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門上有專門開設可供火車通行的巨大門洞,高高的塔樓把千斤吊閘吊起之後,火車緩緩通過,而吊閘再次放下時卻並非是壓在鐵軌上。
趙禎看到數十個巨大而扁平的鐵樁你立在地上托起了千斤吊閘,雖然只是比鐵軌高了一點,但卻起到了保護鐵軌的作用。
這樣的距離使得沒有人能夠從吊閘下的鐵軌縫隙中通過,除了極小的孩童………………
閘門上駐守的禁軍會在老遠看見火車出現時便開始啓動吊閘,千斤吊閘可不是隻有千斤重而已,由大量鋼筋和混凝土特殊澆築出的吊閘有數千斤重。
這樣的吊閘幾乎堪比城池的防禦能力,相當的結實,在城牆的防禦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這些都是出自格物院匠人的手筆。
格物院不光有火器司,格物司,還有城防司,守備司,軍械司等等,這是趙禎要求的,格物院應該更爲全面系統的對某樣東西進行研究。
跟隨趙禎的嘉莫人在穿過千斤閘後便發出一陣陣的驚歎,自從進入四川路之後,他們對大宋的一切都已經習慣。
但好奇心非但沒有減少,反而在不斷增加。
人就是這樣,原本好奇的事情在常見之後機會變得習以爲常,當然但嘉莫人看到大宋的東京城後,眼前的景象讓他們瞠目結舌。
東京城的繁華在大宋僅次於神都城,而嘉莫人在進入東京城後便被這裡的一切所吸引。
當然不光他們如此,便是趙禎也同樣被眼前的東京城所驚呆。
東京城發生了巨大的改變,事實上這裡已經陌生到連趙禎都難以分辨的程度,高高的酒樓和巍峨的宮殿上掛滿了彩旗和彩燈,天色逐漸昏暗時,無數的燈光璀璨的勝過滿天繁星。
許多的房舍都變成了水泥磚石建築,趙禎從馬車上下來,四周的百姓便躬身一片,即便是萬歲之聲不絕於耳,但趙禎卻有些陌生,這裡還是大宋的東京汴梁嗎?
怎麼看怎麼覺得眼前的地方乃是現代化的城市,高聳的塔樓上閃爍着五彩斑斕的燈光,若是趙禎記得不錯的話,這應該是南門大街前的望火樓。
而到了跟前便瞧見了當初自己爲劉娥樹立的牌坊,高大的牌坊依舊氣派奪目,只不過和望火樓相比卻要遜色幾分。
南門大街上人潮涌動,這裡時東京城最繁華的地方,充斥着大量的商鋪和酒樓,當然娛樂場所也是不少,象棚瓦里一處比一處熱鬧,酒樓茶肆一間比一間雅緻。
只要是花錢買得到的東西,在這裡幾乎都能買到,即便是大宗買賣也都是貨源充足,別忘了東京城乃是大宋貨物北上南下的集散之地。
西面來的胡姬成爲最會推銷的人,在她們撫媚的目光下你實在難以抗拒掏錢的衝動,各家店鋪的小二在賣力的吆喝,茶博士優雅的動作讓人看着都放鬆。
隨着夜幕的降臨,東京城立刻變成了一座不夜城,有些人家的牆壁都會掛幾個燈籠以供裝飾照明,這在之前時萬萬不會出現的,蠟燭多貴啊!
但現在無數的燈火把東京城變成了一座不夜城,人們享受這裡的一切,也享受在這裡的生活。
初到寶地的嘉莫人眼睛已經不夠用的了,每一處都在吸引着她們的目光,而如貞娜娜看着琳琅滿目的商品不斷的吸着涼氣,她沒想到這裡居然什麼都有賣的!
一間小小的鋪面裡堆放着數不清的鐵器,各種各樣琳琅滿目,而這些鐵器對於高原上的百姓來說是一筆寶貴的財富。
嘉莫人就是靠着這些鐵器發家致富在高原上站穩腳跟的。
小小的雜貨店中堆放着大量的鐵器和其他貨物,精美的傢俱,瓷器,木器,無一不讓嘉莫人羨慕不已。
高原上的商品匱乏,只有特定的部族才能做出精美的東西來,但有時卻難以尋找,而在大宋,高遠百姓所需的東西居然被整整齊齊的堆積在了一個店鋪中。
各式各樣的貨物足以體現宋人物質上的豐富,這就是倆個文明之間生產水平的差距。
但唯一的不同在於這些東西都需要用錢去買,在高原上可以用以物換物的方式,但在大宋卻行不通,一個嘉莫人願意用貼身佩戴的精美小刀去換到那個商鋪中的簪花,但卻被掌櫃的拒絕。
當然掌櫃的也不是完全不通人情,而是給了一個“好建議”,讓這嘉莫人把精美的短刀賣給當鋪,如此便能換來官鈔,有了官鈔就能在東京城中買東西了。
要知道在大宋,高原上的東西都是較爲不錯的,品質上呈的還能賣出一個好價錢,雖然把嘉莫人帶到了大宋,但趙禎卻並未給他們錢財。
爲的就是帶着嘉莫人體驗一下大宋的生活,精美的商品大宋有的是,但卻需要花錢購買,既然讓嘉莫人歸附大宋,並且成爲大宋的一部分,而成爲大宋一部分最好的辦法就是讓他們融入大宋的經濟生活。
幾乎所有的民族在融入到大宋的經濟生活中後就會不自覺的像大宋靠近。
這是難以避免的事情,就如同河水匯合到了海水之中,很快就會融爲一體,因爲大宋的體量太大了一些。
使用經濟的手段讓外族主動融入進大宋,這在趙禎看來是最溫和的手段,同時也是最有效的手段。
趙禎相信,以大宋的富裕和強大很快便會吸引這些嘉莫人中的“精英”融入進大宋,極少有人在享受了眼下的環境之後還能離開的。
人是會用雙腳投票的動物,這些嘉莫人的精英很快就會淪陷在大宋的繁華之中,而這還只是東京城,神都城不光有這般的繁華,還有嘉莫人所追求的東西。
如此一來嘉莫人就會不自覺的和女王谷“脫離”,若是在神都城中過的習慣了,再讓他們回到女王谷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趙禎帶着如貞娜娜一行前往了皇宮,東京城的皇宮大門再次被打開,朱雀大街上的百姓幾乎下意識的呼喊:“恭迎陛下回宮!天佑大宋!吾皇萬歲!”
一陣陣的聲浪,一聲聲的呼喊,彷彿要把夜空震碎,月光灑在巍峨的宮牆上,看着四周狂熱的百姓,如貞娜娜心中震顫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