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楊家的百戰雄兵

bookmark

天波楊府對於東京城的人來說是英雄般的存在,當年遼景宗發兵十萬攻雁門。老令公楊業領數千騎兵從西陘而出,繞到雁門關以北,往南突襲遼軍,與潘美前後夾擊,大敗遼兵,殺死遼國駙馬侍中蕭咄李,活捉馬步軍都指揮使李重海。

自此楊業在遼軍中聲威大震,契丹人但凡見到楊業旗號,即刻逃遁。鎮戍邊疆的主將大多妒忌,有人甚至暗中上書誹謗楊業,宋太宗閱畢後,從不多問,封好奏章交給楊業,以示對其信任,這就是太宗的御下手段。

主將之間相互嫉妒排擠也迫使了楊家尋找外援,西北大族雲中折家就是最好的助力,兩家互結姻親,楊府的老太君就是折家人折賽花。

趙禎實在搞不懂佘太君是怎麼來的,因爲根本就沒有這個人,很有可能是歷史話本的演變把折讀成了佘。

一個蒼老的夫人坐在上首慈祥的看着趙禎道:“老身多謝太子殿下把楊家不成器的子孫送回來,咳咳,老年歲大了身體力不濟,文廣你和太子相熟代我好生招待殿下!”

“老婦人請便!”趙禎趕緊起身行禮,在大宋年紀大也是一種資本,五十養於鄉,六十養於國,七十養於學,而且還會受到皇帝的賞賜等等諸多福利。

“孫兒領命!”楊文廣以軍禮答應道,不愧是將門,祖孫之間的對話都是用的軍中方式。

等老太君走了之後,趙禎纔回過神來,她好像根本沒有什麼上打昏君下打逆臣的龍頭柺杖,如果不看她的衣着恐怕就是一個簡單的老婦人,只不過眼中的精光卻是老婦人不該有的。

另一邊楊文廣看着跪在地上的兒子怒道:“不爭氣的東西!好好的將門子弟非要學文人一般騷姿弄首!”

“孩兒知錯了,大人今晚能不能放孩兒去大相國寺?”

趙禎無語的望着這對父子,而十八九歲的楊文廣,十五歲的楊懷玉,真是奇葩的組合,況且騷姿弄首是用來形容女子的,怎麼能說自己的兒子?!

“懷玉大晚上的去相國寺作甚?”趙禎奇怪的問道,畢竟晚上不會有人去上香,最多是去南門大街的夜市閒逛。

“相國寺對面的春風樓請來了廬州的蘇大家,才貌雙絕一時無兩啊!”

趙禎震驚的望着眼前十五歲的楊懷玉,這小子裝文人站在南門大街上呻吟着《虞美人》居然是爲了什麼廬州名妓蘇大家,將門難道就真的是這樣?

楊文廣氣的捋起袖子就和兒子扭打在一起,那叫一個天昏地暗日月無光,趙禎站在一旁冷冷的看着楊家的鬧劇,直到兩頭熊貓的出現纔出聲道:“楊文廣你放肆!!”

怒喝聲把身後的彭七嚇了一哆嗦,太子殿下今天是怎麼了,人家父子掐架和你有什麼關係?

趙禎的怒喝讓楊家父子惶恐的趴在地上:“文廣駕前失儀請太子恕罪……”

“你這是駕前失儀?你是撒潑打滾揣着明白裝糊塗!當初孤與你在大相國寺相遇,你百般激將想要探明孤的身世,現在又和你兒子演戲,假裝將門都是廢物,你當孤是瞎子看不出來嗎?!

一次就算了,只當你是好奇心太重,可現在看來你是心機太重!將門虎子什麼時候混到你這種地步了?難道我大宋的將門都是這樣的廢物?那大宋還有什麼指望,當年老令公楊無敵的名頭都被你丟盡了!”

趙禎看也不看跪在地上緊緊攥着拳頭的楊文廣轉頭就走,天波楊府真是讓他失望,現在的將門居然要靠這種撒潑打滾的小伎倆展現自己的無能以求自保的程度。

“太子殿下教訓的是!!但文廣也是不得已而爲之,將門已今非昔比。如果殿下肯給我機會,文廣定能向您解釋!”

趙禎停下腳步轉頭道:“你只有一次機會,還和孤玩心機就滾回雲中混軍功去吧!”

彭七這才知道,原來太子殿下看穿了楊文廣的將門伎倆,心中感嘆果然太子就是不一樣。

趙禎不自在的看着彭七的崇拜目光一陣臉紅,自己也是試探而已,沒想到楊文廣的火爆性子還真的被點燃了。

他從不敢小看古人的智慧與頭腦,當初被楊文廣激將他也是事後回憶才發現諸多疑點,這小子聰明的把自己包裝成一個紈絝子弟,爲的就是激怒自己從而自報家門,他與劉從德不同,楊文廣精明的像個狐狸,而劉從德是真傻!

漫步在楊府的花園中,一條碎石小路蜿蜒的通向後院的深處,天波楊府非常大,而小路通向的正是楊家的家廟孝嚴寺,看着金光閃閃的牌匾和門口的兩隻威武的石獅趙禎道:“這是太宗的手筆吧!”說完就對牌匾行禮。

楊文廣看着一絲不苟的太子心中起伏,這一禮不光是對太宗的孝義也是對祖父的敬重:“太子殿下,此處便是楊家忠烈的靈位之所。”

趙禎點了點頭邁步而入,映入眼簾的是高聳的山牆和整齊的牌位,從楊家先祖到老令公楊無敵再到楊延昭,一座座牌位彷彿是在向後人述說着他們的累累戰績。

一直跟在後面的楊懷玉跪倒在蒲團上恭敬的三叩首,一掃先前的酸腐氣,只有將門子弟的英傲。

楊文廣擡手虛引,帶着趙禎來到孝嚴寺的後院,一陣喊殺聲把彭七嚇了一跳,這種發自肺腑心懷必殺之心的喊叫可不是裝腔作勢,順手就把趙禎護在身後,機簧脆吟腰間的佩劍就彈出一節露出陣陣寒光。

趙禎伸手就把彭七的佩劍按入劍鞘:“楊家人又不是傻子,在這裡刺殺孤只會讓他們滅族,你想什麼呢!”

楊文廣憨笑道:“太子說的是,不過彭大哥倒是好反應。這些是我楊家的親兵,個個都是百戰餘生的悍卒,也是我楊家的所有家底。”

一羣中年人站在院中彷彿是一羣猛獸,眼睛下意識的打量着來人的要害,彷彿下一刻就會撲上取其性命一般。

彭七羨慕的打量着這些老兵道:“比起太子三衛來,這纔是真正善於廝殺的猛士!”

“這算啥,你們還沒見到老九叔他們,那纔是真正的百人敵!”楊懷玉驕傲的說道,但隨即遭到楊文廣一頓暴慄,尷尬的轉頭道:“都是當年跟隨家祖的親兵罷了,沒有懷玉說的那麼厲害……呵呵。”

解釋就是掩飾,掩飾就是確有其事!別說趙禎就連彭七也不相信他的話。

幾十人的隊伍給人有成千上萬的感覺,趙禎敢肯定的說,沒有真正的百戰雄兵根本訓練不出這樣的猛士,九個人身上散發出的殺氣比陳琳那個特務頭子的殺氣更重,這些纔是真正從屍山血海中爬出的猛人。

他們打量着自己的時候,趙禎明顯感覺到視線掃過的地方起了一層的雞皮疙瘩,就像被冰冷的匕首觸碰過,寒冷而鋒利。

第一千九百九十六章宋軍的弱點第兩千二百一十九章三司會審第九百三十一章皇位需要大多數的支持第五百九十二章張儉的取捨之道第兩千二百九十九章漢家變了第兩千五百二十一章祭天傳位第八百二十五章大宋將門無孬種第兩千零二章青塘就是另一個西夏第九百章興慶府的動盪(下)第兩千五百一十三章出乎意料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天水趙氏的家風第七十一章太子的力量第一千九百七十三章看不見的較量第六百第五十五章進退之道第八百零四章大宋的強硬第一千七百二十七章草原上的噩耗第四百五十八章大宋的“賀禮”第一百五十二章大航海時代第一千五百零六章基督分裂第三百九十三章夜襲第七百九十九章天下大同第一千零三十八章在沉默中爆發的敦良第五百八十三章遼人發兵第二十四章師妹王柔第一千七百三十九章大宋的說客第四百五十二章老子就是神!第兩千一百四十三章利益的交換第八十三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第一千零四十四章大宋的學問第一千七百三十九章大宋的說客第一百三十二章鬥法第九百零五章千牛衛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寰宇無敵第五百六十七章守夜暗流來第七百一十章獻俘卸甲第九百五十九章歸於王化第六百六十六章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第一千九百九十章劉渙的心路(下)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皇宮中的一場火第八百零五章語出驚人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蔡伯俙與韓琦第六十八章太子的心思第八百八十四章皇帝的“情書”第一千四百三十章不可敵第兩千二百四十七章太祖太宗的臉面第七百二十九章蹴鞠的魅力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睦鄰友好”第五百五十一章輸贏未定第兩千章時代的束縛第二百四十五章御覽試卷第一百二十章溜門撬鎖第一千八百九十章兒子不如老子第兩千五百五十三章李將軍鼠三第八百一十三章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九章趙恆的心思第七百五十六章宋與遼第一百九十九章有緣無份第兩千四百九十三章三才的哭泣第五百二十五章遼夏戰事起第四百一十四章各懷心思的遼朝母子第一千五百九十九章破局第三百八十七章彩雲之南,是是非非第一千三百零六章楊懷玉的桎梏第七百九十九章天下大同第五百四十二章皇帝首先是個人第兩千零八十章水落石出第一千零二十三章大宋故人來第一千八百七十一章佛陀之隕第一百八十四章連降五級第五百九十三章夏竦與包拯第七百四十九章華夏的可怖歷史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十八條街的差距第五百五十九章打破時代寧靜的鳴笛(下)第兩千五百七十章大宋的站位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換一條路第兩千四百零三章沉默中的爆發第一千三百七十章遼朝兵力有幾何?第兩千一百一十三章“釣魚”第一千七百六十四章“三山夾兩盆”第一千七百二十二章第一顆棋子的重要第一千零八十七章修長城,城難修第七百一十六章特殊的常朝第一百五十一章蔡伯俙的野望第八十五章智慧宮第兩千二百八十八章牆倒衆人推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掉進深淵的人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蔡伯俙進宮了第兩千六百二十七章等兒子等出了麻煩第兩千二百六十九章賭徒的最後一搏第兩千二百五十四章東京來客第兩千零三章西進的種世衡第三十三章最後一課第六百四十章皇后之心第兩千五百五十五章大宋的新疆路第一百一十章將門的生意經第二白九十七章困獸第一千四百六十章遼計(上)第二百七十九章皇帝,武將,西征第一千九百五十六章孔宗願的妥協第兩千六百一十七章三教的淵源
第一千九百九十六章宋軍的弱點第兩千二百一十九章三司會審第九百三十一章皇位需要大多數的支持第五百九十二章張儉的取捨之道第兩千二百九十九章漢家變了第兩千五百二十一章祭天傳位第八百二十五章大宋將門無孬種第兩千零二章青塘就是另一個西夏第九百章興慶府的動盪(下)第兩千五百一十三章出乎意料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天水趙氏的家風第七十一章太子的力量第一千九百七十三章看不見的較量第六百第五十五章進退之道第八百零四章大宋的強硬第一千七百二十七章草原上的噩耗第四百五十八章大宋的“賀禮”第一百五十二章大航海時代第一千五百零六章基督分裂第三百九十三章夜襲第七百九十九章天下大同第一千零三十八章在沉默中爆發的敦良第五百八十三章遼人發兵第二十四章師妹王柔第一千七百三十九章大宋的說客第四百五十二章老子就是神!第兩千一百四十三章利益的交換第八十三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第一千零四十四章大宋的學問第一千七百三十九章大宋的說客第一百三十二章鬥法第九百零五章千牛衛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寰宇無敵第五百六十七章守夜暗流來第七百一十章獻俘卸甲第九百五十九章歸於王化第六百六十六章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第一千九百九十章劉渙的心路(下)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皇宮中的一場火第八百零五章語出驚人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蔡伯俙與韓琦第六十八章太子的心思第八百八十四章皇帝的“情書”第一千四百三十章不可敵第兩千二百四十七章太祖太宗的臉面第七百二十九章蹴鞠的魅力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睦鄰友好”第五百五十一章輸贏未定第兩千章時代的束縛第二百四十五章御覽試卷第一百二十章溜門撬鎖第一千八百九十章兒子不如老子第兩千五百五十三章李將軍鼠三第八百一十三章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九章趙恆的心思第七百五十六章宋與遼第一百九十九章有緣無份第兩千四百九十三章三才的哭泣第五百二十五章遼夏戰事起第四百一十四章各懷心思的遼朝母子第一千五百九十九章破局第三百八十七章彩雲之南,是是非非第一千三百零六章楊懷玉的桎梏第七百九十九章天下大同第五百四十二章皇帝首先是個人第兩千零八十章水落石出第一千零二十三章大宋故人來第一千八百七十一章佛陀之隕第一百八十四章連降五級第五百九十三章夏竦與包拯第七百四十九章華夏的可怖歷史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十八條街的差距第五百五十九章打破時代寧靜的鳴笛(下)第兩千五百七十章大宋的站位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換一條路第兩千四百零三章沉默中的爆發第一千三百七十章遼朝兵力有幾何?第兩千一百一十三章“釣魚”第一千七百六十四章“三山夾兩盆”第一千七百二十二章第一顆棋子的重要第一千零八十七章修長城,城難修第七百一十六章特殊的常朝第一百五十一章蔡伯俙的野望第八十五章智慧宮第兩千二百八十八章牆倒衆人推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掉進深淵的人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蔡伯俙進宮了第兩千六百二十七章等兒子等出了麻煩第兩千二百六十九章賭徒的最後一搏第兩千二百五十四章東京來客第兩千零三章西進的種世衡第三十三章最後一課第六百四十章皇后之心第兩千五百五十五章大宋的新疆路第一百一十章將門的生意經第二白九十七章困獸第一千四百六十章遼計(上)第二百七十九章皇帝,武將,西征第一千九百五十六章孔宗願的妥協第兩千六百一十七章三教的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