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7 溫顯厲氏撕破臉京城風雲

057 溫顯厲氏撕破臉,京城風雲

大廳內溫顯和裴少逸見面一事尚未傳到厲氏的耳中,此時,她正在蓮院內拉着女兒的手細細地問了一遍她在裴家的生活。

溫君華滿臉幸福地一一說了,直到厲氏問起了她的婆母裴夫人的時候,方纔變了臉色。

“怎麼了?”厲氏眯起了眼,“是不是那裴安氏對你不好?!”

“可恨的老婆子,我嫁過去的第二日便對我拉長了臉,就像是我欠了她什麼似!這兩日也是一樣,不是挑剔這個便是挑剔那個!”溫君華惱怒道,“我沒嫁進裴家之前她對我好的不得了,可是沒想到我方纔嫁進門,她便對我擺婆母的款!若不是裴郎對我好,我定然給她好看!”

不過是上不了檯面的老婆子罷了,她真當以爲裴郎高中了她便能飛上天了!

“她給你臉色瞧了?!”厲氏神色有些陰沉,對於這些她也有些預料到了,想當年,溫家那死老婆子在她未曾入門之前,不也是三頭兩日地大老遠往京城送禮物嗎?可等她嫁入溫府之後,便變了臉!但若僅僅只是擺擺婆母的款也就罷了,若是裴安氏因爲那件事而爲難君兒……

溫君華冷笑:“娘你放心,不過是一個上不了檯面的老婆子罷了,我還不至於怕了她!既然她不給我好臉色,我也不必想空了心思討好她!而且反正我們中秋過後便要去京城,她也折騰不了多久!”頓了頓,又譏諷道:“不要臉面的老婆子,她也不想想她能夠住上那般好的宅子,能夠奴僕成羣是靠誰?她真的以爲單憑裴郎的那些賞賜就可以置下那些家底?還不是娘在背後給予了很多的方便?!居然方纔進門便給我臉色瞧!”話落,隨後又重展笑容,“裴郎說這這一次只帶我去京城,讓她留下來!爲了這事,她還鬧了好一場,說她是我給裴郎吹了枕邊風,可是她自己也不想想,她一個沒見面的老婆子便不怕去京城給裴郎丟臉?!”

“姑爺怎麼說?”厲氏眯着眼道,裴安氏雖然是婆母,但是隻要姑爺疼君兒,其他的也不是什麼大事情!她怕便怕姑爺因爲孝道而讓那裴安氏對君兒爲所欲爲!

溫君華繼續道:“裴郎說了,如今京城還未置下宅子,而他去京城也是要專心去考庶吉士,若是帶着她去恐怕也照顧不了她,便讓她先留在姑蘇,等裴郎在京城安頓下來了,再接她上京!原本那老婆子還想攔着我不讓我去,不過裴郎說他需要有個人在他身邊照顧他起居飲食,好安心考試,她方纔沒話說!”

厲氏聞言,笑道:“姑爺帶着你去自然就是愛重你,不過君兒你要記住,等到了京城落腳之後,家裡的一切都要掌握在手中,絕對不能讓大權旁落,即使將來那裴安氏去了京城,也絕對不能將掌家之權交出來!你的嫁妝當中便有一處京城的宅子,這是你外祖父家送給你出閣的禮物,裡面一切都已經準備妥當,直接入住就成,你和姑爺去了京城,便住進那宅子內,那些陪嫁的下人都是孃親自挑選過的,對你絕對忠心!就算將來那裴安氏真的去了京城,想拿捏你也沒有這個本事!”

她做了這般多安排便是爲了讓女兒在夫家不用受委屈!

“娘放心,我定然不會讓那老婆子給欺負了去了!”溫君華信心十足。

厲氏點了點頭,隨後又說起了另一件同樣重要的事情,“君兒,那小賤人那事你可有跟姑爺提及?”

溫君華一愣,臉色轉爲了陰沉,搖頭道:“沒有,娘,出嫁之前你和李嬤嬤都告誡過我,我沒有忘記!”

聲音中有着明顯的憤怒以及不甘。

她是很想問裴郎是不是還打算納那小賤人爲妾,可是娘和李嬤嬤都不讓她說,而且洞房花燭之夜,裴郎對她溫柔深情,她便忍下了沒有提出來。

厲氏讚許地點頭,“君兒,那小賤人一事你不要在姑爺面前提,你放心,娘不會讓這件事發生,若是你提了,反而會影響你和姑爺的感情!”

溫君華點頭,“娘,你放心我不會說的!”

“這就好。”厲氏應道,“等你到了京城之後,便去拜訪你的外祖父家,記住,那個小賤人所說的那些話你一個字也不能在外祖父家說,更不能讓他們覺得你怨恨他們!”

溫君華臉色一沉,“娘,可是他們……”

“君兒……那個小賤人所說的那些話我們豈能相信?若是我們真的因爲這件事而和你外租家起了嫌隙,那纔是真的着了那小賤人的道!”厲氏正色道,“即使你心裡真的難受,可也要忍着,君兒,往後你和姑爺都還需要厲家的幫助!只要有厲家在,你在裴家便可以如同娘在溫家一樣過的暢快,不必去受那等得了便宜還賣乖的婆母的窩囊氣!而且,娘始終想你外祖父是絕對不會真的不在乎我們的死活的,即使他們隱瞞下了這件事,也定是有辦法不讓這件事泄露出去的,還有姑爺,他既然同意了,那便定然是有解決的辦法!

最重要的是,你在京城,娘無法照顧到你!你外祖父既然如此想促成這門婚事,那便是看重裴少逸,只要他們這般想,他們便會爲你在裴家撐腰,所以,你一定要和你外祖父家打好關係!那個小賤人說過的話你都忘了,一個字也不要記住!等你去了京城之後,母親便會找個機會除掉那個小賤人,這樣,你便可以再無後顧之憂!”

溫君華點頭,算是應了下來,但是眼底仍是帶着淡淡不忿。

……

溫君華的回門說不上是和和美美,但是卻也不算是太糟糕。

溫顯在和裴少逸翻臉之後便沒有出現過,而裴少逸在溫君華和厲氏回來之後,和未曾露出一絲一毫的痕跡,仍舊是那個溫柔體貼的好夫婿。

因爲溫家的男主子不在,而厲氏擔心溫顯鬧事也沒有再讓人去請溫家的族長,場面自然沒有準備的那般熱鬧鋪張,甚至顯得有些冷清,不過看着溫君華臉上的幸福笑意,厲氏也沒有那般的介懷。

用過了宴席之後,裴少逸又陪着溫君華和厲氏說了一個多時辰的話,方纔帶着溫君華離開。

送走了女兒女婿之後,厲氏便得到了李嬤嬤的溫顯離開之後的舉動,厲氏在得知了溫顯帶着禮物去了高姨娘那裡,頓時陰下了臉摔了手中的茶杯,“果然是這個賤人!”

她就知道溫顯不可能是這般恰好趕回來的,一定是有人通風報信,以溫顯的行程來看,定然是她將王三等眼線從寒山寺撤離之前做的,也便是說不是那個小賤人做的,而顏氏那個賤人也被她看的緊緊的,根本沒有這個本事!

“我原本以爲已經剷除了她的所有羽翼,沒想到她居然還留了一手,而且居然用來跟我作對!”厲氏恨不得立即將高姨娘給剮了,幸好溫顯那賤種晚回來了一日,否則她的心血所冒得風險都白費了!

“夫人,高氏這般和夫人作對,夫人一定不能輕饒她!”李嬤嬤同仇敵愾道。

厲氏陰狠道:“這些年原本見她也算是安分便算了,沒想到她私底下有這般多見不得人的事情,既然如此,那便莫要怪我了!”

對付顏氏那個賤人她或許還有幾分縛手縛腳的,可是高氏一個年老色衰又沒有孩子的姨娘,她難道也對付不了?!

厲氏不算是蠢人,但是卻也沒有那種可以把握全局的眼光,而且也時常過於的自信,便是這兩點,讓她的人生漸漸地向了下坡。

她沒想到她低估了高姨娘的勢力,更是低估了高姨娘的反擊能力。

就在厲氏的這番話說了之後沒多久,高姨娘也得到了消息,正如高姨娘所說的,蓮院的空子多得是,只要想鑽便能夠鑽進去。

上一次婢女說漏嘴厲氏雖然也動了懷疑的念頭,但是卻始終沒有真正地放在心上,因爲她不相信有人有這個本事在她的身邊安插眼線,即使是高姨娘也一樣。

高姨娘對厲氏的想法並不意外,不過卻還是忍不住冷笑一聲,“想要我的命?就看你有沒有這個本事!紅兒,你去傳給消息給大少爺,便說我答應了和他合作!”

紅兒有些意外,“姨娘不是氣大少爺嗎?”

“哼!”高姨娘冷哼一聲,“既然他花了這般大的心思拉我下水,我豈能讓他失望?!厲氏想要我死,那我便先將她置之死地!至於溫顯……今日我能夠對付厲氏,來日我也能夠收拾他!”

厲氏可恨,溫顯這小崽子也好不到哪裡去!

等厲氏除了,他說不定會是下一個厲氏,便是他真的做到了好好奉養她,可是有顏氏在她面前耀武揚威,她即使錦衣玉食也如鯁在喉!

高姨娘這一輩子最渴望的便是看着累及她的小產的顏姨娘一輩子都受苦受難,看着害她失去了第二個孩子永遠不能生育的厲氏生不如死!

……

當然,除了溫顯見了高姨娘一事,溫顯和裴少逸見面而且不歡而散一事也是被厲氏知曉,其他的還好,便是溫顯的那句休了溫君華讓厲氏恨的牙癢癢的,隨即便讓人去傳顏姨娘前來伺候。

不過出乎她預料的是,這一次顏姨娘沒來,來人稟報說是顏姨娘病了,病的起不了牀。

厲氏不信,當即惱怒不已,以爲顏姨娘仗着溫顯的囂張也不將她放在眼中,一怒之下便往思院而去,興師問罪。

不過方纔走到了思院的門口便看見了匆忙趕來的溫顯,溫顯的身邊還跟着一個大夫。

“你爲何未經我的允許請大夫入後院!?”

溫顯眉宇之間有着極深的焦急,沒有理會厲氏的質問,對着站在院子門口等候着的翠兒道:“翠兒,你先帶大夫進去給姨娘診治。”

翠兒顧不得厲氏面色可怖,應了一聲便將大夫給請了進去。

厲氏自然開口阻止,“溫顯……”

“母親難道想讓全姑蘇城的人都知道狀元夫人的母親見死不救看着府中的姨娘病死而連個大夫都不給請?”溫顯直接打斷了她的話反駁道。

溫顯自從那晚上之後邊沒有再見過顏姨娘,直到前不久翠兒焦急前來求他,說顏姨娘病的很嚴重已經起不了牀了,他方纔焦急地去請大夫。

溫君華是厲氏的死穴,在溫顯的話之後,厲氏氣的漲紅了臉。

“思院地方小,容不下母親這尊大佛,若是母親不想連累二妹妹名聲,便請先回您的蓮院!”溫顯冷冷擱下了這句話,然後大步走進了思院內,無視厲氏幾乎可以將他的燒成了毀的憤怒目光。

厲氏最終還是沒膽子拿溫君華冒險,憤恨地離開。

半個時辰之後,翠兒將大夫所開的藥煎好了送來。

溫顯守在了已經燒得迷糊的顏姨娘牀邊,雙手緊握着,神情很是複雜糾結,他是氣姨娘的冷漠無情,可是,見了她如此,卻也是心裡難受。

“大少爺,藥煎好了……”翠兒將藥端了過來。

溫顯伸手接過,“我來。”

翠兒將藥交給了他,然後看着他小心翼翼地吹涼再喂進了顏姨娘的嘴脣內,然後又仔細地用手絹擦拭着滲出來的藥汁。

“大少爺,其實姨娘她也是關心你和大姑娘的,這兩日姨娘都不肯讓奴婢去請大少爺,說什麼這是她應該得到的懲罰……”

翠兒的話說完,臉上泛起了疑惑之色。

她想起了那晚上大少爺離開之後,她被姨娘趕出來,然後莫名其妙地昏倒了一整個晚上。

溫顯聽了翠兒的話,喂藥的動作頓了一下,但是始終什麼也沒說,很多事情即便是真的,可是並不是別人的幾句話便可以讓他釋懷讓他相信,關心,最悲哀的便是從別人的口中說出而自己卻感受不到。

顏姨娘的整整燒了一整夜,而溫顯也守了一夜。

而在這一夜內,在姑蘇城動的一間不大不小的客棧內,耶律禎也是得知了顏姨娘病了的消息,而因爲這個消息,他更加堅信自己的計劃能夠成功。

“主子,爲何不直接將人給帶走?”他的面前是一個身材相貌普通的不會讓人去看第二眼的男子,不過此時,在這樣普通的面容上,鑲嵌着一雙如鷹般銳利的眸子。

耶律禎看着眼前之人,“阿烈,我們要的是一個可以幫助我們對付蕭氏的利刃,而不是一個連自己的身份都不願意承認的無用女子!”

“可主子你長時間滯留在此,屬下擔心……”

“你不是已經將那些人引離了姑蘇城嗎?”耶律禎眯起了深邃的藍眸道,“而且漢人有句話,最危險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大隋的密探絕對想不到我還會呆在姑蘇城內!”

阿烈聞言,便只好不再多言。

耶律禎沉思半晌,然後道:“溫家那裡不必着急,以她的反應,最終一定會跟我們走!”

“大隋探子那邊是暫且無需擔心,只是屬下擔心蕭太后也會暗中派人來,我們能夠查到的,蕭太后也一定可以查到的!”

“大隋朝廷派來的探子之首的行蹤我們不是一直掌控着的嗎?”耶律禎勾起嘴角道:“想辦法將蕭氏派來的人引向他,就說東西已經落到了他的手上!”

“是!”

耶律禎對於這個命令下得毫無負擔,然而此時他卻未曾想到,如今他的這個決定會成爲他此生最錯誤的一個決定。

讓他再一次與最愛之人失之交臂。

……

顏姨娘一直昏昏沉沉地睡到了次日下午方纔幽幽轉醒,而她睜開眼睛第一眼看見的便是守在他身邊打盹的溫顯。

那雙如水的杏眸當中沒有往日的嬌弱惹人憐,有的只是深沉的悲傷。

她沒有開口,而是一直凝視着溫顯,直到溫顯醒來過來,她還是未曾改變。

溫顯見顏姨娘醒了,心裡鬆了口氣,“姨娘醒了?”

顏姨娘沒有說話,只是呆呆地看着他。

溫顯滿腔的關懷頓時像是被潑了一盆冷水似的,攥了攥拳頭,然後站起身來,“姨娘的燒已經退了,大夫說仔細養幾日便不會有事,你好好休息,我先走了。”

說完,便轉身起步離開。

即使溫顯直到此時顏姨娘在病中,有那樣的反應並不稀奇,可是此時她的沉默呆愣,卻讓他想起了她的冷漠無情。

像是在諷刺他一夜的守候似的。

若論對母愛的渴望,或許溫顯更加的渴望,畢竟榮華多了一世的記憶,而溫顯,卻是從懵懂不知開始便已經遭受着顏姨娘的冷漠對待。

這份傷害,已經刻在了骨子裡。

……

厲氏仍未放過折騰顏姨娘,便在次日她未曾去請安之後就讓李嬤嬤上門來生事,不過卻被溫顯給打退了,從顏姨娘處出來之後,溫顯便去了蓮院,然後,直接警告,“顏姨娘這幾日病着,母親便憐惜她一分,免了她的請安就是了。”話落,又補了一句:“昨日我去拜訪族長之時原本是想將母親的所作所爲稟報族長,不過後來又想,既然妹妹已經答應了母親,我作爲兄長更不能讓她言而無信,所以,也便沒說,不過,若是母親仍是不願意讓我們好好過日子,那我也只好對不住母親了!母親覺得若是族長知道這件事會如何?若是母親真心疼愛二妹妹,想繼續在溫府後院一支獨大,便最好不要輕舉妄動!”

說完,不等厲氏反應便起步離開。

而在她離開之後,厲氏屋子裡好些上好的瓷器瞬間成了一文不值的碎片,厲氏在一片狼藉當中氣的渾身發抖,紅着眼眸咬牙切齒地道:“我要讓他死!讓他死——”

……

經過了這一番折騰,可以說厲氏和溫顯之間最後一層遮羞衣都給撕破了,兩人真正地水火不容。

不過厲氏不知道是有所忌憚還是沒有準備好或者是有更加陰毒暗招,所以並未出手,而溫顯則趁着厲氏安靜之時在溫府內外鞏固自己的人脈勢力,尤其是在溫家宗族之內,拉攏族人支持自己。

溫顯想讓顏姨娘爲平妻一事還未曾正式攤牌,因爲作爲一家之主的溫晉始終遲遲未歸。

這一點讓溫顯極爲的不理解,按理說來他不顧他的阻攔趕回京城,他應該緊跟其後方纔對,可是直到了中秋那日,溫晉還是未曾回來,只是讓人捎回來話說過些時候再回來。

厲氏對於溫晉的遲遲未歸併不怎麼在意,而且他越晚回來便是證明他還是相信自己,這樣她更加有資本和溫顯鬥。

溫晉始終未曾回來對溫顯實施下一步的計劃有利也有不利,其利則是溫晉不在,便沒有人干涉他擴大自己的勢力,厲氏在溫家後宅雖然幾乎一手遮天,但是在外面,卻沒有多大的能耐,而不利則是溫顯不回來,他便不能將顏姨娘一事擺到檯面上,仍需要時時防範着厲氏狗急跳牆。

思前想後,溫顯還是決定將溫君華婚事可能給溫家帶來的大危機告知溫晉,不過卻不能由他直接說,溫顯將這個任務交給了高姨娘。

高姨娘倒是欣然接受,很快便將讓人將消息送了出去。

而這時候,溫顯方纔意識到,高姨娘對這件事並非一無所知,隨之對她也起了幾分忌憚。

高姨娘在溫家的勢力恐怕比他所想的還要大!

中秋次日,裴少逸再一次陪溫君華回溫家,目的是前來道別。

從溫家回來之後,裴少逸便讓溫君華先行回房,自己則是去了裴夫人的院子內。

這些日子裴夫人的日子過的是極爲的窩火,不僅是因爲先前的事情,還有因爲溫君華的不敬。

而兒子對溫君華的維護更讓她難受的緊,即使她知道兒子爲何要這樣做,可是看着一向孝順的兒子這樣維護一個外人,她心裡還是難受。

“回來了。”裴夫人面對兒子的請安,臉色有些冷。

裴少逸自然明白母親的想法,他也解釋過,不過,看着母親的神色,卻還是重新解釋了一遍,“娘,我知道這些日子你受了委屈也擔驚受怕,孩兒不孝……”

“好了。”裴夫人打斷了他的話,即使不滿,但是到底還是心疼兒子,“娘知道你這般做也是不得已,娘不是氣你,只是心疼你!逸兒,你如今已經是狀元爺了,可是卻還要受那個女人的氣!那溫君華哪一點有爲人妻子爲人媳婦的模樣?!她不孝順娘也算了,可是她對你除了給你要求這要求那可曾爲你做過什麼?可曾盡過爲人妻的本分?!逸兒,娶她進門是不得已,娘也認了,可是既然她都進了我裴家的門那便要守我裴家的規矩,可是她倒好,不但一點爲人媳婦的自覺都沒有,居然還時常拿溫家那厲家來給壓我這個婆母!”

裴少逸沉默。

裴夫人越是見兒子這樣越是心疼,“你去京城便真的要帶上她嗎?她這個樣子哪裡能夠照顧你?不給你添麻煩便不錯了!”

“娘,庶吉士的考試兒子有信心,但是即使是考上了卻還需要有人在幫着我疏通,否則即使我能夠進了翰林院也不見得能夠什麼大作爲。”裴少逸正色,眸底泛起了一抹暗沉,“帶她去京城自然不是奢望她能夠照顧我,只是,厲家那邊卻需要她來走動!”

裴夫人一愣,“厲家即使認識再多的達官貴人,可是說到底也不過是一介商賈罷了,皇商的名頭聽起來好聽,可是……”

“娘,兒子如此重視厲家,並不是因爲厲家和京城的衆多達官貴人交好,而是要通過厲家走另一人的門路!”

裴夫人又是一愣,卻不明所以。

裴少逸沒有繼續說下去,“娘,不管如何,都是兒子不孝,你放心,等兒子在京城安頓好之後,一定會將娘接過去的,屆時,我定然不會讓娘再受溫氏的氣!”

裴夫人看着兒子,雖然心裡還有許多的抱怨,但是終究還是沒有再說下去,她始終還是心疼兒子,“好了,娘知道了,逸兒,京城遙遠,你又是孤身一人,溫氏更不是一個可靠的,你要好好保重自己!”

裴少逸聞言,心頭忽然一酸,雙手緊握了起來,“娘放心,孩兒知道照顧自己!”說罷,沉默會兒,繼續道:“娘,孩兒請你留在姑蘇城,除了因爲京城未曾安頓好貿然接娘一同去會讓娘受累之外,又還有個很重要的原因。”

裴夫人一愣,“什麼原因?”

“娘,我需要你爲孩兒留在姑蘇城做一件事!”裴少逸神色漸漸冷凝了下來。

“什麼事?”

“看住溫家,不要讓溫家將溫妹妹許給任何人!”裴少逸一字一字地道。

裴夫人一愣,隨即想到了裴少逸先前給她說過的那些事情,“逸兒,娘明白你的意思,只是……溫家……”

“娘,現在這個時候孩兒若是貿然去提這件事,不但溫厲氏不會同意,連溫顯也不會同意,而且還會讓溫氏跟我鬧!所以這件事必須緩一緩,但在這段時間內,絕對不能讓溫家將溫妹妹許人!”裴少逸繼續道,眼底有着暗沉。

裴夫人知道了底蘊自然是認同兒子的話,只是她卻不知道該如何做,“逸兒,不能直接給溫家提,那我們以何種身份阻止溫家將那掃把星許人?若是娘沒記錯今年她已經十六了,明年便十七,不可能一直不許人的!”

“娘,出了這件事,溫顯不可能隨意將她許人,所以應該可以拖一段時間,在這段時間內,孩兒希望娘莫要和溫家斷了這事,即使不能明着提,但是也要讓溫家明白,溫氏榮華若是要嫁人,只能嫁我裴少逸!”裴少逸眼眸半眯,神色有些陰沉。

裴夫人從未見過兒子這樣,這般忽然一見,心裡也是猛然一慌,“逸兒……”

“娘,你可會幫孩兒?”裴少逸繼續問道。

裴夫人雖然覺得兒子變得有些可怕,但是卻還是點頭,“娘當然幫你,逸兒,你放心,即使娘不喜那溫榮華,會也成全你!”

不過是一個妾罷了,若是兒子喜歡,她一定會將人給他弄到手!

裴少逸聞言,嘴角微勾,露出了一抹帶着陰鷙的淡笑……

兩日之後,裴少逸帶着溫君華趕赴京城,而在溫君華離開姑蘇之後兩日,溫家的鄉下的一個莊子起了火,一下子燒死了不少人。

後來調查得出,起火的原因是莊子裡的一個婆子夜裡燭火不小心方纔釀成了這場悲劇。

而此時,在京城當中,也發生了一件大事。

安國公府三房大少爺齊明景在奉旨出外辦差之時受了重傷,被隨行的下人匆忙送回了安國公府。

安國公府是京城當中僅此於皇后世家護國公府竇氏的勳貴世家。

第一任安國公是追隨在大隋開國太祖皇帝身邊的一個心腹將領,後來太祖皇帝平定中原建立大隋後,他以顯赫的軍功被封爲安國公。

可以說,安國公府是武將出身,可是第一任安國公深知共患難容易同富貴難,尤其是對方還是皇帝,所以,在天下大定之後,便將手中的兵權交出,隨後更是以其殺戮過多,擔心折損子孫福氣,便立下家規,反安國公府子孫,不到江山危及之時不得入軍營掌帥印。

其膝下三子謹遵其父之名,走了文臣之路,其後百年間,安國公府枝繁葉茂,但是這道家規卻從未被打破過。

雖然這道家規讓安國公府不復太祖時期的顯赫風光,但是大隋朝走過百年,京城勳貴歷經無數次重新洗牌,安國公府依然屹立不倒。

而當年太祖皇帝分封的幾大國公當中,如今便剩下下三家,其中一家便是安國公府,其他兩家,一是皇后世家的護國公府竇家,二是太祖明元皇后的母族震國公府羅家。

現任安國公有三子,長子和次子乃過世的國公夫人嫡出,三子乃庶出。

三爺齊兆安膝下只有一子齊明景。

齊明景不過是安國公庶子所出,並非安國公世子,也非長房長孫,尋常來說他受傷不應該引起太大的關注方纔對,可是偏偏齊明景得了皇上寵妃齊貴妃的眼,而且當今皇上生母敬懿太后對其也是喜愛有加。

齊貴妃和敬懿太后皆是出自安國公府齊家。

敬懿太后乃現任安國公的嫡親妹妹,齊貴妃則是安國公唯一的嫡出女兒,兩人在宮中一個是皇帝生母,另一個是連竇皇后都要禮讓三分的皇帝寵妃,她們所看重的人出事,自然會掀起一番風波來。

不管是敬懿太后還是齊貴妃,都是嫡出之女,按理說來,她們不應該對一個庶子所生之子另眼相看。

這原因要追溯到二十多年前,齊貴妃入宮承寵,不久之後便有了身孕,後來早產誕下一皇子,只是皇子出生不到一刻鐘便早夭了,齊貴妃傷心欲絕,而這時候,齊兆安的妻子姚氏也早產生下了一個兒子,聽聞出生之時也是極爲艱難,甚至出生之後曾一度沒有呼吸,不過後來還是救了回來。

而三夫人姚氏孩子出生的時辰只比齊貴妃的皇子晚了半個時辰,傷心欲絕的齊貴妃魔怔似的認爲姚氏所生的兒子極有可能是自己那無緣的孩子重新投胎,待孩子滿月之後便要回了宮中養了整整一年,雖然後來齊貴妃從悲傷當中走出來了,將孩子送回了安國公府,但是一年的養育卻是養出了母子之情,往後便也格外的關照這孩子。

而敬懿太后也因憐惜侄女,便也對那孩子看重有加。

這個孩子便是齊明景。

齊明景去年方纔及冠,年紀在安國公府同輩當中排行第二,僅比安國公世子嫡子齊明昊小兩歲。

安國公府上下稱呼其爲景二少爺。

齊明景被送回安國公府之時已經昏迷不醒,敬懿太后和齊貴妃得知消息便立即派了宮中資深太醫入安國公府爲其診治,而診治的結果卻是他刺傷他肩膀的箭上被抹了毒,一種連派去診治的太醫一時半會都無法確定的毒。

當這個消息傳進了皇宮齊貴妃耳中之時,尊貴端莊的齊貴妃當即獰起了面容,然後直奔慈安宮而去。

慈安宮是當今敬懿太后的住處。

而此時,在慈安宮的小佛堂內,敬懿太后正跪在了供奉的觀音面前念着經文。

佛堂之內,檀香嫋嫋,卻驅不散那冰冷氣息。

“貴妃娘娘,你不能進去!貴妃娘娘——”

敬懿太后聽見了外面的喧鬧,停下了誦唸着的經文,威嚴尊貴的面容更顯高深莫測,“靜安,你去帶她進來,別讓她鬧下去了。”

旁邊一個頭發斑白的嬤嬤聞言,行了一禮,然後轉身走出了佛堂。

佛堂之外,齊貴妃一臉陰沉,正欲下令隨行的宮人拉開擋在她面前的慈安宮宮人。

“貴妃娘娘。”靜安嬤嬤的話阻止了齊貴妃的行動,她緩步上前,行了一禮之後便恭敬道:“太后娘娘請貴妃娘娘進去。”

齊貴妃沒有說話,眼眸之內醞起了一陣狂怒,然後,起步走進了佛堂。

敬懿太后並未起身,仍舊是跪在了觀音像前,手中的佛珠轉動着,閉着眼眸。

“太后,貴妃娘娘到了。”靜安嬤嬤上前稟報道。

敬懿太后擡手揮了揮,“下去吧。”

“是。”靜安嬤嬤退了出去,將佛堂的大門關了起來。

隨着大門關起,佛堂內的光線黯淡了下來。

齊貴妃臉色更顯陰沉,聲音冰冷,帶着就要噴薄而出的憤怒,“姑姑以爲念幾句經文便可以抵消你所犯的罪孽嗎?!”

敬懿太后緩緩睜開眼睛,眼中除了歲月浸染的痕跡之外,沒有其他,“皇帝喜歡你的端莊嫺靜,若是今日你的行爲傳到了他耳中,恐怕會……”

“姑姑以爲現在我還會顧及這樣些嗎?”齊貴妃冷笑道,“姑姑,我來這裡便說一句話,若是若兒出事,我絕不善罷甘休!”

敬懿太后聽了這話眼底掠過了一抹冷意,然後緩緩站起身來轉過身面向她,“齊瑾,你想如何個不會善罷甘休法?!”

齊貴妃沒有回答,但是面如冰霜。

“你是皇帝的妃子,是三皇子的生母,如今你卻在這裡爲了一個不過是庶兄所出的兒子來哀家這裡大放厥詞?你就真當哀家奈何不了你嗎?!”敬懿太后沉聲怒道。

齊貴妃冷笑道:“當年的事情我念在您是我姑姑的份上我不跟您計較,但是太后娘娘,你真的以爲你是太后,便真的可以奈何我嗎?!皇上心裡對你這個生母如何,本宮比姑姑你清楚百倍!若是姑姑真的要撕破臉,那我便奉陪到底!別怪我不提醒姑姑,最後的結果絕對不會是你樂見的!還有,不要總是在我面前裝作一副義正言辭的模樣斥責我,若我是罪該萬死,那你也好不到哪裡去!太后娘娘,你以爲你當年的那些事情真的沒有人知道嗎?!正如太后娘娘當年告誡我,這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

“你——”

“若是若兒沒事,我們還可以像以前一樣相安無事,若是若兒出了什麼事情,我齊瑾用我自己的命發誓我一定會讓這大隋的江山來給若兒陪葬!”齊貴妃厲喝道,說完,轉身便往外走。

“這件事與哀家沒有任何關係!”敬懿太后威嚴尊貴的面容開始瓦解,“哀家既然容了他就不會現在再去動手除他!”

齊瑾轉過身冷笑:“姑姑真的以爲我在被拘在後宮便什麼也不知道嗎?若兒根本便沒有官職在,若是不是有人在背後做了什麼,陛下豈會讓他去江南?!姑姑是沒有親自動手,可是卻也沒差多少!況且,姑姑你認爲我會在意究竟是不是姑姑你下手嗎?!只要若兒出事,不管是人爲也好意外也好,我都絕對不會善罷甘休!”

話落,隨即拂袖而去,而這一次,沒有再停下來。

敬懿太后踉蹌了兩步,然後跌坐在了地上的坐墊上,臉上的威嚴尊貴已然褪去,換上的是無盡的疲憊以及淒涼。

“太后娘娘……”靜安嬤嬤進來一見,連忙上前欲將主子扶起。

敬懿太后卻揮了揮手,沒有起身。

靜安嬤嬤臉上擔着擔憂之色,“太后娘娘,貴妃娘娘也是急暈了頭而已,她不是故意對太后娘娘不敬的……”

“靜安,你說哀家是不是錯了?”敬懿太后幽幽道,那雙眼眸深處是什麼都沒有的虛無,“哀家是不是錯了?”

當年,她便不該做那件事,若是她未曾做那件事,如今的一切,都不會發生……

可是,這世上最容不下的便是悔……

……

八月末,秋意更濃。

榮華站在了觀景亭內遠眺着前方大運河上川流不息的船隻失神,這些日子,她的日子過得很平靜,可是不知爲何,漸漸地她似乎感覺到她的心像是失去了什麼似的。

一種空寂的感覺侵襲着她。

中秋之前,溫老夫人的法事已經做完了,原本榮華是該回溫府,可是溫顯擔心厲氏會對付她,便讓她繼續呆在寒山寺。

至少在寒山寺比在溫家安全多。

原本榮華是不願意,她不想讓溫顯一個人面對所有的事情,不過溫顯堅持,甚至拿出兄長的威嚴,她唯有同意。

厲氏原本是阻攔,尤其是她打聽到了她原本要用來毀了榮華的棋子已經離開了寒山寺,便更是不想榮華繼續呆在寒山寺。

一是不想讓敵人脫離她可以掌控的範圍,二也是擔心榮華會在覺遠大師面前說些不該說的。

不過如今厲氏的阻攔在溫顯那裡已經沒有了以前的力度,最終,厲氏再一次被迫讓步。

榮華得以繼續在寒山寺小住。

起初幾日溫顯還會時常來看望她,但是中秋過後,溫顯便忙的脫不開身,很少上寒山寺來。

榮華一開始也沒有這種空寂的感覺,每日雖然不用去做法事,但是偶爾也會去聽聽覺遠大師講經論道,或者是抄寫一些經文,日子過得也是怯意,可是隨着時間一日一日地過去,這份怯意便不復存在了。

她無法確定自己爲什麼會有這種感覺,或許是因爲日子過得實在是太平靜,又或許她擔心在溫家的溫顯,又或許,她的心原本便從未平靜過,只是之前,她自以爲已經平靜了罷了。

遠處運河上的波光粼粼即便是隔了一重山,但是卻仍是讓她心中一凜,那種窒息的感覺隨之撲面而來。

榮華想,或許她終身都不可能擺脫這股死亡的陰影。

“姑娘,天越發的涼了,不如回去吧。”一旁的林嬤嬤見了主子打了一個激靈,便以爲她是冷了。

榮華點了點頭,隨後便起步回禪院。

走出了觀景亭內多久,她卻停下了腳步,轉過了身,看着已經空無一人的觀景亭,眉宇之間泛起了皺褶。

這些日子,齊懷若的身影不止一次浮現在了她的腦海當中。

總是不經意的。

她很清楚自己和他不會再有交集,也刻意去遺忘,但是卻仍是無法將他從她的腦海當中徹底抹去,是因爲她太渴望別人的關懷和保護嗎?

她不知道,真的不知道!

轉過了身,繼續往前。

……

京城

安國公府

自從齊明景被送回來之後便一直昏迷不醒,即使太醫用了各種的方法最後還是無法讓他甦醒過來,唯一能夠做的便是保住他的性命。

齊貴妃大怒,發話若是太醫院再救不醒齊明景便要發作太醫院。

對於齊貴妃此舉,皇帝站在了她的那一邊,甚至爲了安撫傷心憂心的齊貴妃下令張貼皇榜尋求名醫。

敬懿太后每日除了派人前往安國公府探望之外,便再無其他的舉動,而自那日之後,齊貴妃也沒有再去找麻煩。

因爲宮裡面三位重量級人物如此關注,太醫院愁雲慘淡,而安國公府也是氣氛緊張。

齊貴妃對齊明景的疼愛安國公府內的人最爲清楚,甚至同輩的多有妒忌,但是沒有人希望面對皇帝和齊貴妃的雷霆之怒。

不過也不是沒有淡定之人。

安國公府內對於齊明景昏迷不醒沒有半分表示的便是現任安國公。

自從齊明景被送回安國公府之後,所有人都去看望過,便是安國公世子和世子夫人竇氏都親自前去看望過,唯有安國公沒有。

當然,以安國公的身份不去看望一個庶子所出的孫子倒也沒有什麼,只是平日裡,安國公對於齊明景雖然算不得上是親近,但是卻也沒有這般冷淡。

安國公如今已經致仕在家榮養,自從安國公夫人病逝之後,他更是搬到了安國公府北面的歸田居中獨住。

歸田居不算大,但亭臺樓閣小橋流水一應俱全,頗有江南園林風。

而此時,在歸田居西面的一湖泊的垂釣臺上,一老翁正靜心垂釣着,雖然他的身上只是穿着尋常料子做到了袍子,但是那雙仿若能夠勘探人心的眼眸已然證明了他不是尋常人。

他就是現任安國公齊正睿。

安靜祥和之中,一身着灰色長褂頭髮斑白的老者往垂釣臺走來,最後在安國公身後停下,“稟國公爺,太后身邊的靜安嬤嬤求見。”

安國公絲毫未動,甚至連神色也未曾動,“請。”

“是。”老者領命離去,一炷香後,領着一身宮裝的靜安嬤嬤而來。

“奴婢見過國公爺。”靜安雖是太后身邊的紅人,但是在面對安國公時卻不敢有任何的逾越。

安國公仍是專注於垂釣一事上,未曾起身接見,“可是太后讓你來的?”

“回安國公,是的。”靜安嬤嬤回道,“太后娘娘很擔心。”

安國公神色不動,“回去告訴她,明景不會有事,讓她安心。”

“是。”靜安嬤嬤應道,隨後沉吟會兒,又補充了一句,“國公爺,請恕奴婢逾越,此事和太后娘娘沒有半絲關係。”

安國公垂着的視線微微擡起,越過了波光粼粼的湖面看向了對面岸上的垂柳,沉吟半晌,然後緩緩道:“請回稟太后,很多事情我們既然做了就再無回頭之路,唯一能夠做的就是一直走下去,貴妃娘娘那裡,老夫無能爲力。”

“可是國公爺……”

“老杜,送客。”安國公收回了視線,繼續垂釣。

不遠處候着的老者隨即上前,“嬤嬤請。”

靜安嬤嬤雖然焦急雖然還有滿腹的話還說,但是卻還是恭敬地行了一禮,起步離開。

在送了靜安嬤嬤出了園子之後,老杜返回到了垂釣臺,“回國公爺,人已經送出了歸田居。”

安國公沉默半晌,然後合上了眼睛,“去將莫離找來。”

“是。”

小半個時辰之後,老杜領着莫離前來。

莫離的神色之中閃過了一絲的慌張,“見過國公爺。”

安國公將手中垂釣的魚竿放在了一旁的架子上,然後起身轉過身走到旁邊設下的椅子上坐下,動手煮茶。

莫離跟上去,靜靜地站在了旁邊。

安國公沒有立即問話,而是煮了一趟茶品茗之後,方纔開口:“說罷,到底怎麼回事。”

聲音祥和平靜,但是卻足以造成人內心的漣漪。

莫離握拳,“國公爺,屬下是主子的下人!”

安國公擡頭,笑了兩聲,“莫離,你的主子還是我安國公府的孫輩!”

他的聲音不大,但是卻擲地有聲。

莫離臉色微變,隨即跪下。

“你若是堅持不想說,我也不會勉強你,只是你的主子這一次做的太過了。”安國公嘆息道,“我很好奇,究竟是什麼讓從來都是謹慎克己的明景這樣冒險。”

“國公爺……”莫離咬了咬牙,掙扎了好一會兒,最後還是決定將事情道出,國公爺已然算到了主子的謀算,若是還不如實相告,於主子來說絕對不會是一件好事。

饒是經歷無數風雨的安國公聽了莫離的坦白也是愣了一下,隨後失笑道:“果然還是……”

他的話沒有說完便截然而止。

莫離不安:“國公爺……”

“你放心,若是那姑娘不錯,我就成全了他。”安國公笑道。

莫離訝然。

安國公繼續笑道:“他都算計到了這個地步,我還有不成全他的道理?只是他將這件事做的這樣絕,恐怕將來事敗之後,他要承受的後果也絕對不輕,而且,聽你所言,那溫家的姑娘恐怕也不是一個輕易可以降服的主,罷了罷了,他們年輕人的事,我也不想多管了,希望他以後不會後悔,也希望,他真的有能力做到他想要做的。”

莫離真的吃驚了,“屬下代主子多謝國公爺。”

“下去吧。”安國公道,“好好照顧他,莫要他真的出事了!”

“是。”莫離領了命令,然後起身離開。

安國公的注意力彷彿又回到了煮茶上面,而這一次,將茶煮好了之後,他卻沒有心思品茗。

他擡頭看了看蔚藍的天,然後長嘆一聲,“老杜啊,這孩子……果然還是血脈相連。”

……

昭華宮,齊貴妃寢宮,與竇皇后的昭陽宮只有一字之差,單憑這個名字,便足以其受寵程度。

在昭華宮東暖閣內,齊貴妃一臉陰沉地從自己的貼身女官茜瀾的口中得知了敬懿太后派了靜安嬤嬤前往安國公府一事。

敬懿太后每日都會派人前起安國公府詢問齊明景的情況但是卻是第一次派靜安嬤嬤前去。

齊貴妃很清楚靜安嬤嬤在敬懿太后身邊是怎麼的一個地位,靜安嬤嬤此趟去安國公府定然不會僅僅是看望或者送東西。

“可曾查到了靜安在安國公府中見過什麼人!”

茜瀾搖頭:“娘娘,早些年我們留在安國公府的眼線已經被人給清理乾淨了,奴婢無法探知,不過靜安嬤嬤在安國公府呆了整整一個時辰方纔離開。”

齊貴妃冷笑:“即使查不到我也知道她去見了誰!她真的以爲讓靜安去找父親便可以了結這件事?!她未免太過於小覷我,也高估了父親!”

“娘娘,若是安國公插手此事……”

“那正好!”齊貴妃冷笑,“若是他插手此事,那便是證明這件事出自太后之手!既然她不仁那就別怪我不義!”

“娘娘……”茜瀾有些不安,“娘娘打算如何做?”

齊貴妃眯起了冷眸,“讓人去宣三皇子進宮!”

茜瀾一愣,隨即應道:“是。”

……

大隋現任皇帝建明帝膝下子嗣不多,算上早夭的二皇子,共有四子,嫡皇長子楊章乃皇后竇氏所出,已然成家立府,二皇子齊貴妃所出,早夭,三皇子楊衍齊貴妃所出,一年前也成家立府,四皇子楊榮年僅三歲,乃一美人所出。

如今建明帝尚未立太子,皇長子佔了嫡長一位,且有護國公府支持,原本該是最有希望坐上太子之位的,只是可惜的是,建明帝對皇后竇氏卻是極爲的厭惡。

而原因衆說紛紜,最可靠的一個說法便是當年齊貴妃所出二皇子早夭與竇皇后有關係,當年二皇子夭折之後,建明帝便欲廢竇氏,立齊貴妃爲後,但是卻被敬懿太后攔住了。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敬懿太后沒有幫自己的侄女,而是保竇皇后。

因爲敬懿太后出面,最後廢后一事不了了之。

但是從此之後,建明帝便對竇皇后視而不見,厭棄異常,而同時也牽連了竇皇后嫡出的大皇子。

而三皇子楊衍因爲其母齊貴妃得寵的緣故,也被建明帝格外的看重,據聞在兩年前,建明帝曾一度欲立楊衍爲太子,但是卻被丞相等重臣以長幼嫡庶尊卑不可亂之名阻止,建明帝不得不先作罷。

撇開建明帝愛屋及烏的寵愛之外,楊衍也的確是一個出色的皇子,不但三歲能文五歲能武,在大婚之後入朝,也是兢兢業業,頗得朝中大臣的讚許。

即使後來立儲不成,但是卻也沒有受到絲毫的影響,繼續做着自己的本分之事。

便在齊貴妃讓人去宣召楊衍進宮之時,在昭陽宮內,竇皇后在與大皇子楊章密談。

楊章雖然沒有楊衍那般出色,但也是一表人才,在入朝之後也是多有建樹,若無楊衍珠玉在前,楊章定然是建明帝最出色的兒子,是太子的不二人選。

只是可惜,即使他想盡辦法討好建明帝,無論他的差事辦的多好,終究無法得建明帝一個正眼。

而也因爲多年來的不公對待,讓他的眉宇之間瀰漫着一股陰鬱之色,尤其是在兩年前的立儲風波之後,原本沉穩的個性也添了一抹陰沉。

竇皇后姿容端莊高貴,即便被冷落多年,但是無論是氣韻還是容貌都未曾有損皇后的身份。

即使不受寵,即使被建明帝厭惡,她還是高高在上的皇后。

不過若是與齊貴妃相比,那最光彩奪目之人定然是齊貴妃。

而這些年,在後宮當中,竇皇后即使有太后的護持而沒有失去掌管六宮的權力,但是在齊貴妃面前,卻還是落了一個下風。

“皇上可曾應允了你所請?”竇皇后神色端莊地問道,即使在面對兒子,她仍是那高貴雍容的皇后。

楊章眼底閃過了一抹陰暗,“父皇已經下旨讓楊衍去查!說是楊衍和齊明景自幼便要好,由他去查再合適不過!”

竇皇后自然是看見了兒子眼底的陰暗之色,“章兒,你跟母后說句實話,這件事和你可有關係?”

不是質問,只是單純的疑惑,可即便如此,卻還是讓楊章怒從心起。

“母后也認爲是兒臣做的?”楊章冷笑道,“母后,即使兒臣真的要對付楊衍也不會對齊明景下手!他一個無官職單靠齊貴妃裙帶關係而得了父皇看重之人根本不值得我下手去對付!”

竇皇后神色未變,“不是你就好,章兒你要記住,有些事情,我們不能做,即使心裡恨之入骨也只能忍着!記住,你方纔是皇上的嫡長子!正如母后方纔是大隋的皇后一樣!”

“母后……”楊章攥緊了拳頭,“難道兒臣在父皇的心裡連一個庶子所生的兒子都及不上嗎?父皇偏寵楊衍兒臣無話可說,可是齊明景不過是安國公的庶子所生之子罷了!就是因爲齊貴妃當年養了他一年,父皇就將他凌駕在兒臣之上?!”

竇皇后心裡思緒翻滾,但是面上仍是一絲不顯,“章兒,我們不急。”

“不急?”楊章冷笑,“兒臣也不想着急,可是,兒臣恨!母后,難道你不恨嗎?!母后方纔是六宮之主是大隋皇后,可是這些年卻一直被一個妃子壓着,兒臣更是一直被排擠,甚至連承慶也被擠兌,母后,難道你心裡一點也不恨嗎?”

竇皇后看着兒子,仍是沒有多大的情緒變化。

“當年齊貴妃利用母后勾引父皇,後來還構陷母后害她腹中龍種……”

“好了!”竇皇后神色厲了起來,“過去的事情我們無法補救,往後的路,我們更是不能走錯一步!母后知道你心裡恨,但是章兒,不要被這股怨恨矇蔽了你的理智!不管是你,還是承慶,都是母后心裡最重要之人,母后絕對不會讓任何人傷害你們,即使是你們的父皇也不能!至於齊貴妃,章兒,這是後宮的紛爭,你身爲皇子插足進來對你沒有好處!”

楊章聞言雙眸一眯,“母后已經想到了應對之策?”

“本宮說了,這件事你不要插手!”竇皇后沉下了眼眸,“你只需要辦好你的差事,即使你父皇仍是不待見你,但是滿朝文武天下百姓都看在了眼中!”

楊章盯着她半晌,然後應了一聲是。

竇皇后沒有再說什麼便讓她退了下去,待兒子離開之後,她高貴雍容的面容上緩緩地被疲憊之色籠罩。

“娘娘不必擔心,大皇子也不是沒有心思之人。”一旁的貼身女官碧痕勸道。

竇皇后擡手揉了揉額頭,“大哥那裡可有消息傳來?”

“暫時還沒有。”碧痕回道,“不過奴婢打聽到就在齊明景被送回安國公府當日,齊貴妃神色惱怒地去了慈安宮,大約呆了一刻鐘便又從裡面出來,也是一臉怒容。”

竇皇后冷笑,“難道她真的相信太后是和我們一道的?”

碧痕沉默會兒,“不過娘娘,這些年若不是太后娘娘……恐怕……”

“恐怕本宮這個皇后早就退位讓賢了吧?”竇皇后冷笑道,“本宮雖然不知太后爲何會棄她的侄女偏幫本宮,但是本宮不會忘記,她姓齊!我竇家歷來都是大隋的正宮,可是,卻在先帝一朝被她給破了這個慣例!雖然當年父親並沒有查到姑母之死和她有沒有關係,但是,姑母一死,她便被先帝立爲皇后,隨後,她的兒子也成了太子,若是真的一點關係都沒有,本宮死也不會相信!”

碧痕沉默。

“本宮只是不明白,既然她都已經取代了姑母,爲何要讓我這個竇家女當太子妃?”竇皇后聲音更冷,“本宮也真的相信過她是真心對本宮好,可是,若是她真的對本宮好,爲何後來又要安排齊瑾與本宮親近,最後還讓齊瑾勾引上了皇上!”

當今敬懿太后非先帝原配,先帝原配皇后文熙皇后仍是出自護國公府竇家,可是卻紅顏薄命,在被冊封爲皇后沒多久,便染了重病去世。

隨後不久,當時的貴妃齊氏被立爲皇后,也便是如今的敬懿太后。

“娘娘……”

“方纔章兒問我恨不恨,碧痕,本宮豈能不恨?!”竇皇后笑的悽然。

這世上最大的痛苦莫過於被自己的丈夫和最好的閨中好友同時背叛!

齊瑾,本宮可是上輩子欠了你什麼?你要這般對待我?!

017 人情150 懼何023 血人160 通敵賣國049 處理069 裴少逸的手段榮華將成通房003 試探084 陪嫁孩子175 連串165 前去鎮國公府180 姨母003 試探116 在意混亂150 懼何154 亂了一半164 糾結013 男子142 水土不服063 溫父賣女榮華驚聞兄長死訊210 請罪210 請罪080 你們也該失去一切也該一無所有214 大結局中2018 麻煩015 請求063 溫父賣女榮華驚聞兄長死訊204 夫妻138 代縣189 中毒194 猜疑064 你怎麼可以這麼冷靜125 棋子震怒013 男子048 謀算110 執意詢問102 不甘傾心207 相救048 謀算075 榮華義莊祭兄遇襲顏姨娘葬身火海145 不想再等172 想要081 承慶相請裴少逸迎親隊伍到008 真相011 結果120 羅老夫人的添妝血玉如意011 結果160 通敵賣國064 你怎麼可以這麼冷靜185 威脅080 你們也該失去一切也該一無所有140 如此真相113 抉擇請罪191 操控084 陪嫁孩子113 抉擇請罪168 貨物被截187 發作214 大結局中2118 等待生存051 失神191 操控140 如此真相184 親戚141 相互利用007 挑撥132 不是多疑135 梅側妃073 榮華沒有未來的未來顏姨娘述身世027 糊塗037 請求025 驚動174 和好174 和好089 懷若明景047 無錯173 認錯204 夫妻197 願意193 忠心174 和好188 軟禁145 不想再等115 多疑拒見014 懷若057 溫顯厲氏撕破臉京城風雲168 貨物被截213 大結局中095 戲臺甄氏039 上門203 宅鬥183 賞花195 結果018 麻煩194 猜疑202 送別165 前去鎮國公府138 代縣112 厚顏反駁189 中毒154 亂了一半
017 人情150 懼何023 血人160 通敵賣國049 處理069 裴少逸的手段榮華將成通房003 試探084 陪嫁孩子175 連串165 前去鎮國公府180 姨母003 試探116 在意混亂150 懼何154 亂了一半164 糾結013 男子142 水土不服063 溫父賣女榮華驚聞兄長死訊210 請罪210 請罪080 你們也該失去一切也該一無所有214 大結局中2018 麻煩015 請求063 溫父賣女榮華驚聞兄長死訊204 夫妻138 代縣189 中毒194 猜疑064 你怎麼可以這麼冷靜125 棋子震怒013 男子048 謀算110 執意詢問102 不甘傾心207 相救048 謀算075 榮華義莊祭兄遇襲顏姨娘葬身火海145 不想再等172 想要081 承慶相請裴少逸迎親隊伍到008 真相011 結果120 羅老夫人的添妝血玉如意011 結果160 通敵賣國064 你怎麼可以這麼冷靜185 威脅080 你們也該失去一切也該一無所有140 如此真相113 抉擇請罪191 操控084 陪嫁孩子113 抉擇請罪168 貨物被截187 發作214 大結局中2118 等待生存051 失神191 操控140 如此真相184 親戚141 相互利用007 挑撥132 不是多疑135 梅側妃073 榮華沒有未來的未來顏姨娘述身世027 糊塗037 請求025 驚動174 和好174 和好089 懷若明景047 無錯173 認錯204 夫妻197 願意193 忠心174 和好188 軟禁145 不想再等115 多疑拒見014 懷若057 溫顯厲氏撕破臉京城風雲168 貨物被截213 大結局中095 戲臺甄氏039 上門203 宅鬥183 賞花195 結果018 麻煩194 猜疑202 送別165 前去鎮國公府138 代縣112 厚顏反駁189 中毒154 亂了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