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政殿。
國舅長孫無忌被皇后召來,
“我希望你好好考慮一下,去嶺南或者是江東,都是不錯選擇。我建議你去嶺南,那裡雖被視做蠻荒,但這幾年日新月異,不僅有海貿之利,尤其是還有許多餘地可經營······”
長孫皇后靠躺在榻上,臉上化了點淡淡妝容,顯得沒那麼憔悴,彷彿添了幾分血色,
長孫無忌怔怔出神,
他也是此時才知道妹妹居然大限將至,完全無法接受這個驚人的消息,妹妹這個時候了卻還在爲長孫家,爲他安排謀劃,居然讓他去南方,甚至是嶺南。
他知道嶺南這幾年在武懷玉手裡經營的不錯,也知道武懷玉這猛龍過江,把馮冼寧陳等諸嶺南地頭蛇全壓下去了,馮盎至今還在長安呢。
這幾年不少長安勳戚貴族家族南下,
長孫家自然也是有南下的,當初他嫡長子長孫衝就南下任欽州刺史,長孫家也在欽州那邊強勢進入,不僅圈了不少地,還參與了珠母海幾大珠池合浦大珠的採珠、販售的產業裡,同時海貿、礦產,甚至是販奴這些產業裡也都插了一腳,
這些年下來,不論是種甘蔗製糖,還是採珠、採礦、海貿、販奴等,長孫家都沒少賺。
嶺南確實是塊熱土,
但長孫家也僅僅是把嶺南當做一塊還沒被瓜分完的熱土而已,只是想從嶺南多獲取些錢財利益,
並沒有打算跟武家一樣,要真正的在嶺南那邊開枝散葉,更沒有要把嶺南當成大本營經營的意思。
尤其是隨着長孫衝回京成婚後,長孫家雖也還有一些子弟去嶺南任官,但也不過是當成了一個鍍金之地,派些年輕子弟過去呆個幾年,混些資歷就回來。
至於他自己,更是從沒有想過半點要去嶺南的意思。
長孫皇后一陣咳嗽,
她拿起手帕捂住嘴,等咳嗽止住,將染血的手帕收起。
“阿兄,你若實在不想去嶺南,那我求陛下讓你去江南東道,潤州也是南朝舊都,也是個繁華舒適之地。”
長孫無忌望着妹妹,
“我不想離開長安,”
“我沒做錯什麼,憑什麼要離開?”
十年,他被摁了十年,長孫無忌不甘心。
他也曾爲右僕射,但還沒任滿百日,
他深有不甘。
明面上是長孫皇后主動向皇帝進諫,說自家兄長爲外戚不宜爲相,然後讓他辭相,而暗裡是當初房玄齡杜如晦杜淹等一干人,授意一些御史言官上書進諫皇帝,說國舅恩寵過盛,又挑了他一些失誤攻擊他。
但長孫無忌很清楚,其實這一切都是李世民的意思,否則房玄齡他們也不敢這樣攻擊他,妹妹勸他辭相,其實是在給他臺階下,是在保護他和長孫家。
但多年來,長孫無忌很不甘心。
佛爭一柱香,人爭一口氣,
他就是要留在長安,就是要有朝一日,拿回本該屬於他的東西。
他還年輕,哪怕再等十年,他也還等的起,甚至再等二十年,他也有這耐心。
讓他放棄,讓他遠離長安,這不可能,那意味着他承認自己失敗,向那些人低頭。
“阿兄你當學學晉國公。”皇后感覺很疲憊。
她知道阿兄這些年來心中一直有股怨氣,可身爲外戚,就得有外戚的覺悟,”阿兄,你看看這些年河間王,再看看柴駙馬,論功績,他們並不比你少,可這些年呢?”
李孝恭曾搭檔李靖,爲大唐打下東南半壁江山,但武德末年,身爲揚州大都督的李孝恭卻被誣謀反,被高祖召還京師,然後下獄審問,雖事後查無實據被赦免,但卻改任宗正卿,
此後貞觀這些年,雖也有些官職,可李孝恭這些年卻不問世事,起豪宅建園林,後宅歌姬舞女多達一百餘人,整日在家歌舞娛樂。
長孫皇后此時提李孝恭、柴紹、武懷玉他們,也是告訴兄長,既然身爲皇親國戚,就得有那份覺悟。
“何況我們阿舅如今也在朝爲右僕射,”
長孫無忌低下頭,不甘心。
皇后說了好一會,可長孫無忌始終不肯鬆口,尤其是知曉妹妹時日無多後,他更是直言,以後太子更需要他這個孃舅的支持照顧。
長孫皇后心中暗歎,一陣悲傷,兄長的執拗甚至讓她看到了將來長孫家的衰敗。
她想起當初玄武門後,二郎論功,阿兄無忌和侯君集、尉遲恭,房玄齡、杜如晦或並列第一。
沉沉浮浮,一直穩居中樞的卻唯有房玄齡。
“侯君集馬上要宣麻拜相了,”長孫無忌出聲道。
皇后也早知曉此事。
“侯君集、張亮他們都能拜相,魏徵王珪這些建成餘孽都能拜相,連馬周這樣的落魄書生都能拜相,爲何偏偏我就是不能爲相?”長孫無忌低沉聲音道。
皇后只能一聲嘆息,
執念太重。
最終皇后也沒能勸說動長孫無忌。
長孫無忌出宮後,心情鬱悶,
“去晉國公府。”
長孫國舅跟晉國公那是兒女親家,年底了登門拜訪也很正常,沒人說的了什麼。
武懷玉庶次子承業,那是早早就跟長孫無忌訂婚了的,長孫家聯姻的也是庶出女,但長孫家還媵嫁一女,是無忌弟弟長孫無逸的女兒。這就顯得長孫家還是非常重視這門親事的。
承業生母高惠安,本是宮人,父親是隋末反王,姐姐是李世民秦王府的刀人高惠通,明面上高惠通已死,但長孫皇后和國舅都知曉這位刀人還活着,只是換了身份在宮外,是六扇門中人,她還生了位公主,皇帝挑了程咬金的嫡次子做女婿。
長孫無忌一路上坐在馬車裡,心情很煩悶,一會想着這個女婿如今竟也有池陽縣男爵,一會想着聽說武懷玉早安排好,給這個次子在交州那邊置辦產業,將來這二房就要在安南交州開枝散葉了,
武懷玉倒是好魄力,也捨得讓兒子去那麼遠。
長子承嗣在長安,次子去交州,三子去呂宋,其它兒子有安排在洛陽的、江州的、泉州的、琉求的、廣州的、瓊崖的,甚至隴右、燕雲、朔方、江西河北到處都有,
這是遍地開花啊。
可是這樣做,家族實力不也分散了嗎?
那些千百年的世家門閥,雖然也開枝散葉,但大宗長房卻是格外重視的,要是代代都分家分產,那這家族還怎麼壯大。
一般門閥豪族,是很少真正分家的,婢生子那其實就是家奴,妾生庶子也是地位低下,充做族中管事,頂多分點錢財,那些嫡次子等,也不過是能分些田地錢帛,
真正家產是不會分的。
可武懷玉的做法卻與當今很不相同,他早早給諸子就安排好了。
長孫無忌是很難接受這種做法的,尤其是把兒子安排到呂宋、瓊崖、琉求等海外島上去,更是難以接受,哪有這樣坑兒子的。
當初他把長孫衝安排到嶺南欽州做刺史,也不過是讓兒子去鍍下金,提升下品階,呆了不到一任就回長安了,如今也是一直留在長安,給兒子謀的秘書少監這樣清貴之職。“阿郎,晉國公府到了。”車伕在外提醒。
長孫無忌下車,站在武家大門外,看着武家兩丈多高的烏頭門,再看着門內列的十六支戟,
左右各八支門戟,這是隻有正一品才能享受的待遇,
如今整個長安城,門內列十六支戟的,唯有司徒長孫無忌和司空武懷玉,
其它人都沒這個資格,
當今正一品,唯有這兩位,其餘的哪怕是宰相房玄齡高士廉魏徵,又或是郡王李孝恭李道宗,以及宿老李靖等,都不夠這資格,
他們只能按從一品,門內列十四戟。
長孫無忌的隨從去門房通傳國舅前來拜訪,以長孫無忌的身份,還有武家親家的這層關係,並不需要提前投名剌,更無須預約。
國舅站在那裡看着武家大門,
很氣派,
來拜訪的客人也多,
哪怕這裡許多人根本見不到武懷玉,他們也還是來了,武家門戶那裡擺着好多個箱子,都是來拜訪的人的名刺,甚至是一些士子投的干謁詩文。
裝了一箱又一箱,據說每天都要裝每多箱,實在是太多了。
武家收下的這些名剌或謁文,會有專門的門客整理,有些會回覆,有些不會,而真正能送到武懷玉面前的,極少極少。
長孫無忌感嘆,武懷玉都離開中樞多年了,但武家的名聲卻是依然不減,武懷玉的聲望更高,
這點他很驚歎甚至有點羨慕,
長孫家也不缺訪客,
但相比起來,武懷玉這些年能夠衝這麼猛還能一直站那麼高,還是讓他很佩服的,這人長孫無忌有些看不透甚至看不懂。
“國舅光臨,真是讓寒舍蓬壁生輝啊。”武懷玉從門內走出,笑着相迎。
肥壯的國舅爺穿着一身豹裘,更顯熊壯,加上這位國舅爺習慣索頭辮髮,倒真只肥耗子似的。
“晉國公府佔了宣陽坊一隅,足足二百來畝地,聽說不少客人就算來了幾次,在裡面都經常迷路。”
“國舅說笑了,我這宅子之前舍了一半出來做龍門觀,現在佔地僅九十六畝,還又劃出一大塊做了園林,裡面的各種珍禽異獸,景觀花木,也是定期開放給長安人遊玩觀看的,那其實已經是半公共的,我武家現在實際也就佔地三十來畝,”
長孫無忌哈哈一笑而過,武家以前佔了宣陽坊四分之一,後來把一半拿出來做龍門觀倒也是真的。
至於說又拿出了一大半做豹坊、園林開放,可每月也纔開放幾天,這仍是武家的後花園,
整個長安府第比武家大的沒幾家,也就魏王得了西城延康坊一整坊之地,長孫無忌的府第就遠不及武家。
“國舅,請。”
武懷玉不知道什麼風把長孫無忌吹來了,
兩人雖然多年前就聯姻結盟,但這幾年其實沒啥太多往來。
他們都是支持太子承乾的,可這幾年承幹儲位穩固沒有對手,他們這太子黨也就沒有什麼威脅的敵人,自然也不會抱的那麼緊密,而兩人也都很聰明的保持着距離。
他在外,長孫無忌在京,沒啥往來,但兩人卻又一直保有默契,仍維持着同盟關係。
或者說,正因爲這幾年長孫無忌在京,而武懷玉在外,他們的這份默契的聯盟關係才能一直這麼存續着,因爲兩人沒有直接競爭關係,還能互補。
“侯君集要宣麻拜相了。”長孫無忌感嘆道。
武懷玉只是微微一笑,這都不是什麼新聞,整個長安人都清楚,正旦一過就會宣麻。
武懷玉清楚長孫無忌說這話時的不甘和怨氣。
長孫無忌見他不接茬,只好繼續道,“這次朝廷調整北疆的策略,燕然都護這個位置可就越發重要起來了,如今朝中有不少人盯着這個位置,想換掉你阿兄。”
“房玄齡支持代州都督張儉取代伱阿兄任燕然都護、豐州都督,”
武懷玉知道這位張儉,他家三兄弟,號稱三戟張家,皆是三品,出身清河張氏,還是高祖李淵的從外孫,皇親國戚。
這三兄弟雖是外戚,但都比較有能力,貞觀初右衛郎將張儉出任朔州刺史,緊鄰頡利,卻能抵禦突厥,教民營田,歲收數十萬石,軍民免飢。後來頡利敗,又接收了許多內附的突厥部落,安穩邊境。
及代州都督張公謹病逝後,張儉因功升任代州都督。
張儉從各方面的條件,不論是出身還是能力、功績,甚至他一直在代北邊疆鎮守,這讓他都挺適合燕然都護這職位。
武懷玉只是很淡定的泡茶。
現在並不是大哥懷義要跟張儉競爭燕然都護一職,懷義已經在燕然都護豐州都督、刺史位置上幹了一年,表現還非常出色。
張儉在代北表現雖也好,但他治下內附的思結部也曾經大舉叛亂過,雖然後來他單騎入其部落與酋長推心置腹的說服安撫了他們。
“魏徵和王珪,聯合舉薦韋挺出任燕然都護。”長孫無忌又道。
韋挺麼,武懷玉仍只是笑笑,這韋挺出身京兆韋氏,是韋貴妃姐妹的族人,韋挺還曾是建成的心腹,這些年在貞觀朝起起浮浮,一直在中樞邊緣徘徊,卻始終沒能進入中樞核心,
如今是黃門侍郎,離宰相只有一步之遙。
但這一步卻也是遙遙無望,
現在魏徵和王珪兩宰相一起舉薦韋挺去任燕然都護,看來是想再推他一把。
不過韋挺缺的是鎮守一方的這種履歷,他沒做過刺史都督,皇帝怎麼可能讓他此時去都護燕然,更何況還是魏徵和王珪聯合舉薦,這三人名字放一起,李世民只會想到李建成,他們都曾是建成的人。
“多謝國舅提醒,”
長孫無忌可不是專門來提醒這事的,今天登門拜訪有兩件事,一是想問武懷玉能不能醫治好皇后,其二則是也想在燕然都護府安排些自家子弟和門生,他不跟武懷玉爭都護的位置,只需要安排些子弟門生。
武懷玉沒辦法救治皇后,但對於長孫無忌另一件事,卻是可以各取所需,相互合作的。
長孫無忌其實還想看能不能聯合武懷玉阻擊侯君集入政事堂,但武懷玉毫無此意,長孫無忌最後也只能無奈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