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舊案

不管是長孫穎疑心李治對長孫家做了什麼,還是蕭夫人覺得李治對於世家的抑制不足爲據,但最終這些事情都被另一件事情的發生給暫時衝到了後面,這件事便是吳王李恪的入京。

李治將着李恪召回來,給了他極高的禮遇,雖然不至於自己出城門接,但也派出了重臣和車駕,等着李恪入京後,又在宮中設宴爲他接風,長孫穎等宮妃也在皇后的帶領下,“親切友好”的接見了李恪的妻兒。

長孫穎每次到這個時候,就是盡小的縮小存在感的。其實不止是她,其他人只要不太腦殘,也都是儘量能少說就少說。就算大家都知道在宮裡蕭淑妃的風頭比皇后還,但是這個時候蕭淑妃也會溫柔的退後皇后數步,以示自己的不敢逾越之舉。

畢竟,她越想要坐上那個位置,面子功夫就越要做足。

長孫穎沒有爭風頭之心,況且她的位置在皇后以及賢德淑惠五人之後,所以也並不十分打眼。因此當吳王妃隔着遠遠的人羣向她投來仇恨的目光時,就顯得莫名其妙了。

我在什麼不知道的地方得罪了她?長孫穎在心裡頭想着,但是自己在心裡頭掃了下,發現吳王妃跟吳王成親時,她根本還待字閨中,能有什麼過節?

長孫穎坐在那裡,微笑着假裝沒看到對面的眼神,淡定的吃吃喝喝,等着宴罷,衆人朝着皇后辭別後,她走在路上才吩咐纖雲,“你去打聽下,看看吳王妃姓什麼。”

劉繡雖然跟她日子久,但是從文化水平來說卻是比着這個叫纖雲的女官遠遠不如,所以飲食起居的事情她經手長孫穎放心,但是遇到這種探聽消息的事情,卻是纖雲更靠譜一些。

纖雲聽到這話,擡起頭看了看長孫穎,眼神有些奇怪。等着長孫穎不解的回望她時,她才趕緊垂首說道,“回稟昭儀,姓楊。”

“楊?”長孫穎一愣,慢慢的咂摸起這個姓氏來。

這個時代不比古代,姓氏和郡王連在一起的,尤其是能嫁進皇家的,無非就幾個大姓,只要能知道她的名字,便也能知道大家有什麼仇或者恩了。

但是這個王妃,竟然姓楊?長孫穎簡直不敢相信,過了一會兒才悶悶的問着纖雲,“弘農楊氏?”

“是,正是弘農楊氏。”纖雲點了點頭。

“可是爲什麼呢?吳王的母親不是,”長孫穎一時都不知道說什麼好了。

弘農楊氏也是世族,又是先朝皇族,這份家世的確配得上皇室,但問題是李恪的生母便是先朝的公主,他如今娶得又是楊氏,李世民給兒子這麼安排了婚事,真心是看熱鬧不嫌事大啊。

他到底是想弄死李恪,還是想逼死李治?

“吳王殿下當日處境尷尬,楊氏主動提親,陛下覺得不錯,但是便諾了。”纖雲小聲的解釋道,然後看着長孫穎奇怪的眼神,便補充道,“這事兒當年宮裡頭穿的沸沸揚揚,說什麼的話都有,奴婢也是從姑姑們那裡聽來的。楊氏雖然也是弘農楊氏,但並不是最主要的一支,況且大家都覺得吳王殿下此生就要老死封地了,所以才&”

“哦。”長孫穎應了一聲,卻也瞬間懂得了楊氏的身份,估計跟自己當初一樣,也是作爲棄子存在的。她是楊氏,嫁過來身份是夠了,作爲了棄子,並不能爲吳王帶來多大勢力,便既不會引起注目,卻又顯示了皇帝與楊家對他的仁慈和關心。

那既然大家同病相憐,她便更沒有理由恨自己了啊?長孫穎在心裡頭默默的想着,要說現在她混的可比自己好多了,雖然身爲諸王妃比她這內命婦矮上一頭,但是她關起門來卻可以自己當家做主,比自己這受氣包可得意的不知道哪兒去。

所以她爲何用那樣憎惡的眼神看着自己?

“昭儀爲何忽然問起楊氏?”纖雲見着她低頭不語,想了想問道。

“其實也沒什麼,只覺得她像是不怎麼喜歡見到我一樣。”長孫穎提起這個,然後笑着搖搖頭,“罷了,也是我多心,反正大家以後都是老死不相往來的,所以也沒甚要緊的。”

“大約是因爲吳王進京,要替代長孫相公的職責,所以吳王妃覺得心虛,不大好意思見昭儀吧。”纖雲想了想,這麼解釋道。

“呵呵,”長孫穎輕笑了一聲,不做言語。

她還不至於分不清厭惡和避讓的區別。

“對了,”纖雲看着長孫穎,忽然輕聲說了一句,“席間我看到吳王妃與武婕妤又說又笑,似乎極其投契。要不要遣人去問下武婕妤是否知道?”

“她的母親出身弘農楊氏,她與吳王妃能攀上關係也不奇怪,”長孫穎近乎於本能的說道,“不必麻煩她了,武婕妤的人情可不好欠。”

“你們這麼看着我做什麼?”長孫穎一擡頭,看着她們都奇怪的看着自己,心虛的問了了一句,暗想難道自己說錯了什麼話。

“昭儀不知道吳王妃的出身,卻知曉武婕妤的出身,”纖雲看了一眼長孫穎,然後飛快的垂下了眼,“所以奴婢們略微吃驚了些而已。”

相比較武婕妤這種不起眼的人,哪怕吳王妃再低調,身份也比她高,所以正常人打聽消息都是從大到小的。

“哦,我以前聽人提起過武婕妤的父親,所以,所以略有所知而已。”長孫穎隨口搪塞着,心裡頭卻道自己的大意。

武媚孃的家世,在後代被人們翻來覆去的研究掉了個底兒,別說父母了,就是姐妹侄子也都一清二楚,但是在這個時代而言,她不過是個小人物。武士彠活着都不算什麼人物,如今已經死去十幾年,更不會爲人所知了。

長孫穎在心裡頭告誡自己千萬可不能再犯這種錯誤了,然後就丟下這個話題,匆匆的回宮。

**吳王歸京的一系列慶祝過去了之後,京城裡才安靜不久,便又到了晉陽公主出府兼入道的典禮,才沉寂下來的京城也就熱鬧了起來。公主入道不僅儀式盛大,而且當時祭祀用的東西都會發給百姓,其中不乏金銀器以及綾羅綢緞,這些都是可以當做錢用的東西,所以百姓們對此的熱情可以遠遠超過與其它了。

不過這場儀式對於長孫穎等人來說,不過也就是多了個可以遛彎的機會而已。皇帝不能出席,皇后也不好駕臨,兩人都只發了聖旨和懿旨來,剩下的就交由四妃帶着一些人跟外命婦們到場,爲公主長臉了。

長孫穎得了李治的欽點,縱然蕭淑妃不願意,也不得不帶她出門。等到了場上,長孫穎也沒有礙蕭淑妃的眼,自己找了個安靜的地方站着,然後眼睛在人羣中搜尋。

她今日是主動跟李治要求來的,而來了,也主要是爲了找一個人。

“你在這兒替我佔着,等有人喊我,就說我內急。”等瞅準目標之後,長孫穎拉了劉繡站在自己的位置上守着,然後毫不猶豫的溜了。

“唉,昭儀你,”劉繡冷不丁被她拉到這裡,慌張的想要叫住她,可一張口就看到周圍的人都朝着這邊兒望,頓時就縮着脖子乖乖站住了,不敢再聲張引起不必要的關注。

**長孫穎拉着長孫衝一路急行,直到找到一處無人的地方,才推着他走了進去,急急忙忙的問道,“大哥,最近家中可有事發生?”

她與着長孫家的人不親,就算是有事情想問,長孫家也未必願意告訴她,或許還會誤導她,所以長孫穎想知道長孫家跟楊家又什麼過節,以及長孫家最近有沒有什麼不對勁兒的,就只能問長孫衝。

可偏偏長孫衝入道了,不會進宮,整天跟着人談玄論道,她想找人也沒辦法找,只能找到這個時機。

晉陽公主的入道儀式規模宏大,道門中人盡出,皆爲她祝福,長孫衝既然入了道門,也未能免俗,有很大的機率出現,所以長孫穎從剛纔就在找他,這會兒果然讓他找着了,她看着衆人都在望高臺上的晉陽公主,便直接把哥哥拉到後面來講話。

“事情?”長孫衝聽得一頭霧水,“你是指什麼事?”

“不同尋常的事。”長孫穎也不好說是覺得李治會對長孫家下手,只能顧左右而言他,“我在宮內也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只聽着吳王進京,父親位置受到了影響,有些擔心。”

“原來是這件事啊。沒什麼可擔心的啊。”長孫衝很不以爲意的說道,“父親可是皇帝的舅舅,又位列人臣,吳王這種程度的人怎麼可能懂得了他的根基,就是吳王司空的位置,還是父親因爲要編書,所以特意主動請辭讓給他的。”

“哦,”長孫穎聽了這話,心裡頭悶悶的,也不好多說什麼,只能撫着胸口問起了另外一件事,“那咱們跟楊家,有沒有什麼仇怨?”

“楊家?弘農楊氏?”長孫衝本能的就皺了眉,“他們家都沒什麼人出仕了,還能有什麼仇怨。”

因爲李家跟楊家原本就是親戚,所以李氏當權後,縱然是砍了隋煬帝,卻也不可能對剩下的楊家人追究,況且公主都入了他後宮,他還能說什麼,所以各方權衡之下,卻是以着朝廷缺人爲由,對着楊氏故舊一併重用。

不過儘管如此,卻也不能說李家人一點都不擔心楊家復辟,之前的厚待只是做個寬厚的樣子而已,等着後面李氏立足了根基,朝廷上人才濟濟了後,便開始逐步的消除楊家的影響,所以楊家無論是任官的人數還是在官職上都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一時可能不覺得,但是綜合兩朝來看,就會發現現在高層幾乎已經沒有楊氏說話的餘地了。

長孫無忌大權在握,能跟他有衝突的人總是差不多一個重量級的,像是楊家這種舊世家,想要跟他有仇還有難度呢。

“當真沒有?”長孫穎看着長孫衝,有些難過的說道,“哥哥你就好好想想嘛,這個對我很重要。”

“楊氏,楊氏,我想想,”長孫衝見着長孫穎態度很急迫,便也不自覺的就嚴肅了起來,自己在那裡走來走去的走了好一會兒後,這才敲了敲頭,“說到這個,好像也是有件事情,不過,這個也很難說。”

“什麼?”長孫穎聽着長孫衝這麼一說,立馬豎起了耳朵。

“這是一件舊事了。我自己在這卷宗裡看到過一些,然後因爲意見不同,還去問過父親,但是卻讓父親罵了回來。我也是那時起開始無心爲官的。”長孫衝想起那些往事,皺了皺眉,看得出來並不是愉快的回憶,但卻也跟長孫穎講了出來。

這件事情發生在幾時年前了,彼時長孫無忌剛奉命編好了貞觀律,便出現了一樁謀反案,而這這樁謀反案的行使人,便是楊氏的一支。

當時案件審判的很快,因爲來告發的人正是楊氏的奴婢,細節一應俱全,官軍按照他所供述,很快就找到了罪證,但是最終的定罪卻遭遇了麻煩,那便是來告發的人,是個奴婢。而按照長孫無忌新編著的貞觀律,奴婢告主,是不具有法律效率的,所以這個人的口供是無效的,大理寺和刑部不能判定楊氏有罪,也無法將罪首問斬。

實際上當時,楊氏是否被冤枉,該不該問斬,都在朝中引起了極大的議論。皇帝也十分頭疼,便向長孫無忌諮詢意見,畢竟他纔是法律的專家。結果最後長孫無忌給出了的結論卻是“殺。”

長孫無忌當時的立場跟簡單,不管楊氏是否謀反,不管他家奴婢是否誣告,這都是個殺雞儆猴的好機會。當時皇帝正殺兄奪位,底下非議者頗多,蠢蠢欲動的人也不少,着實需要一件事情來“殺雞儆猴!”

楊氏便是他挑中的那隻雞。

有長孫無忌做決斷,改過了卷宗,將着奴婢改爲十年前已經自贖爲良民,這樣他的口供就具有了效力,那一支楊氏很快就被問斬,而其他不安分的人在見識了皇帝的鐵腕之後,都乖乖的噤聲。皇帝站穩了腳跟,這才慢慢開始用禮賢下士,虛懷若谷來刷自己的好感度和名聲值。

長孫衝長大時,這件案子已經過去很多年了,早已被人遺忘。當時長孫無忌很爲自己編纂的貞觀律感到自豪,所以在長孫衝對着史書無興趣之後,便教他律法,而長孫衝也是在學習的過程中,在着父親的書房看到了這個案件的原件。他按照律法上的條條框框來套,發現楊氏罪不至死,可卻又記得小時候看楊氏問斬的畫面,便去大理寺調出了卷宗,結果就發現了其中的貓膩。

“我曾經拿着這件事去問過父親,結果父親並不認錯,還說律法就是爲了維護國家安定而被制定出來的,那他自然也可以因爲需要而修改。”長孫衝搖搖頭,“可我認爲這是不一樣的。如果我們制定了法律,連自己都不能遵守,還要它做什麼?如果隨便就因爲自己的利益而篡改,那法又有何存在的意義?”

“我那個時候認識到,所有的一切不過只來源於皇帝的一句話,所以我們制定的法律條文,背下的條款都是笑話,便沒有興趣再做這個了。”長孫衝看着長孫穎,“我不知道其他人怎麼想,但是在我心目中,我們唯一能與楊家結仇的,大約也就只有這件事吧。”

“那造反的那支楊族怎麼樣了?”長孫穎聽着長孫衝的這番描述,只覺得心頭一緊。

“都死光了吧。因爲當時說只誅首惡,不問其它,所以案件並沒有被擴大,楊氏的其它旁支並未受到牽連,因此也沒有人反對,所以這事情就這麼悄無聲息的結束了。到現在估計知道的人都不多。”長孫衝撓了撓頭,然後不解的看着長孫穎,“你問這些事,究竟是想要做什麼?”

第97章 拒絕第100章第43章 成長第129章 彆扭第185章 逝者第91章 貽贈第189章 助瀾第102章第131章 泄氣第225章 逃避第72章 新人第90章 差別第132章 踢開225第79章 解憂第76章 溫柔第88章 生氣第82章 退讓第32章 見面第151章 自救第189章 助瀾第213章 母亡第35章 兄長第34章 上朝第68章 送別第142章 幫忙第119章 宗親第212章 婚姻第63章 惻隱第108章 吃糖第139章 意外第206章 辭別219 苦心第160章 碰面第175章 舊案第81章 說客第164章 水車第178章 出迎第173章第109章 失蹤第10章 拒絕第94章 玩笑第199章 試探第31章 王氏第210章 心灰第67章 易儲第192章 神探第157章 好人第206章 辭別第5章 寵愛第165章 大門第97章 拒絕第207章 女校第5章 寵愛第38章 賺錢第146章 決定第92章 遺忘第126章 活動第88章 生氣第165章 大門第165章 大門第32章 見面第169章 作死第199章 試探第70章 煮飯第183章 親情第19章 稱心122 答應第213章 母亡第142章 幫忙第93章 吃癟第90章 差別第216章 異狀第191章 裂痕第149章 缺錢227 藥方第116章 緣由第96章 說客第103章 送別第81章 說客第153章 失蹤第195章 交易第137章 滅國第179章 證人第115章 妹夫第84章 搬家第8章 圖窮第40章 看病第192章 神探第19章 稱心第205章 同牀異夢第118章 陽第72章 新人第51章 轉折第34章 上朝第49章 添堵第173章 心計?第172章第226章 轉圜第137章 滅國
第97章 拒絕第100章第43章 成長第129章 彆扭第185章 逝者第91章 貽贈第189章 助瀾第102章第131章 泄氣第225章 逃避第72章 新人第90章 差別第132章 踢開225第79章 解憂第76章 溫柔第88章 生氣第82章 退讓第32章 見面第151章 自救第189章 助瀾第213章 母亡第35章 兄長第34章 上朝第68章 送別第142章 幫忙第119章 宗親第212章 婚姻第63章 惻隱第108章 吃糖第139章 意外第206章 辭別219 苦心第160章 碰面第175章 舊案第81章 說客第164章 水車第178章 出迎第173章第109章 失蹤第10章 拒絕第94章 玩笑第199章 試探第31章 王氏第210章 心灰第67章 易儲第192章 神探第157章 好人第206章 辭別第5章 寵愛第165章 大門第97章 拒絕第207章 女校第5章 寵愛第38章 賺錢第146章 決定第92章 遺忘第126章 活動第88章 生氣第165章 大門第165章 大門第32章 見面第169章 作死第199章 試探第70章 煮飯第183章 親情第19章 稱心122 答應第213章 母亡第142章 幫忙第93章 吃癟第90章 差別第216章 異狀第191章 裂痕第149章 缺錢227 藥方第116章 緣由第96章 說客第103章 送別第81章 說客第153章 失蹤第195章 交易第137章 滅國第179章 證人第115章 妹夫第84章 搬家第8章 圖窮第40章 看病第192章 神探第19章 稱心第205章 同牀異夢第118章 陽第72章 新人第51章 轉折第34章 上朝第49章 添堵第173章 心計?第172章第226章 轉圜第137章 滅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