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二百四十七章太祖太宗的臉面

bookmark

蔡伯俙的支持是必然結果,趙禎從一開始就知道這個他最瞭解的人不會辜負自己,帝國資本主義是大勢所趨,同時也是趙禎留給大宋天家的最大依仗。

蔡伯俙無疑是大宋最爲聰明的臣子,相比蘇家父子以及范仲淹等朝臣,蔡伯俙這麼多年從朝堂上或是黑手中,甚至是商場上摸索下來的經驗要遠超他們。

但這些並不是最重要的,蔡伯俙的優勢在於他和趙禎之間相處的時間,以及特殊的關係。

外戚之家不在少數,但趙禎卻唯獨以蔡伯俙爲重,最主要的原因見是趙禎對他的信任,之前蘇軾已經證明了他的價值,但卻無法做到如同蔡伯俙這般的左右逢源,也做不到如同他一般的分析事態發展。

蘇軾是以穩爲主的典型代表,他不願冒太大的風險,只是在自己擁有絕對把握的時候才願意動手,這一點和蔡伯俙相去甚遠。

當然趙禎也沒有責怪蘇軾的意思,畢竟他的一切都是建立在完善的機會出上,有時底牌太好也不是一件好事。

當年蔡伯俙打拼的時候可是什麼都沒有,全部都是他自己打拼出來的,所以他不怕冒險一搏,在許多時候有膽氣劍走偏鋒,大不了從頭再來便是,當初他也是一無所有的打拼出來的。

蔡伯俙當年的趨炎附勢已經被趙禎打磨的乾淨,他的圓滑趙禎卻不願太過改變,圓滑是一個人的護身符,也是他蔡伯俙給自己留下的一條退路。

不止一次蔡伯俙對趙禎說過,他不願家中子嗣入朝爲官,更不希望他們蔭恩入仕,所以至今妙元的孩子們沒有一個官身,趙禎也沒有賞賜任何爵位。

蔡賢唯一值得驕傲的身份便是太子伴讀,這個身份一直延續到了現在,即便是趙旭已經開始總攬大政的時候依舊沒有去除,蔡賢依舊能夠在三日資善堂會講的時候出現在東宮之外等候趙旭。

兩人之間的關係要比趙禎和蔡伯俙當年要差一點,畢竟趙旭相比趙禎要“守規矩”的多,而蔡賢比起他父親蔡伯俙也要木訥了些。

不過兩人之間依舊保持着極好的友誼,每每趙旭出城狩獵之時必會邀請蔡賢相伴,且比其他的宗室勳貴子弟都要情景,這麼多年下來,兩人之間的關係已經“很鐵”了。

趙禎和蔡伯俙大抵都是上了歲數的人,聊着聊着便把話題從東城豪門和帝國資本的身上牽扯到孩子。

每當談起這個話題,趙禎和蔡伯俙兩人都是驕傲的。

趙旭,趙昀甚至是趙靈的出色自不用說,一個是大宋未來的接班人,另一個則是在海外擁有自己打拼下來的土地,說是裂土封王也不爲過,至於趙靈嫁了一個好夫婿當然也是極好的。

至於蔡賢,蔡伯俙也是驕傲的“上了天”,端着酒盞對趙禎得意的說道:“官家,別看蔡賢無官無爵,但腦子裡的才智可是天下少有,智慧宮中的書籍他便掌握了大半,腦子裡的想法可比臣要天馬行空的多!您不知道,他甚至說人能飛起來!還真的飛了!”

趙禎楞了一下:“飛起來?還真的飛起來了?!”

蔡伯俙哈哈大笑道:“官家便是您這般見多識廣也未曾聽說過吧!臣不敢對旁人說,怕旁人把臣當作是瘋子!可他真的和太子搗鼓出了一個能讓人飛起來的東西,巨如鳥翼,以綢布爲羽,以堅竹爲骨,滯空數百米徐徐而落,輕如鴻羽!”

“這小子還真的成了?!”

趙禎的話讓蔡伯俙戛然而立:“官家您出的主意?!”

趙禎苦笑道:“那叫滑翔機,是朕在趙旭趙昀兒時說的構想,只要高度足夠,擁有足夠的面積便能在空中翱翔一會……”

蔡伯俙有些冒昧的盯着趙禎道:“官家,您的腦子裡到底裝着什麼東西?!賢兒和太子費心巴力做出來的東西居然是您數十年前便有的想法!”

趙禎拍了拍蔡伯俙的臉哈哈大笑道:“朕的腦子裡可是有着格物的大智慧,但不得不說,賢兒的腦子裡的東西也不比朕的差,朕只是有這個想法,而他卻能付諸實踐還真的做出來了,朕佩服他!我等當滿飲此杯,爲子孫賀,飲勝!”

蔡伯俙點了點頭道:“官家所言有理,爲子孫賀,飲勝!”

兩更一飲而盡之後,蔡伯俙又神神秘秘的小聲道:“官家這滑……什麼機是您想出來的,可賢兒還有一個想法,說是若能把蒸汽機變小了,有了足夠結實的東西,便能讓這什麼雞能夠平地而起,扶搖天地之間!最近太子和賢兒沒事的時候還在摸索呢!”

噗…………趙禎一口酒噴在蔡伯俙的臉上,指責蔡伯俙道:“讓他兩人該幹嘛幹嘛去,莫要在研究這什麼雞了!賢兒喜格物,便去格物院好生學習,以後可爲國士!莫要在這東西上浪費時間!”

蔡伯俙被趙禎一口酒噴醒了,隨即點頭道:“臣也覺得這是浪費時間,只要格物到了時候,說不得這什麼雞就自己出現了,這般刻意反倒是本末倒置!官家您勸勸太子,臣回家教訓賢兒,讓他倆早早打消這個念頭!”

趙禎望向蔡伯俙,瞧見他清新的模樣點頭道:“你這才清醒過來,賢兒是個好苗子,朕希望他成爲格物院的第一位國士,接着帶出來更多的國士,爲我大宋之昌隆出力!”

蔡伯俙小聲問到:“官家,國士算幾品官?”

趙禎瞪了蔡伯俙一眼:“格物院早就設有國士一職,乃是朕親手封印掛樑,要想知道讓蔡賢自己憑本事去摘下來!”

蔡伯俙連連點頭,能讓官家親自封印掛樑,那定然是品級不低的。

“官家,咱們什麼時候動手?臣這段時間離京已經能準備了不少,東城豪門已經快如網中魚了。”

趙禎笑了笑道:“不急不急,溫水煮青蛙纔是上上之策,若是讓他們還有跳脫的可能,那便是美中不足!”

“官家這次是下死手了?一點機會也不打算給他們留?可他們畢竟都是開國功臣之後,還有曹家地位特殊,這般……”

趙禎搖了搖頭:“朕不會讓他們太過悲慘,只是讓他們把產業交出來,沒打算抄家滅族,朕還要顧及太祖太宗的臉面。”

蔡伯俙長舒一口氣,喝了一口酒給自己壓壓驚…………

第兩千三百零五章仁青東“求學”第八百零一章禁臺與候臺第兩千二百六十三章割“韭菜”第七百七十一章大宋葫蘆裡的藥第一千九百五十八章角廝羅之叛第一千六百九十七章契丹的“識時務者”第四十章太子奏對第四百零二章皇宋通寶第二百五十八章軍武院與黑手第二百五十三章晏殊遭貶官,趙禎的心思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老兵迴歸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將星升起第九百八十章誰都不乾淨!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大家一起完蛋第六百第二十一章草原上的狩獵第六百二十一章宋軍突襲第五百零四章叛徒的直覺第兩千五百三十九章無法拒絕的理由第三百九十五章何爲正義?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海運與遷徙第九百九十一章倒打一耙的高麗人第五百八十三章遼人發兵第兩千三百四十一章戰爭的模式第兩千三百四十二章“非人”的王韶第一百一十二章威武個屁……第四百六十五章遼朝風雲第七百八十九章大宋的羊毛第一千二百零七章兵出奇謀第二百二十八章御書房中三兩事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兵出雄關第五百六十一章大宋子弟兵第兩千零五十七章河湟的未來第一千八百三十五章蘇軾的難題第一千八百五十五章內有隱秘第三百五十三章荒唐的敵襲第一千六百七十六章“漢家之固有領土”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炎宋興第兩千五百六十三章蔡伯俙的去處第一千九百九十二章漢人的史書第一千零八十五章內朝會第一百九十二章微服私訪計不成第八百七十五章步卒的精妙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不安分的倭人第六百二十二章奉聖州戰事第兩千四百零六章帝王的責任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君王的代價第兩千四百二十一章華夏西土第兩千一百五十六章各族入華夏第兩千五百七十九章“下棋”與“觀棋”的人第七百六十四章上京黑手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遼東之土第二十九章別人眼中的垃圾卻是另一個人的寶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獵歸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西域之亂第一千九百五十章倆個選擇第六百一十章皇帝的對決第兩千五百六十章趙禎的“教化”第九百八十九章羨慕與仰視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下)第兩千四百五十二章皇駕中的狄青第兩千零二章青塘就是另一個西夏第二百七十章延州,延安!第四百五十九章小小的青鹽第一千六百二十五章把事情鬧大第兩千五百七十一章雄關如鐵第二百一十五章設宴羣臣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帝王的婚姻第兩千二百三十四章“暴力執法”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帝王頭顱飲濁酒第一千九百六十章中原佛門的衰落第兩千五百五十六章皇帝的手段第五百零二章最佳時機第四章內侍陳琳第兩千二百七十九章吐蕃少年第一千七百五十七章北方來使第四百三十八章負山之鬼第兩千一百二十七章全城而動第一千零二十八章強宋不需要解釋第兩千零一十五章烽火連天第一千一百零三章烏古乃的野心第七百一十九章神奇的羊毛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以退爲進第一百八十七章趙元佐第七百零六章天子大駕第四百零二章皇宋通寶第五百五十五章人總是有私心的第一百四十一章穆修第九百九十九章落榜學子大騷動第二百一十四章十里長亭,風雲際會第兩千零三章西進的種世衡第八百四十六章取捨之道第八百五十三章党項人的未來第兩千一百零四章狡兔三窟第一千九百九十五章時間與空間第兩千兩百零三章蔡伯俙的“肥缺”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去腐生肌”第二百七十八章大宋的戰前準備(下)第五百六十二章回歸正朔第一千六百九十七章契丹的“識時務者”第一百八十六在商言商
第兩千三百零五章仁青東“求學”第八百零一章禁臺與候臺第兩千二百六十三章割“韭菜”第七百七十一章大宋葫蘆裡的藥第一千九百五十八章角廝羅之叛第一千六百九十七章契丹的“識時務者”第四十章太子奏對第四百零二章皇宋通寶第二百五十八章軍武院與黑手第二百五十三章晏殊遭貶官,趙禎的心思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老兵迴歸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將星升起第九百八十章誰都不乾淨!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大家一起完蛋第六百第二十一章草原上的狩獵第六百二十一章宋軍突襲第五百零四章叛徒的直覺第兩千五百三十九章無法拒絕的理由第三百九十五章何爲正義?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海運與遷徙第九百九十一章倒打一耙的高麗人第五百八十三章遼人發兵第兩千三百四十一章戰爭的模式第兩千三百四十二章“非人”的王韶第一百一十二章威武個屁……第四百六十五章遼朝風雲第七百八十九章大宋的羊毛第一千二百零七章兵出奇謀第二百二十八章御書房中三兩事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兵出雄關第五百六十一章大宋子弟兵第兩千零五十七章河湟的未來第一千八百三十五章蘇軾的難題第一千八百五十五章內有隱秘第三百五十三章荒唐的敵襲第一千六百七十六章“漢家之固有領土”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炎宋興第兩千五百六十三章蔡伯俙的去處第一千九百九十二章漢人的史書第一千零八十五章內朝會第一百九十二章微服私訪計不成第八百七十五章步卒的精妙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不安分的倭人第六百二十二章奉聖州戰事第兩千四百零六章帝王的責任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君王的代價第兩千四百二十一章華夏西土第兩千一百五十六章各族入華夏第兩千五百七十九章“下棋”與“觀棋”的人第七百六十四章上京黑手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遼東之土第二十九章別人眼中的垃圾卻是另一個人的寶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獵歸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西域之亂第一千九百五十章倆個選擇第六百一十章皇帝的對決第兩千五百六十章趙禎的“教化”第九百八十九章羨慕與仰視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下)第兩千四百五十二章皇駕中的狄青第兩千零二章青塘就是另一個西夏第二百七十章延州,延安!第四百五十九章小小的青鹽第一千六百二十五章把事情鬧大第兩千五百七十一章雄關如鐵第二百一十五章設宴羣臣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帝王的婚姻第兩千二百三十四章“暴力執法”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帝王頭顱飲濁酒第一千九百六十章中原佛門的衰落第兩千五百五十六章皇帝的手段第五百零二章最佳時機第四章內侍陳琳第兩千二百七十九章吐蕃少年第一千七百五十七章北方來使第四百三十八章負山之鬼第兩千一百二十七章全城而動第一千零二十八章強宋不需要解釋第兩千零一十五章烽火連天第一千一百零三章烏古乃的野心第七百一十九章神奇的羊毛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以退爲進第一百八十七章趙元佐第七百零六章天子大駕第四百零二章皇宋通寶第五百五十五章人總是有私心的第一百四十一章穆修第九百九十九章落榜學子大騷動第二百一十四章十里長亭,風雲際會第兩千零三章西進的種世衡第八百四十六章取捨之道第八百五十三章党項人的未來第兩千一百零四章狡兔三窟第一千九百九十五章時間與空間第兩千兩百零三章蔡伯俙的“肥缺”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去腐生肌”第二百七十八章大宋的戰前準備(下)第五百六十二章回歸正朔第一千六百九十七章契丹的“識時務者”第一百八十六在商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