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涼州

bookmark

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涼州

這道菜吃起來軟嫩鮮美,富有營養,點上幾顆枸杞,色香味俱全,特別適合李舜舉這樣的老人,是滋補佳品。

而沙蔥羊肉餃子做法簡單,全靠食材取勝,這一帶戈壁河灘上野生着很多的沙蔥,只需要加一點花椒水、薑汁,和胡麻油、蔥花、羊肉餡、鹽拌在一起包成餃子下鍋煮熟就成。

考慮到李舜舉年邁,蘇油連胡椒粉都沒放。

就算這樣,已經讓李舜舉吃得不像一個老頭,反倒像一個剛從球場下下來的軍士。

髮菜到了後世,已經成爲國家一級保護的珍貴植物,可在現在,戈壁上到處都是。

加上冬季所有植物都已經凋零,現在反而是採髮菜的最佳時機。

清代李漁曾經寫到:“菜有色相最奇,而爲諸書之所不載者,則西秦所產生之頭髮菜是也。浸以滾水,拌以姜醋,其可口倍於藕絲、鹿角菜。”

蘇油殷勤地給李舜舉佈菜:“公使別淨吃餃子啊,那玩意兒哪裡都能吃到,來來來,這個卻是不容錯過……”

“這是啥?”

“這是髮菜,做法與南海海蜇頭,鹿角菜差不多,不過口味卻比那兩樣更好。傳說,漢代蘇武牧羊北海濱時,便是以之充飢。”

“是嗎?”李舜舉懷疑地看着蘇油挑過來的長絲:“你少來,司馬遷記載蘇武牧羊,‘渴飲雪,飢吞旃’,吃的是節杖上的羊毛墜子。”

蘇油笑道:“羊毛能吃?吃了能不死?讀書最怕囫圇吞棗,生冷不忌。”

“這個菜與黑羊毛差近,史遷記錯了也不一定。不管是不是吧,總之此物補血,化痰,止咳,尤其清腸胃,解積膩,那是一等一的好東西。”

“是嗎?那等我巡視完軍中,便帶一些回去,這冬日裡不見菜蔬,日子難過得緊。”

“那宮使不妨多吃一些。”

高遵裕和石勇對視一眼,這玩意兒還有這功能?不約而同將筷子伸向了那盤髮菜。

見幾人吃得停不下來,蘇油說道:“冬日裡,傷風咳嗽積膩都時常發生,聽說陛下最近也身有不適。要是國舅和宮使覺得這道菜還不錯的話,可以從蕃人那裡採購,製成幹品,給太后和陛下進上一些。”

高遵裕說道:“國公你爲何不進?”

蘇油說道:“別提了,前段時間關於三路建設的問題,不合多了幾句嘴,範公上奏說是我說的,結果陛下就下了申斥,說要我先管好軍事。”

“我怎麼還敢獻吃食上去?這個事情啊,只能由你們來最合適。”

李舜舉說道:“那就我和國舅來吧,當年歐陽永叔聞蔡君謨進小龍團,驚歎曰:‘君謨士人也,何至作此事耶!’國公乃文壇華翰,國士楷模,這種風議,能不沾就不沾。”

蘇油說道:“宮使多慮了,今年河套的生蕃難過,我是實在不忍心見他們飢羸而亡,能多一份生計,好歹也能少死幾個人。”

李舜舉肅然起敬:“京中那些徒知議論之輩,真該好好聽聽,來,我敬學士一杯。”

……

涼州,河西最大的衝擊平原,漢羌交雜,民風彪悍。

通一線於廣漠,控五郡之咽喉,精騎在漢唐時爲天下之冠,素有“天下鎖鑰”之稱。

夏人立國,將涼州立爲“陪都”。

涼州城頭,一名身着厚皮袍的蕃人,正在樓臺上向東觀望,他的身邊,站着一位師爺模樣的漢人。

如今的涼州城,人心惶惶,圖幹部和野利部進入休屠澤之後,涼州成了一座毫不設防的城市。

連太守都跑了。

涼州人便推舉了兩名當地豪強大戶出來做頭領,兩人都是豪商,蕃人叫野利榮緒,是曾經輝煌一時的西夏後族,後來因部族中進獻了鋼甲之術,被家樑納入麾下,和圖幹部一起成爲了生產祁連青鋒鐵的重要部落。

自從野利皇后被沒藏氏誣死,野利氏大遭屠戮,僥倖躲過屠殺的餘部避禍青唐之後,野利部對嵬名氏的忠誠度,就已經談不上了。

剩下的,就是個利益問題。

鐵鷂子鎧甲和青鋒劍,賣給夏人收穫的利益更大,這就是他們來西夏的原因。

到後來,家樑和他們一起改造了冶煉技術,又打通了西域和青唐的聯繫之後,圖幹部和野利部的日子就過得美了。

山高皇帝遠,兩個部族一手倒賣軍器,一手倒賣玉器,一手倒賣絲綢瓷器,連宋國大豪商唐四郎都被驚動,派遣專人來與他們合作。

野利榮緒身邊的那位漢人,就是唐四郎的手下,據他自己說,叫宋遠。

如果懷戎堡的老悉多見到他,一定會認出來,這位就是當年在黃河邊接應李清,最終功敗垂成的的宋軍小隊頭目。

遠處出現了一支騎軍,清一色的九原駿馬,全幅具裝。

中間一支重騎兵多達五千人,騎軍的具裝,和野利部重新起家的馬鎧一模一樣。

但是野利榮緒是冶金專家,一眼就能夠看出來,這種鎧甲比自家生產的輕便很多,根據馬步的輕捷程度來判定,起碼輕了三分之一以上!

而且鎧甲也不再是銀白雪亮的顏色,而是另外一種曾經讓野利榮緒垂涎欲滴的技術——宋人的烤藍!

除了這一點,這幾乎就是一支復刻了西夏龍蝦戰甲的重騎軍隊。

唯一不同的,是他們的長槍。

槍桿很長,但是很細,足以說明其強度。

和西夏鐵鷂子不同,他們的長槍尾部有一個巨大的木託,用於平衡長槍的重心,使其不會過於靠前。

槍尖長近一尺,三棱的,野利榮緒知道這東西要是扎到人體,中槍的人基本就只有放血等死的下場。

他們也想過要仿製,不夠成本太高了,划不來。

相比重騎,更讓野利榮緒驚訝的,是重騎兩側的兩支輕騎。

烤藍的鋼盔上紅纓飄揚,身上是野利榮緒看來甚至能夠稱得上奢侈的紅色毛呢戰襖,戰襖上,是被種珍稱爲“抱肚”的烤藍的薄鋼片覆壓式身甲。

褲子比較緊身,每人都是錚亮的齊膝硬皮靴。

每匹馬上掛這一個奇怪的圓筒,野利榮緒不知道,那是盛放鶴脛短弩的拼接箭筒,容量是五十支。

馬匹右側,是一柄古怪的漆黑弩弓,左側鞍下掛着一柄長刀,刀型比較直,是備用刀。

騎士身上還掛着一把,刀型呈美麗的弧度,那把看來是戰陣常用。

騎士腰上還有一個蹀躞帶,前後都有數個皮囊,前方的皮囊裡邊是隨身物品,後邊的皮囊裡邊露出五個木柄。

馬屁股後裹着一個包裹,野利榮緒不知道是什麼東西,其實那是騎軍的睡袋。

鞍後一邊還有一個大皮囊,那是行軍袋,除了飯盒小鍋之類,還有乾糧補給和馬匹飼料。

野利榮緒的目光落到控制着牛皮繮繩的騎軍的手上,他們甚至奢侈到人人都戴着手套!

三支騎軍在涼州城前停了下來,從中走出來一騎,不過沒有那種威武的軍裝,就是一個普通商賈打扮的裘皮袍子。

宋遠笑了,對着野利榮緒說道:“走吧,下去迎接。”

兩人來到城下,宋遠拱手道:“提舉可算是來了。”

騎士掀開連接斗篷的兜帽,露出一把大鬍子,正是李庸:“我來接掌四郎的產業。”

野利榮緒拱手:“那我要驗過憑信才行。”

李庸從身側皮包裡取出一個信封,信封是從四面朝中間折攏,上邊用火漆蓋着一個圓圓的印章,遞給了野利榮緒。

野利榮緒小心驗看了火漆印章,然後拆開看了,讓開大路,伸手向涼州城門洞一攤:“請!”

李庸在兩人的帶領下,來到一片坊市,坊市似乎絲毫不受戰爭和軍隊到來的影響,依舊在忙碌地冶煉鍛打。

野利榮緒介紹道:“這一片作坊,並裡邊的匠人,器具,庫存,都已經完成了交易,是四郎的了。”

第五百五十三章 講解第四百四十三章 迎娶第二百六十五章 請解第五百二十六章 察人之術第八章 肚裡有貨第四百五十九章 蘇洵去世第六百六十九章 推演第五百四十九章 再見章惇第一百零三章 鱔魚第二十九章 理科第九百三十二章 舊州第九百六十八章 竇仕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以寫入畫第一千七百七十五章 盡興第二百一十五章 鉑金第一千八百三十六章 潛歸第一百二十章 代差第六百六十三章 大媽護井團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克靈州第一百六十四章 蹤跡第一千七百九十三章 大戰的腳步第四百零二章 李文釗的背景第一千三百八十章 瑞升號第九百五十一章 烏臺第七百四十章 安和圩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 來信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李清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漫畫第六百六十六章 治河第九百三十六章 遠慮纖圖第十七章 鬥茶第四百五十六章 高塔大殿第七百八十二章 漏勺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傅賢妃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小孩第九百三十五章 盛世第三十八章 側跳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探討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 耶律延禧第一千零八十章 針鋒相對第五十三章 訛詐第二百一十四章 成都第一百四十四章 不要臉的老頭第二百八十一章 強作解人第五十四章 學習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優待第四百六十章 第三個自己第九十七章 劃時代第一千八百零六章 中秋會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敵友難分第二百九十八章 徘徊太多第九百章 縫紉機第五百零九章 道德標杆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光屁股重騎第二百九十四章 夜校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反駁第九百九十五章 保和春第九十八章 千分尺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 大爆款第五百九十五章 改革和叛亂第九百五十六章 蘇詩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 海鬼爪螺號第四百零四章 家粱的判斷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 耶律延禧第五百七十四章 西夏人的進攻第一百七十三章 阿囤元貞第七百六十章 各方反應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受連累的朋友第一千零九十章 和蚨祥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微言大義第五百四十四章 均輸法的弊端第四百六十三章 墓誌銘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肅州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曾鞏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又是交涉第九百四十五章 御史們第五百七十九章 隔斷天都第六百四十八章宰相馬,一樣打第一千六百六十章平叛第一千零九章 琥珀和珊瑚第二百三十章 冠禮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 大捷第七百零四章 求退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臥雲堂第五百九十章 西夏曆史文明展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 神醫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戰端再啓第一千八百零二章 良謀第四百七十六章 誰也改變不了誰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遼國農莊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照會第七百八十五章 黃魚季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祭奠第一千七百一十九章 卻上心頭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辛娘第五百二十三章 河鮮宴第五百三十四章 刮目相看第五百六十五章 父子佳話第三百零七章 水轉大紡車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夢中詩
第五百五十三章 講解第四百四十三章 迎娶第二百六十五章 請解第五百二十六章 察人之術第八章 肚裡有貨第四百五十九章 蘇洵去世第六百六十九章 推演第五百四十九章 再見章惇第一百零三章 鱔魚第二十九章 理科第九百三十二章 舊州第九百六十八章 竇仕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以寫入畫第一千七百七十五章 盡興第二百一十五章 鉑金第一千八百三十六章 潛歸第一百二十章 代差第六百六十三章 大媽護井團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克靈州第一百六十四章 蹤跡第一千七百九十三章 大戰的腳步第四百零二章 李文釗的背景第一千三百八十章 瑞升號第九百五十一章 烏臺第七百四十章 安和圩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 來信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李清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漫畫第六百六十六章 治河第九百三十六章 遠慮纖圖第十七章 鬥茶第四百五十六章 高塔大殿第七百八十二章 漏勺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傅賢妃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小孩第九百三十五章 盛世第三十八章 側跳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探討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 耶律延禧第一千零八十章 針鋒相對第五十三章 訛詐第二百一十四章 成都第一百四十四章 不要臉的老頭第二百八十一章 強作解人第五十四章 學習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優待第四百六十章 第三個自己第九十七章 劃時代第一千八百零六章 中秋會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敵友難分第二百九十八章 徘徊太多第九百章 縫紉機第五百零九章 道德標杆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光屁股重騎第二百九十四章 夜校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反駁第九百九十五章 保和春第九十八章 千分尺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 大爆款第五百九十五章 改革和叛亂第九百五十六章 蘇詩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 海鬼爪螺號第四百零四章 家粱的判斷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 耶律延禧第五百七十四章 西夏人的進攻第一百七十三章 阿囤元貞第七百六十章 各方反應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受連累的朋友第一千零九十章 和蚨祥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微言大義第五百四十四章 均輸法的弊端第四百六十三章 墓誌銘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肅州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曾鞏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又是交涉第九百四十五章 御史們第五百七十九章 隔斷天都第六百四十八章宰相馬,一樣打第一千六百六十章平叛第一千零九章 琥珀和珊瑚第二百三十章 冠禮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 大捷第七百零四章 求退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臥雲堂第五百九十章 西夏曆史文明展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 神醫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戰端再啓第一千八百零二章 良謀第四百七十六章 誰也改變不了誰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遼國農莊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照會第七百八十五章 黃魚季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祭奠第一千七百一十九章 卻上心頭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辛娘第五百二十三章 河鮮宴第五百三十四章 刮目相看第五百六十五章 父子佳話第三百零七章 水轉大紡車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夢中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