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臨終(三)

父子二人相對無言。百里肇素來不慣如此,默默了片刻後,終於開口道:“這幾日,父皇的身子可曾好些?”說着這話的時候,他看向延德帝的眸子終不免露出幾分關切。

覺察出他眸中的關心,延德帝心下也不由一暖。許是剛服了藥的緣故,這陣子,他卻覺氣息順暢了許多。點一點頭後,他慢慢的道:“今兒喚你來,是爲一件事!”口中說着,他便吃力的挪動了一下身體,且擡手指了一指牀頭枕邊擱着的一隻長條形的檀香木匣子。

一邊侍立的小太監會意,忙自上前,從他枕邊將那匣子捧了,轉身遞與百里肇。

默不作聲的接過那匣子,因延德帝並未令他開匣啓看,他自也不會迫不及待的將之打開,只捧了那匣子擡眼去看延德帝,眸中頗有徵詢之意。

低喘了幾聲,延德帝這才徐徐開口道:“這陣子……你做的很好……”因已打定了主意,故而自打重病不能理事之後,他便索性將朝中諸事盡委百里肇,且加永郡王百里律爲親王,與寧親王百里肅等人從旁輔助,共理朝政,至此,皇位之爭幾乎已無懸念。

百里肇聞聲,也只微微欠身:“兒臣惶恐,謝父皇嘉許!”神色不驕不躁,更無自矜之意。

見他如此,延德帝本已準備好要說的話,反再說不出口。無力的朝百里肇揮一揮手,他道:“你自己開了匣子看一看吧!”

不必去看那匣子。百里肇其實也知這匣內裝着的是什麼。事實上,如今這宮中,還能瞞得過他雙眼的事情。實在已是寥寥。說到底,這世上,大多數人都還是識進退、知局勢的。

只是他雖明知匣內是什麼,延德帝當面,他卻仍然依言打開。匣內,擺放着的,果真是一卷明黃的聖旨。慢慢展開手中卷軸。百里肇看到,這是一份傳位於自己的詔書。

這個位置,對早年的他而言。是一種必須爲之努力的目標;對當年志得意滿的他而言,又成了唾手可得之物;然而老天偏就不肯讓他如此順順當當的走下去。時至今日,回思往事,唯一令他覺得慶幸的就是。因着這事。才讓他得以有幸遇上了遠黛。然而此時,默視手中的這份詔書,他忽然發現,自己心中竟無一絲喜悅之意,有的,只是淡淡的悵然與無趣。

呆立片刻後,他終究翻身跪倒,依例叩頭謝恩。

他的表情落在延德帝的眼中。倒讓延德帝心下不覺詫異。但他也未深想,略一沉吟之後。卻向百里肇道:“肇兒,你七弟鍾情南越明瑜公主一事,你該是知道的吧?”聞的百里肇應是,他便吩咐道:“你七弟與你素來親近,這樁婚事,朕便交予你,你可速與南越使團人等磋商此事。朕希望,只在這一二日,便能聽到好消息!”

百里肇聞聲,少不得行禮應道:“父皇只管放心,此事一俟兒臣出宮,便即刻去辦!”

延德帝對他,雖多有猜忌之心,但卻並不認爲他會在此事上作難,當下點了頭,畢竟又沉默了一會,這才擺手,打發了身邊伏侍的那名太監出去。嘴脣翕動數次後,才終於開口道:“肇兒……你……你與你七弟素日親近……咳……你母后……”

他心中對蕭後及百里聿關懷太甚,有心想囑咐百里肇幾句,然又因這些年父子關係太過生疏,嫌隙太重,下面的話,卻怎麼也說不出口。

不必他說,百里肇也知他的意思:“父皇的意思,兒臣都明白!七弟,是兒臣的親兄弟,皇后,也曾撫育兒臣多年,父皇只管放心便是了!”說着這話的時候,他忽然便有些想笑,原來到了這個時候,自己的父皇依然放心不下自己,原來鴻溝一旦產生,想要彌合竟這麼難。

延德帝聞聲,先自鬆了口氣,然見百里肇語聲冰冷,神色漠然,心中沒來由的卻又覺有些窘迫,慢慢嘆了口氣,他似解釋,又似爲自己找臺階一般的道:“父皇如今,能爲他們做的,也只有這些了!若是……”他想說,若是你如今傷勢未愈,繼位之人是你七弟的話,這些話,父皇也會囑咐於他,只是話未出口,已覺不妥,終究斷在了這裡。

他心中很清楚,以百里肇如今掌握着的明裡暗裡的勢力,即便是百里聿繼位,也只能徐徐圖之,兩下里若當真衝突起來,吃虧的必是百里聿,弄一個不好,改朝換代亦非不能。而他之所在思考再三之後,決定將皇位傳於百里肇,豈非也正考慮到了這一點。

微閉一下雙眸,百里肇忽然笑了笑,道:“不管父皇信是不信,兒臣有一句話,都是要對父皇說的!”目注延德帝,他正色斂容,一字一字的道:“若是今日父皇這道旨意,是將皇位傳於七弟,兒臣必不相爭!”言畢更不多言,低頭重又將聖旨卷好,放入匣內,邁步上前,仍將那匣子放在了延德帝的枕邊:“請皇上容兒臣告退!”

話到最後,他纔剛改口喚了不多日的“父皇”二字,卻又換成了皇上,神色卻更顯生疏。

延德帝爲他那一番話所驚,只能怔怔然的看着他,半晌,只能胡亂的揮了揮手。及至百里肇的身影消失在寢殿之內,他才垂眸看向枕邊的那隻檀木匣,卻是良久沒有開言。

良久,延德帝方長長的嘆息了一聲。他知道,不論百里肇方纔之言,是否出於真心,他都是不會更改這道旨意的。只因他若是真心,那自己長久以來疑他忌他,委實是愧對了他;而他所言若是包藏禍心,自己改了旨意,豈非是害了幼子。

目注那隻檀木匣,延德帝滿是疲憊的搖了搖頭。笑容苦澀而帶自嘲之意:自己這又是何苦呢,明知次子無論能力抑或心術,都最宜爲帝。卻還諸多猜忌,弄到今日這等地步。

悔恨之情,陡然自心底衝上頭腦,逆氣上襲之下,血氣也自跟着狂涌而上,一時只覺喉間又腥又甜,竟自壓制不住。張口處,生生噴出一口血來,這一口血噴出。腦子也自一陣迷糊,身子隨往後一仰,直撅撅的倒在了牀上,不省人事。

百里肇一路出了寢殿。徑往宮外行去。延德帝之心。他不想問,也無力管。這個時候,在他心中,只有一個莫名的衝動,很想見遠黛,想看她淡淡而笑,想看她安然的神情。也許遠黛自己也並不知道,在她的身上。有一份出奇的沉靜寧雅,能讓人心思澄明平和。

一念及此。百里肇的腳步不覺稍稍一緩,擡眼朝向郢都所在的方向看去,心中無由的便又一股急迫感。她在郢都,一切,應該都還好吧!他暗暗想着,忽然便有一種衝動,想要丟下眼下的這一切,不管不顧的趕往郢都。但很快的,他便又自嘲一笑。

她的事,還是由她自己去解決吧。這是她的意思,他所能做的,只是成全於她。不過若昭平帝石傳鈺誤以爲他是可欺之輩,而妄圖留下她的話,他定會讓他因此追悔莫及。

如此想着,百里肇的眸中已不由的閃現出冷而銳利的寒光,那冰寒,更勝三九之風。

不再稍加停留,百里肇大步向前,不多片刻,已自穿出了宮門。宮門外頭,徐青正駕着馬車候着他,見他出來,忙自跳下車轅,迎了上來。欠身上了馬車,百里肇淡淡吩咐道:“去驛館!”南越使團一行人等,如今正住在平京的外事驛館內。

徐青也不多問,答應一聲後,便自擡手揚鞭,駕着馬車直奔驛館而去。

大周平京的這座外事驛館,位於北定門左近,佔地頗廣,幾乎便可稱得上是一座小型行宮。爲表現國力計,驛館之內,無論是亭臺樓閣,還是花木假山均是極盡精巧之能事。

馬車在驛館門口停下,百里肇才一下車,早有驛館的管事迎了上前。徐青見狀,忙上前攔了,而後吩咐道:“睿親王奉皇上之命前來於南越使臣磋商要事!速速稟告!”

原來纔剛在車上時,百里肇已約略的將此行所爲何事同他說了。

那管事聽得是百里肇前來,哪敢怠慢,行過禮後,便忙回頭,呼喝着驛館吏員,命入內傳話。自己卻忙忙上前,親自引着百里肇步入驛館,便在前廳坐下,等着石傳珏等人。

百里肇纔在前廳坐下不多一刻,那邊石傳珏與邱恆已得了消息匆匆趕來。兩下里各自見了禮,又略略寒暄幾句,待到坐得定了,石傳珏方始笑道:“睿親王今兒怎麼得空來了?”雖是言笑晏晏,語氣之中,卻仍不免帶了幾分嘲諷之意。

事實上,自打遠黛離開平京去往郢都之後,他曾數度登門求見百里肇,卻都被告以百里肇不在府中,如此數次,石傳珏便也知道,百里肇這是根本不想見自己。

稍稍一揚脣角,算是笑了笑,百里肇平淡道:“好教定親王知曉,本王今次前來,乃是奉了上諭,前來商定明瑜公主與舍弟安親王百里肇的婚事!”

聽得這話,卻由不得石傳珏不劍眉微擰。他在平京已淹留了數月之久,有關他的婚事一事,也早商議停當,便是大周的景元公主,他也頗見了幾面,雖說不到傾心,卻也並無惡感。至於石青妍之事,他雖約略知道石青妍因着遠黛的緣故與安親王百里聿相識,更在安親王府頗待了些時日。然而如今石青妍已然回返郢都,這樁婚事自然也就應該無疾而終。即便百里聿追去郢都,他也並不以爲會有什麼改變,卻不料今日百里肇竟會登門重提此事。

與邱恆對視一眼後,石傳珏方始小心措辭道:“睿親王有所不知……”

他正要編造出一番江太后不捨親女,以致病勢沉痾,其父難定的言辭來時,卻聽對面百里肇微微的笑了一笑:“若果真說起此事,只怕有所不知之人。該是定親王纔是!”沉凝的掃了一眼對面的石傳珏與邱恆二人,他的語調是一徑的穩當:“舍弟已然返回平京,二位若有疑義。不妨親自前去相詢,本王想,舍弟必會給二位一個滿意的回答!”

他與百里聿雖還不曾詳談過有關郢都之事,然纔在宮中,見百里聿神態悲慼中又隱藏歉疚,在與自己說到郢都之事時,眼角眉梢。亦無多少惆悵,便知這一趟郢都,他並未白去。其後延德帝命他速速將這事辦完。更讓他心中清楚明白。

延德帝所以如此着急,想來是因他病勢太重,而他一旦過世,百里聿照例需要守孝三年。若不早些將這事定下。三年之後,情勢如何只怕還在兩說。正如他纔剛對自己所言的那樣,這樁婚事,與那幾句託付之辭,已是他最後能爲蕭後與百里聿做的事了。

石傳珏聽得眉目稍動,少不得擡眼去看了一看邱恆。邱恆會意,當下笑道:“北周陛下之意,我等已然明白。只是如今公主身在郢都。我朝陛下又無旨意傳來,我等怕是做不了主。少不得只有請睿親王再略等幾日,我等這就飛鴿傳書回去,想來日內便有回覆!”

百里肇也知邱恆這話,幾乎已說到了盡處,倒也不好再強逼什麼,只得微微頷首,方要再說什麼之時,外頭卻已有人匆匆的走了進來,稟道:“王爺,邱大人,郢都有信來!”

三人都不曾料到竟這麼巧,一愣之下,不免對視了一眼。石傳珏卻也爽快,當即吩咐道:“呈上來吧!”他知這封信函若不要緊,這名從人必不會在這當兒進來稟告。由此聯想到百里肇纔剛的言辭,心中便也明白了幾分,當下也不避着百里肇,便當場拆了信函掃了一眼。

心中有數之後,他倒也並不多說什麼,只回手將那信函遞了給邱恆。他雖是南越親王,身份遠比邱恆爲高,但此來大周,是爲兩國互結秦晉之好,正使又是邱恆,有關婚事的一應事宜,自該由邱恆來與大周磋商。邱恆見狀,忙站起身來,伸雙手接過信函,又朝百里肇道了一句“有僭”這才啓開信函仔細的看了一回。信函中的內容,也果然不出他的意料。

看過信函後,邱恆先自召過送信過來的那名從人,命他將信函仔細收着,而後才朝百里肇一禮:“適才之信,乃我朝陛下手書,有關貴國安親王與我朝明瑜公主的婚事,我朝陛下已允了!一應禮儀事宜,下官會盡快與貴國禮部磋商停當!”

百里肇此來驛館,爲的便是此事,眼見得事已抵定,便自站起身來,頷首道:“那就勞煩邱大人了!”言畢也並不說什麼客套話,便拱手作別。

兩下里作別之後,石傳珏也並不相送,反倒是邱恆,殷殷勤勤的一路送了百里肇出來。及至離了廳堂所在,邱恆卻忽然停住了腳步,開口道了一句:“睿親王請留步!”

墨眉不期然的一挑,百里肇便自停下了腳步,轉頭朝他看了過去。

面色數度變化之後,邱恆終於開口道:“下官有句不知輕重的言辭,想要問一問睿親王,只是不知睿親王可願一解下官疑竇?”

對遠黛與邱恆之間的關係,百里肇也略有所知,一聽這話,便知邱恆所言,必與遠黛有關,當下也不作難,只點頭道:“邱大人有話,只管說來便是了!”

邱恆聞聲,更不猶豫,陡然擡眼,眸光定定的看向百里肇:“下官敢問王爺,王爺對郡主可是真心嗎?”這話從他口中說出,其實諸多不宜,畢竟他非但不是遠黛長輩,更與遠黛幾乎扯不上任何的關係,然而這一刻,邱恆問出這話之時,神色卻自肅然認真。

乍聽此語,百里肇的眉心不覺擰得更緊,眸光漠然的一掃邱恆,他沉聲道:“本王敢問邱大人一句,邱大人這話,卻是以何等身份來問的?”

邱恆頓然一梗,一時竟不知該說些什麼好。他不是不知自己不該問起這些,但他就是忍不住。在他想來,遠黛遠去郢都,百里肇非但不聞不問,更忙於朝政,儼然已有皇位繼承非他莫屬之意,這種舉動,他雖不是不能理解,但從深心裡,卻仍爲遠黛而深感不值。

“若無郡主,豈有下官今日!”默然片刻,邱恆才終於開了口:“郡主於下官,無異再生父母!下官也知,下官並無任何權利可問及這些,但下官仍然希望,王爺可以據實以告!”

冷冷掃他一眼,百里肇平淡道:“總算你還有幾分自知之明!也罷,本王今日便給你一句準信,倘或她有個三長兩短,日後本王必當揮師南下,掃平南越!”

說過了這麼一句後,他更不停留,亦不道別,便自大踏步的徑出大門。(未完待續。。)

第五十一章第六章第22章 兄妹(二)第99章 紫萼參第29章 恐慌過後第73章 蜜餞第103章 翁婿第15章 我要嫁的男人第73章 蜜餞第61章 百里肇第1章 庶女遠黛第37章 櫻桃記第四十一章第32章 緣分如雲第77章 貓爲媒第70章 元宵圓圓第四十一章第7章 暢談第65章 一生不二色第85章 斐親王第19章 放燈第69章 咄咄逼人第75章 遺書第66章 保他一命第96章 相留第64章 禍從口出第35章 夜話(二)第47章 十全十美第42章 她值得第15章 我要嫁的男人第32章 緣分如雲第26章 恣意第65章 相忘於江湖第21章 會元?探花?第68章 自殘第63章 有疾第51章 獨行(一)第35章 全看你的第43章 套中人二第23章 江南秦氏第41章 情不自禁第10章 意料之中第38章 荷花池畔(一)第63章 妒第85章 斐親王第六十六章第九十六章第107章 我坐莊,你下注第49章 震驚第九章第27章 受驚第41章 矛盾所在第三十六章第10章 無福消受(一)第四十七章第4章 文與武第24章 暢所欲言第38章 荷花池畔(一)第47章 乾脆第46章 揣度第22章 歸真第59章 再見流花河第75章 遺書第20章 姑蘇秦家第54章 何故第25章 一件衣裳換個奴才第49章 洞房花燭二第36章 意外之得第41章 刺探(一)第50章 陸維傑來了第75章 送禮就送菟絲子第68章 癡心妄想第15章 不會太糟第46章 揣度第65章 明珠第2章 水上行第52章 只爲相遇第88章 作繭自縛第38章 再遇第30章 流霞醉(上)第18章 羅氏第七十二章第46章 成敗皆蕭何第19章 南越第23章 睿王駕到第109章 移花接木第87章 有心人第115章 重臨照水第50章 三妻四妾(一)第13章 桃之夭夭第69章 抽絲剝繭(一)第43章 信第32章 暫住沁芳第16章 下山(一)第25章 全府震動第7章 姊妹第104章 駕崩第4章 是我錯了第24章 簪菊第22章 三月三日天氣新 平京水邊多麗人
第五十一章第六章第22章 兄妹(二)第99章 紫萼參第29章 恐慌過後第73章 蜜餞第103章 翁婿第15章 我要嫁的男人第73章 蜜餞第61章 百里肇第1章 庶女遠黛第37章 櫻桃記第四十一章第32章 緣分如雲第77章 貓爲媒第70章 元宵圓圓第四十一章第7章 暢談第65章 一生不二色第85章 斐親王第19章 放燈第69章 咄咄逼人第75章 遺書第66章 保他一命第96章 相留第64章 禍從口出第35章 夜話(二)第47章 十全十美第42章 她值得第15章 我要嫁的男人第32章 緣分如雲第26章 恣意第65章 相忘於江湖第21章 會元?探花?第68章 自殘第63章 有疾第51章 獨行(一)第35章 全看你的第43章 套中人二第23章 江南秦氏第41章 情不自禁第10章 意料之中第38章 荷花池畔(一)第63章 妒第85章 斐親王第六十六章第九十六章第107章 我坐莊,你下注第49章 震驚第九章第27章 受驚第41章 矛盾所在第三十六章第10章 無福消受(一)第四十七章第4章 文與武第24章 暢所欲言第38章 荷花池畔(一)第47章 乾脆第46章 揣度第22章 歸真第59章 再見流花河第75章 遺書第20章 姑蘇秦家第54章 何故第25章 一件衣裳換個奴才第49章 洞房花燭二第36章 意外之得第41章 刺探(一)第50章 陸維傑來了第75章 送禮就送菟絲子第68章 癡心妄想第15章 不會太糟第46章 揣度第65章 明珠第2章 水上行第52章 只爲相遇第88章 作繭自縛第38章 再遇第30章 流霞醉(上)第18章 羅氏第七十二章第46章 成敗皆蕭何第19章 南越第23章 睿王駕到第109章 移花接木第87章 有心人第115章 重臨照水第50章 三妻四妾(一)第13章 桃之夭夭第69章 抽絲剝繭(一)第43章 信第32章 暫住沁芳第16章 下山(一)第25章 全府震動第7章 姊妹第104章 駕崩第4章 是我錯了第24章 簪菊第22章 三月三日天氣新 平京水邊多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