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七夕

秋日的天空湛藍,偶有幾朵白雲隨風飄過,不過臨近中午太陽依然毒辣。天籟『小說聽到周侗等人遊玩歸來,李綱、鄧肅才告辭離去。原本打算過來解釋清楚就離去的李綱卻在楊帆府上盤桓了半天,出得門來,剛要上車,卻又回頭佇立,望着楊府大門,似是仍在思考什麼。

“大人,楊大人所言之事,有些……實在是……匪夷所思……”鄧肅言道。

“是啊,不過楊大人所言詳實有據,卻也不像是編造,也許他真的來自那大華天國……很多道理,我也不是很明白,得慢慢地想,不過正如楊大人所說,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細流無以至江河,所有的事只得一點點得來,不管做多少,總比不做強。”

“哈哈,學生也對他那科學院很感興趣,待太學開這一學科之時,倒是要去看看……”

“唉!終究是小道……”

兩人說了幾句,便登車離去。

此次在衆人看來再尋常不過的一次拜會,不過是這個時空的歷史長河中濺起的一朵浪花,很少有人知道它的意義,甚至很少有人知道有這件事。只有在李綱晚年的著作《汴梁廣記》中略有提及,他笑稱,此次七夕拜會,原本政見相差萬里的兩人,便如那牛郎織女一般,開始有了相聚之機,之後的志同道合、分道揚鑣、求同存異等等諸事,皆始於此時……

這自是後話暫且不提。

周侗等人回來之後,吃過飯,魯智深拿出一副麻將牌,興沖沖地招呼大家一起去玩。麻將牌在皇宮、大臣家推開之後,如今已普及到京中各大戶人家,古人生活節奏較慢,這樣的遊戲有着很大市場,現下市面上已有麻將牌出售,而且價格不菲。魯智深買的這副牌,包裝精美,做工精緻,還附有規則說明。周侗、魯智深、周若英三人坐好之後,便輪流記下規則,待傳到楊帆之手時,楊帆自是不用看的。魯智深疑惑道:“大人玩過這玩藝?”

楊帆笑道:“這東西就是我弄出來的,自然玩過。”

魯智深聽了此言拍腿道:“這玩藝挺貴的,大人何不等段時間,莊子建好之後,咱們自己製作出售。”

楊帆笑道:“這不過是個玩物,能掙多少錢?莊子建好後還是先生產咱們實驗的東西。”

“嗯,只是那琉璃還是達不到要求。”

“慢慢來吧,抽空去找幾個大食人,看能不能挖幾個工匠來。”

……

衆人一邊說話,一邊打牌。臨近傍晚時,林沖帶了娘子來到這裡,衆人方纔散去。林娘子如今已懷孕八個多月,過不了多久即便生產,林沖也剛剛升任虞侯,一家人算得上是雙喜臨門。衆人坐在前院客廳之內說了一會話,便留了林沖夫婦在此吃飯,然後出去張羅晚飯和飯後的活動節目。

在宋朝,七夕又叫“乞巧節”,是因爲這天有一項非常重要活動:“乞巧”。

吃過晚飯,女人們便來到庭院中搭建的紅筵前,筵上擺放了摩侯羅、花瓜、酒炙、筆硯、針線,有的還有歷代神童的詩作。玩樂一會後,待到月亮升起,她們便焚香列拜,名曰“乞巧”。

爽天如水,玉鉤遙掛。

院子裡,秋霜、櫻桃領了幾個丫鬟下人,對月穿針引線,據說若是一口氣能連穿九個針孔,就算“得巧”,只可惜幾人之中,只有櫻桃“得巧”;其餘之人則不甘心,又同周若英、林娘子一起,拿了一個小盒,各自去倉庫裡抓了一隻蜘蛛放入盒內,據說明天一早,若是盒內蛛網結得圓正,也爲“得巧”。

一衆男人自然沒有這些講究,楊帆乾脆命人將酒菜擺在了院裡,同魯智深、林沖、岳飛一起“舉杯邀明月”。

乞巧節是大宋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日,在楊府衆人對月乞巧、舉杯邀月之時,大宋千家萬戶多是“天涯共此時”,即使是皇家也不例外。

七月初七,皇宮後苑搭起五彩乞巧樓,鄭皇后領了趙佶的一衆女兒,早早地等在那兒。夕陽漸漸沒入宮牆,只餘下紅彤彤的幾片彩掛在天際,衆帝姬便在這夕陽的餘光裡端坐在乞巧樓前,等待趙佶到來。歷史上,這是一羣命運悲慘女子,“靖康恥”,恥辱的不僅僅是北宋滅亡,徽欽二帝被俘,更是這羣代表着大宋尊貴之軀的帝姬,被外族肆意的蹂躪……

只是,此時她們並不知道自己的命運,幸福的歡笑始終掛在臉上。

天剛剛摸黑,趙佶駕到。鄭皇后領了衆人,起身接駕。

趙佶情緒很好,雖說他不是一個好皇帝,卻絕對是一個好父親,尤其是對自己的這些女兒疼愛有加。放下皇帝的威嚴,趙佶同女兒們說笑了一番,什麼哪個帝姬又變漂亮了,哪個帝姬該招駙馬了等等,一時將場面弄得嘰嘰喳喳,笑聲不斷。

此時,彎月剛剛掛上天空,夕陽西下之處,還餘下一絲光亮。

“時辰尚早,臣妾安排了歌舞,請皇上觀賞”鄭皇后道。

“哈哈,如此甚好,請衆帝姬坐吧,同朕一起觀賞。”趙佶笑道。

“請衆帝姬入座……”趙佶一側的小黃門尖聲喊道。

絲樂聲起,舞姬魚貫而入,霓裳雲袖,翩然起舞……

曲終舞散,趙佶習慣性地點了點頭表示讚許,鄭皇后笑了笑,朝樂師示意繼續。絲竹之聲再起,另外幾名宮女施然飄到臺上,跳了一曲風格略異的舞蹈。表演完了之後,趙佶依然是不置可否的點了點頭。等第三曲下來,趙佶已明顯有點厭了,揮手讓宮女退下後,言道:“時候差不多了,讓衆帝姬乞巧去吧!”

鄭皇后應聲稱諾,便帶領衆帝姬前去乞巧樓前,焚香跪拜……

此時,趙佶望了望眼前空着的舞臺,似是有些出神,手輕輕地拍腿哼道:“清風笑……竟惹寂寥……豪情還剩一襟晚照……”

鄭皇后那邊,乞巧之後,各人也拿出了針線,對月穿引起來。

月光算不得皎潔,月下的大宋子民自是不可能人人得巧。

同樣的月光下,醉杏樓,唐盼兮的漱玉閣內,牆上釘了九枚已穿了紅線的鋼針,已摘下面紗的唐盼兮,望着窗外的月亮,嘴角帶着詭秘的微笑,喃語道:“倒是真的來了……”

也在同樣的月光下,五百里外的水泊梁山,剛剛從大戶借糧歸來的宋江衆人,正在大碗喝酒,大口吃肉,大秤分金銀……

歷史的長河便在這月下,靜靜地流淌着,楊帆的到來,似是在河中濺起了一朵浪花,然而,河水依舊沿着原來規跡平靜地流淌着……

......

七月初八,楊帆放下些許瑣事,同魯智深來到城外一個偏遠的院落。院落裡壘起了兩個小型磚窯,魯智深僱傭了幾名窯工,按楊帆給出的配方在此實驗生產水泥與玻璃。此時,水泥燒製的較爲成功,而燒製出的玻璃則雜質太多,達不到楊帆的要求。對此,楊帆也沒有多少辦法,自己只知道大體的生產原料與工藝,要想生產出高透明度玻璃,除了反覆的實驗外,就是找個熟悉此類工藝的大食人。楊帆禁不住想起了那明月樓的胡蝶兒來。

七月初九,休沐結束,楊帆開始上朝治事。軍器監諸多事務,仍按計劃有條不紊地進行。新軍器的生產,一來因爲相對保密,二來因爲童貫給出的生產目標主要是火炮,所以有些計劃倒不用急着推進。楊帆這幾天則向朝庭上了一道在建立新式鋼鐵廠的摺子,合格的鋼材是武器製作以及工作展的基礎,以目前大宋的鋼鐵生產能力顯然達不到楊帆的要求。這道摺子得到了大部分大臣的支持,尤其是蔡攸、李誡,嚐到了軌道甜頭的他們,自然有了更多的修建計劃,這些計劃的實施離不了大量鋼鐵的支持。而楊帆摺子裡新式鍊鋼的方法,對生產質量及數量的預期,則讓蔡京等宰輔眼光亮,任何物資的大量生產,符合他們宣揚豐亨豫大、富饒安樂、太平盛世的說法,只要不損害他們的利益,這樣的政績,他們一般都身先士卒地去搶奪,何況這裡面操作起來,自會有諸多的好處可撈。

經過幾次朝會的討論,這個被楊帆命名爲“大宋第一鋼鐵廠”的生產項目確定了下來:王黼提舉,工部負責,楊帆本被任命爲副提舉,但他接下來的事情太多,所以辭了任命,自薦了個“技術顧問”之職——顧問麼,自然不用去做什麼具體工作,那些亂七雜八的事,你們先做着,等有不明白的再來問我。

相對於鋼鐵廠這事,楊帆更感興趣的是太學科學院的籌建。

望日朝會之後,太子趙桓、太師蔡京,叫了楊帆一起研究此事。這段時間,趙桓從各地招攬了許多能工巧匠供楊帆選擇,蔡京也在城南辟雍設立了教學場所。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楊帆決定七月二十這天,對這些工匠進行一次面試,看看他們的情況,當然,他不打算將任何人淘汰掉,只想看看他們的能力如何——畢竟這個時代太缺這樣的人才。

爲此,楊帆所擬的面試題目也呈給了趙桓,並請趙桓提前至衆工匠之手。面試的題目有兩個:一個是自己有什麼特長,明或製造了什麼東西。第二個則是:樹上的蘋果,成熟後爲什麼會落到地上。

看到這兩道面試題目,趙桓有些呆。禁不住問道:“大人這第一題好說,可這第二題實在是……蘋果成熟後自然會落在地上,這也算是問題?”

“哈哈,自然算得,這個問題的答案是他們學習的基礎,讓他們先思考一下。”

“可爲什麼會落在地上……”趙桓仍是好奇。

“簡單地說是引力……”

“引力?”趙桓仍是不明白。

“是的,只是這個問題卻不是一時半會能講明白,殿下可自己先思考思考,等正式授學之時,我再詳細地解釋……”楊帆道。

“這……喔...好吧!倒是真想看看他們的答案。”趙桓回道。

幾天過去,面試如期進行……

第一百〇六章 暴雨第三六七章 都是豬隊友第三六八章 亂第三一二章 真正的較量( 一)第二三七章 第一槍第二八二章 犧牲第二九三章 遭遇戰(上)第三十一章 逃婚第二十六章 高手第二二O章 初冬(上)第一五〇章 保鏢第七十三章 金鼓鳴第四十一章 淨風堂第一八二章 告捷第一五八章 明教教主(上)第一六二章 出谷第二九九章 劫信第一八五章 折將第三五三章 平州(上)第二六三章 光亮與陰影第一二六章 伏誅第三四四章 尾聲(四)第四章 古代有風險第二一一章 震懾第八十四章 與子偕老第三一七章 真正的較量(六)第三三六章 爭位(下)第二九七章 奇襲第三四九章 駙馬(三)第四十章 拳頭、規矩第二六三章 光亮與陰影第一九五章 我的法子第三四一章 尾聲(一)第三四七章 駙馬(一)第二十九章 請柬第十四章 樞密院第二六三章 光亮與陰影第七十六章 計中計第三十二章 詩會(上)第一八九章 迷惘第六十章 照夜玉獅子第三九二章 引狼入室(上)第二O四章 宣撫江南(上)第三二一章 燕雲會(四)第一二五章 收網第三六四章 除患於未然第三六一章 靖康(下)第七章 師徒第二二七章 銷贓第三九九章 最後的武士第三三四章 燕雲會(十四)第一九一章 禍水北引第三十八章 綠野魔蹤(上)第三一六章 真正的較量(五)第三四二章 尾聲(二)第三六三章 問計第九十八章 不可能的任務(上)第二二四章 稀粥第十一章 表演第十五章 醉杏樓第三四二章 尾聲(二)第十六章 臨江仙第二六七章 分權第一百〇二章 勝敗第六十九章 潘訓班第二五四章 暗渡陳倉(一)第二二八章 貓鼠(一)第二九五章 遭遇戰(下)第一百〇一章 斬首(下)第二八一章 難題第十二章 若英第二七八章 三十功名塵與土第三六四章 除患於未然第二O七章 我種下一顆種子,如今結出了果實第三四三章 尾聲(三)第三五八章 黑雲壓城(上)第一七四章 蟲臂拒轍,初戰告捷第三O六章 蕭幹之計(下)第二三二章 貓鼠(五)第二二二章 初冬(下)第一九五章 我的法子第一六九章 檄愈頭風,兵兇城危第三三七章 燕雲會(十七)第二一六章 大財力、大氣魄第三六九章 識相?第三十六章 神工樓第三三三章 燕雲會(十三)第一四七章 傳功第七十六章 計中計第一七九章 聰明誤第一七六章 虎穴第一五六章 神功第二四九章 銀行第三六O章 靖康(上)第三六二章 戰和第三八O章 決戰的前奏第四十二章 換俘第二六三章 光亮與陰影第四十九章 以彼之道第二十一章 人約黃昏後
第一百〇六章 暴雨第三六七章 都是豬隊友第三六八章 亂第三一二章 真正的較量( 一)第二三七章 第一槍第二八二章 犧牲第二九三章 遭遇戰(上)第三十一章 逃婚第二十六章 高手第二二O章 初冬(上)第一五〇章 保鏢第七十三章 金鼓鳴第四十一章 淨風堂第一八二章 告捷第一五八章 明教教主(上)第一六二章 出谷第二九九章 劫信第一八五章 折將第三五三章 平州(上)第二六三章 光亮與陰影第一二六章 伏誅第三四四章 尾聲(四)第四章 古代有風險第二一一章 震懾第八十四章 與子偕老第三一七章 真正的較量(六)第三三六章 爭位(下)第二九七章 奇襲第三四九章 駙馬(三)第四十章 拳頭、規矩第二六三章 光亮與陰影第一九五章 我的法子第三四一章 尾聲(一)第三四七章 駙馬(一)第二十九章 請柬第十四章 樞密院第二六三章 光亮與陰影第七十六章 計中計第三十二章 詩會(上)第一八九章 迷惘第六十章 照夜玉獅子第三九二章 引狼入室(上)第二O四章 宣撫江南(上)第三二一章 燕雲會(四)第一二五章 收網第三六四章 除患於未然第三六一章 靖康(下)第七章 師徒第二二七章 銷贓第三九九章 最後的武士第三三四章 燕雲會(十四)第一九一章 禍水北引第三十八章 綠野魔蹤(上)第三一六章 真正的較量(五)第三四二章 尾聲(二)第三六三章 問計第九十八章 不可能的任務(上)第二二四章 稀粥第十一章 表演第十五章 醉杏樓第三四二章 尾聲(二)第十六章 臨江仙第二六七章 分權第一百〇二章 勝敗第六十九章 潘訓班第二五四章 暗渡陳倉(一)第二二八章 貓鼠(一)第二九五章 遭遇戰(下)第一百〇一章 斬首(下)第二八一章 難題第十二章 若英第二七八章 三十功名塵與土第三六四章 除患於未然第二O七章 我種下一顆種子,如今結出了果實第三四三章 尾聲(三)第三五八章 黑雲壓城(上)第一七四章 蟲臂拒轍,初戰告捷第三O六章 蕭幹之計(下)第二三二章 貓鼠(五)第二二二章 初冬(下)第一九五章 我的法子第一六九章 檄愈頭風,兵兇城危第三三七章 燕雲會(十七)第二一六章 大財力、大氣魄第三六九章 識相?第三十六章 神工樓第三三三章 燕雲會(十三)第一四七章 傳功第七十六章 計中計第一七九章 聰明誤第一七六章 虎穴第一五六章 神功第二四九章 銀行第三六O章 靖康(上)第三六二章 戰和第三八O章 決戰的前奏第四十二章 換俘第二六三章 光亮與陰影第四十九章 以彼之道第二十一章 人約黃昏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