十九章 羣龍再動第四十九章 龍面英雌第一六七章 契丹輪臺之恥第七十九章 將不厭詐第二十七章 拉票第七十五章 泥潭深陷第四十二章 大英雄第一九八章 周秦漢唐,四代故民第一一五章 國賊與民賊第三十五章 溯姓第一二九章 碎葉留守第一八零章 戰爭的理由第一五二章 唐騎幽靈斬胡酋第二十八章 遊說工作第三十四章 襲途第三零一章 腥風第二 二 二章 危機降臨第二十五章 兩筆賬之一第一二六章 羣賢第八十五章 元帥回來了?第二五五章 遼國上京第五十三章 銀梨花開第二六零章 羣儒舌戰第九十章 汗血寶馬第四十六章 大漠雙煙直第一三五章 有冤抱冤有仇報仇!第三二八章 打援第七十一章 脣齒攻防
第二十七章 誘遷第五十九章 血矛鐵印第四十一章 水的問題第十八章 俱蘭城大遼立國之二第二十五章 火煉銀山第十章 契丹國舅第一八零章 戰爭的理由第五十章 與子偕行第六章 改姓毀宗第八十六章 大宛王族第九十二章 飛師圍敦煌第一八六章 十州易幟!第二五五章 遼國上京第一二零章 十月飛雪第八章 下巴兒思之一 第三更 求票!第一五五章 決壩第一三六章 公審大會第一零八章 張郭會師第二十六章 自取滅亡第三十二章 嶺西迷雲第一六五章 萬里西域盡華族第一二二章 論憲堂第二十八章 遊說工作第六十二章 滅爾基之亂第一五四章 破春冰第二十八章 遊說工作第一一二章 虞詐伐交第三十七章 遠客遠國第一三四章 天策大唐!第二三零章 牛馬疲春第九十三章 六月圍城第一七二章 馬蹄之下無國界第三一九章 遼國西侵第二八二章 白馬歸心第五章 大戰前夕第一一七章 顯戶第一一零章 鐮刀的威力上第二十二章 大都護軍帳會議—中斷!第一三零章 涼州大會第一三八章 晉北鉅變第八十一章 亂陣第十七章 謊言第七十三章 討張邁檄第九十一章 河東有變!第一零二章 匹馬不歸第十九章 孃家人第二十二章 大都護軍帳會議—中斷!尾聲第二十九章 嶺西異動第六十三章 卷終第四十七章 取水部隊第七十四章 共討不義軍!第七十二章 這裡沒有張大都護第六十五章 星夜血緞第二八五章 定州軍議第六十五章 柴榮?第二二七章 國家未來之一第二六六章 上京會戰之一第一章 割地?免談!第一五四章 破春冰第一七九章 羣雄割據?第一百章 冥河易帥第六十四章 相認第二八五章 定州軍議第二七零章 上京會戰之五第一五四章 自強而後國強第十六章 上下同欲第五十五章 攻佔怛羅斯之一第五十五章 借刀第八十章 玉門攻防第十七章 宣戰第四十九章 羣龍再動第四十九章 龍面英雌第一六七章 契丹輪臺之恥第七十九章 將不厭詐第二十七章 拉票第七十五章 泥潭深陷第四十二章 大英雄第一九八章 周秦漢唐,四代故民第一一五章 國賊與民賊第三十五章 溯姓第一二九章 碎葉留守第一八零章 戰爭的理由第一五二章 唐騎幽靈斬胡酋第二十八章 遊說工作第三十四章 襲途第三零一章 腥風第二 二 二章 危機降臨第二十五章 兩筆賬之一第一二六章 羣賢第八十五章 元帥回來了?第二五五章 遼國上京第五十三章 銀梨花開第二六零章 羣儒舌戰第九十章 汗血寶馬第四十六章 大漠雙煙直第一三五章 有冤抱冤有仇報仇!第三二八章 打援第七十一章 脣齒攻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