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5章 以身作餌

bookmark

《太公六韜》曾有着述:一騎可當八卒。

這並不是古人隨意拍腦袋想出來的量比,也不是文人在文學作品裡的想像,而是從實戰中總結出來的結論。

在平地上,一匹馬以最快的速度衝刺,結合自身的重量,最後所能產生的動能,可以連續衝翻八個人。

注意,這還是在沒有馬鞍和馬蹬的情況下。

所以,雖說步卒想要對付突騎衝陣,最好辦法是結陣。

但如果突騎當真不怕死,非要去衝擊已經結好的陣形。

最後固然極有可能是死路一條,不過步卒也要付出一定的代價。

而一旦結陣步卒意志不堅定的話,付出慘重的代價也不是不可能。

如果衝陣的突騎是具裝騎兵,那麼步卒就更加要小心,必須要做周全的準備,才能擋得住具裝騎兵的毀滅性衝鋒。

面對孫權以樓船爲核心所組成的陣形,如果換作曹丕的時代,那時的魏國還擁有大量精騎,說不定可能嘗試用精騎輪番衝擊。

但以現在大魏的情況,已經不允許王凌如此浪費騎兵。

從蜀虜十幾年前第一次偷襲隴右開始,大魏的產馬之地,就不斷被蠶食。

到了這幾年,情況就越發的嚴重。

大魏唯一的產馬之地幽州,送往中原的戰馬數量和質量,每況愈下。

逼得整個魏國軍中,都不得不延長戰馬的服役時間。

甚至因爲軍中戰馬不足,按以前的標準原本是用來運輸的駑馬,也被強行當作戰馬。

所以王凌對於孫權的這一次來犯,他沒有辦法像以前幾任都督那樣,可以利用大量騎兵肆無忌憚地襲擾吳軍的側翼與糧道。

在讓騎兵嘗試衝鋒一次不果之後,王凌沒有繼續主動出擊。

而是果斷地領軍退回合肥城外的營寨裡,靜靜地等候孫權的到來。

“陛下,果真要下船麼?”

這一次與孫權同行的,乃是鎮守邊境數十年的孫韶。

常年與魏軍交戰,孫韶深知魏軍的厲害,看到孫權打算下船,親自領軍前往合肥。

他不由地有些擔心,勸道:

“陛下此次前來,乃是以身爲誘,如今王凌已樣領大軍來到合肥,陛下目的已成,何必再多此一舉,親身犯險?”

“公禮,正是因爲吾乃是以身爲餌,所以纔要親自領軍下船,前往合肥。”

孫權站在船上,遙遙看着那個背山而建的合肥城,目光復雜無比。

因爲那裡,就是他魂牽夢縈的地方。

但見孫權語氣沉重:

“這一次北伐,乃是舉國之力,若是再像以往那般,毫無寸進,你可知對大吳來說,意味着什麼?”

他不等孫韶作答,便自顧自地繼續說道:

“意味着我大吳將來,只能是永遠困守於江東之地,再無力與漢魏爭天下。”

“公禮,這對於大吳來說,就是一個死局啊!”

無論是漢魏最後誰將勝出,大吳都會面臨着三面被圍,最後活活被困死的局面。

“與其留一個死局慢慢屈辱等死,吾還不如奮力一博,以圖最後一線生機。”

說實在話,現在的孫權有點後悔。

漢國第一次北伐時,就曾知會過自己,希望大吳同時出兵,共滅賊人。

只是想起當時陸遜對局勢的判斷,孫權就忍不住地咬牙:

“陸伯言誤我啊!”

“陛下!”

孫韶大驚失色,連忙左右看看,確定周圍都是陛下宮內心腹侍衛,這才略略鬆了一口氣:

“陛下,慎言啊!”

陛下與上大將軍之間,難道發生了什麼?

“不過是實話實說罷了,何須慎言?”

孫權一想起當年之事,心裡就是一陣窩火:

“陸伯言當年曾斷言,漢國國小民乏,兼之漢中諸道難行,北伐定然無功,只會白耗國力。”

“建議吾坐視漢魏相爭,只待諸葛孔明一朝兵敗回師,漢國不論是爲求自保,還是爲了能伐賊成功,都只會越發有求於我。”

說到這裡,孫權長嘆了一口氣:

“豈料漢國……唉!大吳這些年來,錯失良機矣!”

孫權此人,看似豁達,實則心裡喜歡記小本本。

朱治,孫堅舊臣,早來還曾舉薦孫權爲孝廉,但後來他對朱治不滿,又不願意說出口,以致一度心懷怨恨。

暨豔,被孫權定罪時,有一條就是“暨豔父兄,附於惡逆”,罵人家父兄早年對不起孫氏。

張溫被暨豔牽連時,又被孫權罵說是“有過舊臣”。

反正就你們所有的過錯我都默默地記着,等哪天我忍不住了纔會拿出來說事。

陸遜這個事情,自然也被孫權記在了小本本上。

在陸遜仍受孫權信重的時候,自然不會有什麼事情。

但這幾年來,漢國屢屢大勝,吳國屢屢無功,再加上旁邊還有一個呂壹有意無意地進饞。

導致孫權一想起這個事情,就感覺有如一根刺,深深地刺在自己的心底。

漢國越是大勝,這根刺,就刺得越痛。

所以這些年他越發地疏遠陸遜,並不是無緣無故的。

孫韶自然不知道孫權此時的心理,他聽到這個話,張了張嘴,卻又不知要說什麼,最後默然無語。

這個事情,他身爲孫權心腹,自然也是略有耳聞。

如今從陛下口中得到證實,他不得不承認,上大將軍在此事上,確實有所失誤。

“陛下,上大將軍,仍我大吳之柱石,更兼時值陣前,陛下還是要慎言纔是。”

孫權深吸了一口氣,努力讓自己恢復平靜,故作一笑道:

“吾又豈會不知?只是心有所感,隨口而發,一時失言罷了。”

若不是在整個吳國,沒有人能在軍事能比得過陸遜,吾尚需倚仗他替吾伐賊,又豈會容忍他到現在?

“不過眼前最緊要的,還是把戲做足,我們在這裡,把王凌拖得越久,自然就越好。”

說完,孫權不讓孫韶再勸,一揮手,下令道:

“下船!”

號角聲起,跟在樓船後面的船隻,依次響應。

船上的吳軍開始正式下船上岸。

同時護衛在岸邊的吳軍派出大量的斥侯,查探周圍情況。

“陛下,魏賊似乎退回去了,看樣子是要依城而守。”

“不要掉以輕心,魏賊精騎衆多,來去自如,吾等將士,陸戰遠不如魏賊。”

“既如此,陛下,不若讓臣領軍先行,爲陛下探路。”

孫韶再一次懇求道:

“陛下就算是要親往合肥城下,也請不要以身犯險。”

這一次,孫權沒有再勉強,點了點頭:

“那吾就分五千精兵給你,作爲先鋒探路。”

“喏!”

下岸的地方,離合肥新城有三十多裡。

孫權曾在此處吃過虧,自然不會大意。

這一段路,孫權整整走了一天,這纔到離合肥城十五里外安寨紮營。

“陛下,看來賊人早有準備啊。”

站在高處,遠遠地看着合肥城外層層疊疊的營寨,孫韶不禁有些發憷。

這一回陛下帶過來的船隊,連綿不絕,實則根本沒有載滿兵力。

哪知孫權卻是不在意地笑笑:

“早有準備纔好,王凌準備得越是充分,就越是說明,他根本沒有意識到我們的真實意圖。”

孫韶卻是沒有孫權這般輕鬆。

賊人營寨如此浩大,兵力只怕少不了。

若是看穿了自己這邊的虛實,不守反攻,只怕要有一番苦戰。

也不知是不是聽到了孫韶的心裡話,吳軍這邊剛紮下營寨,但見不遠處響起了戰鼓聲。

接着,但見一隊魏國精騎呼喝而至,到吳軍營寨外繞寨而奔。

作出種種挑釁動作,同時有人在陣前大呼:

“吳狗,可敢出來一戰?”

魏軍精騎驟然而至,讓吳軍的陣營一陣騷動。

孫權卻是持戟而喝:

“不要被賊人所驚,諸將按令而行。來人,派人前去喊話,就說吾明日親自應戰。”

“喏!”

王凌派人前去挑戰,不過是想挫一挫孫權的銳氣,同時也是試探一番。

自然沒想着吳軍會遵循自己想法而動。

“稟都督,吳寇軍中,確實發現有黃色華蓋,看來孫權此賊,定是在此。”

聽到底下人的稟報,王凌目光一閃:

“好極,沒想到孫權還當真敢親自前來!”

“傳令,明日全軍三更造飯,五更出發,隨吾破賊!”

“喏!”

次日不過天剛亮,王凌就已經領着大軍來到吳軍寨前列下陣形。

“陛下,我們怎麼辦?”

“賊已到來,吾豈能避之?”

孫權陰沉着臉,下令道:

“讓諸將出寨迎敵。”

雖說自己這一回不過是以身作餌,但爲了保證安全,身邊的兵力自然不會太少。

就算是不足以攻城,但至少可堪與賊人在平地上一戰。

鼕鼕冬的戰鼓聲響起,但見吳軍寨門大開,一隊又一隊的士卒走出來,開始列隊。

王凌眯着眼,看到對方軍中果然有華蓋在移動,當下大笑:

“孫權,受死吧!”

雙方鼓聲愈急,士卒“喝喝”聲震天。

這是一場硬碰硬的正面之戰。

太陽升起來,灑下金色的光芒,更是給戰場上增添了一分剛銳之氣。

煙塵起,刀戈耀光。

“蓬蓬!”

雙方射住陣角,開始舉着兵刃相向而行。

……

與此同時,六安城頭,文欽看着又一次潰退回去的吳軍,臉上再沒有了前幾日的意氣風發。

這些日子以來,吳軍的攻城的激烈程度,遠遠超出了他的意料。

看得出來,吳寇這是不拿下六安誓不罷休。

就連底下的將士們也感受到了吳寇這一次的不同尋常。

有些老卒,甚至還想起了當年陸遜領軍進犯時,似乎都沒有這一次來得瘋狂。

文欽看着城下,吳軍的營寨密密麻麻,延綿不斷。

看得出來,吳軍這些日子,一直不斷有新的援軍過來。

或者說,那根本就是他們的後軍。

這麼多的吳軍足以說明,吳寇這一次的主攻方向,確實是六安無疑。

王凌推遲了兩日從合肥派出援軍,導致一直沒有看到援軍的文欽有些焦慮:

王彥雲好歹也是大魏老臣,不應該爲了一己之私,置大局於不顧吧?

六安城寬大的護城河,如今上面架起了八座並排的浮橋。

莫說是讓戰馬馳騁,就算是大型攻城器具,也可以安然過河。

“臨車打造得怎麼樣了?”

諸葛恪站在浮橋的這一邊,看着對面的六安城,開口問道。

“稟將軍,只打造了一半,想要全部打造完畢,恐怕還要一些時日。”

“來不及了!”諸葛恪望着六安城,“東面的斥侯傳來消息,明日魏賊的援軍就要到了。”

“明日我們要舉軍攻城,還有,給東門那邊傳令,至少要守住三日。多於三日,記他一功,少於三日,按軍法處置!”

“喏!”

……

“殺!”

合肥城的外圍,明明魏吳雙方的主帥所親領的將士,按理來說應當謹慎。

可是此時雙方卻已經是殺出了火氣。

王凌也算是一員勇將,雖已年老,但此時卻是縱馬上前,不住地呼喝,給輪番上陣的將士鼓勁。

而孫權也不藏着掖着,直接把華蓋安放到最顯眼的位置,就是爲了讓將士們知道,天子與他們同在。

“殺賊!”

與往日所見的吳兵不同,這一次孫權帶出來的,是禁衛軍。

其勇氣絕非一般吳軍所能想比。

但見一名披着厚甲的吳軍將校,發出獅虎般的咆孝,扔掉手中已經摺斷的戟,“嗆”地一聲,拔出長刀。

鋒利的刀刃在日頭的照耀下,閃着雪亮的光芒。

此刀略有些古怪,與平常的環首刀有些不大一樣。

只見他舉刀狠狠一噼!

“鏘!”

“嘎!”

……

幾聲連續的交擊聲,竟是生生把他面前的兩柄長戟砍斷。

魏卒似乎是嚇了一掉,沒有想到對方區區一個將校竟有如此寶刀。

還沒有等他們反應過來,吳軍將校已是哈哈狂笑:

“來啊,賊子!”

雪亮劃過,但聽得“哧啦啦”讓人牙酸的聲音,魏卒身上的甲衣竟是裂開。

若非這個甲衣護着,這一刀下去,只怕就要被當場開膛剝肚。

“痛快!”

孫韶本來還有些擔心,哪知吳魏雙方一接觸之下,這才發現自家這邊兵鋒之銳。

魏軍雖也驍勇,但兵器不如人,竟是漸漸地被壓退了回去。

這時,只聽得一聲哨響。

側翼突然出現了一支騎兵,從雙方的交戰處切入。

孫韶生怕有失,連忙對孫權說道:

“陛下,此戰已是大漲士氣,賊人騎兵已至,不若先暫且退回來。”

這一戰,不但佔了上風,而且還逼出了對方所藏着的騎兵。

孫權似乎也是十分滿意底下將士的表現,神情輕鬆,點了點頭:“也好。”

金鑼聲起,雙方這纔開始脫離了接觸。

“沒想到陛下禁軍,竟是鋒銳如斯。”

孫權搖了搖頭,然後又長吁出一口氣:

“吾終於知道爲什麼漢國能屢勝魏賊矣!”

他執鞭指了指正在退回來的將士,聲音低沉地說道:

“將士的這些兵器,乃是漢國新造,兩個月前才送至大吳。”

“我本以爲,漢國以前的兵器已經算是鋒利非常,沒想到最新送到的這一批,竟是比以前還要厲害得多。”

孫韶大吃一驚:“漢國?”

孫權點頭:“沒錯,就是漢國。”

若是沒有一點準備,他怎麼會輕易領軍下船,前來挑釁?

再想起宮中收集的那一副鐵甲騎軍的盔甲兵器,孫權眼中有些熾熱起來:

“待吾之驍騎從漢國學成歸來,魏之精騎,不過土雞瓦犬耳!”

。wap.

第0311章 心計與重視第0268章 天女傳說第0598章 你來打我啊第1261章 城頭對罵,城下對質第0070章 有類鄭家之風?第0045章 奶酪第1121章 選擇第0160章 不讀清華北大可惜了第1125章 交權第0564章 意想不到的來人第0923章 遺傳病第1094章 遛驢第1170章 鮮卑人的第三次崛起第1218章 錢糧不足第1268章 加官晉爵後第0981章 協議第1109章 第一場雪前後第1114章 毒計第1015章 西渡,東幸第0423章 給我填上去第0832章 對對對,是是是第0927章 鬧劇第1263章 攻天井關第1136章 準備第0408章 鬼王轉世定南中第0674章 合圍第0672章 風馬牛而暗爭第0318章 趙廣要債第0834章 討好第0540章 士徽第0688章 我不是和你商量,只是通知你一聲第0069章 種族的分隔第0534章 丞相的親傳弟子?(先發一個大章,正在趕第二章)第0784章 伐蜀(二)第0300章任CEO第1119章 還於舊都第0796章 商議第1122章 悲觀不相通第1305章 九原瑣事第0039章 糧食問題是個大問題第0839章 送禮第1242章 賭輸的代價第0912章 時代的逝去第0158章 張星彩(二合一大章)第0268章 天女傳說第0958章 巧言令色者,須得巧言令色之人對付(二)第0191章 且放寬心,沒有那般嚴重第1231章 爭分奪秒第0256章 選大選小?第0352章 養蠶第0449章 我欲更衣第0063章 僚人少女第0534章 丞相的親傳弟子?(先發一個大章,正在趕第二章)第0887章 賣糧瑣事第0833章 蜀地的最後一塊拼圖第997章 鐵嶺第0203章 貴圈真亂第0017章 趙廣來訪第0212章 取名第0833章 蜀地的最後一塊拼圖第0903章 設伏第1217章 軍情如火第0619章 謀害親夫第0426章 鮑三娘去哪了?第1246章 渡河第0224章 溫柔可人?第1185章 以身作餌第1170章 鮮卑人的第三次崛起第0022章 文學作品人物信不得關於攤丁入畝與小農經濟阻礙季漢新興產業發展的討論第0434章 好地方第0671章 奸商第1309章 接班人第1218章 錢糧不足第0146章 報應第802章 兵分兩路第0424章 我就想打死這個小子第0810章 倒黴第0369章 喜歡未必就是愛情第0590章 各施所能第0397章 繞五尺道第0693章 降職第0027章 有錢男子漢,沒錢漢子難第0102章 蠶叢與魚鳧第1101章 全盤托出第0379章 第三篇第1134章 榷場第0692章 天秤第1214章 攻取上黨第0013章 隱世山門的誤會第0169章 畫風不大對第1189章 相互算計第1300章 糜郎君再現江湖(再次爲善熊諦聽巨佬奉上5000字大章)第0998章 漢室之後第1182章 絞殺第0577章 佈置作業第1294章 推演、上庸第0283章 鼓勵成親第0714章 隱藏的歷史第0949章 意料之外的鹿
第0311章 心計與重視第0268章 天女傳說第0598章 你來打我啊第1261章 城頭對罵,城下對質第0070章 有類鄭家之風?第0045章 奶酪第1121章 選擇第0160章 不讀清華北大可惜了第1125章 交權第0564章 意想不到的來人第0923章 遺傳病第1094章 遛驢第1170章 鮮卑人的第三次崛起第1218章 錢糧不足第1268章 加官晉爵後第0981章 協議第1109章 第一場雪前後第1114章 毒計第1015章 西渡,東幸第0423章 給我填上去第0832章 對對對,是是是第0927章 鬧劇第1263章 攻天井關第1136章 準備第0408章 鬼王轉世定南中第0674章 合圍第0672章 風馬牛而暗爭第0318章 趙廣要債第0834章 討好第0540章 士徽第0688章 我不是和你商量,只是通知你一聲第0069章 種族的分隔第0534章 丞相的親傳弟子?(先發一個大章,正在趕第二章)第0784章 伐蜀(二)第0300章任CEO第1119章 還於舊都第0796章 商議第1122章 悲觀不相通第1305章 九原瑣事第0039章 糧食問題是個大問題第0839章 送禮第1242章 賭輸的代價第0912章 時代的逝去第0158章 張星彩(二合一大章)第0268章 天女傳說第0958章 巧言令色者,須得巧言令色之人對付(二)第0191章 且放寬心,沒有那般嚴重第1231章 爭分奪秒第0256章 選大選小?第0352章 養蠶第0449章 我欲更衣第0063章 僚人少女第0534章 丞相的親傳弟子?(先發一個大章,正在趕第二章)第0887章 賣糧瑣事第0833章 蜀地的最後一塊拼圖第997章 鐵嶺第0203章 貴圈真亂第0017章 趙廣來訪第0212章 取名第0833章 蜀地的最後一塊拼圖第0903章 設伏第1217章 軍情如火第0619章 謀害親夫第0426章 鮑三娘去哪了?第1246章 渡河第0224章 溫柔可人?第1185章 以身作餌第1170章 鮮卑人的第三次崛起第0022章 文學作品人物信不得關於攤丁入畝與小農經濟阻礙季漢新興產業發展的討論第0434章 好地方第0671章 奸商第1309章 接班人第1218章 錢糧不足第0146章 報應第802章 兵分兩路第0424章 我就想打死這個小子第0810章 倒黴第0369章 喜歡未必就是愛情第0590章 各施所能第0397章 繞五尺道第0693章 降職第0027章 有錢男子漢,沒錢漢子難第0102章 蠶叢與魚鳧第1101章 全盤托出第0379章 第三篇第1134章 榷場第0692章 天秤第1214章 攻取上黨第0013章 隱世山門的誤會第0169章 畫風不大對第1189章 相互算計第1300章 糜郎君再現江湖(再次爲善熊諦聽巨佬奉上5000字大章)第0998章 漢室之後第1182章 絞殺第0577章 佈置作業第1294章 推演、上庸第0283章 鼓勵成親第0714章 隱藏的歷史第0949章 意料之外的鹿