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石元孫的作用

bookmark

簡陋裝備的倭人刺客對戰大宋的精銳實力懸殊極大,天差地別之下,很快就被消滅乾淨,最後幾人也是在見勢不妙之時揮刀自盡,趙力根本就沒有拷問的機會。

看着橫屍遍野的官道,看着一具具死透的倭人屍首,彷彿大宋的繁華和掩飾被褪去,露出了本就赤裸裸的帝國主義。

“一羣喂不熟的白眼狼!”

這是劉昶對這些倭人刺客的評價,也是定義,但趙力卻笑了笑:“這些人可沒得到過我大宋的好處,相反他們是苦主嘞!鼠三那小子幾乎把倭國的貴族和世家盡數摧毀,這些人能不着急?眼下宋倭之間的聯姻,也是我大宋正式入主倭國的開始,以後他們便再也沒有機會了。”

劉昶驚訝的望着趙力,沒想到這三大五粗的廝殺漢居然能說出這麼有政治意爲的話來,不禁對他高看幾分,但很快話鋒一轉,便暴露了趙力的的實力。

“欲收倭國,必收其民,毀貴胄,除世家…………”

劉昶哼了一聲道:“老夫說你哪來的大道理,原是官家聖言!莫要說這些人人皆知的,快快派人收拾了,咱們這是要進平安京去迎接倭國女皇,不可耽誤時辰!”

趙力不滿的嘟囔:“不是你這老倌要歇息的嗎?反而怪起我來!”

事情已經發生了,劉昶知道,即便是他們不停下歇息,倭人還是會對使團下手,這是倭人最後的機會也是最後的反擊,但在大宋面前,無論倭人做什麼都是徒勞無功。

劉昶忽然大笑一聲,小聲之洪亮讓邊上的趙力嚇了一跳,也讓使團中的禁軍們莫名其妙,這老頭是怎麼了?突然的發什麼癔症?

“老劉頭,你這是怎麼?莫不是被嚇到了?我這有上好的燒刀子,要定定神不?”

面對趙力的關心,劉昶擺了擺手:“不是,老夫只是突然想通了一些事情,覺得倭人可笑,覺得我等太過緊張罷了。”

“相同一些事情?”趙力好奇的問到:“何事?一路寡悶說來聽聽!”

“你我身死,使團覆滅之後,倭國難道就不是我大宋的倭國了?這些倭人實在可笑,已經是我大宋之疆土,豈能因爲百人覆滅而改變,國之大勢豈能因爲我等身死道消?你我就算是死了,還會有使團前來,而海東都護府對那些餘孽的清剿則會更加嚴厲,不知順勢而爲,非要做出這種雞鳴狗盜之事,你說可笑否?”

額…………

聽了劉昶一席話,趙力覺得還真是這麼個道理,就算是眼前這個使團的人全都死了,也不會影響宋倭之間的聯姻,這是兩國之間必須要做的事情,眼下已經沒有外力可以改變,別說是他們死了,就算是良子死了,大宋也會從倭國挑選一個天皇血脈進行聯姻。

趙力和劉昶對視一眼,表情哭笑不得,異口同聲的說道:“上路吧!”

誰能想到如此簡單的事情,最終卻是大多數人都看不清楚,倭人襲擊大宋的使團,除了讓事態更加嚴峻以外,不會再獲得任何好處。

使團再次出發,想着近在咫尺的平安京前進,而在這個時候,使團中卻多了一個人,除了趙力和劉昶以外,誰也不知道他是誰,但是能和這兩位一起說話,顯然是身份不一般。

“你這堂堂海東都護府的都護怎麼親自來了?”

車廂中趙力和劉昶還掛着震驚的表情,這麼多年來石元孫一直駐紮在倭國從未挪窩,而官家和朝臣們似乎也忘了這位開國功勳的後代,讓他在倭國長草。

只不過在倭國之亂平定後,劉德召這第一位海東都護府的都護被調走之後,朝廷任命他爲新的都護,在倭國一待就是數年,而這段時間對倭人權貴世家的清剿也都是他進行的。

數年時光給了石元孫很大的變化,以至於連劉昶一開始也沒有認出來,兩人畢竟交集較少,直到他給出了海東都護府的帥印,劉昶才恍然大悟。

而趙力卻是認得他的,不過他有些嫉妒眼前的石元孫,現在的他已經具備了一軍統帥的所有能力,早在北京城的時候,他就從官家那裡得知石元孫的進步,官家好似非常看好石元孫,甚至不比楊懷玉要來的差,而石家也是大宋將門之中唯一沒有遭受打擊的家族。

石元孫的到來解開了一個謎題,既然在倭國大宋佔據了絕對力量,爲何不用海東都護府的兵力對迎親使團進行護送,如此之下不會有任何人冒死前來刺殺,即便是傻子都知道,來多少都是白給。

所以…………劉昶驚訝的發現,其實使團隊伍就是一個誘餌,引誘倭人不斷出現的誘餌,而最終的目的便是徹底剷除倭人的叛逆勢力。

石元孫在海東都護府這麼多年,對倭人極其瞭解,而他的到來同時也帶來了趙禎的一份密旨,內容很簡單,使團要配合石元孫以及海東都護府消滅倭國所有反抗力量,徹底解除後患。

於是大宋的迎親使團也揹負起了新的責任,趙力彷彿早早就猜到了一切,而劉昶則是被官家的提早謀劃給震驚了,皇帝居然能想到用自己和倭國女皇聯姻的時候順手鏟除倭國叛逆的手段。

眼下的倭國可不太平,難怪官家如此,這是要還倭國一個太平治世,大亂必有大治,眼下就是大治的最好機會。

平安京早已不似當年那般城牆高聳,整個平安京可以說連個城牆也沒有了,而倭國的州府縣城同樣如此,大宋對倭國的統治和干涉從一開始就拆除了倭國的所有城牆。

從縣城到村落,從平安京到地方州府,所有的城市都沒有城牆!

倭國唯一有城牆和防護的地方就是大宋的海東都護府和各地金銀礦坑,這些地方都駐紮有大宋的兵甲。

可以說倭國在大宋的面前毫不設防,也沒有多少陰私,倭人的反對力量全數轉戰山林之中,躲藏起來以妄圖和大宋再做鬥爭,而眼下就是最好的機會。

第兩千一百六十四章千古聖君第二百三十七章天下英才彙集東京第兩千零六十一章一場影子的追逐第兩千三百六十一章以卵擊石第兩千五百一十七章蔡伯俙的“陷阱”第九百五十九章歸於王化第十九章太子的反擊!第二百四十六章不拘一格降人才第一千七百三十五章貝爾騎軍第八百二十二章沒藏家族的密謀第兩千一百七十七章祭祀之謀第二百七十六章大宋的戰前準備(上)第五百九十二章張儉的取捨之道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神都處處萬歲聲第兩千一百零七章賈昌朝的野心第三百章悲歌第八百七十八章旌旗翻覆捷報傳第四百二十三章又見道門第兩千五百七十三章阿母城的“主人”第兩千一百六十九章今日海東州第一千二百零一章勇者與智者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趙禎的“自私”第兩千二百九十八章趙禎眼中的“固有領土”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與君之對第兩千三百一十四章皇帝挖的坑第五百九十九章耶律宗真的圍點打援第三百八十二章遼皇駕崩的于波第二百二十二章地方官制的變動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炎宋興第七百八十六章元昊突圍第一千七百章蔡伯俙的“慾望”第九十四章宋小乙的身世第兩千零二十八章階級改變第兩千四百四十六章商業更盛於掠奪第兩千二百五十七章張柏的決斷第八百二十六章堅守待援第兩千四百三十四章前往“女王谷”第一千九百一十二章帝國的力量,馬木留克騎兵第兩千一百五十九章任重道遠第五百六十六章商人改造析津府第九百零五章千牛衛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儒家思想的內外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捷足先登第七百二十一章羊毛戰爭第三百五十八章回程第一千八百一十四章炮彈是怎麼出現的?第五百五十一章輸贏未定第兩千六百二十九章論“人才”重要性第七百章表裡山河第一千七百章蔡伯俙的“慾望”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石批德撒骨的揣測第五百五十九章打破時代寧靜的鳴笛(下)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今日,明日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高麗王薨第九百一十四章大雪滿弓刀第一百一十五章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第一千五百零九章天國王朝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遼朝之危第兩千五百零二章帝王家學第六章拜見父皇第一千七百六十五章借刀殺人第二百九十一章風十里,銳士行第兩千三百一十一章斷裂的“圓環”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虛虛實實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地平線盡頭的龍旗第兩千兩百一十七章死士第四百零二章皇宋通寶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大宋天家的未來第兩千二百三十三章五權,五枚第二百四十四章趙禎的腰第七十六章太子的秋收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帝王的自私第兩千四百九十三章三才的哭泣第兩千三百六十七章角廝羅的計劃第一千九百六十六章無奈的平衡第五百三十章天有不測風雲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天下行商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老兵迴歸第六百九十六章商業的作用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惡魔出現第十三章象棚女戲第一千八百三十九章大宋該動手了第四百九十四章昆明的由來第兩千五百五十三章李將軍鼠三第二百三十一章大宋啓示錄第一千九百一十二章帝國的力量,馬木留克騎兵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戰爭前的第一個犧牲品第五百二十章不可盡信第兩千四百三十九章來自“螻蟻”的威脅第一百九十七章名人,都是名人啊!第六百四十章皇后之心第四百零四章遼朝尋故人第兩千四百章戰場上的“藝術”第四百零五章遼朝趙安仁第二百二十七章皇帝的親姑姑第兩千兩百零二章天子伴讀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以退爲進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誰纔是真正的資本?第七百七十六章皇宮大內第兩千零六十四章不恥的手段
第兩千一百六十四章千古聖君第二百三十七章天下英才彙集東京第兩千零六十一章一場影子的追逐第兩千三百六十一章以卵擊石第兩千五百一十七章蔡伯俙的“陷阱”第九百五十九章歸於王化第十九章太子的反擊!第二百四十六章不拘一格降人才第一千七百三十五章貝爾騎軍第八百二十二章沒藏家族的密謀第兩千一百七十七章祭祀之謀第二百七十六章大宋的戰前準備(上)第五百九十二章張儉的取捨之道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神都處處萬歲聲第兩千一百零七章賈昌朝的野心第三百章悲歌第八百七十八章旌旗翻覆捷報傳第四百二十三章又見道門第兩千五百七十三章阿母城的“主人”第兩千一百六十九章今日海東州第一千二百零一章勇者與智者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趙禎的“自私”第兩千二百九十八章趙禎眼中的“固有領土”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與君之對第兩千三百一十四章皇帝挖的坑第五百九十九章耶律宗真的圍點打援第三百八十二章遼皇駕崩的于波第二百二十二章地方官制的變動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炎宋興第七百八十六章元昊突圍第一千七百章蔡伯俙的“慾望”第九十四章宋小乙的身世第兩千零二十八章階級改變第兩千四百四十六章商業更盛於掠奪第兩千二百五十七章張柏的決斷第八百二十六章堅守待援第兩千四百三十四章前往“女王谷”第一千九百一十二章帝國的力量,馬木留克騎兵第兩千一百五十九章任重道遠第五百六十六章商人改造析津府第九百零五章千牛衛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儒家思想的內外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捷足先登第七百二十一章羊毛戰爭第三百五十八章回程第一千八百一十四章炮彈是怎麼出現的?第五百五十一章輸贏未定第兩千六百二十九章論“人才”重要性第七百章表裡山河第一千七百章蔡伯俙的“慾望”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石批德撒骨的揣測第五百五十九章打破時代寧靜的鳴笛(下)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今日,明日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高麗王薨第九百一十四章大雪滿弓刀第一百一十五章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第一千五百零九章天國王朝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遼朝之危第兩千五百零二章帝王家學第六章拜見父皇第一千七百六十五章借刀殺人第二百九十一章風十里,銳士行第兩千三百一十一章斷裂的“圓環”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虛虛實實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地平線盡頭的龍旗第兩千兩百一十七章死士第四百零二章皇宋通寶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大宋天家的未來第兩千二百三十三章五權,五枚第二百四十四章趙禎的腰第七十六章太子的秋收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帝王的自私第兩千四百九十三章三才的哭泣第兩千三百六十七章角廝羅的計劃第一千九百六十六章無奈的平衡第五百三十章天有不測風雲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天下行商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老兵迴歸第六百九十六章商業的作用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惡魔出現第十三章象棚女戲第一千八百三十九章大宋該動手了第四百九十四章昆明的由來第兩千五百五十三章李將軍鼠三第二百三十一章大宋啓示錄第一千九百一十二章帝國的力量,馬木留克騎兵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戰爭前的第一個犧牲品第五百二十章不可盡信第兩千四百三十九章來自“螻蟻”的威脅第一百九十七章名人,都是名人啊!第六百四十章皇后之心第四百零四章遼朝尋故人第兩千四百章戰場上的“藝術”第四百零五章遼朝趙安仁第二百二十七章皇帝的親姑姑第兩千兩百零二章天子伴讀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以退爲進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誰纔是真正的資本?第七百七十六章皇宮大內第兩千零六十四章不恥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