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四百五十五章瀘州的酒和火鍋

bookmark

狄青的話說的很清楚,意思也很簡單,即便是邊上的蔡伯俙等人也明白其中的道理,大宋越繁榮昌盛,所需要的武力便應該越強大。

角廝羅不過是疥癬之疾,畢竟參與的吐蕃實力在短時間內不會對大宋造成威脅,他們西遷吉慈尼本就是一場艱苦卓絕的戰鬥之旅。

但大宋並非沒有敵人,或者說暫時沒有出現敵人罷了,不知從何時開始,大宋的朝堂上下已經把敵人定位在了更西面。

吐蕃一直都不是大宋真正的敵人,高原上的吐蕃雖然易守難攻,但終究是能夠拿下的土地,可若是這片土地落入西面王朝的手中,那對大宋的壓力便可謂是強大的。

趙禎出於戰略考量奪取高原的計劃得到了朝臣的支持,西方一直不太平,塞爾柱和大秦之間的戰爭彷彿無窮無盡,雙方之間廝殺的頗爲激烈。

在倌驛中的小亭子裡,瀘州知州謝文運有些興奮,完全不似地方州府見到皇帝時的緊張與不安,他並不擔心自己治下出現問題,相反擔心官家沒有瞧見瀘州的變化。

謝文運是大宋較爲年輕的官員,之所以能坐上瀘州知州的位置實在是因爲他的才學,沒到一地都能把當地治理的井井有條,不光能治理地方,還能發展經濟。

他上疏朝廷,提倡經濟帶動民生,甚至提出“民富而明理”的論調,認爲地方百姓富裕起來之後,自然就明白道理,作奸犯科的人便會減少,鄰里之間也會相親相愛。

同時他也在極力的鼓勵地方百姓做生意,瀘州商會便是大宋出了名的商會之一,商會連接商戶,商戶團結一致,名聞大宋!

只不過謝文運的想法太過激進,受到了朝中不少人的斥責,認爲他是“利字當先”,甚至有人曲解他的意思,說他打算用“錢買來一切。”

畢竟謝文運的想法太過激進,也太過現實,在許多人看來這就是在嘲諷貧窮的地方州府,認爲窮的地方就一定混亂………………

有人曲解自然有人贊同,趙禎就是贊同他想法的人之一,這個年輕的官員很有想法,不光如此還把問題看得很透徹,大抵是看透了人心吧?

一個地方的富裕程度很大程度上影響當地的治安,這和環境理論一樣,大家都有錢了,自然就不會去偷竊別人。

瀘州發展的速度很快,這裡雖然屬於四川路,但距離長江較近,以山地爲主,但中部長江河谷爲最低中心,向南北兩岸逐漸升高。

瀘州城就在河谷之地,距離岷江非常近,這也使得此地的交通運輸極爲便利,蜀中的商賈不少都是選擇從瀘州出川。

謝文運極爲敏銳的抓住了這一點,商人多的好處便是經濟會被有意無意的代用起來,他在瀘州城中設立了專門的大集市,專門用作交易買賣之用,同時加大對地方勞動力的召集,把瀘州城的規模進行了擴大。

可以說瀘州是整個四川路外來人口最多的州府,這些勞力不光能提供給當地的工廠,還能做其他的事情,比如碼頭上的搬運工等等。

趙禎雖然沒有進入瀘州城,但他對瀘州城的瞭解可不少,謝文運極爲聰明的進行了城市規劃,有了大集市往來的商賈多了,工廠增加,人口增加,各行各業便緊隨其後的繁榮起來。

民以食爲天,瀘州的酒樓飯館便是在神都城中都是出了名的,而瀘州的另外一項特產便是酒水了…………

瀘州酒的釀造技藝,發源於古江陽,是在秦漢以來的川南釀酒發展這一特定歷史時空氛圍下,逐漸孕育,興於唐宋。

瀘州以盛產糯米、高粱著稱於世。

釀酒原料十分豐富,現在的瀘州便已經出現了“大酒”、“小酒”之分。

這種酒當年釀製,無需也不便貯存。所謂“大酒”,就是一種蒸餾酒,大酒是經過臘月下料,採取蒸餾工藝,從糊化後的高粱酒糟中烤製出來的酒。

而且,經過“釀”、“蒸”出來的白酒,還要儲存半年,待其自然醇化老熟,方可出售,即稱“侯夏而出”,這種施曲蒸釀、儲存醇化的“大酒”和後世的白酒已經極爲接近,算是大宋爲數不多的高度酒。

因爲這裡的商業發達,酒水品質高,瀘州的經濟在整個四川路也是首屈一指的存在,即便是和成都府相比也毫不遜色,三司在瀘州設了六個收稅的“商務”,其中一個即是徵收酒稅的“酒務”。

每年神都城從瀘州購置的酒水便有數十萬貫之多,這還不算朝廷和宮中的用度,即便是趙禎有時也喜歡小酌一下瀘州名酒。

謝文運在邊上只聽不說,這便附和一個文臣最基本的禮儀,遇到兵事的時候若是沒有才學便不要隨意開口。

雖然三十多歲的人,可看上去卻老成的多,舉止文雅站姿得體,給人一種很舒服的感覺,一直微笑沒有一點尷尬。

三才是頗爲欣賞這樣的人,懂規矩知分寸,即便是年輕有爲也不居功自傲,在官家面前不急不躁,不卑不亢。

趙禎落座亭臺之後,謝文運便讓人把酒菜端上來,這些酒菜都是來自瀘州城中最有名的酒樓掌勺製作,並且是帶着最新鮮的食材在倌驛中現場製作的。

謝文運知道趙禎的喜好也知道官家厭惡什麼,所有的食材皆是時下的新鮮食材,沒有任何富貴奢華的存在,雖然如此可選料卻是考究的。

所有的主材中,最紅火的便是一道火鍋,這東西是趙禎帶到大宋的,並且有了辣椒之後火鍋的味道便更爲引人注目。

只不過這個時代的四川路是沒有火鍋的,這裡有的只是從神都城傳來的涮鍋而已,並沒有四川火鍋的麻辣特色。

但在中間放着的這道火鍋卻完全不同,紅丹丹的鍋底不斷的冒着誘人的響起,單單是文道牛油的味道便已經讓趙禎受不了,邊上的蔡伯俙更是不爭氣的開始咽口水。

牛油是四川火鍋的靈魂,而之前大宋是無論如何也不可能用牛油做菜的,只是最近牛的數量不斷的增加,牛已經和羊一樣成爲最參見的牲畜,這纔有了牛油,也有了牛油火鍋。

第兩千三百二十七章康巴人的貢品第九十一章君臣父子話隋唐第一百一十三章怒髮衝冠憑欄處第九百九十一章倒打一耙的高麗人第兩千二百三十四章“暴力執法”第一百一十六章太子拆王府第八百五十四章入歸華夏有何不妥?第六百第五十八章殺人夜第八百九十章相思情愫千里傳?第兩千五百六十三章蔡伯俙的去處第兩千二百六十六章一賜樂業人的“銀行業”第五百七十六章中箭而亡第一千零六十一章黑暗中的秘密第一千九百九十七章皇帝的枷鎖第兩千五百四十三章開局不太好的趙仁第兩千五百七十章大宋的站位第兩千零八十五章利益的朋友靠不住第兩千零四章寧可禦敵於戰場,不可怠敵於蕭牆!第兩千四百二十五章遺忘的“角落”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送瘟神第三百一十三章晏殊歸來第一千二百零一章女真人的完顏部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誰動了皇權?第四百零二章皇宋通寶第一千零一十一章使者之心第兩千六百零四章“皈依”基督第一千零一十二章高麗人眼中的大宋第五百三十七章大宋,背嵬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資本的成長第二百八十五章第九百九十二章利益充斥於城第一千九百七十二章熱帶無強國第六百七十三章計出奇謀第兩千二百三十七章帝國資本的力量第兩千五百六十七章阿母城中的密諜頭子第九百二十五章大宋商品甲天下第一千九百六十九章一個老人的離去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各自的小算盤第一千九百七十一章 章臺之對第兩千零一章人尖子的堅持第兩千六百三十章兄弟三人第四百五十二章老子就是神!第兩千四百三十一章賈昌朝的手段第一千三百七十章遼朝兵力有幾何?第兩千零四十七章角廝羅的小九九第六百七十七章夜行第兩千零九十九章機要司第五十四章太子三衛的改造計劃第一千七百五十九章“尼布楚”第兩千零九十三章更爲隱秘的轄騎第一千七百六十一章政策引導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皇宮中的一場火第兩千五百四十三章開局不太好的趙仁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聲東擊西第六百四十八章民憤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雞賊的趙禎第八百九十九章歷史沉鉤的抉擇第四十八章思念通達第四百六十六章驟起的波瀾第十二章無知之幕第四百七十六章商人的價值第一千八百七十七章援軍抵達第五百一十八章陳琳入宮第三百七十四章大宋,大不同!第四百七十一章巫蠱之術第兩千四百七十一章前往神都第一百一十八章傳國玉璽第一百零六章輕紗罩,玉體橫陳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熊與狼之論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轉瞬易主的蘇州城第六百零七章天下事,往往不按計劃來……第一千七百八十九章皇權要限制,相權也要限制第八百五十章大宋重騎,所向披靡第一千六百二十七章人性中的惡魔第一百九十六章廬陵歐陽修第十七章威脅與機遇第三十二章採花郎劉從德第六百七十一章遼朝突變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迎接未來第三百四十九章真兇找到了第一千九百二十七章放棄第七百五十七章丁謂辭官,人才濟濟第兩千二百三十三章五權,五枚第一百二十二章佳人待君歸第一千七百零二章“出賣”大宋第一千八百一十三章皇帝的家廟第六百九十九章等待收穫的果實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改革與祖宗之法第兩千六百一十二章造神運動的開始第五百六十六章商人改造析津府第兩千一百三十章在劫難逃第兩千兩百零二章天子伴讀第兩千三百三十四章大宋的走私第兩千一百三十八章奎大的蹤跡第七十五章開山鑿石,其威初現第三百四十七章天下爲公的公路第八百四十三章沒藏訛龐的激將法第六百四十三章無形張開的網第一千七百七十一章賴着不走的皇帝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于闐的歸附與自治
第兩千三百二十七章康巴人的貢品第九十一章君臣父子話隋唐第一百一十三章怒髮衝冠憑欄處第九百九十一章倒打一耙的高麗人第兩千二百三十四章“暴力執法”第一百一十六章太子拆王府第八百五十四章入歸華夏有何不妥?第六百第五十八章殺人夜第八百九十章相思情愫千里傳?第兩千五百六十三章蔡伯俙的去處第兩千二百六十六章一賜樂業人的“銀行業”第五百七十六章中箭而亡第一千零六十一章黑暗中的秘密第一千九百九十七章皇帝的枷鎖第兩千五百四十三章開局不太好的趙仁第兩千五百七十章大宋的站位第兩千零八十五章利益的朋友靠不住第兩千零四章寧可禦敵於戰場,不可怠敵於蕭牆!第兩千四百二十五章遺忘的“角落”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送瘟神第三百一十三章晏殊歸來第一千二百零一章女真人的完顏部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誰動了皇權?第四百零二章皇宋通寶第一千零一十一章使者之心第兩千六百零四章“皈依”基督第一千零一十二章高麗人眼中的大宋第五百三十七章大宋,背嵬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資本的成長第二百八十五章第九百九十二章利益充斥於城第一千九百七十二章熱帶無強國第六百七十三章計出奇謀第兩千二百三十七章帝國資本的力量第兩千五百六十七章阿母城中的密諜頭子第九百二十五章大宋商品甲天下第一千九百六十九章一個老人的離去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各自的小算盤第一千九百七十一章 章臺之對第兩千零一章人尖子的堅持第兩千六百三十章兄弟三人第四百五十二章老子就是神!第兩千四百三十一章賈昌朝的手段第一千三百七十章遼朝兵力有幾何?第兩千零四十七章角廝羅的小九九第六百七十七章夜行第兩千零九十九章機要司第五十四章太子三衛的改造計劃第一千七百五十九章“尼布楚”第兩千零九十三章更爲隱秘的轄騎第一千七百六十一章政策引導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皇宮中的一場火第兩千五百四十三章開局不太好的趙仁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聲東擊西第六百四十八章民憤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雞賊的趙禎第八百九十九章歷史沉鉤的抉擇第四十八章思念通達第四百六十六章驟起的波瀾第十二章無知之幕第四百七十六章商人的價值第一千八百七十七章援軍抵達第五百一十八章陳琳入宮第三百七十四章大宋,大不同!第四百七十一章巫蠱之術第兩千四百七十一章前往神都第一百一十八章傳國玉璽第一百零六章輕紗罩,玉體橫陳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熊與狼之論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轉瞬易主的蘇州城第六百零七章天下事,往往不按計劃來……第一千七百八十九章皇權要限制,相權也要限制第八百五十章大宋重騎,所向披靡第一千六百二十七章人性中的惡魔第一百九十六章廬陵歐陽修第十七章威脅與機遇第三十二章採花郎劉從德第六百七十一章遼朝突變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迎接未來第三百四十九章真兇找到了第一千九百二十七章放棄第七百五十七章丁謂辭官,人才濟濟第兩千二百三十三章五權,五枚第一百二十二章佳人待君歸第一千七百零二章“出賣”大宋第一千八百一十三章皇帝的家廟第六百九十九章等待收穫的果實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改革與祖宗之法第兩千六百一十二章造神運動的開始第五百六十六章商人改造析津府第兩千一百三十章在劫難逃第兩千兩百零二章天子伴讀第兩千三百三十四章大宋的走私第兩千一百三十八章奎大的蹤跡第七十五章開山鑿石,其威初現第三百四十七章天下爲公的公路第八百四十三章沒藏訛龐的激將法第六百四十三章無形張開的網第一千七百七十一章賴着不走的皇帝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于闐的歸附與自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