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二章 語不驚人死不休

“拒絕的權力?”

李治聽得眉頭一皺。

韓藝道:“不錯!有句話說的好,人孰無過,父母也有錯的時候,身爲子女見到父母有錯,不但不指出來,反而縱容父母犯錯,無異於陷父母於不義之地,這纔是真正的不孝。就說許大學士,曾因一時衝動,導致兩度因嫁女一事,卸下禮部尚書一職,我敢肯定如果再給許大學士一次的機會的話,許大學士一定不會這麼做。再者說,如果許大學士當時的千金,勇於指出父親的錯誤,並且拒絕父親安排的這一門婚事,那麼也不會發生這種情況。

因此微臣認爲,父母之命,固然要聽,但同時子女也要擁有拒絕的權力,因爲父母不一定就是對的。但是子女只有拒絕的權力,並沒有做主的權力,這樣一來,父母之命還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可以防止有些人面獸心的父母因一己私利,迫害子女的一生,迫害陛下的子民。陛下,說不定這其中就有那麼幾個經天緯地之賢才,這可是陛下的損失,也是我大唐的損失。”

不少有遠見的大臣聽得都紛紛點頭,其中包括李勣、蕭鈞、韓瑗、來濟等人。

其實唐朝是非常開明的,哪怕是婚姻制度上面,也是非常開明的,很多父母都是允許子女自由戀愛的,那大奸臣李林甫就是任女兒挑選佳婿,找一羣帥哥來,你自己看唄,都不經過媒妁之言,在這一點上任何朝代都比不上,在唐朝的律法明文規定,成年男子即便未經父母肯定,而自由成爲夫婦,是屬於合法,不可問罪。像韓藝、盧師卦這一種,就是合法行爲。

未成年的男子才必須遵從父母之命。

但是古代律法與禮法總是不清不楚,律法代表的是當朝律法,禮法代表的是祖宗之法,是一個民族的文明文化,那麼究竟是禮法大,還是律法大,還真不一定,有些時候禮法屈居律法之下,有些時候律法屈居禮法之下,很多家庭,尤其是大家族,還是注重自家門風、禮法,父母之命就是最大的,不管你成年與否,都不允許違抗父母之命,否則是爲不孝,但這也是有原因的,因爲這些大家族一個家族就幾十號人口,若是沒有嚴格的禮法,那這些子女不天天家產,但同時崔大姐的悲劇就是這樣造成的,因爲山東士族太注重禮法了。

“陛下,此舉萬萬不可啊!”

李義府突然跳了出來,朝着韓藝質問道:“特派使,陛下和皇后乃天下人父母,你這麼說,豈不是讓天下子民都違抗陛下的旨意。”

李治聽得不禁眉頭一皺。

這事關統治權呀,封建制度講究的就是無條件遵從,你沒有拒絕的權力。

哈哈!你這真是神助攻啊!韓藝笑問道:“敢問李侍郎,你爲何站在這裡?”

李義府一愣,道:“我身爲中書侍郎,不站在這裡站在哪裡?”

你牛!你中書侍郎!可我要打你還不是照打不誤。韓藝道:“大臣是幹什麼用的?”

李義府答道:“當然是輔助君主治理國家和百姓。”

韓藝笑道:“還有匡扶天子得失,不知是否?”

李義府點點頭。

“那不就結了。”

韓藝道:“如果陛下說什麼就是什麼的話,那要我們這些大臣幹什麼,陛下一人說了算就行了,我們這些大臣站在這裡就是爲了輔助君主,匡扶天子得失,以人爲鏡,可明得失。如果明知陛下錯了,而不指出來,那就是不忠。助紂爲虐,罵的不是君主,而是我們這些臣子,我們本身就擁有拒絕的權力。爲什麼大家常常將那些只知道諂媚、阿諛奉承之臣喚作奸臣,就是這麼一個道理,因爲這些大臣沒有行使一個大臣應有的職權。”

“哈哈!特派使這一言道盡爲臣之道,妙極!妙極!”

本來只想看好戲的來濟,聽到這裡,實在是忍不住了,開口讚許道。

李義府就是這麼一個人,只知道迎合君主,拍馬屁,阿諛奉承。

李義府頓時啞口無言,若是他再爭下去的話,那真是不打自招啊!

韓藝繼續說道:“只是陛下作爲君主,是天下人的父母,不可能跟每一個子民去打交道,這就是我們爲什麼會站在這裡的原因。我們這些大臣在面對君主的時候,是代表百姓,在面對百姓的時候,是代表着君主和朝廷,我們是百姓與君主溝通的橋樑,因此陛下才將這拒絕的權力賦予我們,那麼我們必須要履行自己的職權。想那魏公其實只是履行了自己的職權,而他之所以偉大,就是因爲有哪些只知道阿諛奉承的奸臣存在。”

說到這裡,他深深的瞧了眼李義府。

李義府慌道:“你看我作甚?”

韓藝錯愕道:“因爲我是在跟你說話,這難道也有不妥嗎?”

“你---!”李義府立刻敗下陣來。

一邊去,看哥表演吧!韓藝又向李治道:“陛下,自古以來,凡是善於納諫、知人善用的君王,其統治的朝代往往政治穩定、國泰民安。而那些不善於納諫,獨斷專橫,甚至封住大臣喉舌的君王,必然危機四伏、天下大亂。先帝一代明君,開創出一個偉大的朝代,這個偉大就在於先帝從諫如流,虛懷若谷,任人唯賢,朝政之開明,更是曠古爍今,這是我大唐之根本所在,這也是微臣敢這麼說的原因,陛下也應當如此,否則的話,偉大將會戈然而止。”

這就是韓藝式發言,偉大、曠古爍今,先把這個泡沫吹大了再說。

哪怕是李勣這成精的老狐狸聽得不免也是內心澎湃,這話說的真是太好了,也佩服韓藝的勇氣和智慧,站出來道:“陛下,老臣認爲特派使這一番話,堪比馬周的《陳時政疏》,甚至於更爲重要,馬周的《陳時政疏》堪稱我朝第一奇文,但也得君主能夠聽進去,若君主不聽,恐怕那一篇奇文避免不了石沉大海,先又從諫如流,纔會有《陳時政疏》。”

韓瑗、來濟等人也忍不住了,站了出來,支持韓藝的這一番論調,要求李治從諫如流,維持貞觀時期的政治開明。這些人都是經歷過貞觀時期,他們當然希望政治能夠開明,皇帝能夠從諫如流,不然的話,他們都沒有用武之地啊!什麼話都不敢說,那這大臣當的真是太委屈了。

久久未語的李治突然嘆了口氣,道:“朕乃暴君也!”

大臣都嚇到了,驚恐的望着李治,你這也太會往自己臉上貼金了,你纔剛剛掌權,暴君都不輪到你。

李治斜目望上,哀傷道:“猶記得先帝在世時,大臣們皆是積極進諫,或當面陳奏,或回頭寫奏摺上奏,那案桌前是奏章是堆積如山,朕也常常見到父皇批閱奏章,亦或者與大臣論政到天明。可是自從朕即位以來,滿朝文武皆是不語,由此可見,朕乃暴君,爾等都害怕朕,朕真的好好檢討一番。”

這是正話反說呀,你們這些大臣一天到晚,連個屁不放,我要你們這些大臣幹什麼。

其實韓藝這一番話,正對李治的心思,李治剛剛掌權,要大展身手,這需要大臣們的配合,你們都不說話,那我怎麼去大展身手,他迫切的希望跟羣臣有良好的互動,從諫如流。

羣臣惶恐,齊齊行禮道:“臣等失職,還請陛下責罰。”

李治道:“各位愛卿免禮,這事一個巴掌拍不響,朕與各位愛卿當共勉之。”說着他又向崔義玄道:“御史大夫,吏部尚書。”

“老臣在。”

“今後考察大臣們政績,需將進諫納入參考,朕不養無用之臣。”

“老臣遵命。”

你們不說話,那就乾脆回家帶孩子去,不要站在這裡佔地方。

聽得一聲高亢的叫喊,“諸位大臣,君主尚且如此,父母該當如何處之?”

猶如一聲驚雷。

羣臣一愣,這話轉得簡直絕了,君主都要求自己從諫如流,虛懷若谷,父母之命還有臉獨斷專橫麼?

這小子真是太---!李治都不知該如何誇讚韓藝了,笑着點點頭道:“韓藝之言,甚合朕心。刑部尚書。”

“臣在。”

“在《唐律·戶婚律》添上這一條,婚姻大事,子女自當遵從父母之命,但若有正當理由,亦可拒絕,父母也不可逼之。”

“微臣遵命。”

這真的沒有人敢反駁這一點了,聖人有云,“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身爲大臣你如果覺得這是不孝的話,那麼大臣要求皇帝從諫如流,廣開言路,不可獨斷專行,豈不是不忠的行爲。

這是一個道理。

崔義中等一干人都開始抹汗了,這來的太快了,他們都如在夢中一般,如今幡然醒悟,趕緊思考對策。

但是韓藝不會給他們喘息的機會,立刻就道:“啓稟陛下,微臣有本上奏。”

李治一愣,隨即笑道:“說。”

大臣們心中莫名一緊。

щщщ●тtkan●¢O

韓藝道:“微臣請求陛下廢除《氏族志》。”

此話一出,羣臣驚恐萬分。

許敬宗來精神了,站出來喝道:“大膽!《氏族志》乃是先帝親自修訂的,豈能說廢就廢。---陛下,老臣懇請陛下治韓藝大不敬之罪。”

韓藝笑道:“許大學士,方纔陛下都鼓勵我們進諫,這第一次上奏,你就要陛下治我的罪,我真不知該治我的罪,還是你的罪。”

這小子真是狡猾!李治暗自嘀咕一句,現在不管韓藝說什麼,他都不敢治罪韓藝,不然的話,豈不是自打嘴臉,朝着韓藝道:“爲何要廢除《氏族志》?”

韓藝道:“回稟陛下,先帝以刊正姓氏之名,修訂了《氏族志》。將天下姓氏分爲三六九等,以皇族爲首,外戚次之,清河崔民幹列爲三等。微臣認爲這是對於皇室的侮辱呀,陛下貴爲天子,本就是至高無上的,將皇室與一個鄉紳土豪例入書中,這不是將皇室與地主並列在一個框架裡面,百姓一看,第一皇室,第三崔民幹,這制度不是制度,禮法不是禮法,官制不是管制,整一四不像啊。”

李治一聽,猛然醒悟過來,原來原因在這裡啊。

其實李世民修訂《氏族志》,就是在跟山東士族慪氣,你們憑什麼第一,我要第一,結果這麼一弄,那崔民幹一家的名望,騰騰的往上漲,李世民鬱悶的都快哭了。

韓藝認爲這是狐假虎威,崔民幹是沾了你們皇室的光。

崔義中、崔義玄等一干山東士族的大臣,氣得差點沒有吐血,原本我們可是第一的,是李世民將我們降到第三,我們都還一肚子委屈,落到你嘴裡,我還是沾皇室的光了。

但是他們也不敢反駁,這要爭那就不是跟韓藝在爭,而是跟皇室在爭。

韓藝又趁熱打鐵道:“而且微臣認爲《氏族志》並不利於國家的發展,會將百姓引向歧途,造成君不君,民不民,制度崩壞,姓氏、官制傻傻分不清楚,百姓究竟該聽姓崔,還是聽宰相的,是該聽朝廷的,還是鄉紳的,除非官員大小皆以姓氏排位,如此方可,否則的話,只會醞釀無可估計的後患。”

這小子是打算幹什麼?

在場的大臣硬生生脫出一身大汗來,這本是敏感的話題,你還說得這麼敏感,真是太恐怖了。

李治聽着確實有道理,問道:“那你以爲該當如何?”

這話聽得大臣們是心慌慌,你別接這茬啊!

韓藝立刻道:“微臣曾聽過這麼一句話,山東士族尚婚婭,江左士族尚人物,關中士族尚冠冕,代北士族尚貴戚。雖有以偏概全之嫌,但說得也是極爲貼切。可是微臣想問陛下一句,朝廷該尚什麼?”

李治皺眉道:“朝廷當然尚冠冕。”

冠冕就是大官的意思。

韓藝搖頭道:“陛下此言不妥,朝廷重在選官吏,也就是從不是官員的人中選挑選出合適的人才來當官,怎麼能說尚冠冕呢?”

李治聽着迷糊,道:“那你應該說尚什麼?”

“古書有云,任官惟賢才。朝廷當然是得尚賢才啊。”韓藝道。

李治若有所思的點點頭,道:“你說得也有道理。”

典型被忽悠的症狀。

韓藝道:“陛下一直都說自己求賢如渴,當然得以能者居之,怎麼能以賢德才幹以外的東西來劃分人才呢?這也會誤導百姓,以爲姓什麼就很厲害,什麼人的兒子就很厲害,誰家有錢就很厲害,長此下去,就會讓百姓過於的追求名利,而忽略自身道德、品格、氣節,這是非常可怕的,一個國家是不能失去這些的,買賣婚姻的興起就是因爲大家都追求那些不知所謂的名利才導致的。

秦王嬴政,稱自己爲始皇帝,憑的不是他老子是誰,而是因爲他統一了六國,完成中原歷史上第一次大統一。漢武帝之所以讓人稱頌,也不是因爲他姓劉,而是因爲他打敗了匈奴,揚我中原之威。先帝被尊稱爲天可汗,憑的可不是《氏族志》,而是先帝的從諫如流,知人善用,以及那自古皆貴自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的寬廣胸懷。凌煙閣的大臣們,又有哪一個是憑藉姓氏、父母、祖宗躋身凌煙閣的。”

說到這裡,韓藝是慷慨激昂,口沫橫飛,“朝廷應該引導百姓去崇尚那些道德高尚、有氣節、有才華,爲國家,爲百姓做出貢獻的人,將他們視作榜樣,這樣的話,凌煙閣的功臣纔會越來越多。如果微臣有兒子,我一定會跟他講述凌煙閣功臣的故事,告訴他,將來要做像衛國公李靖,樑國公房玄齡那樣的大英雄,而不是告訴他將來想辦法多賺點錢娶哪家的閨女,亦或者將自己姓氏改成姓崔。”

ps:求訂閱,求月票,求推薦,求打賞。。。。。。

第八百七十一章 多事之秋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精兵制度第八百六十章 一拍兩散第二千零三十三章 北邊不亮,南邊亮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知識產權第五百一十五章 辯論大賽(上)第二百二十四章 細節決定成敗第三百二十一章 偷聽第二百五十七章 尋求合作第一千七百六十四章 技術積累第一千六百七十章 不辭而別第一千七百五十一章 不孝之子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罪魁禍首第一千八百五十四章 井噴時代第九百七十章 軍人的天職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 女司機第一千九百一十八章 真心不吉利第一百四十四章 一面傾城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 秉燭夜談第一千八百一十八章 就是這麼任性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你是一個惡魔第二千零四十六章 壯士斷髮第二百七十七章 關於熟練度的問題第九百八十四章 賞罰不明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千金還金第四百三十四章 來者不拒第九百七十三章 交功課第五百七十四章 憑的就是實力第一千九百六十二章 勝者的寬容第二百三十六章 證明自己第七百八十章 面對第三百九十章 掃地也是文化?第二百七十七章 關於熟練度的問題第九百九十七章 蹬鼻子上臉又如何?第三百七十五章 請叫我hold住哥第一千八百七十一章 被遺忘的計劃第八十章 開始了第八百五十一章 上頭條了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聞風醉第二百四十八章 這是一門學問第一千六百八十一章 再下一城第七百二十二章 送別第一百九十九章 對賭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錢太多,口袋太小第二百九十三章 盛況即是瓶頸第二百三十一章 出絕招第一百九十八章 你會缺錢?第一千九百八十三章 誰纔是穿越者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拜碼頭要趁早第二百五十六章 女人日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天助我也第十九章 尿遁術第一千七百一十八章 浴火誕生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你這騙子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 能力越大,責任越大第一千八百九十五章 有鳳來儀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只有你能夠欺負我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 養着一羣資本家第四百五十章 相煎何太急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乾點大事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裡應外合第八十一章 賭徒第一千八百五十五章 專利法案第四百五十六章 調解第一千九百四十章 大難臨頭第四百八十五章 當刮目相看第六百三十六章 投機分子第五百五十章 第五百五十章第二百八十七章 錦上添花or雪中送炭第七百九十八章 覆水難收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遊樂園(上)第四百四十九章 堅持堅持第九百一十章 偉大的一刻第一千七百七十一章 真真假假第一千八百三十九章 知恥而後勇第二千零四十六章 壯士斷髮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戰略性撤出第二千零三十二章 你搞得很亂,那就不如....第三百六十三章 好吃點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談笑有鴻儒第一千八百零八章 連環計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教育的真諦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高下立判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 有倭自遠方來第一百五十五章 不是這裡,是那裡!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非仁義之師第五百四十一章 世情之下,豈能如願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到處忽悠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天意讓我遇見你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皆大歡喜第六百一十八章 扛起了你們的鋤頭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 中庸之道第一千六百一十二章 玩大了一點點第四百九十九章 真正的意義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不帶你們玩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退位讓賢第一百八十二章 用人之道第九十九章 蓋新屋第五百八十五章 只關乎愛情第二千零二十章 物極必反
第八百七十一章 多事之秋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精兵制度第八百六十章 一拍兩散第二千零三十三章 北邊不亮,南邊亮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知識產權第五百一十五章 辯論大賽(上)第二百二十四章 細節決定成敗第三百二十一章 偷聽第二百五十七章 尋求合作第一千七百六十四章 技術積累第一千六百七十章 不辭而別第一千七百五十一章 不孝之子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罪魁禍首第一千八百五十四章 井噴時代第九百七十章 軍人的天職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 女司機第一千九百一十八章 真心不吉利第一百四十四章 一面傾城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 秉燭夜談第一千八百一十八章 就是這麼任性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你是一個惡魔第二千零四十六章 壯士斷髮第二百七十七章 關於熟練度的問題第九百八十四章 賞罰不明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千金還金第四百三十四章 來者不拒第九百七十三章 交功課第五百七十四章 憑的就是實力第一千九百六十二章 勝者的寬容第二百三十六章 證明自己第七百八十章 面對第三百九十章 掃地也是文化?第二百七十七章 關於熟練度的問題第九百九十七章 蹬鼻子上臉又如何?第三百七十五章 請叫我hold住哥第一千八百七十一章 被遺忘的計劃第八十章 開始了第八百五十一章 上頭條了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聞風醉第二百四十八章 這是一門學問第一千六百八十一章 再下一城第七百二十二章 送別第一百九十九章 對賭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錢太多,口袋太小第二百九十三章 盛況即是瓶頸第二百三十一章 出絕招第一百九十八章 你會缺錢?第一千九百八十三章 誰纔是穿越者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拜碼頭要趁早第二百五十六章 女人日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天助我也第十九章 尿遁術第一千七百一十八章 浴火誕生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你這騙子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 能力越大,責任越大第一千八百九十五章 有鳳來儀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只有你能夠欺負我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 養着一羣資本家第四百五十章 相煎何太急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乾點大事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裡應外合第八十一章 賭徒第一千八百五十五章 專利法案第四百五十六章 調解第一千九百四十章 大難臨頭第四百八十五章 當刮目相看第六百三十六章 投機分子第五百五十章 第五百五十章第二百八十七章 錦上添花or雪中送炭第七百九十八章 覆水難收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遊樂園(上)第四百四十九章 堅持堅持第九百一十章 偉大的一刻第一千七百七十一章 真真假假第一千八百三十九章 知恥而後勇第二千零四十六章 壯士斷髮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戰略性撤出第二千零三十二章 你搞得很亂,那就不如....第三百六十三章 好吃點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談笑有鴻儒第一千八百零八章 連環計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教育的真諦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高下立判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 有倭自遠方來第一百五十五章 不是這裡,是那裡!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非仁義之師第五百四十一章 世情之下,豈能如願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到處忽悠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天意讓我遇見你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皆大歡喜第六百一十八章 扛起了你們的鋤頭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 中庸之道第一千六百一十二章 玩大了一點點第四百九十九章 真正的意義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不帶你們玩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退位讓賢第一百八十二章 用人之道第九十九章 蓋新屋第五百八十五章 只關乎愛情第二千零二十章 物極必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