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七十一章 真真假假

當然,揚州和陸州只是一個例外,例外只是例外而已,在整個大環境下,它們也起不了太大的作用,顧好自己就已經算是不錯了。

各地官府都沒有辦法解決,只能向中央反映,其實有一些地方官府,尤其運河邊上的官府,他們還稍稍偏向商人的,因爲商人給城市帶來的財富,但是他們不太敢跟百姓作對,士紳階級可不是好惹的,還得讓中央來爲他們做主呀。

各地的奏報,是如雪花一般飄到了兩儀殿。

直接將李治給逼了出來,出這麼大的事,李治能不出面麼。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李治坐在矮榻上,心裡非常鬱悶,你們這些廢材也太不頂用,我才躺下多久,你們就弄成這樣。

許敬宗站出來道:“回稟陛下,老臣以爲這都是因爲我朝偏離了農本商末的思想,才導致如今這局面。”

“是嗎?”李治眉頭一皺,道:“在此之前,一直都是相安無事,怎麼一下子就出了這麼多事?”

許敬宗道:“陛下,在最初的時候,臣也不是很理解,但是接到各地的奏報之後,臣才明白這其中的原因。臣總結了一下,大概有三個原因,其一,就是之前許州百姓火燒商船的原因,商人廉價的貨物對於當地百姓造成了一定的傷害,掠奪了他們的生計。

其二,朝廷之前過於縱容商人,許多奏報上面,都有寫說,許多商人爲了剝奪百姓、壓榨百姓,利用各種卑鄙的伎倆,佔得百姓的土地,逼迫百姓來他們手下做事。

其三,商人哄擡物價,先以低價收購糧食,再以高價賣出,令百姓苦不堪言。

還有許多許多的事例,這才導致各地百姓都抵制商人。”

李治哼道:“長安這麼多商人,朕也未聽說有此類事發生。”

許敬宗立刻道:“陛下,這是因爲長安乃天子腳下,故此長安的商人都不敢亂來,但是商人的本性還是唯利是圖,什麼能夠賺錢,他們就幹什麼,毫無道德可言。臣說得這些,都是句句屬實,各地奏報上面都已經寫明,臣絕沒有捏造半句。”

他確實沒有說謊,這些都是事實,哪個階級都有害羣之馬,商人當然也不例外,各地都將商人的劣跡全部送到長安來,集中起來看,這當然非常可怕。但是如果你將各地地主幹得壞事,也集中起來,送到長安,也是非常可怕的,你要將官員做得壞事集中起來,那基本上到死也看不完了,只不過如今各地都反商而已。

李義府站出來道:“陛下,當初許州一案,臣與諸位同僚,也都認爲是許州百姓無理在先,只不過朝廷爲了顧全大局,纔開始徵收商稅。然而,如今各個州縣,都開始反對商人,在臣看來,商人自身也確實有問題。”

李治瞧了他們二人一眼,他知道他們兩個與韓藝關係不好,所言不可輕信,於是又看向許圉師道:“許愛卿對此事有何看法?”

看了這些奏報,誰會對商人有好印象?

許圉師道:“臣也認爲這些事情之所以發生,商人自身也是難辭其咎。”

李治一看許圉師都這麼說,不禁皺了皺眉,道:“那爲什麼韓藝在的時候,就沒有這些事,韓藝一走,就發生這些情況?”

許敬宗道:“陛下,臣認爲這是韓藝走運,如今發生這種情況,顯然是百姓們積怨已久,只不過剛好在韓藝離開的期間,爆發出來,如果韓藝的政策真的那麼好,也就不會引起這麼多百姓的反對。”

李治面泛猶豫之色,因爲這種事確實是沒法操縱的,許敬宗、李義府可沒有這麼大的你能耐,可以操縱這麼多百姓,要他們有這能耐,那他們可以直接當皇帝了,道:“那你們認爲,如今該怎麼辦?”

許敬宗道:“臣以爲朝廷應該順從民意,重新回到農本商末的思想中,如此國家方能回到正軌上。”

“不可!”

一旁沉默的武媚娘突然開口道。

雖然李治出來了,但是武媚娘也是此事的參與者,她當然得參與此次會議。

而她這一聲“不可”,恰恰喊出了李治的心聲,李治是非常支持韓藝的政策,趕緊問道:“皇后對此有何看法?”

武媚娘道:“雖說商人也有不對的地方,但是商人對於我大唐貢獻也是非常巨大的,在臣妾看來,恰恰是因爲農本商末的思想,才導致這一切的發生。”

許圉師、盧承慶他們都困惑看向武媚娘。

但是他們都不感到詫異,雖然武媚娘反駁的是許敬宗,但是在他們看來,韓藝也是武媚孃的人,武媚娘也經常護着韓藝,這已經是司空見慣之事。

李治也聽得糊塗,道:“此話怎講?”

武媚娘道:“關於農桑,朝廷一直都有着一套非常明確的規定。然而,卻沒有一套明確的規定,去規範商人的行爲。這是因爲,我大唐建國初期,商人並不是很多,只要管理好兩市便行了,但是如今商人發展的太快,但是又沒有規範,才導致商人中出現許多害羣之馬,臣妾認爲,朝廷的當務之急,是頒佈一套規範商人的律法。”

這話的確說得是不偏不倚。

以前都是韓藝跟商人商量着辦,用引導的方式,商業法的話,韓藝也都是順勢而爲,沒有強行頒佈什麼商業法,山東集團和關中集團,那都是配合朝廷,不是說他們必須要這麼做。

這跟農民不一樣,農民的話,是非常明確的規定,其中均田制,基本上什麼都規定了。

許圉師、盧承慶等人也是紛紛點頭。

這也非常符合李治的心思,又繼續問道:“那依皇后的意思,朝廷又該如何應對當下的情況?”

許敬宗要回到原有的制度,李治是不可能答應的,因爲商人的崛起,也是屬於他的政治遺產,怎麼可能輕易廢掉。

武媚娘道:“臣妾以爲想要平息如今的局面,首先得讓百姓接受商人,知道商人的存在對於百姓是有利的,對於朝廷也是有利的,甚至於對於整個國家都是有利的。朝廷可以用徵收商稅的方式,來減少百姓的負擔,以此來平衡。”

許圉師道:“前些時候,不是已經開始徵收商稅了。”

武媚娘道:“那只是象徵性的,爲了平息許州的民怨,實際上並未給百姓和朝廷帶來多大的益處。我的意思是,用商稅來減輕百姓的負擔,我大唐一直以都鼓勵輕徭薄賦,國庫也不是很有錢,但是國家又需要這麼多錢,在這情況下,如何減輕百姓的負擔,唯有增開新稅收,如果百姓知道商稅能夠減輕他們的負擔,那自然就不會去反對商人。而商人的話,他們賺了這麼多錢,遠比農夫要多得多,他們理應要承擔更多的責任,這樣百姓心裡也會平衡許多。”

李治聽得頻頻點頭,這其實就是韓藝當時跟他規劃的,原本這事應該是韓藝來處理,但是因爲韓藝不在,而且事情又比較緊急,李治就認爲這麼做還是延續着韓藝的政策,並沒有說大規模的改變,對此也是非常滿意的,又向許圉師他們問道:“諸位愛卿以爲如何?”

許圉師他們也認爲這挺對的,商人有錢,用商人的錢,來減輕百姓的負擔,這是可以有的,要知道他們都深受儒家教育,心存百姓,而且多多少少都有一些鄙視商人,故此他們都同意的武媚孃的辦法。

李治便道:“既然如此,那此事就交由皇后來處理。”

他將這事交給武媚娘,主要還是因爲,他如今要靜養,沒有這麼多精力去處理這些事,但這也不是因爲他對武媚孃的寵信,而是他不敢將此事交給許敬宗、李義府等人,因爲李治這二人跟韓藝有矛盾,交給他們一定亂來,他並不知道武媚娘是要對付韓藝,因爲在他的印象中,武媚娘一直以來都是支持韓藝的,他希望武媚娘能夠幫他延續韓藝的政策。

然而,這麼一來的話,武媚娘就可以制定政策,頒佈政策,等於就是將韓藝的權力握在了自己的手裡。因爲一直以來,國家政策,其實都是韓藝在主導,這也是韓藝的立足之本。在此之前,武媚娘是沒有制定和頒佈任何政策的權力,她只是一個代理人而已,她當時只能聽從樞要大臣的建議,然後擇優而取,而如今的話,國家政策是由她來制定,皇帝是當着樞要大臣的面說得,大臣也都贊成,這也是名正言順的。

不得不說,她這一招玩得極爲精妙,因爲看上去她是在維護韓藝,而且大家也都相信,因爲在很多人看來,武媚娘與韓藝是盟友關係,緊緊聯繫在一起的,武媚娘當然得維護韓藝。

另外,武媚娘知道在李治心中,韓藝地位是非常重的,李治是非常支持韓藝的政策,因爲韓藝的新政跟李治那種渴望超越李世民的心態,是完全匹配的,再玩貞觀那一套,那他總是在李世民之下,沒法超越李世民。所以,如果武媚娘要反對韓藝的政策,李治是不會答應的,至少目前是不會答應的,李治要不點頭,她是一點辦法都沒有,如今長孫無忌這些元老一死,皇權那是至高無上,李治手握大權,又消滅高句麗,威望也是極高,武媚娘得表面上得支持韓藝,李治纔會將這個權力給她。

ps:求訂閱,求打賞,求推薦,求月票。。。。。

第一千七百七十四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第二千零六十三章 風起雲涌第六百七十二章 同一個市場,同一個故事第一千八百七十章 歷史拐了個彎第一千七百八十四章 女人之間的戰爭第一千九百七十四章 價值所在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了不起的構想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初心不改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亞歷山大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夢想成真第一千七百二十二章 這是真的第四百四十七章 競爭惠於民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各有各的算盤第四百五十八章 帶你裝bi,帶你飛第八百五十六章 樹欲靜,風不止第四百四十八章 近朱者赤第二百章 都是有錢人啊!第二千零七十三章 恭喜你,終於猜對了!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 隱患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棄車保帥第二千零六十二章 沒錢是寸步難行第四百四十八章 近朱者赤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圍魏救趙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這個皇后不簡單第二百七十四章 我們洞房吧!第九百三十六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最穩組合第一百七十一章 入駐鳳飛樓第八百一十一章 風聲鶴唳第一千六百一十五章 天上掉餡餅了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可惡至極第三百二十六章 關公面前舞大刀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謙謙君子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 小場面第四百七十七章 你還記得旺財麼?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插着翅膀的夢想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大智若愚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誰更無恥第二千零三十六章 致命弱點第二千零三十一章 不務正業第一千六百七十九章 皇天不負有心人第八百五十八章 一物降一物第八百五十三章 一波帶走第四十五章 對不起第一千零八章 真正意第二千零三十二章 你搞得很亂,那就不如....第四百二十八章 韓小狐狸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王道與霸道第四百六十六章 一切都在計劃中第一千八百四十一章 用事實說話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 既生弟 何生姐第八百八十九章 四子奪權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 舉頭三尺有神明第八百七十二章 潘多拉的盒子第五百零三章 項莊舞劍?第七十一章 喝涼水都塞牙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飛鳥與魚第一千八百七十五章 弄巧成拙第一百三十九章 授人以漁第一百九十二章 愛情價更高第一千零九十章 鷹在哪裡?第一千九百七十二章 身體是誠實的第六百六十章 大清算的開始第一百一十六章 裝病破謠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望塵莫及第八十六章 招攬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你是我的吉祥物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下個聘禮先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 人情難免第二十章 同行的氣息第一千八百九十六章 羈縻計劃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來得有些快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戰鬥力爆棚第四百一十一二章 依法護民第八百二十七章 政治投資第五百四十章 改日送面鏡子給你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都是你的錯第一千零五章 狼來了第五十五章 望步識美法第一千八百二十二章 火候差不多了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你們已經過時了第一千二百九十章 白藍榜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虛虛實實第一千六百八十九章 兵至如歸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教育競賽第一千七百三十八章 非戰爭戰略第四百二十六章 征服的開始第三百五十九章 忠於誰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 我要寫小說第二千零六十五章 終究還是棋手說了算第一百一十五章 被騙也是一種幸福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但求問心無愧第四十六章 誠實的有些過分第二千零八十章 偉大的一日(下)第三百一十七章 大智若愚第六百二十六章 怪我太出色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二千零三十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咱也講禮數第一千九百八十四章 這纔是真正的你
第一千七百七十四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第二千零六十三章 風起雲涌第六百七十二章 同一個市場,同一個故事第一千八百七十章 歷史拐了個彎第一千七百八十四章 女人之間的戰爭第一千九百七十四章 價值所在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了不起的構想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初心不改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亞歷山大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夢想成真第一千七百二十二章 這是真的第四百四十七章 競爭惠於民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各有各的算盤第四百五十八章 帶你裝bi,帶你飛第八百五十六章 樹欲靜,風不止第四百四十八章 近朱者赤第二百章 都是有錢人啊!第二千零七十三章 恭喜你,終於猜對了!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 隱患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棄車保帥第二千零六十二章 沒錢是寸步難行第四百四十八章 近朱者赤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圍魏救趙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這個皇后不簡單第二百七十四章 我們洞房吧!第九百三十六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最穩組合第一百七十一章 入駐鳳飛樓第八百一十一章 風聲鶴唳第一千六百一十五章 天上掉餡餅了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可惡至極第三百二十六章 關公面前舞大刀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謙謙君子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 小場面第四百七十七章 你還記得旺財麼?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插着翅膀的夢想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大智若愚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誰更無恥第二千零三十六章 致命弱點第二千零三十一章 不務正業第一千六百七十九章 皇天不負有心人第八百五十八章 一物降一物第八百五十三章 一波帶走第四十五章 對不起第一千零八章 真正意第二千零三十二章 你搞得很亂,那就不如....第四百二十八章 韓小狐狸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王道與霸道第四百六十六章 一切都在計劃中第一千八百四十一章 用事實說話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 既生弟 何生姐第八百八十九章 四子奪權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 舉頭三尺有神明第八百七十二章 潘多拉的盒子第五百零三章 項莊舞劍?第七十一章 喝涼水都塞牙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飛鳥與魚第一千八百七十五章 弄巧成拙第一百三十九章 授人以漁第一百九十二章 愛情價更高第一千零九十章 鷹在哪裡?第一千九百七十二章 身體是誠實的第六百六十章 大清算的開始第一百一十六章 裝病破謠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望塵莫及第八十六章 招攬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你是我的吉祥物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下個聘禮先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 人情難免第二十章 同行的氣息第一千八百九十六章 羈縻計劃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來得有些快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戰鬥力爆棚第四百一十一二章 依法護民第八百二十七章 政治投資第五百四十章 改日送面鏡子給你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都是你的錯第一千零五章 狼來了第五十五章 望步識美法第一千八百二十二章 火候差不多了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你們已經過時了第一千二百九十章 白藍榜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虛虛實實第一千六百八十九章 兵至如歸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教育競賽第一千七百三十八章 非戰爭戰略第四百二十六章 征服的開始第三百五十九章 忠於誰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 我要寫小說第二千零六十五章 終究還是棋手說了算第一百一十五章 被騙也是一種幸福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但求問心無愧第四十六章 誠實的有些過分第二千零八十章 偉大的一日(下)第三百一十七章 大智若愚第六百二十六章 怪我太出色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二千零三十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咱也講禮數第一千九百八十四章 這纔是真正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